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目的通过评估成年住院患者自理能力,测量24h所需的直接护理时间,比较直接护理时间与分级护理、生活自理能力之间的差异。探讨三者之间的关系。方法以便利取样的方法选择138例成年住院患者,记录病人的护理级别,用ADL量表评估病人的自理能力.用自行设计的直接护理时间表来测量患者24h的直接护理时间。结果(1)不同自理能力病人之间的直接护理时间有差异;(2)不同护理级别病人之间的直接护理时间无显著差异;(3)患者直接护理时间与分级护理、自理能力无明显相关性。结论现行的分级护理不能反映病人的病情和生活自理能力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究住院患者的自理能力(ADL)与护理分级、护理时间的相关性。方法通过现场记录法对本院进行了连续一周、满足全部护理需求的护理操作内容与时间的324名住院患者进行调查与分析。结果住院患者ADL分级相同而护理级别不同,其每天所需的直接护理时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护理级别相同而ADL分级不同的住院患者每天所需的直接护理时间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DL分级不同以及护理分级不同的住院患者每天所需的间接护理时间之间比较无统计学的差异(P0.05)。结论 ADL评分可直接反映出住院患者对于直接护理需求的情况,能有效地提示住院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与之相适应的实际护理需求,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3.
基于自理能力和疾病严重度的病人分类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比较不同自理能力、不同疾病严重程度成年住院病人所需直接护理时间的差异,探索一种依据自理能力和疾病严重度对病人进行分类的方法.方法 对某综合医院428例成年住院病人采用Barthel指数评定量表评价病人自理能力,应用急性生理功能和慢性健康疾病状况评估系统2(APACHEⅡ)评价病人疾病严重程度,采用自行设计的病人基本护理需求与直接护理时间观测表观察记录病人24h所需直接护理时间.结果 不同疾病严重度和病人自理能力等级组合的病人24h所需直接护理时间有差异.结论 依据不同自理能力、疾病严重程度病人所需直接护理时间的差异,可将病人分类,为护理人力科学配备及成本核算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4.
医护共同制定分级护理级别的可行性研究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目的 探讨医护共同制定分级护理级别的可行性.方法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某综合性医院的223例成年住院患者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采用医护共同制定分级护理级别来对患者护理进行护理,对照组按现行标准遵医嘱进行分级护理.采用Barthel指数评定量表评定患者的自理能力,以<基础护理评价标准><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调查表><直接护理项目和时间>作为护理质量评价指标.结果 两组相同护理级别之间,以及相同的病情观察级别,不同的生活自理能力(ADL)之间直接护理时间、满意度、基础评分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试验组一级病情观察,不同ADL之间的直接护理时间、满意度、基础评分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一级护理、不同ADL之间的直接护理时间、满意度、基础评分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患者的需求具有个体化特征;现行的分级护理制度不完善,不能反映患者的病情和生活自理能力,不能满足患者的需求;医护共同制定分级护理级别能体现不同病情和生活自理能力患者的需求,在目前人力资源紧缺的现状下,能使护士的时间分配更合理.  相似文献   

5.
目的通过评估和测量综合医院成年住院患者自理能力,24h所需的直接、间接护理时间,了解患者直接、间接护理时间与自理能力的相关关系,以及24h不同生活能力(ADL)等级的患者所需间接与直接护理时间的相关关系及比例。方法便利取样的方法抽取226例成年住院患者,用ADL量表及自行设计的患者基本直接护理需求量表来评估样本的自理能力和未来24h直接护理需求,观察法测量这些需求完全被满足时所需的直接、间接护理时间。结果(1)患者24h所需直接、间接护理时间与患者的自理能力呈负相关关系;(2)不同自理能力的患者24h所需间接与直接护理时间呈正相关,不同自理能力的患者24h所需间接与直接护理时间比例不同:ADL为1、2级的患者的间接与直接护理时间之比约为1∶2,ADL为3、4级的患者的间接与直接护理时间之比约为1∶4。结论(1)只需测得患者24h所需直接护理时间,根据间接与直接护理时间的比例,即可获知24h患者全部所需的护理时间;(2)根据患者ADL等级的不同计算护理时数,更能客观反映护理工作量。  相似文献   

6.
蔡虻  沈宁  孙红  郭红  王雪莲 《中华护理杂志》2007,42(10):875-878
目的比较综合性医院不同日常生活自理能力、不同疾病严重度的成年住院病人所需直接护理时间的差异,并探讨各变量之间的相关关系。方法对某综合性医院428例成年住院病人采用Barthel指数评定量表、急性生理功能和慢性健康疾病状况评估系统Ⅱ(APACHEⅡ)评价病人的自理能力和疾病严重度,用自行设计的病人基本护理需求与直接护理时间观测表观察记录成年住院病人24h所需直接护理时间。结果①不同自理能力病人所需直接护理时间不同;②不同疾病严重度病人直接护理时间不同;③直接护理时间与自理能力负相关,与疾病严重度正相关。结论①病人的直接护理时间与自理能力和疾病严重度相关;②科学地测量护理工作量和配备护理人力应考虑到病人的日常生活自理能力和疾病严重度。  相似文献   

7.
目的 通过直接测量护理工作量 ,计算口腔专科医院病房实际需要护理人数 ,科学合理地分配护理人力 ,实现护理人力的动态管理 ,为实施护士岗位管理和绩效管理奠定基础.方法 采用实际测量法测量42项直接护理项目和14项间接护理项目时间 ,回顾分析2011年11月 -2012年10月的护理工作量 ,根据公式计算每床每日平均所需护理时间及各病区所需护士人数.结果 16项护理项目单项操作时间存在差异 ,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以专科护理和间接护理项目为主 ;所需护士数与实际配置差异较小.结论 通过实际工作量、单项护理操作时间、床位数及床位使用率进行护理人力配置的测算 ,操作简单 ,适于临床管理者使用.  相似文献   

8.
薛燕 《护理研究》2007,21(36):3363-3364
对临床科室护理工作及其人力配置进行科学测定和评价是医院科学管理、提高效率、正向激励的基础,是医院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我院从2004年起,经过多方面调查和讨论,借鉴国内外先进的管理经验,本着科学评价科室护理工作效益、合理安排人力、降低人力成本、提高人员素质、保证护理质量、维护病人安全的宗旨,进行了科室护理工作分级评价与人力配置方面的尝试,初步确定了相关的测算公式及其应用方法,经过2年多的应用,取得了显著成效,达到了预期效果,得到各级人员的肯定和赞同。现将其介绍如下。1临床科室护理工作级别的评价和测定1.1科室分级评…  相似文献   

9.
自2010年11月至2012年5月,我院分三批在全院所有临床科室推行优质护理服务工作并取得显著成效,现报道如下. 优质护理的实施方法 1.医护合作细化分级护理标准,实施三级五等护理服务.在医务科和护理部的主导下,各病区医护人员根据专科特点并结合病种细化分级护理标准.强化培训相关知识使医师和护士共同掌握标准,从而使患者的护理级别更加合理、规范,分级护理的准确率明显提升.在此基础上,通过使用ADL量表准确评估患者自理能力,将护士对患者的自理能力评估和医生的病情评估相结合,划分护理级别为三级五等.  相似文献   

10.
护理人员的合理配置问题越来越受到我国护理界的重视。文内通过分析我国护理人力现状及我国现有的护理人力配置方面的研究 ,结合国外有关方面的研究 ,提出我国今后护理人力资源研究方向。1 .我国护理人力配置的研究现状 :通过文献查阅 ,我国近年来进行了少量的有关护理人力配置的研究。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1 .1通过护理工时的计算确定床位与护士的比例。张惠霞等 ( 1 995 )采取现场调查的方法分析了该院临床科室 1年 1 362 8例住院病人 77项护理内容的服务所需时间 ,按 1日直接护理、特殊护理、间接护理和不同护理级别做出统计分析。研究结…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测算儿科不同专科实际所需护士人数,为儿童专科医院及儿科病房护士人力配置提供依据.方法 调查浙江省某儿童医院的4个有陪病房(肾脏内科、神经内科、泌尿外科及烫伤、骨科病房).采用观察法测量各病房直接护理时间、间接护理时间.然后采用工时测定法计算出儿科不同专科病房每个患者每日所需护理时间.根据公式计算出不同专科所需护士人数,并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 儿科不同专科病房每日直接护理时间和每日所需护理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间接护理时间各病房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病床与护士之比以神经内科最高1:0.70,其他依次为烫伤、骨科病房1:0.60、泌尿外科1:0.58、肾脏内科1:0.57.结论 儿科不同专科病房所需护士人数存在明显差异,应根据专科不同来配置护士人力.  相似文献   

12.
目的:定量了解医养结合老年科患者每日所需的护理时间,探讨其与分级护理、患者日常生活自理能力(ADL)之间的关系,为科学完善老年分级护理标准提供参考。方法:采用现场记录法对安徽省某大型综合医院医养结合老年科进行了连续7天、以满足232名老年患者全部护理需要为目的的护理操作内容和时间的调查和分析。结果:不同护理级别、相同ADL分级的老年患者每日所需直接护理时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同一护理级别、不同ADL分级的老年患者每日所需要的直接护理时间及总护理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DL评分能直接反映老年患者对直接护理的需求,能有效提示老年患者生活自理能力和相应的实际护理需求。建议在老年科由医生确定老年患者分级护理的I、II、III级,再由临床经验丰富的护士应用ADL量表进行A、B、C分级,即将老年患者划分为IA、IB、IC、IIA、IIB、IIC、IIIA、IIIB、IIIC 9项护理等级。  相似文献   

13.
薛燕 《护理研究》2007,21(12):3363-3364
对临床科室护理工作及其人力配置进行科学测定和评价是医院科学管理、提高效率、正向激励的基础,是医院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我院从2004年起,经过多方面调查和讨论,借鉴国内外先进的管理经验,本着科学评价科室护理工作效益、合理安排人力、降低人力成本、提高人员素质、保证护理质量、维护病人安全的宗旨,进行了科室护理工作分级评价与人力配置方面的尝试,初步确定了相关的测算公式及其应用方法,经过2年多的应用,取得了显著成效,达到了预期效果,得到各级人员的肯定和赞同。现将其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比较不同护理级别分类方法在住院患者中直接护理时间的差异,探索综合护理分级的可行性.方法 通过实时观察某三级甲等医院461例住院患者24h直接护理时间,比较直接护理时间在医嘱护理分级、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护理分级以及综合护理分级之间的差异.结果 不同医嘱护理级别、ADL护理分级及综合护理分级患者的直接护理时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以医嘱护理分级作为病情观察需要、ADL护理分级作为患者生活护理需求为依据的综合护理分级,更能满足患者病情和生活护理需求.  相似文献   

15.
门诊护理工作量测算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门诊护士直接护理时间、间接护理时间的分配比例及不同科室之间的差异,为科学合理配置门诊护理人员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观察法,选择我院呼吸内科等6个具有代表性的门诊为观察对象,对课题组确定的22项护理操作项目进行护理工时测定,得出护士工作量及平均工时.结果 测定出了不同科室患者对直接护理操作、间接护理操作所需时间;5项操作占22项护理操作时间的比例以及6个科室的缺编人数.结论 门诊护理工作量测算作为医院门诊护理工作状态指标,为优化门诊护理人力资源管理提供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6.
张译文  ;陈湘玉 《护理研究》2014,(11):4028-4030
[目的]探讨Barthel指数评分、标准等级护理及医嘱中护理级别的相关性.[方法]对南京某三级甲等综合医院住院病人(10个科室12个病区共计300个病例)的等级护理现状进行调查,同时对参与调查的护理人员进行访谈.[结果]标准护理分级与病情相关系数为0.652,医嘱中护理级别与病情相关系数为0.629,标准护理分级与Barthel量表分级的相关系数为0.895,医嘱中护理分级与Barthel量表分级的相关系数为0.680,标准护理分级与医嘱中护理分级相关系数为0.724.[结论]标准护理分级在兼顾病情级别的基础上能更好地体现Barthel指数评分即自理能力等级在护理分级中的重要性,为临床实施分级护理提供了可行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患者病情级别和自理能力对护理分级的影响。方法:采用方便抽样法,按照"医院-病区-患者"进行三级取样,选取6省市11家医院的120个病区共3171例住院患者,采用自设的"患者护理分级调查表"对其进行调查。结果:①病情级别(r=0.550,P〈0.001)、自理能力(r=0.619,P〈0.001)与护理分级呈正相关;②多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不同病情级别和中、重度功能障碍对护理分级均有影响(P〈0.01),轻度功能障碍对特级护理无影响(P=0.082)。结论:在临床工作中,护理分级评定需全面考虑患者的病情和自理能力,以更好地适应临床护理工作的需要。  相似文献   

18.
刘先荣  韩红燕 《护理研究》2008,22(25):2327-2328
[目的]测算骨科不同专科病房实际所需护士人数,为骨科医院及骨科病房护士人力配置提供依据.[方法] 调查山东省某骨科医院的3个有陪护病房(手足骨科、关节及脊柱骨科、创伤骨科),采用观察法测量各病房直接护理时间、间接护理时间,然后采用工时测定法计算出骨科不同专科病房每个病人每日所需护理时间,再计算出不同专科所需护士人数. [结果]骨科不同专科病房每日直接护理时间和每日所需护理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间接护理时间各病房间比较差异无统计意义.病床与护士之比以关节及脊柱骨科最高(1∶0.69),其他依次为手足骨科(1∶0.63)、创伤骨科(1∶0.59).[结论]骨科不同专科病房所需护士人数存在明显差异,应根据骨科不同专科病房特点来配置护士人力.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病人自理能力评分与护理工作量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采用Barthel评分量表评估病人的自理能力,依据病人自理能力分为完全需要照顾、大部分需要照顾、少部分需要照顾和生活基本自理4组,采用工时测算法测算住院病人的每日直接护理工作量。[结果]不同自理能力病人所需直接护理工作量不同,完全需要照顾组和大部分需要照顾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各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13类直接护理项目中10类直接护理工作量与Barthel自理能力评分存在负相关(P0.01)。[结论]病人自理能力是反映护理工作量的重要因素,但并不是唯一因素,能反映临床护理工作量的各因素,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病人分类系统,以实现科学合理地配置和使用护理人力目标。  相似文献   

20.
Barthel自理能力评分与护理工作量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研究病人自理能力评分与护理工作量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采用Barthel评分量表评估病人的自理能力,依据病人自理能力分为完全需要照顾、大部分需要照顾、少部分需要照顾和生活基本自理4组,采用工时测算法测算住院病人的每日直接护理工作量。[结果]不同自理能力病人所需直接护理工作量不同,完全需要照顾组和大部分需要照顾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各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13类直接护理项目中10类直接护理工作量与Barthel自理能力评分存在负相关(P〈0.01)。[结论]病人自理能力是反映护理工作量的重要因素,但并不是唯一因素,能反映临床护理工作量的各因素,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病人分类系统,以实现科学合理地配置和使用护理人力目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