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和缺血性脑卒中是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中最主要的2种疾病,二者可以单独或合并发生,是引起死亡和功能缺陷的重要病因。2种疾病存在一些共同的危险因素,在疾病发生上有一定的联系。明确二者之间的相关性有助于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的预防及治疗,减轻疾病不良预后引起的负担,提高国民生存质量。目前有诸多研究致力于探究二者在发病机制、疾病进展、预后以及影像学表现上的关联,其中某些研究结果之间存在差异。现将相关最新研究结果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2.
感染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关系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肺炎衣原体或巨细胞病毒感染与动脉粥样硬化及冠心病有关 ,上述病原体感染引发体内的慢性炎症性反应 ,从而促进动脉粥样硬化及冠心病的发生和发展。随着对感染机制的深入研究 ,可望制定出有效的治疗措施  相似文献   

3.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与抑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许多研究表明,抑郁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一个危险因素,而且增加这些患者的死亡率,而对这些患者进行干预,能改善预后,现对此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4.
Salusins作为一种新发现的心血管活性多肽,可通过促进炎症反应、泡沫细胞形成及血管平滑肌增殖等参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本文综述了salusin-β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关系,希望可以为冠心病的预防和治疗提供新的靶点。  相似文献   

5.
陈珏 《中国循环杂志》2006,21(4):314-314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是心血管疾病中的高发病,其治疗方法包括传统的药物治疗,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及外科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目前PCI已成为冠心病治疗的重要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6.
同型半胱氨酸(Hcy)参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和发展,是心血管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主要作用机制与损伤血管内皮细胞、增加炎症及氧化应激反应等相关。本文综述了Hcy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关系的研究进展,希望可以为冠心病的预防、早期诊断及预后评估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抗衰老因子KLOTHO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发病的关系。方法对80例冠心病患者与100例对照者进行危险因素调查,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测定静脉血KLOTHO表达浓度。结果冠心病组吸烟、原发性高血压(高血压)、高脂血症、糖尿病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冠心病组血清KLOTHO浓度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0(16.10~89.00)pg/mL vs.38(21.60~231.00)pg/mL,Z=-4.998,P<0.001]。以KLOTHO血清值的中位数35 pg/mL作为分界值,高血清KLOTHO的OR值为0.420,95%可信区间0.206~0.858。结论血清KLOTHO表达水平与冠心病相关,可能对于预防冠心病有保护效应。  相似文献   

8.
内质网应激是指由于某些原因引起的细胞内质网生理功能发生紊乱的一种亚细胞器病理状态,其过度应激可导致细胞凋亡、炎症反应及自噬等多个参与动脉粥样硬化发生发展的病理生理过程。近期,内质网应激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发生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受到广泛的关注,内质网应激可能成为治疗该疾病的新靶点。本文就内质网应激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关系的研究新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9.
Periostin是一种细胞外基质蛋白,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可参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血管损伤修复及急性心肌梗死的修复。现就目前periostin蛋白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相关研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0.
11.
运动康复属于心脏康复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患者实施运动康复,可以降低心血管事件及并发症的发生率,降低猝死率,减缓疾病进展,减少费用支出,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及精神状态。运动康复中运动处方的制定至关重要,运动锻炼强度、时间、频率等要严格掌握。该文主要介绍冠心病患者运动处方制定及益处。  相似文献   

12.
代谢综合征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总被引:13,自引:8,他引:5  
代谢综合征(Metabolic syndrome,MS)是一种涉及多种心血管疾病危险因子的聚集状态,据初步研究资料显示我国MS患病率已高达13.25%,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增高,55岁以上人群患病率高达20.26%。MS使发生糖尿病和冠心病的危险性明显上升。本文着重对MS与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CAD)的相关性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3.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发病率、致死率仍逐年上升,除传统已知的危险因素外,研究发现氧化三甲胺水平与冠心病发病机制具有相关性,调控肠道菌群及代谢物有望成为心血管疾病治疗的新靶点。本文对肠道菌群分型与动脉粥样硬化关系、氧化三甲胺水平促进动脉粥样硬化的机制以及采用调节肠道菌群、降低氧化三甲胺水平和地中海饮食来预防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14.
目的通过葛根素联合辛伐他汀治疗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的治疗效果来分析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的临床治疗方法。方法选择我院于2010年3月至2012年3月期间收治的56例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将56例患者分为对照组合观察组,每组28例,治疗前后首先测定两组患者的一氧化氮与血清内皮素等指标的含量,并使用动态心电图检测两组患者的心肌耗氧指数和心肌缺血总负荷,通过以上指标的比较来确定不同治疗方法对患者内皮细胞以及心急功能的影响。结果应用葛根素联合辛伐他汀治疗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之后,观察组患者的一氧化氮含量大幅上升,血清内皮素含量明显下降,并且观察组患者的一氧化氮与血清内皮素含量的变化幅度大于对照组;使用动态心电图检测到的观察组患者的心肌耗氧指数心肌缺血总负荷均大幅下降,并且下降幅度大于对照组。结论辛伐他汀能够有效抑制胆固醇的形成,降低患者体内LDL的含量,调节人体血脂含量,抑制炎性反应的发生,改善患者血管内皮的功瞻性,减少心血管疾病的死亡率。葛根素有着稳定粥样斑块、抑制斑块内血脂的形成、防止血栓等效用。其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中的应用可以起到扩张患者冠状动脉的作用,患者缺血区的血流情况会得到明显改善,心肌耗氧量就会降低,β受体的形成就会受到阻滞,进而抑制肾上腺素的激活作用,减小患者左心室的压力。葛根素与辛伐他汀联合起来治疗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临床效果较好,患者血管的内皮细胞功能得到明显改善,保护患者的心肌不受损伤,具有很好的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相似文献   

15.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分型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洪燕  黄熙 《心脏杂志》2002,14(6):530-531
冠心病的分类 ,目前国内外意见尚未统一。本文着重综述冠心病的分型、冠心病心绞痛的分型及急性冠脉综合征的概念  相似文献   

16.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由于睡眠时气道塌陷而引起反复缺氧、白天嗜睡等症状,且与高血压、心律失常、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CHD)和心力衰竭等心血管疾病关系密切。OSAHS在促进心血管疾病发生、发展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目前OSAHS作为CHD的重要危险因素逐渐受到重视。本文就OSAHS引起CHD的发病机制,OSAHS与冠状动脉狭窄程度之间的联系,OSAHS合并CHD的不良预后及持续气道正压通气对该类患者预后的影响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7.
抑郁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是危害人类健康的两大杀手,两者关系密切,两者相互影响,使患者生活质量下降,并增加患者的心血管事件和病死率,然而具体发病机制尚未明了,可能与行为方式、基因、免疫调节紊乱、凝血机制紊乱、内皮功能受损、多不饱和脂肪酸缺乏、自主神经系统紊乱等机制有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载脂蛋白B、E基因多态性遗传变异和冠动脉硬化性心脏病 (CAD)发病的关系。方法 全血DNA采用聚合酶链反应 (PCR)法研究载脂蛋白B、E基因型及等位基因分布频率。对 99例冠心病患者和10 0例健康人的apoB、apoE基因型及等位基因频率进行了分析。 结果 在CAD组中apoB 3’端VNTR 6 30bp ,6 6 0bp等位基因的频率和apoE4等位基因频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1,P <0 0 1)。且与血TG、HDL -c、LDL -c、apoB、Lp(a)水平升高有显著相关 (P <0 0 5 ,P <0 0 1,P <0 0 1)。 结论 apoB 3’端VNTR6 30bp、6 6 0bp等位基因和apoE4等位基因是影响冠心病发病的重要遗传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9.
20.
目的 探讨球结膜特征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之间的关系。方法 连续性纳入2021年9月1日至2023年4月1日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心血管科门诊确诊为冠心病的90例,无心血管相关疾病者94例。收集患者的临床资料和目诊仪采集的球结膜特征,分析冠心病患者与无心血管相关疾病受试者球结膜特征计数差异以及球结膜分区后的血管计数差异,并对差异特征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与无心血管相关疾病受试者相比较,冠心病患者的球结膜形态之一“丘”数目明显增多[(2.09±2.04)比(0.82±1.44),P<0.05]。与无心血管相关疾病受试者相比较,冠心病患者的球结膜形态之一“血脉”分区定位后F区位“血脉”数目明显增多[F区血脉:(2.92±1.77)比(2.30±1.52),P<0.05]。将各类影响因素进行相关性分析后显示,球结膜形态“丘”与冠心病有正向相关性。[r=0.441,P<0.01]。结论 球结膜形态特征、球结膜微循环和冠心病相关联,尤其与球结膜睑裂斑以及眼内眦新生血管数目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