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 探讨血清白细胞介素=18(IL-18)、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sICAM-1)在糖尿病肾病(DN)中的变化及意义.方法 78例2型糖尿病患者根据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分为正常白蛋白尿组(28例)、微量白蛋白尿组(29例)和临床白蛋白尿组(21例).30例健康者为健康对照组.所有受试者均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IL-18、TNF-α、sICAM-1水平.结果 (1)糖尿病各组血清IL-18、TNF-α、sICAM-1水平均较健康对照组明显升高(P<0.01),且血清IL-18、TNF-α、sICAM-1水平在正常白蛋白尿组、微量白蛋白尿组和临床白蛋白尿组呈逐渐升高,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相关分析显示DN患者血清IL18、TNF-α、sICAM-1水平与UAER呈显著正相关(P<0.01);血清Ⅱ-18水平与血清TNF-α、sICAM-1水平呈显著正相关(P<0.01),血清TNF-α水平与血清sICAM-1水平亦呈显著正相关(P<0.01).结论 .DN患者血清IL-18、TNF-α、sICAM-1水平与DN的程度相关;血清II-18、TNF-α、sICAM-1在监测DN的发生和发展方面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测定2型糖尿病肾病(2型DN)患者的血清白介素-18(IL-18)水平并观察血管紧张素受体阻滞剂(ARB)氯沙坦对2型DN患者血清IL-18水平的影响。方法2型糖尿病组(DM组)98例和正常对照组(NC组)25例进入本研究,根据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将DM组分为正常白蛋白尿组(NA组)、微量白蛋白尿组(MA组)和临床蛋白尿组(CP组)。采用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检测血清IL—18水平,用免疫比浊法检测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和尿白蛋白水平,同时检测空腹血糖(FPG)、餐后2h血糖(2hPG)、HbA1c及血脂各项指标。记录受试者糖尿病病程,测量血压、身高、体重并计算体重指数(BMI)。又将MA组及CP组随机分为氯沙坦治疗组和常规治疗组,即MA干预亚组、MA未干预亚组、CP干预亚组、CP未干预亚组,12周后复查UAER、血清IL-18和hs.CRP水平。结果(1)DM各组的血清IL-18水平均高于N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2)MA组及CP组中,氯沙坦干预亚组干预后的血清IL-18和hs—CRP水平较干预前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未干预亚组前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氯沙坦能够降低2型DN患者血清IL-18水平,推测氯沙坦降低2型DN患者蛋白尿的作用可能与抗炎症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血清炎性因子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对早期糖尿病肾病的影响.方法 将2008年1月至2009年12月收治的糖尿病患者72例按照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水平分为正常白蛋白尿组(UAER<30mg/24 h)32例和微量白蛋白尿组(UAER 30~300 mg/24 h)40例.另外,选择同期健康体检者30例作为对照组.检测各组血清CRP、TNF-α、IL-6水平并比较.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正常白蛋白尿组和微量白蛋白尿组的CRP、TNF-α、IL-6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正常白蛋白尿组比较,微量白蛋白尿组的CRP、TNF-α、IL-6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正常白蛋白尿和微量白蛋白尿糖尿病患者的CRP、IL-6、TNF-α增高,微量白蛋白尿糖尿病患者增高更明显.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2DM)患者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与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CIMT)的相关关系。方法将302名T2DM住院患者根据UAER分为正常白蛋白尿组(UAER〈20μg/min)103例,微量白蛋白尿组(UAER20~200μg/min)107例,临床白蛋白尿组(UAER〉200μg/min)92例。所有患者均采用高分辨率超声测量CIMT水平;多因素线性相关分析UAER和CIMT的关系。结果三组间年龄、性别、体质指数具有可比性(P〉0.05)。与正常白蛋白尿组相比,微量白蛋白尿组CIMT增厚,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正常白蛋白尿组及微量白蛋白尿组相比,临床白蛋白尿组CIMT增厚,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线性相关显示,UAER与CIMT呈显著正相关(r=0.716,P〈0.001)。结论UAER与CIMT关系密切,UAER水平升高是2型糖尿病患者早期大血管病变的重要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病变与血清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sICAM-1)的相关性。方法正常对照组49例,2型糖尿病患者196例:经冠状动脉造影分为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组和糖尿病冠状动脉正常组。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组根据病变范围分为单支病变、双支病变、三支病变组;根据病变程度分为轻度、中度、重度狭窄组。酶联免疫吸附法:(ELSA)检测:CRP、TNF-α、IL-5、sICAM-1。结果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组较糖尿病冠状动脉正常组CRP、TNF-α、IL-6、slCAM-1水平明显增高于;CRP、TNF-α、IL-6、sICAM-1水平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均呈正相关(r=0.55,0.36,0.34,0.32,P〈0.01);双支病变组与三支病变组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及单支病变组(P〈0.01);中度狭窄组和重度狭窄组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及轻度狭窄组(P〈0.01)。结论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随着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程度加重,血清CRP、TNF-α、IL-6、sICAM-1水平明显升高。炎性反应在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的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血清CRP、TNF-α、IL-6、sICAM-1水平是糖尿病合并冠心病发病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IL-1β、细胞间黏附分子(ICAM)在糖尿病肾微血管病变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 62例2型糖尿病患者依据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分为正常白蛋白尿组(UAER<20μg/min)20例、微量白蛋白尿组(UAER 20~200μg/min)22例、显性白蛋白尿组(UAER>200μg/min)20例,健康体检者20例(对照组),分别用ELISA法测定其血清中IL-1β、ICAM含量的变化.结果 三组糖尿病患者IL-1β、ICAM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显性白蛋白尿组IL-1β、ICAM水平高于微量白蛋白尿组、正常白蛋白尿组(P<0.01),微量白蛋白尿组IL-1β水平高于正常白蛋白尿组(P<0.05),微量白蛋白尿组ICAM水平与正常白蛋白尿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IL-1β、ICAM与UAER呈正相关(P<0.05),血清IL-1β与ICAM呈正相关(P<0.05).结论 糖尿病肾微血管病变患者血清ICAM、IL-1β水平升高与UAER关系密切,可能参与其发生、发展,早期监测对糖尿病肾微血管病变的早期诊断具有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7.
目的检测2型糖尿病患者尿微量白蛋白(UmALB)以及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白细胞介素-6(IL-6)和可溶性细胞黏附分子-1(sICAM-1)的水平,探讨炎症对糖尿病肾病(DN)发生、发展的影响。方法根据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UREA)将91例2型糖尿病患者分为正常蛋白尿组30例,早期DN组29例,蛋白尿组32例;选择91例同期健康体检者作为健康对照组。分析各组炎症因子血清表达水平的差异,UmALB用速率散射比浊法测定,hs-CRP用致敏乳胶增强免疫技术测定,IL-6、sICAM-1水平的测定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方法。结果 2型糖尿病组患者血清中hs-CRP[(10.63±8.31)mg/L]、IL-6[(74.35±58.94)ng/L]以及sICAM-1水平[(113.93±42.26)μg/dl]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分别为(2.89±3.27)mg/L、(29.32±17.09)ng/L、(27.15±13.97)μg/d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不同UREA各组之间hs-CRP、IL-6以及sICAM-1的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UmALB与hs-CRP、IL-6、sICAM-1表达量呈明显的正相关(r值分别为0.8168、0.731 8和0.8567,P〈0.01)。结论炎症是DN肾病发生、发展中的重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8.
目的 评价2型糖尿病患者血尿酸和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之间的相关性。方法 将356例2型糖尿病患者依据UAER进行分组:UAER〈20μg/min为无白蛋白尿组(182例),UAER20-199μg/min为微量白蛋白尿组(120例),UAER≥200μg/min为大量白蛋白尿组(54例),并对血尿酸、UAER及相关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无白蛋白尿组、微量白蛋白尿组、大量白蛋白尿组的平均血尿酸水平分别为(268±77)μmol/L、(298±90)μmol/L、(363±113)μmol/L(P〈0.05)。将血尿酸值从小到大排序,四分位后分别为(220±36)μmol/L(107-255μmol/L)、(287±24)μmol/L(256-315μmol/L)、(333±54)μmol/L(316-363μmol/L)、(416±65)μmol/L(364-613μmol/L),相应的白蛋白尿(包括微量白蛋白尿和大量白蛋白尿)的患病率分别为32.5%、46.2%、48.7%、59.2%(P〈0.01)。Pearson相关分析发现,UAER与血尿酸呈正相关(r=0.221,P〈0.05),另外还与体重指数、血甘油三酯呈正相关。调整年龄、性别、体重指数、高血压病史、胰岛素应用、吸烟、糖尿病病程、收缩压、舒张压、空腹血糖、血总胆固醇、血甘油三酯等因素后,血尿酸是白蛋白尿的独立危险因素(OR=1.56,P〈0.01)。结论 2型糖尿病患者血尿酸与UAER独立相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血清载脂蛋白浓度变化与糖尿病肾病(DN)进展之间的关系。方法将837例2型糖尿病患者分为单纯糖尿病(SDM)组524例、早期糖尿病‘肾病(EDN)组208例和临床糖尿病肾病(CDN)组105例,分别测定血清载脂蛋白水平,并与正常对照组比较。结果SDM组血清载脂蛋白浓度(APOA1、APOA,/B100)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EDN、CDN组血清APOA1、APOA1/B100浓度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和SDM组(P〈0.01)。SDM组血清载脂蛋白B100(APOB100)浓度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CDN组APOB100。水平明显高于SDM、EDN组(P〈0.01)。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与血清APOA1、APOA1/B100浓度呈直线负相关(r=-0.1765,P=0.011;r=-0.2018,P=0.0034),与APOB,00浓度呈直线正相关(r=0.2216,P=0.0013)。结论2型糖尿病患者随着尿UAER逐渐升高,血清APOA1、APOA1/B100逐渐下降,APOB100逐渐升高,提示血清载脂蛋白水平与DN进展有关。  相似文献   

10.
糖尿病患者血清炎性因子与颈动脉粥样硬化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糖尿病患者血清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sICAM—1)、可溶性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SVCAM-1)、单核细胞趋化蛋白-I(MCP—1)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程度的关系。方法2型糖尿病患者108例根据颈动脉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结果分为颈动脉正常组(19例)、颈动脉内膜增厚组(38例)、稳定斑块组(34例)、颈动脉狭窄组(17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各组血清sICAM-1、sVCAM-1、MCP-1和TNF—α水平,分析颈动脉硬化程度与血清炎性因子水平的关系。结果血清sICAM-1、sVCAM—1、MCP-1和TNF-α水平随着颈动脉硬化程度的增加而升高,各组指标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颈动脉粥样硬化程度与皿清sICAM-1、sVCAM-1、MCP-1和TNF—α水平均呈显著正相关(t=0.675,P〈0.01;r=0.693,P〈0.01;r=0.723,P〈0.01;r=0.851,P〈0.01)。另外,各炎性因子之间呈正相关。结论2型糖尿病患者外周血中炎性因子水平可以在一程度上反映患者的颈动脉粥样硬化程度。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葡糖胺聚糖(GAGs)对糖尿病肾病(DN)血浆内皮素(ET)及血清一氧化氮(NO)的作用。方法60例24h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30~300mgDN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GAGs组。所检测指标包括UAER、ET、NO等。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ET;采用酶法高密度测定(ELASAI)NO。结果对照组UAER治疗前后变化不明显(P〉0.05);GAGs组治疗前后UAER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3个月后UAER下降26、31%。对照组ET和NO治疗前后变化不明显(P〉0.05);GAGs组治疗后较治疗前ET下降5.91%,NO升高6.4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UAER与ET呈正相关(r=0.8391,P〈0.01);与NO呈负相关(r=-0.8725,P〈0.01)。结论GAGs能够减少微量白蛋白尿期2型DN患者的UAER,升高血清NO,降低ET。  相似文献   

12.
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脂代谢异常38例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2型糖尿病肾病(DN)和无肾病患者的脂代谢异常的特点。方法72例2型糖尿病患者根据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分为三组:无DN组(UAER〈20μg/min)34例;DN组38例,其中微量白蛋白尿期组(UAER为20—200μ/min)20例,临床白蛋白尿期组(UAER〉200μg/min)18例。测定空腹血糖(FBC)、糖化血红蛋白、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载脂蛋白A1(ApoA1)、载脂蛋白B(ApoB),并与正常对照组比较。结果DN组病程、TG、LDL—C、ApoB明显高于非DN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的TC、HDL—C、ApoA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DN组的FBG、糖化血红蛋白高于非DN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2型糖尿病患者有明显的脂代谢紊乱,病程越长,DN发生机会越多,脂代谢紊乱越明显。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18 (IL-18)、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 (TNF-α)水平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93例2型糖尿病患者,根据24h白蛋白排泄率(UAER)分为单纯糖尿病组(SDM组,UAER< 30 mg/24 h,31例),隐性糖尿病肾病组(IDN组,UAER30~300mg/24h,30例)和显性糖尿病肾病组(ODN组,UAER >300mg/24h,32例).选取3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检测其血清IL-18、IL-6、TNF-α水平.结果 SDM组、IDN组、ODN组患者血清IL-18、IL-6与TNF-α水平较对照组明显升高,ODN组、IDN组高于SDM组,ODM组高于IDN组,其中ODN组最高(P<0.01).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清UAER与IL-18、IL-6与TNF-α均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676、0.707、0.758,P<0.0I).IL-18与IL-6、TNF-α也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658、0.635,P<0.01).结论 IL-18、IL-6、TNF-α可能参与2型糖尿病肾病的发病及病理变化过程,检测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IL-18、IL-6、TNF-α水平可作为判断糖尿病肾病预后、指导治疗的指标.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一氧化氮(NO)、内皮素水平在糖尿病肾病患者中的水平变化及意义。方法选取2018年3月至2019年7月本院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186例。根据24 h白蛋白排泄率分为:单纯糖尿病组62例、隐性糖尿病肾病组60例、显性糖尿病肾病组64例,收集同期健康志愿者60例为对照组。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各组血清IL-6、TNF-α水平,硝酸还原酶法测定各组NO水平,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各组内皮素水平。结果尿白蛋白以及血清IL-6、TNF-α、NO、内皮素在各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单纯糖尿病组、隐性糖尿病肾病组、显性糖尿病肾病组尿白蛋白以及血清IL-6、TNF-α、NO、内皮素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隐性糖尿病肾病组、显性糖尿病肾病组尿白蛋白以及血清IL-6、TNF-α、NO、内皮素水平明显高于单纯糖尿病组,显性糖尿病肾病组尿白蛋白以及血清IL-6、TNF-α、NO、内皮素水平明显高于隐性糖尿病肾病组,以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血清IL-6与尿白蛋白、TNF-α、内皮素水平均呈正相关(均P0.01);TNF-α与尿白蛋白、内皮素水平均呈正相关(均P0.01);NO与IL-6、TNF-α均呈负相关(均P0.01)。结论 IL-6、TNF-α、NO、内皮素可能参与糖尿病肾病的发生和发展,可作为判断预后和指导制订治疗方案的指标。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TNF-a)水平的变化在2型糖尿病肾病中的作用。方法:选取2型糖尿病患者135例和正常对照组55例,根据24 h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UAER)将135例2型糖尿病患者分为:无蛋白尿组(DM组)51例、微量蛋白尿组(DN1组)45例和大量蛋白尿组(DN2组)39例。检测各组血清IL-6、TNF-a、hs-CRP和血糖(FPG)、糖化红蛋白(HbA1 c)及血脂水平,进行并相关分析和比较。结果:2型糖尿病各组的hs-CRP、IL-6、TNF-α、FPG、HbA1 c、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2型糖尿病各组之间的hs-CRP、IL-6、TNF-α、FPG、HbA1 c、ERUA水平比较均有明显差别(P0.01);DN组(DN1+DN2)hs-CRP、IL-6、TNF-α分别与FPG、HbA1 c、ERUA呈正相关,hs-CRP与IL-6、TNF-α呈正相关。结论:检测糖尿病患者血中的hs-CRP和IL-6、TNF-α水平对糖尿病肾病的发生和发展及预后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观察厄贝沙坦联合辛伐他汀对早期糖尿病肾病(DN)微炎症状态的影响.方法 230例早期DN患者,随机分为正常白蛋白尿组(DN1组)和微量白蛋白尿组(DN2组),并设正常对照组30例.DN1、DN2组均予常规降糖、降压治疗,并在随访中维持血糖、血压良好控制.DN2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厄贝沙坦150 mg/d,辛伐他汀40 mg/d,疗程12周.治疗前、后检测血浆中白细胞介素-6等的变化.结果 DN1组各观察指标治疗前后变化无差异(P〉0.05),而DN2组治疗前后24 h尿蛋白、TG、TC、白蛋白/Cr、UAER均明显降低(P〈0.05) 治疗后DN2组与DN1组比较ALB/Cr、UAER均显著降低(P〈0.05).两组患者CRP、IL-6、TNF-α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DN1组治疗前后各炎症因子水平变化无显著性差异(P〉0.05) DN2组治疗前后各炎症因子水平变化均有显著下降(P〈0.01),且与DN1组治疗后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早期DN患者存在微炎症状态,且厄贝沙坦联合辛伐他汀可明显改善早期DN的微炎症状态.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与血清抵抗素水平间的关系。方法酶联免疫吸附双抗体夹心法测定60例研究对象的空腹血清抵抗素水平,留取24h尿液采用散色比浊法测定尿蛋白,并计算UAER。其中2型糖尿病微量白蛋白尿组20例;2型糖尿病UAER正常组20例,健康对照组20例。结果2型糖尿病微量白蛋白尿组的血清抵抗素水平高于2型糖尿病UAER正常组(P〈0.05);且2型糖尿病UAER正常组的血清抵抗素水平又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相关分析结果显示,抵抗素与糖化血红蛋白、体重指数、腰臀比、收缩压、舒张压呈显著正相关,P均〈0.05。结论2型糖尿病及其微量白蛋白尿的形成可能与抵抗素相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急性颅脑损伤患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及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水平的变化。方法测定80例急性颅脑损伤患者和30例正常对照者的血清TNF-α、IL-6及NSE水平.并分析各参数之间的相关性。结果颅脑损伤患者TNF-α(3.9±1.1ng/L)、IL-6(189.8±42.6ng/L)及NSE(28.7±8.5ng/L)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0.7±0.3ng/L,68.5±22.7ng/L,8.1±4.2.g/L),P〈0.01,轻、中、重型颅脑损伤患者TNF-α、IL-6及NSE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NSE与TNF-α及IL-6水平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85(P〈0.01)和0.88(P〈0.01)。结论TNF-α、IL-6及NSE在急性颅脑损伤中具有重要作用,并与病情严重程度密切相关,病程早期检测TNF-α、IL-6及NSE水平有助于中、重型颅脑损伤的预测.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IL-18与T2DM发病的关系。方法72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成NC、NCS、HF和HFS组.第8周末HFS与NCS组按25mg/kg腹腔注射无菌链脲佐菌素(STZ)溶液造模,NC与HF组注射相应无菌柠檬酸钠溶液比较,2周后行OGTT筛选成模大鼠,分别于14和20周末将四组大鼠各处死一半,取血清样本,用ELISA法检测IL-18、IL-6、TNF-α水平。结果HFS组大鼠达到成模标准,其他组未成模。第14和20周末,HFS组IL-18、IL-6、TNF-α水平均显著高于相同周数NC组(P〈0.01)。但20周末HFS组IL-18、IL-6、TNF—α水平与第14周末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直线相关分析显示,第14和20周末,HFS组IL-18均分别与FBG、IL-6、TNF-α呈正相关(r=0.90,P〈0.01或r≥0.73,P〈0.05),与ISI呈负相关(r=-0.86,P〈0.01)。结论本实验成功建立了符合人类临床特点的T2DM大鼠模型,成模率81.8%;IL-18等炎症因子与T2DM发病密切相关.慢性炎症在他DM发病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血清CA-125、TNF-α、IL-8在先兆流产中的变化及意义。方法检测正常非孕妇女、正常早孕妇女和先兆流产妇女血清CA-125、TNF-α、IL-8水平。结果先兆流产组血清CA-125、TNF-α、IL-8水平明显高于正常非孕组及正常早孕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正常非孕组血清CA-125、TNF-α、IL-8水平与正常早孕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血清CA-125、TNF-α、IL-8水平明显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CA-125、TNF-α、IL-8可作为判断先兆流产预后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