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比较气管导管套囊充气与否对纤维支气管镜引导经鼻气管插管的影响.方法20例择期手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套囊充气组(C组)和非充气组(N组),每组各10例.充分表面麻醉后经鼻置入螺纹钢丝气管导管,待闻及有气流声自导管尾部传出后,C组向气管导管套囊充气10~15 ml,N组不充气,置入纤维支气管镜寻找声门引导气管插管,记录插管时间和插管相关并发症等.结果所有患者均在纤维支气管镜引导下完成气管插管,C组用时(4.9±2.3)min,N组用时(9.8±5.2)min,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3).结论清醒下气管导管套囊充气辅助纤维支气管镜引导经鼻气管插管更安全、简捷易行.  相似文献   

2.
《现代医院》2016,(2):219-220
目的探讨气管套囊充气联合纤维支气管镜引导经鼻插管在困难气道应用中的护理配合。方法选择预知的困难气道患者30例,采用气管导管套囊充气联合纤维支气管镜引导经鼻插管,所有病例采用右美托咪定静脉镇静,2%利多卡因雾化吸入表面麻醉。观察插管时间生命体征变化及并发症。结果所有患者均一次插管成功,插管时间(1.08±0.58)min,术中生命体征平稳,3例插管过程中鼻粘膜出血,量少,出血自行停止。结论气管套囊充气联合纤维支气管镜引导经鼻插管快速、安全、操作简单,良好的护理配合可保障操作顺利完成。  相似文献   

3.
目的比较纤维支气管镜(纤支镜)快速诱导经鼻气管插管与纤支镜清醒经鼻气管插管在颈椎颈髓损伤患者中的应用。方法将40例颈椎颈髓损伤患者随机分为Ⅰ组(纤支镜快速诱导经鼻气管插管组)和Ⅱ组(纤支镜清醒经鼻气管插管组),每组各20例。观察两组患者插管前和插管时Bp、HR、SpO2的变化,以及插管时间和重复插管例数等。结果插管过程中SpO2维持正常,Ⅰ组和Ⅱ组插管时间[(3.12±0.52)min和(3.34±0.65)min]、重复插管例数(2例和1例)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插管时Ⅱ组MAP、HR[(105.6±17.5)mmHg(1mmHg=0.133kPa)、(95.4±10.8)次/min]比Ⅰ组[(83.7±19.6)mmHg、(78.5±10.2)次/min]显著升高(P〈0.05)。结论纤支镜快速诱导经鼻气管插管在颈椎颈髓损伤患者中的应用优于纤支镜清醒经鼻气管插管,是安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4.
杨巧龙 《工企医刊》2009,22(6):25-27
目的:比较气管导管套囊的不同充气方法,得出理想的套囊充气方法。方法:连续观察60例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并行机械通气的患者,随机分为3组,分别予3种不同的方法给套囊充气:指感法;最小封闭压力(MOP)法;套囊测压表法。然后分别比较不同方法的操作时间、气道漏气发生率及气囊压力。结果:套囊测压袁组套囊压力控制最理想(28.85±2.3)cm H2O,与另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套囊测压表法简便、有效、安全,应有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5.
程振伦  华敬  王伟 《现代保健》2008,(35):54-55
目的 探讨食管-气管联合导管在困难气管插管和急救中的可行性及通气情况。方法 1.02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51例,C组(气管插管组)和E组(食管-气管联合导管组)分别在全麻诱导后5min内插入气管导管或食管-气管联合导管并进行机械通气。13例急救复苏患者全部1次插入食管。结果 E组51例中43例均一次盲插入食管,其他7例通过调整头与食管-气管联合导管的位置后插入食管,1例插入气管。E组插入深度为(21.3±0.7)cm,食管套囊注气量为(12.8±1.9)ml,口咽腔套囊注气量为(85.8±14.8)ml。插管即刻和拔管即刻C组SBP、DBP、MAP、HR均高于E组,通气30min后E组PETCO,轻度升高。13例急救复苏中插入食管-气管联合导管均一次成功,但均因插入食管-气管联合导管前缺氧时间过长,抢救无效死亡。结论 食管-气管联合导管适用于手术时间不超过2小时及其气道困难的全麻患者,对时间超过2小时或在通气中有严重缺氧表现时应及时改变通气方式。食管-气管联合导管为急救复苏简便易行的开放气道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比较依托咪酯与普鲁泊福全麻诱导在困难气管纤维支气管镜(纤支镜)引导插管时的安全性。方法选择困难气管患者34例,随机分成E组和P组,每组各17例。利多卡因行鼻至气管表面麻醉,静脉推注芬太尼和依托咪酯(E组)或普鲁泊福(P组),意识消失后在纤支镜引导下经鼻气管插管,插管成功后查动脉血气。监测脑电双频指数(BIS)和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PETCO2)。记录患者意识消失时间、自主呼吸恢复时间、BIS、达到最低BIS时间及动脉血气、乳酸和PETCO2。结果两组皆完成气管插管,意识消失时间、BIS、乳酸及PETCO2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E组自主呼吸恢复时间及达到最低BIS时间[(48.3±10.7)、(36.7±9.3)s]显著短于P组[(98.7±11.3)、(68.5±12.1)s](P〈0.01)。结论困难气管纤支镜引导插管时使用依托咪酯诱导,自主呼吸恢复时间显著快于使用普鲁泊福,故使用依托咪酯比普鲁泊福更安全。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纤维支气管镜下经鼻气管插管在危重病患者抢救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09年10月—2012年11月收治的需要建立人工气道,并且接受机械通气的危重病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纤维支气管镜下经鼻气管插管,对照组经口气管插管。记录两组插管所用时间、导管管径、留置时间、口腔护理时间及并发症。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观察组插管所用时间、导管管径、留置时间、口腔护理时间[(52.4±5.8)s、(6.1±0.4)mm、(20.3±5.1)d、(1.5±0.5)min/次]与对照组[(48.2±5.2)s、(7.5±0.5)mm、(12.1±3.9)d、(3.1±0.8)min/次]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并发症发生率观察组5.0%,对照组17.5%,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纤维支气管镜下经鼻气管插管与经口气管插管相比,虽然插管所用时间较长,但导管管径小、留置时间长、口腔护理所用时间短,值得在危重病患者抢救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两种不同方法经鼻盲探气管插管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两种不同方法经鼻盲探气管插管成功率。方法将25例需经鼻盲探气管内插管麻醉的手术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13例)和对照组(12例)。采用镇静镇痛健忘法经鼻腔插入气管内导管,观察组当导管出鼻后孔达咽部时套囊充气10~15ml,对照组不充气。结果观察组13例盲探插管均成功,占100%;对照组12例,盲探成功5例,占42%;其中试验组一次插管成功11例,占85%,对照组为3例,占25%。两组对比有显著性(P<0.01)。结论咽部套囊充气法,可提高经鼻盲探插管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中心静脉导管导丝环甲膜下气管穿刺逆行导引气管插管在逆行引导插管中的可行性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逆行气管插管患者60例,年龄8~70岁,ASAⅡ~Ⅲ级。30例患者经一次性硬膜外穿刺包硬膜外导管逆行导引气管插管,30例一次性中心静脉包中中心静脉导管导丝逆行导引气管插管。观察导丝置入成功至气管导管插入时间及并发症。结果插管成功率100名,导管插入时间分别是(3.00±0.85)min和(3.76±0.94)min,对心血管系统影响轻微,均无并发症。结论中心静脉导管导丝环甲膜下气管穿刺逆行导引气管插管可安全有效地用于逆行引导气管插管。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纤维支气管镜在困难气道病人插管中的临床应用。方法选取某院2009年6月~2012年6月口腔颌面部手术困难气道病人156例,施行纤维支气管镜引导经鼻困难气管插管,比较患者插管前与插管过程中血压及心率,观察插管完成时间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等。结果本次研究困难气道病人均一次插管成功,插管过程中无严重并发症出现。患者插管前心率、收缩压及舒张压指标分别为(74.5±8.2)次/min,(122.4±19.7)mmHg,(82.9±10.3)mmHg;患者插管过程中心率、收缩压及舒张压指标分别为(76.1±9.7)次/min,(124.0±23.4)mmHg,(83.5±10.8)mmHg;插管过程中血压、心率与插管前比较,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纤维支气管镜引导经鼻困难气管插管具有一次成功率高、插管时间短、损伤小、操作简便等优点。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纤维支气管镜引导下经鼻气管插管在急性呼吸衰竭病人中的护理效果观察。方法采用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治疗的30例急性呼吸衰竭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15例,观察组15例。对照组采用纤维支气管镜引导下经口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治疗,观察组采用纤维支气管镜引导下经鼻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治疗,比较两组病人在护理方面的优势。结果纤维支气管镜引导下经鼻气管插管较经口气管插管时间短,提高了抢救成功率;病人不适感少,提高了病人配合治疗的程度;损伤少,方便护理,减少并发症。结论纤维支气管镜引导下经鼻气管插管的护理效果优于经口气管插管。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床旁纤维支气管镜(简称纤支镜)引导下经鼻气管插管的配合与护理措施。方法分析总结中山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呼吸科9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加重期合并严重呼吸衰竭患者在纤支镜引导下经鼻气管插管的配合与护理过程。结果9例患者在纤支镜引导下经鼻气管插管均一次成功,插管时间为50s-2min,无严重并发症。结论充分的术前准备、熟练的术中配合、精心的术后护理是提高插管成功率,缩短插管时间,降低并发症发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3.
目的讨论意识清醒患者纤维支气管镜引导下经鼻气管插管建立人工气道的临床价值。方法对需要建立人工气道的意识清醒患者,分别采用纤维支气管镜引导下经鼻气管插管155例(纤支镜组)及喉镜直视下经口气管插管53例(喉镜组)建立人工气道,比较两组一次插管成功率、插管成功所需时间、插管过程中最低血氧饱和度(SaO_2)、并发症等。结果纤支镜组各方面指标均优于喉镜组。结论纤维支气管镜引导下经鼻气管插管为意识清醒患者建立人工气道,操作简单、快速准确、安全舒适,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讨论意识清醒患者纤维支气管镜引导下经鼻气管插管建立人工气道的临床价值。方法对需要建立人工气道的意识清醒患者,分别采用纤维支气管镜引导下经鼻气管插管155例(纤支镜组)及喉镜直视下经口气管插管53例(喉镜组)建立人工气道,比较两组一次插管成功率、插管成功所需时间、插管过程中最低血氧饱和度(SaO_2)、并发症等。结果纤支镜组各方面指标均优于喉镜组。结论纤维支气管镜引导下经鼻气管插管为意识清醒患者建立人工气道,操作简单、快速准确、安全舒适,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比较纤维支气管镜(纤支镜)快速诱导经鼻气管插管与纤支镜清醒经鼻气管插管在颈椎颈髓损伤患者中的应用.方法 将40例颈椎颈髓损伤患者随机分为Ⅰ组(纤支镜快速诱导经鼻气管插管组)和Ⅱ组(纤支镜清醒经鼻气管插管组),每组各20例.观察两组患者插管前和插管时Bp、HR、SpO2的变化,以及插管时间和重复插管例数等.结果 插管过程中SpO2维持正常,Ⅰ组和Ⅱ组插管时间[(3.12±0.52)min和(3.34±0.65)min]、重复插管例数(2例和1例)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插管时Ⅱ组MAP、HR[(105.6±17.5)mmHg(1 mm Hg=0.133 kPa)、(95.4±10.8)次/min]比Ⅰ组[(83.7±19.6)mmHg、(78.5±10.2)次/min]显著升高(P<0.05).结论 纤支镜快速诱导经鼻气管插管在颈椎颈髓损伤患者中的应用优于纤支镜清醒经鼻气管插管,是安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16.
李桂华 《工企医刊》2013,26(2):130-131
目的总结通过纤维支气管镜引导经鼻气管插管在颈椎手术中的应用体会。方法本组138例患者在完善的气道表麻,适当的镇静镇痛下进行气管插管。结果所以患者顺利完成气管插管。结论纤维支气管镜引导经鼻气管插管可以安全有效的用在颈椎损伤手术患者气管插管中。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全麻下气道气管插管中应用超滑涂层气管导管对患者生命体征平稳性的影响,为麻醉科工作提供参考。方法:选择2019年4月~2020年4月本院收治的实施全麻插管患者80例。以1:1比例法分为观察组、对照组,观察组(n=40)患者采取超滑气管导管,对照组(n=40)患者采取通气管导管。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比较2组全麻患者不同时间(诱导前T0、插管即刻前T1、插管后即刻T2、插管1min T3、插管3min T4、插管5minT5、自主呼吸恢复后T6)生命体征情况、插管时间以及拔管后主诉咽痛率。结果:生命体征方面,观察组患者T2、T3、T6时收缩压及舒张压、平均动脉压与对照组比较更为平稳,T2、T3、T4心率与对照组比较平稳,P<0.05;组间插管时间比较,观察组用时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组间术后咽痛主诉发生率比较,观察组主诉咽痛率2.50%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超滑涂层气管导管用于全麻下气道气管插管中有助于稳定患者生命体征、缩短插管时间,提升患者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患者坐位时支气管镜引导经鼻气管插管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对解放军总医院24例坐位支气管镜引导经鼻插管的患者进行总结,并与同期随机选择的50例平卧位支气管镜引导经鼻插管患者进行插管成功率、并发症等方面比较。结果坐位支气管镜引导经鼻插管主要原因是以急性心源性肺水肿、肺间质纤维化伴感染等所致的Ⅰ型呼吸衰竭为多;与平卧位支气管镜引导经鼻插管比较,插管成功率均为100%,两者并发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坐位支气管镜引导经鼻插管与平卧位支气管镜引导经鼻插管同样安全有效,在患者体位受限、不能平卧时推荐使用。  相似文献   

19.
为解决气管插管时套囊充气堵塞的操作繁琐问题,我们自制了气管导管套囊充气堵塞针头,经临床应用效果较好,介绍如下。制作材料与方法:18号粗针头1个,从针干中间部折断,将剩余部前端堵死,在中间部用牙科砂钻打一通气孔,套上气管导管套囊充气管备用。使用方法:气管插管后,用注射器向套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比较依托咪酯与普鲁泊福全麻诱导在困难气管纤维支气管镜(纤支镜)引导插管时的安全性.方法 选择困难气管患者34例,随机分成E组和P组,每组各17例.利多卡因行鼻至气管表面麻醉,静脉推注芬太尼和依托咪酯(E组)或普鲁泊福(P组),意识消失后在纤支镜引导下经鼻气管插管,插管成功后查动脉血气.监测脑电双频指数(BIS)和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PETCO2).记录患者意识消失时间、自主呼吸恢复时间、BIS、达到最低BIS时间及动脉血气、乳酸和PETCO2.结果 两组皆完成气管插管,意识消失时间、BIS、乳酸及PETCO2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E组自主呼吸恢复时间及达到最低BIS时间[(48.3±10.7)、(36.7±9.3)s]显著短于P组[(98.7±11.3)、(68.5±12.1)s](P<0.01).结论 困难气管纤支镜引导插管时使用依托咪酯诱导,自主呼吸恢复时间显著快于使用普鲁泊福,故使用依托咪酯比普鲁泊福更安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