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经颈内动脉注射MPTP制作偏侧恒河猴帕金森病模型的稳定技术和方法。方法对10只健康恒河猴注射MPTP,其中5只行颈外动脉夹闭,颈总动脉注射;5只行颈总动脉穿刺插管颈内动脉给药。其中1只模型动物在造模前后行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PET)检查,观察脑代谢改变情况。对模型动物脑标本行快速冷冻切片,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多巴胺能细胞变化。结果采用颈总动脉插管颈内动脉注药建模均一次成功;2只颈外动脉夹闭颈总动脉注射药物建模一次成功,不成功的3只采用颈总动脉插管至颈内动脉再次注入相同剂量MPTP后建模成功。PET显示模型侧基底核区低代谢,与术前相比明显不同。免疫组化检测示模型侧中脑黑质酪氨酸羟化酶(TH)阳性细胞形态改变,数量减少,与对照侧有明显差异。结论与颈外动脉夹闭颈总动脉注射相比,颈总动脉插管颈内动脉注射MPTP制作偏侧恒河猴帕金森病模型更为简单有效。  相似文献   

2.
颅内肿瘤是一种神经系统常见的严重疾病,国人发病率为1.34/10万,约占全身肿瘤的2%,幕上区与幕下区肿瘤的发病率比例约为2:1,前者以额叶最多,幕下区以小脑多见。目前在对脑瘤的治疗方面除手术、枷马刀、X刀等,在化疗方面,由于此类药物大部分毒副作用较大而常引起全身性损害,为此脑瘤的介入治疗相继出现,目的在于减少毒副作用,提高疗效。我们自IM.5-lop.6间,采用颈动脉加压滴注和推动脉插管滴住榄香烯乳的方法治疗脑瘤30例,总有效率73.3%,现就有关护理方面的体会简述如下:1临床资料30例中,男性14例,女性16例;年龄…  相似文献   

3.
弹性蛋白酶快速诱发动脉瘤动物模型实验研究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目的 探讨应用弹性蛋白酶在短时间内诱发脑动脉瘤模型。方法 经兔颈总动脉壁外膜滴注不同浓度的弹性蛋白酶溶液 ,经 1~ 3d观察其对动脉壁的影响 ,筛选最有效的浓度 ,并制作囊性动脉瘤模型。结果 在动脉壁外膜滴注弹性蛋白酶于短时间内可诱发囊性动脉瘤 ,其诱发能力与浓度相关 ,其病理改变与人脑动脉瘤相近。结论 弹性纤维破坏在动脉瘤形成过程中起关键作用  相似文献   

4.
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是最有效的方法 ,尤其是经颈动脉溶栓 ,可达到很好的临床效果。我们在 2 0 0 3年对 2 4例急性脑梗死患者进行颈动脉溶栓治疗 ,取得满意效果。现就经颈动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方法作一介绍。1 颈动脉的解剖及体表标志左、右颈总动脉起始不同 ,右颈总动脉在右胸锁关节后方 ,起自无名动脉 ;左颈总动脉起自主动脉弓。左、右颈总动脉自胸锁关节后方 ,斜向上升 ,至甲状软骨上缘分为颈内动脉和颈外动脉两终支。在颈部 ,颈总动脉、颈内静脉和迷走神经包在一个共同的筋膜鞘内 ,三者之间又被筋膜分隔开。颈内静脉位于颈总动脉的…  相似文献   

5.
目的通过颈总动脉和颈外动脉两种栓塞途径插入线栓在小鼠身上建立短暂性大脑中动脉栓塞(MCAO)模型,比较分析两种模型实验动物的术后存活率、行为学、梗死体积、脑水肿程度以及神经细胞凋亡情况,从而筛选出更为可行有效的脑梗死模型建立方法。 方法42只C57BL/6雄性小鼠,体质量20~22 g,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假手术组(6只)、MCAO模型颈外动脉插线组(18只,颈外组)、MCAO模型颈总动脉插线组(18只,颈总组)。颈外组从颈外动脉剪口插入线栓栓塞大脑中动脉起始部制备小鼠大脑中动脉栓塞模型,颈总组从颈总动脉剪口插入线栓栓塞大脑中动脉起始部制备小鼠大脑中动脉栓塞模型,假手术组结扎与模型组同侧颈总动脉相同,但不插入线栓。颈外组和颈总组缺血1 h、假手术组颈总动脉结扎1 h,其后拔出线栓解除结扎,同时再灌注24 h,其后采用Longa神经功能评分,灌流取脑TTC染色,计算梗死体积并测出脑组织含水量,观察神经细胞凋亡情况,从而进行比较分析。 结果颈外组和颈总组小鼠均出现脑卒中表现、神经功能评分升高、出现脑水肿、有明显梗死体积以及神经细胞凋亡,假手术组未出现与之相对的明显表征。颈总组与颈外组相比,梗死体积和脑水肿程度接近,神经细胞凋亡数量基本一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颈总组相对颈外组,神经功能评分较高,死亡率较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两种栓塞途径所造成的脑梗死比较结果一致,但考虑到部分实验需要长期给药观察,颈外动脉栓塞途径实验动物存活率更高,所以推荐采用颈外动脉插线方法制作大脑中动脉栓塞模型。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血管内开通治疗颈总动脉闭塞的技术要点、安全性及近期疗效。方法2010年12月至2013年1月血管内开通治疗颈总动脉8例。结果8例血管内开通均获得成功,术后即刻灌注明显改善,近期随访未再发生缺血性卒中。结论血管内开通是治疗颈总动脉安全而有效的方法,短中期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7.
<正>"颈动脉内膜切除术"(carotid endarterectomy,CEA)或"颈动脉内膜剥脱术"是治疗颈段颈总动脉分叉部、颈总与C3以下颈内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达到一定程度或引起临床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ransient ischemic attack,TIA)反复发作;出现脑供血不足、脑灌注低下、采用手术的方法切开颈总与手术可达到的颈内动脉,在直视下将动脉腔内因动脉粥样硬化形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兔颈总动脉瘤动物模型的制作方法.方法 弹力蛋白酶(elastase, EA)溶液动脉外膜直接滴注法制作兔颈总动脉瘤模型,观察不同浓度、用量的EA溶液对动脉瘤形成的影响.结果 浓度为5U/μ1,用量为10μ1的EA溶液诱导的动脉瘤较大(P<0.01).结论 EA溶液直接滴注制作兔颈总动脉瘤动物模型方法简单,可重复性好,病理上与人脑动脉瘤接近,适用于动脉瘤的研究.使用5U/μ1的EA溶液10μ1为理想的浓度和用量.  相似文献   

9.
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痉挛实验研究   总被引:6,自引:5,他引:1  
目的 在兔蛛网膜下腔出血 (SAH)模型上 ,尝试建立经颅多普勒超声 (TCD)及血管造影 ,监测椎基动脉脑血管痉挛 (CVS)的新方法。方法 兔枕大池一次性注血 ,同时行逆行颈总动脉插管椎基动脉造影及开骨窗TCD监测。结果 逆行性脑血管造影能清晰显示椎基底动脉系统 ,注血前后血管直径差异明显 (P <0 .0 5 ) ,平均血流速度注血后明显增快 ,但中、重度痉挛之间基底动脉血流速度变化无明显差异。结论 一侧颈总动脉逆行插管椎基动脉造影 ,操作简便 ,结果可靠。采取开骨窗以提高TCD超声频率的方法 ,可获得兔基底动脉稳定的频谱图并易于重复。  相似文献   

10.
急性脑梗死是一种发病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高的疾病,迄今尚无确切有效的治疗方法。继血液稀释、血管扩张等疗法之后,溶栓治疗很有希望成为治疗急性脑梗死最有效、最有前途的方法。在溶栓药物大规模临床应用之前,国内外学者进行了大量的动物实验研究,为其临床应用提供了实验依据和理论基础,现就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的动物实验研究作简要综述。l 动物模型1.1 自体血栓栓塞法 Yang等[1]根据大鼠大脑中动脉(MCA)的内径,选用相应直径的导管取全血在管内形成血栓,自颈外动脉(ECA)向颈总动脉(CCA)逆行插管至MC…  相似文献   

11.
基底动脉分叉部动脉瘤治疗方法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报告5例基底动脉分叉部动脉瘤,分别采用直接手术夹闭动脉瘤颈,可脱性球囊闭塞动脉瘤腔,可脱性球囊与钨丝螺旋圈合并应用闭塞动脉瘤腔治疗。介绍了可脱性球囊与钨丝螺旋圈的应用方法,并就治疗方法进行了比较分析,认为血管内治疗方法优于直接手术,应作本病的首选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颈动脉粥样硬化与缺血性脑卒中的关系,为脑卒中的预防和治疗提供帮助。方法对72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行颈动脉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分别检查颈总动脉、颈总动脉窦部及颈内外动脉,并记录颈总动脉内膜厚度。结果 72例中发生颈动脉粥样硬化61例,发生率84.72%;斑块形成者50例,发生率69.44%。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颈动脉硬化及斑块形成情况,对缺血性脑卒中有重要的预警作用,可常规筛查,早期监测,积极治疗,以预防脑卒中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颅内难治性血管疾病手术时,需暂时阻断颈总动脉,减少血流,以防不测。我们设计制作一种颈总动脉控制器,利用其控制线在手术野内可控制颈总动脉血流,经临床应用效果良好,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4.
显微手术治疗颅内动脉瘤   总被引:11,自引:3,他引:8  
目的探讨经翼点入路显微手术治疗颅内动脉瘤的方法。方法在气管插管全麻及控制性低血压下手术,采用Yasargil翼点入路,应用显微外科技术对52例颅内动脉瘤患者行动脉瘤颈夹闭或包裹术(其中8例应用内镜辅助)。结果本组48例行瘤颈夹闭术,4例行包裹术,术中动脉瘤破裂10例。术后45例治愈出院,4例有不同程度的偏瘫,3例死亡。结论熟练的显微外科技术是颅内动脉瘤手术成功的重要保障;预见性采用控制性低血压及暂时阻断载瘤动脉是术中动脉瘤破裂出血的重要应急措施;应用内镜辅助可更确切的夹闭动脉瘤颈,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对血管介入法、手术夹闭颈外动脉行颈总动脉穿刺、单纯颈总动脉穿刺三种甲基-苯基-四氢吡啶(MPTP)制备偏侧猴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模型的方法进行比较,探讨偏侧猴PD模型的制作技术及效果.方法 健康恒河猴6只行单侧颈内动脉MPTP注射,其中2只于DSA下行血管介入法注药;2只采用夹闭颈外动脉颈总动脉注药;2只行单纯颈总动脉注药.术后采用行为学观察和评估,包括运动障碍评分、阿扑吗啡诱发旋转实验等.猴处死后两侧黑质组织切片,NISSL和酪氨酸氢化酶(tyrosine hydroxylase ,TH)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 血管介入法和夹闭颈外动脉颈总动脉注药法均一次建模成功;单纯颈总动脉注药法的2只分别于重复注药2次和3次后成功.行为学观察可见猴的自主运动明显减少,运动障碍评分l个月后稳定在6分以上.阿扑吗啡(apomorphine, APO) 试验可诱发出向健侧旋转行为.病理检查可见注药侧黑质内神经细胞缺失减少,残留神经元变性.黑质纹状体区TH阳性多巴胺神经元较正常侧减少65%以上.结论 血管介入法、颈外动脉夹闭颈总动脉注药法和单纯颈总动脉注药法均能够建立满意的偏侧猴PD模型.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支架成形术治疗主动脉弓上血管近端狭窄的手术方法与疗效。方法与结果2015年1月至2018年6月采用支架成形术共治疗13例主动脉弓上血管近端狭窄患者,包括无名动脉狭窄5例、右侧颈总动脉狭窄5例、左侧颈总动脉狭窄3例,共植入11枚Express LD球囊扩张支架、2枚Wallstent自膨式支架。其中,4例患者支架释放过程中未使用保护伞(无名动脉狭窄1例、左侧颈总动脉狭窄3例),术后3 d 1例无名动脉狭窄患者MRI显示皮质小梗死;术后6个月1例无名动脉狭窄患者CTA显示支架内再狭窄(狭窄率50%)。结论支架成形术治疗无名动脉和颈总动脉起始部狭窄安全、有效,围手术期和远期疗效满意。术中需重点关注导引导管稳定性和保护伞回收问题。  相似文献   

17.
有创动脉压监测法是经周围动脉插管直接测量动脉内压力的一种方法.可通过换能器测量血管内整个心动周期的压力变化,连续监测收缩压、舒张压及平均动脉压,并将其数值和波形显示于监护仪荧光屏上[1].有创直接动脉压监测为持续的动态变化过程,不受各种外因(人工加压、袖带宽度及松紧度)的影响,准确可靠,随时可取值[2].因此有创动脉压监测的应用对指导危重症患儿的临床治疗、判断治疗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颈外动脉和颈内动脉的选择性造影术,是血管神经放射学的一项重要检查方法。然而,只有对颈动脉的主要分枝作超选择性造影,才能进一步提高我们对那些分枝所供应的区域的知识。目前,这种造影已能在颈外动脉应用。作者自1970年以来对这种造影作了系统研究,本文介绍此种造影术的操作技术及其结果。选择股动脉为插管入路,用一根口径很小的导管(160),其末端呈锥形并微弯。探查左侧颈总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总结应用Neuroform支架结合弹簧圈治疗颅内宽颈动脉瘤的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采用Neuroform自膨式支架结合弹簧圈技术治疗的105例颅内宽颈动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105例患者中。影像学上完全栓塞98例,占933%;大部分栓塞7例,占6.7%。治愈92例,占87.6%;中重残10例,占9.5%;死亡3例,占2.9%。3-6个月随访观察未见动脉瘤复发病例。结论栓塞宽颈颅内动脉瘤时应用Neuroform支架结合弹簧圈技术,不仅可较好栓塞动脉瘤,且可防止弹簧圈突入载瘤动脉,使载瘤动脉术后通畅,从而提高了宽颈颅内动脉瘤的疗效。  相似文献   

20.
椎动脉造影的方法很多,大致可分为两类:(1)直接穿刺椎动脉造影;(2)直接注射或插管于椎动脉以外的血管进行椎动脉造影。后者又有不同的方法,包括:①右颈总动脉逆行注射,显示右锁骨下动脉和右椎动脉;②主动脉弓造影,造影剂经各种途径注入主动脉弓,显示包括椎动脉在内的所有脑血管;③直接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