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经外周中心静脉导管和锁骨下静脉导管在血液病治疗中的对比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目的 经外周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s,PICC)和锁骨下静脉导管在血液病治疗中的对比研究,为今后的工作提供指导。方法 比较PICC导管和锁骨下静脉置管的成功率、操作时间、留置时间、液体流速、并发症的发生率,以及拔管后导管内壁的光滑度。结果 PICC组静脉穿刺一针见血率、穿刺成功率显著高于锁骨下静脉穿刺(P<0.01),但穿刺成功后把导管置入上腔静脉的成功率以及总成功率和锁骨下静脉置管组无显著差别(P>0.05);PICC组穿刺置管平均操作时间(11min)明显少于锁骨下静脉置管组(35min);两组并发症总发生率分别为23.5%和38.3%,无显著差异(P>0.05);两组导管平均留置时间分别为113d和42d,差异显著(P<0.05);锁骨下静脉导管液体流速明显优于PICC组;置管时间较长时,PICC导管内壁光滑,而锁骨下静脉导管内壁沉积物多。结论 PICC导管插管快捷方便、安全,无严重并发症发生,保留时间长,生物相容性佳,在体内保留较长时间后导管内壁无沉积物,不会发生微血栓。但鉴于其临床应用的局限性,在血液病的治疗中,可根据患者的外周血管情况、具体治疗要求,与锁骨下静脉导管互补使用。 相似文献
2.
PIOC是指经外周置人中心静脉导管,导管由肘前部的外周静脉穿刺置入,沿血管走行最终到达上腔静脉。利用PICC可以将药物直接输注在血流速度快、血流量大的中心静脉,避免了病人因长期输液或输注高浓度、强刺激性药物带来的血管损害,减轻了因反复静脉穿刺给病人带来的痛苦,保证了治疗顺利进行。PICC因其安全、方便和易掌握,带管时间长,能避免频繁静脉穿刺的痛苦,保护外周血管,方便各种输液等优点在临床广泛应用。国外资料报道,PICC导管留置时间较长,可留置近2年,但在长期保留使用过程中,随着病人的肢体活动,导管末端可能破损。按常规导管均为一次性使用的产品,一旦破损后,只能拔除后重新置管。护理人员对延长管末端破损的5例病人采取了补救措施,取得了较好的结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3.
4.
经外周静脉穿刺置入中心静脉导管的置管护理新进展 总被引:8,自引:3,他引:8
经外周静脉穿刺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s,PICC)是一种从周围静脉导入且末端位于中心静脉的深静脉置管技术,适用于中长期静脉输液、肿瘤化疗、肠外营养、老年患者输液[1],也可用于大面积烧伤、大手术、危重患者的抢救治疗.为了提高PICC置管操作技能,笔者收集国内外同行已经取得的宝贵经验,结合本科室近3年98例血液病患者置管的操作体会进行研究、总结,现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5.
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是由外周静脉穿刺插管,其导管尖端定位于上腔静脉或锁骨下静脉,为需要中长期输液及输注刺激性药物的患儿提供静脉通路”。该项技术已被广泛应用于临床,尤其是对针对新生儿、人住ICU及进行化疗的患儿。我科2001年7月-2005年6月共对83例新生儿进行PICC穿刺术,选择的置管部位包括贵要静脉、肘正中静脉、头静脉和腋静脉,发现不同部位行PICC的成功率、导管留置时间、导管异位及意外拔管情况等进行分析,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6.
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是一种由外周静脉插入且导管尖端定位在中心静脉的深静脉置管技术。PICC导管具有创伤性小、操作便捷、保留时间长和并发症少的特点,适用于长期静脉输液治疗、肿瘤化疗、肠外营养或输注刺激性、高渗性药物病人。但在置管中经常会发生送管困难,原因大多与病人紧张、肌肉收缩、穿刺刺激引起血管收缩痉挛有关。我科2006年10月-2008年10月对多例病人进行PICC置管术,其中6例送管至18cm~24cm发生送管困难。病人情绪紧张,考虑为血管痉挛所致,给予热敷、按摩穿刺点上方肢体均无效。遂将送入的导管缓慢抽出,抽取5mg地塞米松加入生理盐水20mL,通过导入针推入静脉后重新送管,送管通畅,无阻力,置管成功。避免了因血管痉挛导致的置管失败,减轻了病人的痛苦,降低了病人的经济负担。 相似文献
7.
PICC与CVC在普外科患者中的应用比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现代各种穿刺置管技术发展迅速,它可减少临床传统的反复浅静脉穿刺给患者带来的痛苦以及减轻护士临床工作量,已被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临床。 相似文献
8.
外周中心静脉导管与中心静脉导管在肠外营养应用中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肠外营养(parenteral nutrition,PN)是危重症病人重要的营养支持手段之一,由于肠外营养往往输液量大、液体渗透压高、对外周静脉刺激大,所以需要经中心静脉导管(central venous catheters,CVC)输注。常规的中心静脉导管一般有颈内静脉、锁骨下静脉和股静脉导管,但在穿刺置管和输液过程中都有可能发生不同程度的并发症。我科白2003年10月以来,开展经外周静脉置人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venous catheters,PICC)进行肠外营养,经过临床应用和观察,发现PICC适应乘广、操作简便、并发症少,与普通中心静脉导管相比,在肠外营养的应用中有明显的优势。 相似文献
9.
10.
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并发症的原因及对策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由外周静脉(贵要静脉,肘正中静脉,头静脉)穿刺插管,其尖端定位于上腔静脉或锁骨下静脉的导管[1]。用于为患者提供中期至长期的静脉输液治疗(7d至1年)。笔者总结了本院自2007年6月至2008年7月开展PICC置管术以来产生并发症的原因及处理措施,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2007年6月至2008年7月本院行PICC置管63例,用于需中长期静脉输液、化疗等患者。 相似文献
11.
张平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0,16(13):1534-1534
由于经外周静脉置人中心静脉导管(PICC)留置时间较长,导管外露部分是在肘部,因肘部关节经常活动,使外鳐部分容易受损,固定PICC的无菌敷贴卷边,固定不牢,穿脱衣服时被牵拉、摩擦等造成敷贴脱落,导管脱出,影响PICC的留置时间,造成穿刺部位感染,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为此,我们将弹力丝袜应用于PICC置管中的患者,效果显著。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2.
经外周静脉置中心静脉导管行化疗的临床应用和护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经外周静脉插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进行化疗的方法及意义。方法对6例经不同的外周静脉置人中心静脉置管行化疗的回顾性分析,对本方法化疗的操作优点和护理作了讨论。结果经外周静脉行中心静脉置管术操作简单、安全性好、有效留置时间长、并发症少.有利于化疗安全、顺利进行,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不同路径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在早产儿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便利抽样法选择2014年6月至2015年5月,3所三级甲等医院新生儿科住院且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PICC)的306例早产儿的临床资料。根据其穿刺路径的不同,将其分为上肢静脉组(n=236)、下肢静脉组(n=48)、头部静脉组(n=22),比较三组患儿导管留置时间、一次性穿刺成功率、导管异位发生率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上肢静脉组、下肢静脉组和头部静脉组患儿PICC留置时间分别为(19.82土10.86)、(20.57士12.58)和(17.95±10.64)d,一次穿刺成功率分别为71.6%、72.9%、72.7%,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上肢静脉组、下肢静脉组和头部静脉组患儿PICC置管导管异位发生率分别为3.4%、16.7%、18.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6.772,P0.05)。在静脉炎、导管堵塞、导管断裂、导管置管部位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率上,三组患儿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而在药物外渗、导管脱出等并发症的发生率上,三组患儿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三种置管路径各有优点,在为早产儿行PICC操作时,应常规使用经上肢静脉置管路径,在经上肢静脉、下肢静脉置管路径均受阻时,再考虑经头部静脉置管路径。 相似文献
14.
15.
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病人居家护理指导流程图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是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是静脉输液的安全可靠通道。因其操作简单、安全、导管留置时间长等特点被广泛应用。肿瘤病人应用PICC置管可以保证化疗全程的顺利进行。我科于2003年开始使用PICC,用于多程化疗及长期需要静脉输液的病人,2005年开展留置PICC的肿瘤病人建立护理管理档案的置管后专业化护理,极大地方便了病人的治疗,降低了各种置管后并发症的发生。2007年我科为了满足病人居家带管期间自我护理的需要, 相似文献
16.
早产儿毛细血管脆弱、渗透性高、各种并发症多、治疗周期长,需长期输液治疗。因此.建立可长期保留且耐高渗的静脉通路对于早产儿尤其是在重早产儿治疗抢救十分重要。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t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PICC)导管尖端定位于上腔静脉或锁骨下静脉.可以为病人提供中期至长期的静脉输液治疗。 相似文献
17.
18.
PICC置管导管堵塞预防及护理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外周中心静脉置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PICC)是指经外周静脉(贵要静脉、肘正中静脉、头静脉)穿刺插管,其末端位于上腔静脉或锁骨下静脉的导管。适用于长期静脉输液、老年患者输液、肿瘤化疗、肠外营养等,外周中心静脉导管因具有安全、可靠、留置时间长等优点而在临床上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并取得了显著效果,但同时也可引起多种并发症。导管堵塞是常见并发症之一,其发生率可高达21.3%。有文献报道,PICC导管堵塞也是非正常拔管增加的主要原因之一。许多学者对其发生的原因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并提出了一些相应的预防护理对策,现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9.
20.
范珍珍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2019,19(10):170-172
目的:探讨化疗患者接受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护理与静脉输液港护理的效果。方法:将2017年3月~2018年3月收治的118例乳腺癌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59例。对照组接受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护理,研究组接受输液港置管护理,对比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护理质量评分及护理满意度。结果: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6.78%显著低于对照组的37.29%(P0.05);研究组护理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护理满意度91.53%高于对照组的72.88%(P0.05)。结论:化疗患者采用静脉输液港护理,在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以及提升护理质量评分与护理满意度方面优于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护理。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