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辜德英  余蓉  陈虹 《护理研究》2004,18(19):1716-1716
小儿气管切开术后常痰液较多 ,吸痰频繁 ,而气管导管直径小 ,有时甚至是最小的吸痰管也难以插入或是吸痰管大于气管套管直径 2 /3 ,而造成患儿过度缺氧。笔者采用头皮针管给气管切开患儿吸痰克服了以上缺点。1 适用范围  气管套管直径在 4mm~ 7mm。2 方法  用一次性头皮  相似文献   

2.
气管切开护理是脑外科常见的护理操作,包括清洗内套管、更换切口处敷料、备吸痰盘等。传统的吸痰盘是用灭菌的治疗巾铺无菌盘再放入消毒好的治疗碗。随着一次性物品的广泛使用,我科于2005年1月-2006年9月将一次性换药包应用于气管切开护理中,临床效果满意。1用物我科选用的是北  相似文献   

3.
王昆  谢莉  恒彦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1,17(12):1371-1371
气管切开术是保持危重患者呼吸道通畅的重要治疗措施,经气管套管内吸痰是每位气管切开患者必不可少的护理措施。我科曾收治多名三岁以下气管切开婴幼儿,其气管套管直径小,经气管套管内吸痰刺激反应重。但临床上常用的吸痰管直径较大,质地硬,容易造成气管内壁黏膜的破损,并且剧烈的咳嗽容易引起颅内压增高而导致病情恶化。我科采用一次性头皮针对婴幼儿患者进行气管套管内吸痰,取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颈脊髓损伤患者行人工气道吸痰时吸痰管插入的有效深度。方法:将48例颈脊髓损伤并行气管切开患者随机分为A、B、C三组各16例,A组深吸痰,即吸痰导管插入深度为遇到阻力后上提0.5~1 cm;B组浅吸痰,即吸痰导管插入深度为小于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套管的长度;C组吸痰导管插入深度为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套管的长度再延长1 cm。观察3种方法吸痰的效果。结果:A、B两组患者刺激性咳嗽、血氧饱和度下降、黏膜损伤出血、痰痂堵塞及肺部感染发生率与C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P<0.01),C组效果好于A、B两组。结论:颈脊髓损伤患者行人工气道吸痰时,吸痰管插入深度以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套管长度再延长1 cm为宜。  相似文献   

5.
吸痰三通管在机械通气病人中的应用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气管插管、气管切开术后使用机械通气的病人 ,需要经常吸痰 ,临床上 ,习惯的做法是吸痰前分离呼吸机分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会管的联接 ,吸痰后再重新联接。操作极为不便易污染 ,间断呼吸时间长。因此 ,我们总结了临床经验 ,采用了一种新的配件———吸痰三通管。临床使用效果满意 ,现介绍如下。1 用物 :一次性吸痰三通管。2 操作方法 :将一次性吸痰三通管的直管与一次性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套管联接 ;无盖的一端通过连接管与呼吸机(呼吸囊 )联接 ,有盖的一端 ,拉开上层湿化盖 ,用一次性注射器直接滴入抗生素湿化液 ,拧开下层吸痰口 ,插入吸…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用国产一次性气管套管、进口自带吸痰式一次性气管套管、传统银质气管套管临床应用效果。方法按用不同气管套管122例患者分3组,置管期间发生气管套管内口痰痂堵管、呕吐物误吸、肺部感染等不良事件,进行观察、记录、分析。结果3组患者,置管期间气管不良事件发生率及医疗费用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临床科室应该同时备有3种以上气管套管供患者根据病情和经济状况选用。  相似文献   

7.
外科护理     
012490严重烧伤合并吸人性损伤的呼吸道管理/曹淑琴刀解放军护理杂志一2000,17(5)一44一45 1.保持呼吸道通畅,及时用棉签清除鼻腔分泌物。2.采用鼻导管低流量吸氧,如患者出现低氧血症,而PaCq正常时,给中等浓度氧,合并呼吸衰竭者行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3.重视呼吸功能的训练,指导患者深呼吸,并鼓励患者自主咳嗽。4.气管切开时,要掌握正确的吸痰方法,吸痰管的直径应小于气管内套管内径的1/2,由浅入深徐徐插入,待吸管达到一定深度后向上边吸边提;做好气道湿化护理,对用呼吸机辅助呼吸的患者,除进行气道湿化、给氧外,重点注意观察患者生命体征…  相似文献   

8.
更换一次性气管套管方法改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董颖 《护士进修杂志》2003,18(12):1101-1101
气管切开长期放置一次性气管套管需 2~ 4周更换气管套管 ,气管切开后因护理不当造成痰痂堵塞、气囊漏气等情况时需急诊更换气管套管。更换时原气管套管拔出后需迅速而准确地将新气管套管置入 ,否则可能加重病人缺氧。长期留置气管套管窦道形成者更换较容易。气管切开时间短未形成窦道者拔出气管套管后切口可能闭拢或出血 ,置入新管时往往视野不清 ,手法不熟练或盲目置入可能加重损伤及出血 ,甚至可能将气管套管置入假道中 ,直接威胁患者生命安全。我科近年采用新法更换一次性气管套管 ,具体方法如下。1 .一次性可调式吸痰管一根 (质地较硬 …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用国产一次性气管套管、进口自带吸痰式一次性气管套管、传统银质气管套管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按用不同气管套管122例患者分3组,置管期间发生气管套管内口痰痂堵管、呕吐物误吸、肺部感染等不良事件,进行观察、记录、分析.结果 3组患者,置管期间气管不良事件发生率及医疗费用差异有显著性(P&lt;0.01).结论 临床科室应该同时备有3种以上气管套管供患者根据病情和经济状况选用.  相似文献   

10.
头面部烧伤伴有重度吸人性损伤的幼儿常行早期气管切开,以解除呼吸道梗阻、挽救患儿生命;由于气管内套管较细,内径只有0.6cm小号导尿管只能勉强插入,造成吸痰困难,同时易引起吸痰时暂时的呼吸道梗阻。我们将医用硅胶管改制成吸痰管应用于烧伤患儿气管切开后吸痰,避免了上述问题,取得满意效果,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使用一次性套管的气管切开患者堵管的最优方法。方法对2012年8月-2013年3月间收治的18例吸入性损伤行气管切开患者,在堵管期间采用改良后的一次性湿热交换器进行堵管。具体方法是将一次性湿热交换器上盖掀开,填塞数层凡士林油纱,然后回盖,并可连接封闭式吸痰管及吸氧管,接于一次性气管套管,达到堵管目的。结果一次性湿热交换器材料易备,使用方便,无菌材料无需另行消毒,无咳出及误吸风险,13例患者堵管效果满意,顺利拔管。结论改良后的一次性湿热交换器用于气管切开堵管效果好,连接封闭式吸痰管方便吸氧、吸痰,患者舒适。  相似文献   

12.
吸痰是气管切开患者保持呼吸道通畅的重要措施 ,由于小儿气管、支气管粘膜柔嫩、管腔狭小 ,而临床上常用的吸痰管质地较硬 ,易造成粘膜损伤 ,管径过粗 ,不易下到吸痰部位 ,同时常常完全堵塞气管套管 ,影响患儿气体交换。因此 ,我们研制了一种小儿吸痰管 ,经 6 8例患儿临床使用 ,与传统的吸痰管相比较 ,具有刺激小 ,吸痰彻底 ,不影响患儿气体交换等优点 ,临床效果满意 ,现介绍如下。采用 18号不锈钢针头 ,内径 2mm、外径 2 .5mm、长 12cm硅胶管 ,细线 15cm。将 18号针头剪去前端留针梗 1~ 1.5cm ,将硅胶管套在针梗上 ,用细线扎牢…  相似文献   

13.
人工气道吸痰导管插入深度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2002年8月~2005年8月,我们对不同吸痰深度对人工气道患者呼吸道的影响进行对比观察。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本组90例,男49例,女41例,17~65岁,平均42岁。经鼻腔插管6例,经口插管50例,气管切开34例。随机将患者分为A、B、C三组各30例,三组患者性别、年龄、病情、插管类型等一般资料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1.2方法A组为浅吸痰,吸痰导管插入的深度小于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套管的长度。与负压相通,旋转吸痰;B组为深吸痰,将吸痰导管插入气管内直到遇到阻力后上提0.5~1.0cm再吸痰;C组吸痰导管插入的深度为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  相似文献   

14.
吸痰是一项常见的护理技术操作.吸痰管是临床上必不可少的护理用具,现常用的一次性吸痰管和封闭式吸痰管,在使用中均有不尽如人意之处,或不灵便,或价格高,为此,我们吸取各类型吸痰管之长处,设计了一种便捷式手持吸痰管,经临床应用效果良好,现报道如下. 资料与方法 1.一般资料.2012年10月选择全麻手术结束后没有拔出气管导管,入恢复室等待复苏的患者90例(排除10岁以下儿童).按数字表法随机分为特制吸痰管组(A组30例,男18例,女12例)和常规吸痰管组(B组30例,男14例,女16例;C组30例,男11例,女19例).当患者具备拔管指征后,拔出气管导管前需常规用吸痰管吸尽气管导管和口腔内的分泌物.A组用手持吸痰管,B、C组用普通吸痰管.  相似文献   

15.
2002年1月~2004年12月,我院收治因各种急慢性疾病需气管切开患者41例,经精心护理,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男23例,女18例,28~57岁。其中脑出血18例,病毒性脑炎9例,格林巴利综合征8例,缺血缺氧性脑病6例。治愈34例,好转5例,死亡2例。2护理2.1气管套管护理气管套管每4~6h清洗煮沸消毒1次,防止分泌物淤积堵塞外套管。在套管口上用双层无菌生理盐水湿纱布覆盖,并经常更换。更换气管导管周围纱布2次/d,必要时随时更换,保持切口周围清洁干燥。2.2呼吸道管理2.2.1吸痰动作要轻、稳、准、快,一次吸痰时间不超过15s,以免引起低氧血症[1]…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气管切开长期留置导管未使用机械通气患者护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方法 通过对本院的56例气管切开长期留置导管患者进行基线调查,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26例,实验组30例,对临床护理中发现的问题进行汇总分析,并给予实验组针对性的护理对策.结果 气管套管脱管、管壁痰痂形成在临床护理问题中最突出;两组患者的气管套管脱管率、管壁痰痂形成率及细菌培养阳性率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气管切开长期留置导管患者在临床护理中存在气管套管脱管、管壁痰痂形成、气管套管堵管、肺部感染、误吸等问题,其中气管套管脱管、管壁痰痂形成最常见,采取针对性的护理对策,可以明显减少这些问题的出现,减轻患者痛苦,减轻家属的经济和心理负担.  相似文献   

17.
对于气管插管但吸痰不畅者应做气管切开,放置气管切开管。气管切开可使呼吸道对吸人气体加温湿化及部位防御功能丧失。如果管理技术不当,可产生一系列并发症。有时直接危及病人的生命。目前,气管切开导管常采用一次性硅胶导管,管腔粗,但无内套管,分泌物易于沉积、粘附其内壁上。如不及时清理,极易干结阻塞呼吸道。因此,对于长期气管切开病人,术后呼吸道清理,保持气道通畅是十分必要的。通过对15例呼吸衰竭患者行气管切开术。其中格林-巴利综合症呼吸肌麻痹6例,重症肌无力伴呼吸衰竭9例,带管时间最短为18天,最长为58天,平均38天,经过精心治疗护理,病人均痊愈出院,收到满意效果。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气管切开后的20例患者经气管插管延长管同时湿化给氧的临床应用,包括对血氧饱和度、痰液黏稠度、肺部感染及刺激性咳嗽的效果评价。方法:将一次性鼻导管剪去鼻塞后接一次性吸痰管,氧流量一般调2~4L/min,或按病情调整。用注射器抽生理盐水60ml接一次性延长管再与另一条一次性吸痰管连接,用微量泵以3ml/h速度泵入。将一次性鼻导管和一次性延长管装置同时插入气管插管延长管的一端并固定,将气管插管延长管的另一端与气管套管连接。每日可遵医嘱予生理盐水20ml α-糜蛋白酶5mg 庆大8万U通过气管插管延长管的侧孔雾化吸入,3次/d。结果:本组19例血氧饱和度情况良好,1例无改善;19例痰液黏稠度情况改善,1例无改善;20例均无发生刺激性咳嗽;除原有1例肺部感染外,其余19例均无发生肺部感染。结论:气管插管延长管可重复使用,每24h更换1次,浸泡消毒后可重新使用,只需24h更换一次性鼻导管及一次性延长管装置,成本低,大多数患者可以接受,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9.
气管切开患者不同吸痰深度的效果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气管切开不同吸痰深度的效果及患者出现的不良反应.方法 将210例气管切开患者根据咳嗽反射的强弱分为A组115例和B组95例.A组患者咳嗽反射强,痰液能自行咳至气管切开套管内,吸痰管插入深度小于气管切开套管的长度(<11.5 cm).B组患者无咳嗽反射或咳嗽反射弱,痰液不能咳至气管切开套管内,吸痰管插入深度超过气管切开套管的长度(>13.0cm).对2组患者吸痰效果、出现的不良反应进行比较.结果 对A组患者采用浅吸和对B组患者采用深吸方法,都能有效吸引,2组患者的吸痰效果比较无显著差异;而两种吸痰方法对患者出现的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显著.结论 应结合患者咳嗽反射的强弱与气管切开套管型号采用具体的吸痰方式.  相似文献   

20.
正气管切开术是通过手术方法将气管切开,插入气管套管以形成人工气道,解决呼吸困难或窒息的一种技术~([1])。近年来,气管切开术广泛应用于临床,已成为众所周知的呼吸道梗阻、呼吸困难的主要抢救措施之一~([2])。金属气管导管相对于一次性塑料气管导管而言,有管径相对较细,外管与气管壁之间间隙较大、无气囊、管壁光滑、不易与气管壁黏连、堵管后痰易咳出等优点~([3]),适用于中、长期需要佩戴气管导管的患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