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90 毫秒
1.
目的 探讨在颅内动脉瘤患者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诊断与电解可脱卸弹簧圈(GDC)栓塞术中采用欧普乐喉罩麻醉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择期行颅内动脉瘤DSA和GDC栓塞术患者60例,ASA分级Ⅰ~Ⅲ级,随机分为气管导管组(T组)和欧普乐喉罩组(O组).观察患者入介入室后10min(T0)、插管前即刻(T1)、插管后即刻(T2)、插管后3 min(T3)、拔管前即刻(T4)、拔管后3 min(T5)的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PETCO2)和气道峰压,并于以上各时间点抽取静脉血检测肾上腺素(E)、去甲肾上腺素(NE)水平.记录手术时间、麻醉时间及拔管和术后并发症.结果 T组T2、T3HR、MAP较T0明显升高(P<0.05),而O组升高不明显(P>0.05);O组在T2~T5时HR、MAP均明显低于T组(P<0.05 . O组T3~T5E和NE明显低于T组(P<0.05),T3-5T组E和NE高于T0(P<0.05),O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毕O组安静拔管例数明显多于T组(25例比5例)(P<0.01),而发生呛咳的例数明显少于T组(5例比24例)(P<0.01).结论 欧普乐喉罩操作简单,插入与拔出时咽喉部刺激性小,诱导及苏醒过程中血流动力学平稳,循环干扰轻,通气可靠,可安全有效地应用于颅内动脉瘤DSA诊断与GDC栓塞术的麻醉中.  相似文献   

2.
牟峰  孙丽 《现代保健》2014,(15):142-145
目的:评价欧普乐喉罩通气在腹腔镜肝癌射频消融术全麻中应用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选择40例择期全麻腹腔镜肝癌射频消融术患者,ASAⅡ~Ⅲ级,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欧普乐喉罩组(A组)和气管内插管组(B组)各20例。观察记录两组患者在麻醉诱导前(T0)、插入喉罩或气管导管前(T1)、插入喉罩或气管导管后即刻(T2)、插入喉罩或气管导管后5 min(T3)、拔除喉罩或气管导管后即刻(T4),5个时间点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HR)与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并记录麻醉相关并发症。结果:B组T1与T4时点的SBP、DBP和HR水平均明显高于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呛咳、苏醒期躁动、术后咽痛、痰多等并发症明显少于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欧普乐喉罩通气应用于腹腔镜肝癌射频消融术,较气管内插管全麻围术期循环功能更加稳定,麻醉相关并发症更少。  相似文献   

3.
贾秀萍 《健康研究》2014,(4):423-424
目的比较喉罩与气管插管在宫外孕腹腔镜手术全麻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00例宫外孕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50例,A组实施气管插管全麻,B组实施喉罩全麻,记录两组诱导前(T0)、插管(罩)5 min(T1)、拔管前5min(T2)、拔管即刻(T3)、拔管后5 min(T4)的MAP、HR、SPO2变化,观察有无麻醉并发症。结果两组T1时HR均快于T0时(P〈0.05),MAP、SPO2均低于T0时(P〈0.05);A组T2、T3与T0HR、MAP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T2、T3与T0时HR、MAP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并发症发生率(26.00%)低于A组(P〈0.01)。结论喉罩与气管插管全麻的麻醉效果相当,但喉罩全麻更有利于维持血流动力学稳定,并发症更少。  相似文献   

4.
目的:通过观察Supreme喉罩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的应用,探讨其安全性与优越性。方法:择期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患者60例,ASAI~Ⅱ级,随机均分为喉罩组(s组)和气管插管组(T组)。记录诱导前(T0)、插入喉罩/气管导管即刻(T1)、插入喉罩/气管导管3min(T2)和拔出喉罩/气管导管前3rain(T3)、拔出喉罩/气管导管即刻(T4)、拔出喉罩/气管导管后3min(T0的MAP、HR、SpO2、PEICO2;丙泊酚用量、苏醒和拔罩/管时间,以及术中胃胀气、反流误吸、术后咽喉部不适等并发症。结果:与T组比较,S组患者在麻醉诱导和苏醒阶段(T1~T4)的HR减慢,MAP降低,血流动力学更加平稳(P〈0.05)。S组丙泊酚用量降低,苏醒时间、拔喉罩时间缩短(P〈0.05)。S组有2例患者术中气道阻力升高,PrrCO:升高至60mmHg。术后咽喉不适s组(2例)明显少于T组(10例)(P〈0.05)。结论:与气管插管比较,Supreme喉罩对血流动力学影响小,麻醉用药量减少,苏醒快且并发症少,是一种较为理想的全麻气道管理工具,但术中应监测PETICO2。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喉罩通气在小儿青光眼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小儿先天性青光眼择期手术患儿24例,按照入院顺序均分成气管插管组(A组)和喉罩组(B组)。两组均用咪达唑仑0.2~0.3mg/kg、罗库溴铵0.1~0.3mg/kg诱导;用O2-N2O-异氟烷,间断辅以咪达唑仑0.10~0.15mg/kg和芬太尼0.05~0.15mg。B组按患儿体重选择适当大小的喉罩。术中持续监测心率(HR)、血压(Bp)、眼内压(IOP)。以诱导前患儿HR、Bp、IOP作为基础值(T0),插管(喉罩)后1min(T1)和5min(T2)以及拔管(喉罩)后1min(T3)和5min(T4)时为各监测点。同时记录术后喉痉挛、咽喉痛、呛咳、喉头水肿、恶心呕吐等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A组患儿在T1—T4各时间点IOP较T0明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B组在T1~T4各时间点IOP小于A组(P〈0.01),且B组各时间点IOP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在T1~T4各时间点血流动力学指标(HR、收缩压、舒张压)较R明显增加(P〈0.05或〈0.01);且A组较B组增加明显(P〈0.05或〈0.01);A组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均高于B组(P〈0.05或〈0.01)。结论应用喉罩通气对IOP的影响较应用气管插管小,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应用气管插管低;而气管插管可使IOP进一步增高,小儿青光眼手术应用喉罩通气临床作用较气管插管好。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Supreme喉罩置入与气管插管全麻在假体隆胸手术中的效果比较。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气管插管全麻组(I组)和Supreme喉罩全麻组(Ⅱ组),每组各30例,比较2组患者的麻醉效果及血液动力学变化。结果:插管和拔管时I组的MAP、HR明显升高,Ⅱ组的MAP、HR的波动明显小于I组(P〈0.05);Ⅱ组苏醒时躁动、术后咽喉不适少于I组(P〈0.05)。结论:Supreme喉罩置入下全麻用于假体隆胸术效果满意,血液动力学变化较稳定,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支撑喉镜下喉显微外科手术患者不同阶段血流动力学和机体对伤害性刺激应激反应的变化。方法拟行支撑喉镜下喉显微外科手术患者50例,年龄21~58岁,ASAI或Ⅱ级,随机分为两组(n=25),丙泊酚复合芬太尼全麻组为对照组(F组),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全麻组为观察组(R组)。分别于麻醉前(T0)、置入支撑镜即刻(T1)、置入支撑喉镜后1min(T2)和拔管后1min(T3)时监测SBP、MAP、HR,抽取肘静脉血,测定血浆中去甲肾上腺素(NE)和肾上腺素(E)的浓度。结果与T0时比较,F组T1,2.3时SBP、MAP、HR、血浆NE和E浓度升高(P〈0.05);与R组比较,F组T,2,3时SBP、MAP、HR、血浆NE和E浓度升高(P〈0.05)。结论支撑喉镜下喉显微外科手术患者不同阶段中,置人支撑喉镜阶段的伤害性刺激最强;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麻醉维持术中血流动力学稳定,伤害性刺激应激反应小,可安全用于支撑喉镜喉显微外科手术。  相似文献   

8.
目的:喉罩和气管插管全麻均可应用于妇科腹腔镜手术,观察两者对患者血流动力学及并发症的影响,探讨两种通气方式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择40例择期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喉罩组(L组)和气管插管组(T组)各20例,比较两组麻醉期间血流动力学变化,并记录两组拔管期的不良反应及术后并发症等。结果:L组在喉罩置入和拔出后的HR、MAP无明显变化(P〉0.05)。T组插管后即刻拔管后即刻HR、MAP均显著升高(P〈0.05)。两组呼气末二氧化碳(PETCO2)、气道峰压(Ppeak)、气道平均压(Pmean)随气腹的影响变化一致,组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拔管期间L组发生的体动、呛咳较T组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组术后咽痛发生率显著低于T组(P〈0.05)。结论:在全麻妇科腹腔镜手术中喉罩可达到与气管插管一样满意的通气效果,易于维持血流动力学稳定,且全麻后恢复平稳。  相似文献   

9.
目的评价喉罩(LMA)与高频喷射通气(HFJV)在颅内动脉瘤栓塞术中联合应用的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选择34例颅内动脉瘤栓塞术患者,随机分成LMA联合HFJV组(A组)和常规全麻气管插管组(B组),各17例。分别于术前(T0)、诱导置入LMA(气管插管)后1min(T1)、5min(T2)、20min(T3)、苏醒拔除LMA(气管导管)时(T4)监测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PRTCO2),并记录苏醒时间以及动脉血气分析的变化。结果诱导插管期:A组T1HR较t0升高不明显,MAP变化轻微;B组T1HR和MAP较Tn有明显升高(P〈0.05).麻醉维持期:A组MAP下降小于B组。术中用药:A组丙泊酚(3.16±1.34)mg/min、瑞芬太尼(9.35±2.17)μg/min,明显少于B组丙泊酚(4.29±2.41)mg/min,瑞芬太尼(17.38±5.46)μg/min(P〈0.01)。此外,A组B时PRTCO2(32.50±2.55)mmHg(1inHg=0.133kPa)以及PaCO2(45.95±5.12)mmHg与T2时PRTCO2(40.43±2.12)mmHg,PaCO2(57.01±1.29)mmHg相比有所下降,而PaO2在T3时(147.75±22.89)mmHg较T2时(70.45±14.59)mmHg明显升高(P〈0.05)。术后苏醒期:A组苏醒时间(4.12±2.56)min明显短于B组(11.27±5.48)min(P〈0.01)。结论LMA与HFJV联合应用可减轻气管插管引起的插管反应,降低动脉瘤破裂危险性,且通气功能维持良好。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比较在小儿浅表手术中使用Proseal喉罩、Classic喉罩和面罩的效果。方法选择60例3~10岁、ASA分级Ⅰ~Ⅱ级行浅表手术患儿,随机分为Proseal喉罩组(PLMA组)、Classic喉罩组(CLMA组)和面罩组(FM组),每组各20例。通过观察胸廓运动幅度、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P书02)正常波形、听诊双肺呼吸音确定喉罩及口咽通气道到位情况。记录HR、平均动脉压(MAP)、呼吸频率(RR)、SpO2、PETCO2的变化情况和相关并发症。结果HR、MAP在诱导前、诱导后、置入即刻及术中,三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内诱导后、置入即刻与诱导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LMA组术中RR、PETCO2变化与CLMA组和FM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LMA组并发症发生率(10%,2/20)低于CLMA组(35%,7/20)和FM组(70%,14/20)。结论与Classic喉罩和面罩比较,Proseal喉罩用于小儿浅表手术操作简便,应激反应小,通气满意,无反流误吸及术后呕吐,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右美托咪定用于全脑血管造影检查的镇静效果,探讨其安全性和最佳使用剂量。方法选择75例择期行全脑血管造影检查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B、C三组,每组25例。三组在手术开始10min内用微量泵恒速泵入右美托咪定负荷量0.5μg/kg,随后A、B、C组分别以0.3、0.5、0.7μg/(kg·h)的速度维持输注,在手术结束前10min停止输注。记录三组患者给药即刻(T0)、给药后10min(T1)、给药后20min(T2)、给药后30min(T3)、术后10min(T4)的心率、平均动脉压(MAP)、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Ramsay镇静评分;记录各组造影过程中出现体动反应及需要人工干预的例数;比较术中记忆遗忘程度。结果三组T1~T3时MAP、心率均低于本组T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4时恢复至T0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组T2、T3时MAP、心率均低于同期A组和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T1~T3时Ramsay镇静评分均高于本组T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C组T2、T3时Ramsay镇静评分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C组有5例患者在T2、T3时出现镇静过度(5—6分)。三组各时间点SpO2组间和组内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B、C组术中出现不自主体动反应的例数明显少于A组(5、3例比10例),A、C组术中需要干预的例数明显多于B组(8、10例比3例),B、C组遗忘程度为Ⅲ级率明显高于A组[64%(16/25)、72%(18/25)比40%(10/2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静脉泵入右美托咪定0.5μg/kg后以0.5μg/(kg·h)维持输注在全脑血管造影检查中可以获得较好的镇静效果,生命体征平稳,改善患者舒适度,患者术中不良记忆少,是适用于全脑血管造影检查的安全合适的镇静剂量。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咽喉表面麻醉慢诱导气管内插管对老年患者的影响。方法 66例择期行上腹部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咽喉表面麻醉慢诱导气管内插管组(观察组)和快速诱导插管组(对照组),每组各33例,观察两组诱导前(T0)及诱导后(T1)、插管即刻(T2)、插管后5min(T3)的平均动脉压和心率、镇痛效果和不良反应。结果与T0比较,观察组诱导开始后各时点MAP、HR处于平稳状态,无显著性差异;与T0比较,对照组T1时MAP明显下降(P〈0.05);T2、T3时MAP、HR皆明显上升并持续(P〈0.05);与观察组比较,对照组T2、T3的MAP、HR均显著增高(P〈0.05);观察组在插管期间1例出现心动过缓,对照组3例出现室性早搏;观察组病人可较好地耐受气管导管。结论咽喉表面麻醉慢诱导气管内插管对老年人更安全。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咽喉表面麻醉慢诱导气管内插管对老年患者的影响。方法 66例择期行上腹部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咽喉表面麻醉慢诱导气管内插管组(观察组)和快速诱导插管组(对照组),每组各33例,观察两组诱导前(T0)及诱导后(T1)、插管即刻(T2)、插管后5min(T3)的平均动脉压和心率、镇痛效果和不良反应。结果与T0比较,观察组诱导开始后各时点MAP、HR处于平稳状态,无显著性差异;与T0比较,对照组T1时MAP明显下降(P〈0.05);T2、T3时MAP、HR皆明显上升并持续(P〈0.05);与观察组比较,对照组T2、T3的MAP、HR均显著增高(P〈0.05);观察组在插管期间1例出现心动过缓,对照组3例出现室性早搏;观察组病人可较好地耐受气管导管。结论咽喉表面麻醉慢诱导气管内插管对老年人更安全。  相似文献   

14.
目的评价不同剂量舒芬太尼对甲状腺手术患者的镇静和镇痛效果。方法择期行甲状腺手术的60例患者随机分为三组:A、B、C组,每组各20例,分别于手术开始切皮前10min缓慢静脉推注舒芬太尼0.1、0.2、0.3μg/kg,然后以0.1μg/(kg·h)速度持续输注。记录三组患者在手术切皮时(T1)、术中牵拉甲状腺时(T2)及缝皮时(T3)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呼吸频率(RR)、镇静评分和镇痛评分,并进行比较。结果B、C组T1、T2Ramsay分级达Ⅳ级的例数(B组13、14例,C组14、15例)明显多于A组(7、10例)(P〈0.05),但B组与C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C组视觉模拟评分(VAS)明显低于A组(P〈0.05)。A组T2MAP、HR与T_、L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B和C组T1、T2MAP、HR与A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T2SpO2有所下降,但与A组和B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组T2RR与T1、B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舒芬太尼可以安全有效地用于甲状腺手术中镇静和镇痛,以0.2μg/kg的负荷剂量持续输注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观察丙泊酚目标靶控输注用于颅内动脉瘤介入治疗麻醉诱导过程中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 择期行颅内动脉瘤介入治疗患者9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三组:对照组(C组)、血浆药物浓度靶控输注组(P组)和效应室药物浓度靶控输注组(E组),每组30例.C组采用丙泊酚2 mg/kg单次静脉推注;P组设定丙泊酚血浆靶浓度为4μg/ml;E组设定丙泊酚效应室靶浓度为4 μg/m],三组均采用瑞芬太尼浓度为4 ng/ml的血浆靶控输注,静脉推注顺阿曲库铵0.2 mg/kg.持续监测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脑电双频指数、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心电图、脉搏血氧饱和度及生命体征.记录各组患者诱导前(T0)、插管即刻(T1)、插管后1 min (T2)、3 min(T3)、5 min(T4)、10 min(T5)的MAP和HR,记录血流动力学异常发生率及血管活性药物使用情况.结果 三组T0时MAP及HR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T1时MAP及HR均显著低于本组T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组T1时MAP及HR显著低于E组和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组使用血管活性药物例数显著低于C组[6.7%(2/30)比40.0%(12/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丙泊酚血浆药物浓度作为目标靶控输注浓度更适合颅内动脉瘤介入手术患者的麻醉诱导.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围术期舒适护理对剖宫产产妇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将143例剖宫产产妇随机分为两组, A组71例实施常规护理,B组72例实施舒适护理,术前( T0),穿刺时( T1)、胎儿娩出时( T2)、术毕( T3)检测MAP、HR、DBP、SBP、CORT,并采用焦虑量表( SAS)评价产妇情绪。结果 B组术前1d、术后2d SAS评分低于A组( P<0.05);B组T1、T2时段MAP、HR、DBP、SBP、CORT水平低于A组(均P<0.05);B组肛门排气、下床活动、自主排尿及泌乳时间短于A组(P<0.01)。结论对剖宫产产妇实施舒适护理,可消除产妇焦虑情绪,降低应激反应,促进产妇快速康复。  相似文献   

17.
目的比较丙泊酚靶控输注(TCI)和手控输注(MCI)在无痛超声胃镜检查中的效果。方法选择接受无痛超声胃镜检查男性患者6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TCI组和MCI组,每组30例。观察比较两组患者超声胃镜操作时间、丙泊酚用量、意识消失时间及清醒时间;麻醉前(T0)、检查前(T1)、超声检查后5min(T2)及清醒后5min(B)平均动脉压(MAP)和心率(HR);记录呛咳、误吸、喉痉挛、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低于0.90、MAP低于50mmHg(1mmHg=0.133kPa)和HR低于50次/min的例数。结果TCI组丙泊酚用量明显少于MCI组,意识消失时间明显长于MCI组,而清醒时间明显快于MCI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T1时MAP和HR均明显低于T0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5);TCI组Tl时MAP和HR明显高于MCI组相同时点,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呛咳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37,P〉0.05);TCI组低氧血症发生率为10.0%(3/30),MCI组为66.7%(20/30),TCI组明显低于MCI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0.38,P〈0.01);TCI组MAP低于50mmHg发生率为6.7%(2/30),MCI组为30.0%(9/30),TCI组明显低于MCI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5.46,P〈0.05);两组HR低于50次/min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r=3.35,P〉0.05)。结论丙泊酚TCI结合小剂量芬太尼在超声胃镜中使用相比传统的MCI整个过程更加平稳,不良反应发生率更低,可以在临床中安全使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复合丙泊酚用于双气囊小肠镜检查的麻醉效果及安全性。方法40例ASA分级Ⅰ~Ⅱ级拟行双气囊小肠镜检查的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右美托咪定复合丙泊酚组(复合组)和丙泊酚组,每组20例。复合组诱导前静脉泵注右美托咪定负荷量0.7μg/kg(10min),术中以0.2μg/(kg·h)持续泵注。两组均靶控输注丙泊酚,靶浓度2.5~4.0mg/L。记录患者检查前(Tn)、睫毛反射消失时(T1)、术中(T2)和检查结束时(T3)的心率、平均动脉压(MAP)、呼吸频率、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的变化,镇静评分、诱导时间、苏醒时间、丙泊酚总用量、不良反应及麻醉满意度。结果两组麻醉满意度均为100.0%。两组诱导时间、苏醒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各时间点SpO2、呼吸频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复合组T1、T2心率低于本组T0和同期丙泊酚组[(65.8±7.3)、(68.6±8.2)次/min比(84.6±7.1)和(77.6±7.2)、(89.6±8.4)次/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1 MAP高于本组T0和同期丙泊酚组[(88.9±9.4)mmHg(1mmHg=0.133kPa)比(81.3±4.5)和(73.5±6.8)mmHg],T2低于同期丙泊酚组[(80.6±6.6)mmHg比(88.5±7.6)mmH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复合组镇静评分1分18例,2分2例,丙泊酚组分别为3例和17例,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复合组发生呼吸暂停2例,体动呛咳3例,丙泊酚组分别为8例和7例,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复合组丙泊酚总用量明显少于丙泊酚组[(421±76)mg比(638±89)m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复合丙泊酚用于双气囊小肠镜检查可产生良好的麻醉镇痛作用,是一种安全有效的麻醉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