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倩  易瑜 《西南军医》2012,14(1):165-166
目的总结肝硬化失代偿期并发肝性脑病的护理措施,以提高临床护理水平。方法对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并发肝性脑病患者早期观察,早期诊断,及时有效的护理干预。结果37例患者及时发现肝性脑病的先兆,去除诱因,及早控制肝昏迷的发展,预后较好。结论肝硬化失代偿期并发肝性脑病患者早期的观察及护理干预。对及时治疗与控制疾病的发展具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究前瞻性护理干预在预防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并发肝性脑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9年10月-2022年12月收治的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82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对照组,每组患者是41例。观察组实施前瞻性护理干预,对照组实施常规化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肝性脑病发生率、肝性脑病掌握度(发生原因、先兆表现、临床危害、预防措施、治疗方法、注意事项)、负面情绪(焦虑、抑郁)、生活质量(躯体、社会、角色、认知、情感)。结果 观察组四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实施前瞻性护理干预,可降低肝性脑病发生率,提高肝性脑病掌握度,减轻负面情绪,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3.
门体静脉分流后顽固性肝性脑病7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门体静脉分流术可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和预防消化道出血的发生。但门体静脉分流术后的并发症较多,顽固性肝性脑病是最主要的并发症之一。现就近年来我科收治的7例门体静脉分流术后发生的顽固性肝性脑病分析如下。1 临床分析11 一般情况 7例均为住院患者。男6例,女1例。年龄42~69岁。均因上消化道出血行门体静脉分流术。手术前肝炎及肝硬化病史12~21年。手术后3~8年,平均41年开始出现顽固性肝性脑病,脑病持续时间11~26月,平均167月。7例患者先后出现肝性脑病461次,最多92次,最少49次,平均659次。均伴有不同程度的肝性…  相似文献   

4.
目的:为观察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钠代谢变化特点.为临床治疗提供帮助。方法:选取失代偿期肝硬化126例检测血电解质,比较有无腹水组、不同肝功能分级组低钠血症发生率,以及低钠血症与肝性脑病,肝肾综合征和死亡率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失代偿期肝硬化伴腹水时低钠血症发生率较无腹水时高,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肝功能越差,其低钠血症的发生率越高,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低钠血症组转正常血钠组肝性脑病,肝肾综合征,死亡的发生率为高,差异有显著意义。结论: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低钠血症发生率与有无腹水、肝功能级别,以及肝性脑病、肝肾综合征和死亡率之间均有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在肝硬化并发肝性脑病健康教育效果中的应用与效果。方法对2013年6月起护理部进行品管圈活动的推行,对6~10月入院的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在常规治疗护理的基础上给予全面评估发生肝性脑病存在、潜在诱因及健康教育质量较低的原因进行分析,拟行实施对策(观察组)。并比较2013年1~5月未实施品管圈活动肝硬化并发肝性脑病健康教育效果(对照组)。结果对2013年6月起护理部进行品管圈活动的推行,对6—10月入院的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在常规治疗护理的基础上给予全面评估发生肝性脑病存在、潜在诱因及健康教育质量较低的原因进行分析,拟行实施对策(观察组)。并比较2013年1~5月未实施品管圈活动肝硬化并发肝性脑病健康教育效果(对照组)。结论品管圈活动提高了护士的工作积极性,增强了团队凝聚力,减少肝性脑病的诱发因素及发病率,提高健康教育质量。  相似文献   

6.
肝硬化并肝性脑病诱因及预后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分析肝硬化并肝性脑病的诱因及预后。方法:对94例肝硬化并肝性脑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结果:肝性脑病的诱因依此为上消化道出血38例(40.4%),医源性因素(包括利尿、放腹水、手术、药物)28例(29.8%),高蛋白饮食11例(11.7%),感染9例(9.6%),原因不明6例(6.4%),便秘2例(2.1%)。各种诱因诱发的肝性脑病病死率:消化道出血21例(48.8%),医源性因素14例(32.6%),感染3例(7.0%),原因不明5例(11.6%)。结论:肝性脑病的预后与诱因是否消除及肝功能状态有关,而消除诱因是治疗肝性脑病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我院1990年12月~1994年12月应用胞二磷胆碱鞘内注射治疗肝性脑病49例,取得满意效果。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病例选择本组共观察慢性肝病并发肝性脑病98例,男87例,女11例,年龄22~76岁。其中肝硬变失代偿期78例,原发性肝癌14例,柏-查综合征6例。38例血氨浓度增高(>58.72μmol/L)。按人院次序将病人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9例,其中肝性脑病一期者2例,二期26例,三期20例,四期1例。发病诱因为高蛋白饮食者6例,上消化道出血20例,感染11例,电解质紊乱4例,放腹水3例,诱因不明5例。对照组49例,其中肝性脑病一期3例,二期25…  相似文献   

8.
赵洁  李军谦 《人民军医》1999,42(12):729-730
1997年以来,我们采用果糖二磷酸钠辅助治疗肝性脑病,并与精氨酸进行疗效对比,前者效果较好。1 对象和方法1.1 对象 慢性肝病并发肝性脑病71例,男54例,女17例;年龄23~77岁。其中肝硬化失代偿期57例,原发性肝癌12例,柏-查综合征2例。29例血氨>58.7μmol/L。随机分为:治疗组36例,其中肝性脑病一期1例,二期19例,三期14例,四期2例,发病诱因为高蛋白饮食4例,上消化道出血16例,感染7例,电解质紊乱3例,放腹水2例,原因不明4例;对照组35例,其中肝性脑病一期3例,二期18例,三期13例,四期1例,发病诱因为高蛋白饮食4例,上消化道出血15例,感染8例,电解…  相似文献   

9.
1992~1997年,我们对肝性脑病(前驱期),进行了数字顺序连接试验,并与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显示此试验对于早期诊断肝性脑病有一定价值。1 对象和方法1.1 对象 检测组:79例均为肝硬化失代偿期,男73例,女6例;平均年龄51.8岁。经肝炎病毒血清学检测及实验室检查,71例为肝炎后肝硬化,5例为酒精性肝硬性,3例为胆汁性肝硬化。血清氨含量升高(>100μmol/L)29例。本组均有腹水,且具备肝性脑病前驱期表现,如性格变化,凝视,反应迟钝等,但临床神经系统检查未发现明显异常,并除外其他疾病所致脑疾患。对照组为同期的肝病患者,但无肝硬化100例。1.2 …  相似文献   

10.
目的加强对肝性脊髓病的认识和重视。方法分析我院收治的2例肝性脊髓病患者临床资料并对相关文献进行复习。结果本病多数发生于肝硬化失代偿期之后,临床主要表现为缓慢进行性痉挛性截瘫,无肌肉萎缩、感觉障碍及括约肌功能障碍。可分为4期:神经症状前期、临床期、肝性脑病期、脊髓病期。病理变化主要是脊髓锥体束对称性脱髓鞘改变,可波及颈髓以下脊髓全长,以胸腰段多见和显著 一般采取保护和改善肝功能,预防肝硬化并发症,降低血氨及改善脊髓损害症状等综合治疗措施。结论本病是慢性肝病晚期出现的一种以脊髓锥体束缓慢进展性损害为主要表现的特殊类型的并发症,早期肝移植是肝硬化晚期合并肝性脊髓病的有效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11.
肝性脑病(hepaticencephalopathy,HE)过去一直被称为肝性昏迷,是严重肝病引起的以代谢紊乱为基础的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失调的综合征,其主要的临床表现为意识障碍、行为失常和昏迷。由于高龄、身体机能的衰退及多种疾病并存等特点,现将我科收治的12例老年HE患者的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探讨肝硬化并发肝性脑病早期患者的临床观察及护理方法,总结其护理体会及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09-04~2011-04间24例肝硬化并发肝性脑病早期患者,均给予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对其临床病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4例患者经治疗及护理后,病情好转20例,自动出院3例,死亡1例.其中为Ⅰ~Ⅱ期的患者有22例,占91.7%,由于上消化道出血诱发肝性脑病有3例,经及时进行抢救,其中2例好转出院,1例抢救无效死亡;由于腹泻与利尿剂使用过多引起低钾及低钠血症,出现有肝性脑病的先兆,经及时发现及时处理后无继续进展,好转出院.结论:对肝硬化并发肝性脑病早期患者给予密切的临床观察及针对性的护理干预,能有效避免诱发肝性脑病,对降低病死率,提高治愈率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慢性肝硬化脑代谢异常的磁共振质子波谱研究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目的 用磁共振质子波谱的方法研究慢性肝硬化所致的脑代谢异常,从而更好地理解肝性脑病的病理生理机制。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客观依据。方法 在2.0T的场强条件下,对30例慢性肝硬化患者(代偿期9例,失代偿期11例,慢性肝性脑病10例)和15名健康志愿者的脑组织进行了质子波谱(采用激励回波获得方式(STEAM)和MRI检查,测量质子波谱中所观察到的代谢产物的峰高,以总肌酸(Cr)为参照计算峰高的比值,进  相似文献   

14.
肝性脑病是严重肝病引起的、以代谢紊乱为基础、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失调的综合症[1],70%肝硬化患者可发生肝性脑病,常有明显诱因,昏迷前,常有先兆症状表现为意识障碍,行为异常.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析肝硬化合并肝性脑病的诱因及其与预后的相关性。方法选取收治的50例肝硬化合并肝性脑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诊治资料进行分析,归纳总结肝硬化合并肝性脑病诱因及其与预后的关系。结果50例患者死亡13例(26%),存活37例(74%)。死亡组中常见诱因排在前三位的为上消化道出血(61.54%)、感染(46.15%)、大量利尿及放腹水(38.46%)。此外,肝功能Child-Pugh分级及肝性脑病分期与肝硬化合并肝性脑病的发展及预后亦有一定的相关性。结论肝硬化合并肝性脑病诱因多,且诱因与预后效果关系密切,为此采取针对性的措施去除诱因是治疗肝性脑病降低病死率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16.
张龙江  卢光明   《放射学实践》2014,29(1):14-15
肝性脑病(hepaticencephalopathy,HE)是由于肝硬化或其他严重肝病引起的,以代谢紊乱为基础的神经心理异常综合征,其主要临床表现为轻微的认知功能障碍、注意力及记忆力下降,也可表现为行为异常、扑翼样震颤、意识障碍甚至昏迷。  相似文献   

17.
乙型肝炎肝硬化失代偿期临床指标与预后关系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乙型肝炎肝硬化失代偿期临床指标与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乙型肝炎肝硬化失代偿期80例临床资料及6个月、1年和3年累计病死率。结果:住院好转组与住院死亡组TBIL、ALB、INR和Chitd-Pugh评分两组比较,差异非常显著(P〈0.01),ALT、GLB和HBV-DNA水平两组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本组病例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6个月、1年和3年累计病死率分别为12.5%、26.3%及37.5%;并发腹水54例,6个月、1年和3年累计病死率分别为18.5%、35.29/6及48.2%;并发上消化道出血31例,6个月、1年和3年累计病死率分别为6.5%、32.3%及41.9%;并发肝性脑病10例,6个月、1年和3年累计病死率分别为60.O%、90.O%及90.09/5;并发肝肾综合征11例,6个月、1年累计病死率分别为72.7%、100%。结论:乙型肝炎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临床病死率高、并发症多,积极防治各种并发症是提高患者生存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8.
肝硬化失代偿期及终末期肝癌患者其顽固性腹水的治疗 ,目前仍较为棘手 ,腹水消退困难 ,患者不但痛苦 ,且影响食欲及睡眠 ,大量引流将造成大量营养物质的丢失 ,引起电解质紊乱、肝肾综合症、肝性脑病及恶液质的发生 ,加重病情。 2年来我院对 4例顽固性腹水患者行PVS术 ,疗效显著 ,但导管转位问题较为突出 ,现总结如下。材料与方法一、临床资料2例为乙肝后肝硬化失代偿期 ,1例为肝豆状核变性 ,肝硬化失代偿期 ,肝功能均为ChildC级 ,1例为卵巢癌腹腔广泛转移伴大量腹腔积液 ,4例患者出凝血时间均正常 ,无心脏疾病史。二、材料PVS留…  相似文献   

19.
双腔单囊导尿管应用于昏迷及尿失禁病人 ,可使尿管固定 ,不易拔出或滑脱 ,达到留置导尿的目的 ,很受临床欢迎。但如果使用不当或产品质量有问题 ,也可引起意外 ,将给病人造成痛苦。1 临床资料和方法1.1 一般资料 患者女 ,6 2岁 ,于 1999年 4月 2 2日收住院 ,查体 :血压 13 3/8 0Kpa ,脉搏 84次 /min ,体温 37℃ ,病人意识不清 ,呈深昏迷 ,呼吸平稳 ,面色晦暗 ,慢性肝病面容 ,腹部膨隆 ,双侧肝掌 ,疼痛反射消失 ,病理反射未引出 ,诊断 :肝硬化失代偿期 ,肝性脑病 4期。1.2 治疗方法 给予一级护理 ,抗炎、抗昏迷、利尿、吸氧等治疗…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失代偿期肝硬化肝内阳性结石发病情况。方法:随机选择正常肝脏、代偿期和失代偿期肝硬化各100例。结果:失代偿期肝硬化肝内阳性结石发病情况有:1发病率明显高于代偿期肝硬化,更高于正常人;2肝内结石的出现和增多与肝硬化肝形改变及肝功能损害程度有一定联系,但不成比例;3病程越长,发病率越高,胆石数目越多;4胆系感染机会越多,发病率越高;5弥漫性肝内胆管微小结石是弥漫型结节性失代偿期肝硬化的一个特殊表现。结论:组织、感染、代谢及体液等成石因素在失代偿期肝硬化形成恶性循环,其阳性结石发病率与代偿期显著差异(P<0.0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