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目的 报道指纹各参数在宁夏回族、汉族群体中的分布特点.方法 采用随机整体抽样方法分析宁夏回族、汉族指纹样本共计614份,回族262人(男性129人,女性133人),汉族352人(男性206人,女性146人).结果 两民族间尺侧箕型纹和桡侧箕型纹存在显著性差异;同名指各组合频率按由高到低排序均为W/W>L/L>L/W>A/L>A/A>A/W;男性汉族TFRC为137.34±2.01,女性123.60±1.75;男性回族为137.36±2.25,女性120.58±1.91.结论 1.两民族TFRC不存在明显民族间差异,但有显著性别差异;2.两民族间一手五指指端花样类型的递减频率次序除U存在差异外,其他3项无显著性差异;3.A/W具有不相容性;4.不同地区回族群体指纹参数差异显著;5.弓形纹的分布具有明显种族差异. 相似文献
2.
本文对宁夏汉族464人的指纹白线正常值及分布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宁夏汉族指纹白线出现率为35.15%,女性(48.53%)高于男性(25.44%)。差异非常显著(P<0.01)。并与其他地区汉族群体及民族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3.
广东汉族的指纹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为了给体质人类学和临床医学提供基础皮纹学参数。方法印泥法采集指纹,放大镜和体视显微镜下鉴定计数。结果报道了广东地区18~21岁314例(男155人,女159人)汉族大学生的指纹参数正常值。调查和计算了指纹类型、指纹指数、指纹组合、各型指纹在各指的递减顺序和指嵴纹计数等项参数,指纹各型频率是L>W>A,其中Ws男>女(P<0.01),Wd和A女>男(P<0.01),而L则无明显性差异(P>0.05)。与其他汉族群体进行了比较,显示有不少统计学差异,在民族和人种间进行比较,显示广东汉族与其他蒙古人种(如日本人)有小的差异,而与高加索人种和尼格罗人种有极大差异。本文还对差异的可能原因进行了讨论。结论广东汉族有自己的皮纹特点,又显示蒙古人种的一般特征。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宁夏回、汉族医学生示指与环指指长比(2D:4D)与握力的关系。方法:依体质测量方法,比较628例宁夏回、汉族医学生(回族277例,汉族351例)左手、右手2D:4D及握力各均值的差异性,并分析2D:4D与握力的相关性。结果:宁夏回、汉族医学生2D:4D各均值在同一民族不同性别均为男性显著低于女性,在同一性别不同民族均无显著性差异;宁夏回、汉族医学生握力各均值在同一民族不同性别均为男性显著高于女性,在同一性别不同民族均无显著性差异;宁夏回、汉族男性及回族女性医学生双手2D:4D与握力均无明显相关性,宁夏汉族女医学生双手2D:4D与握力呈显著负相关。结论:指长比及握力存在明显的性别差异;2D:4D与宁夏汉族女性医学生握力有关,可能是个体某些运动潜能的重要生物学参考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5.
6.
目的 探讨LIN28B基因rs314277和rs314276位点在宁夏地区回、汉族群体中及不同性别间的分布特征。方法 研究对象来自宁夏医科大学2011级健康学生共705例,其中男性回、汉族分别为144例和167例,女性回、汉族分别为188例和206例。SNPs分型均采用基因测序来检测。 结果 宁夏回族群体LIN28B基因两个多态位点基因型频率及等位基因频率分别为:男性rs314277 (AC:4.5%,CC:38.9%; A:2.3%, C:41.1%); rs314276(AA: 2.7%,AC:21.4%,CC:19.3%; A:13.4%,C:30.0%);女性rs314277(AA: 0.6%,AC:7.5%,CC:48.5%; A:4.4%, C:52.3%); rs314276(AA:3.3%,AC:28.9%,CC:24.4%;A:17.8%,C:38.9%);宁夏汉族群体LIN28B基因两个多态位点基因型频率及等位基因频率分别为:男性rs314277(AC:3.2%, CC:41.6%; A:1.6%, C:43.2%); rs314276(AA: 4.6%,AC:17.4%, CC:22.8%; A:13.3%, C:31.5%);女性rs314277(AC:4.6%, CC:50.7%; A:2.3%, C:52.9%); rs314276(AA: 4.8%,AC:18.8%,CC:31.6%; A:14.2%, C:41.0%)。 结论 宁夏人群LIN28B基因rs314277多态性位点等位基因频率在回、汉族之间差异有显著性(P<0.05);rs314276多态性位点基因型频率在回、汉族之间差异有显著性(P<0.05);LIN28B基因两个多态性位点在宁夏不同性别之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宁夏人群两个多态性位点基因型和等位基因型频率的分布与人类基因组计划扫描所得不同种族人群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性激素结合球蛋白(SHBG)基因rs1799941、rs6257、rs6259和rs727428位点在宁夏回、汉族人群中及不同种族间的分布特征。方法:采用Taqman探针法分析宁夏回、汉族群体SHBG rs1799941、rs6257、rs6259和rs727428 4个SNP位点等位基因频率及基因型频率的分布特征。结果:宁夏回、汉族人群SHBG基因4个多态性位点基因型频率及等位基因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宁夏人群SHBG基因rs1799941、rs727428和rs6259位点基因型频率分布与人类基因组计划扫描所得欧洲人群及非洲人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而与北京人群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rs6257位点基因型频率分布与文献查询所得欧洲人群及土耳其人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而与中国南方人群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SHBG基因rs1799941、rs6257、rs6259和rs727428 4个SNP位点等位基因及基因型频率在宁夏回、汉族及不同性别之间均无差异;但在不同种族间具有差异。 相似文献
8.
目的 了解宁夏人群中CYP11A1基因rs16968477、rs1843090、rs4077582、rs9806234和rs12438594位点遗传多态的分布情况,并分析该位点在不同种族间的分布差异.方法 研究对象为宁夏医科大学体检健康学生559例,其中回族273例,汉族286例.单核苷酸多态性采用TaqMan Gene Typing技术检测.结果 宁夏回、汉族人群CYP11A1基因多态位点等位基因频率分别为rs16968477(C/T:64.47%/35.53%;68.53%/31.47%);rs1843090(A/G:46.15%/53.85%;43.53%/56.47%);rs4077582(C/T:56.78%/43.22%;55.24%/44.76%);rs9806234(A/G:32.78%/67.22%;38.99%/61.01%);rs12438594(A/G:47.44%/52.56%;42.48%/57.52%).宁夏人群各多态性基因型总体分布与HAPMAP结果比较,rs16968477、rs9806234位点与欧洲人群和非洲人群不同(P=0.017、0.001、0.000、0.000);rs1843090位点与欧洲人群、日本人群和非洲人群不同(P=0.000、0.011、0.000);rs4077582、rs12438594位点与欧洲人群不同(P=0.000、0.000).结论 CYP11A1基因5个单核苷酸多态性在宁夏回、汉族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5位点的基因型总体分布在种族和地区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相似文献
9.
蒙古族、回族和汉族的发旋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蒙古族、回族和汉族共6098例发旋进行了观察,结果:蒙古族单旋出现率高于回族和汉族,而双旋则低于这两个民族,差异极其显著(P<0.01)。三个民族男性双旋均高于本民族女性(P<0.01)。双旋的组合除文献报道的四种类型外,还有四种组合方式。 相似文献
10.
目的 研究雄激素受体(androgen receptor,AR)基因(CAG)n、(GGN)n重复序列多态性在宁夏回、汉族群体中的分布特征.方法 用ABI 3730XL测序仪测定AR基因的(CAG)n及(GGN)n重复数目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CAG等位基因在宁夏回、汉族群体中的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GGN等位基因在两个群体中的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汉族女性GGN重复数为23的等位基因频率(48.4%)显著低于回族女性(64.7%,P=0.01).结论 AR基因GGN等位基因在宁夏回、汉族群体中的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相似文献
11.
北京,宁夏两地青少年父母教养方式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31,自引:1,他引:30
目的:探讨不同地区、不同民族青少年的父母教养方式的异同及特点。方法:采用父母教养方式问卷(EMBU)分别对北京和宁夏银川市的高中学生进行了测查,共有北京的汉族学生234人,宁夏的汉族学生368名和回族学生289人参加了本研究。结果:除宁夏汉族学生的父母对子女表现出较少的情感温暖与理解外,北京和宁夏的汉族学生父母的教养方式基本一致。两地汉族学生父母教养方式与宁夏回族学生父母的教养方式差异主要表现为:(1)回族学生的父母对其子女有过分干涉和过度保护倾向;(2)汉族学生的母亲对子女有更多的拒绝与否认倾向。作者最后对上述差异与民族特点的关系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2.
13.
本文对215名河北汉族卷舌者的指纹组合及频率进行了分析,并与85名翻舌者的指纹进行了对比研究,发现卷舌组的At纹的频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对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汉族与回族人群外周血管阻力的差异及其相关影响因素探讨和分析。方法 采用美国Bioz.com数字化无创血液动力学监护仪,检测了2 795名汉族和1 886名回族人群体循环血管阻力(SVR)、体循环血管阻力指数(SVRI)、收缩压(SBP)、舒张压(DBP)、体质量指数(BMI)、心输出量(CO)、心指数(CI)、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同时进行相关因素的分析。结果 1﹚回族16~18岁和30~39岁男性SVR分别显著高于相应年龄的汉族男性(P<0.01,P<0.05)。2)回族16~18岁男性SVRI显著高于相应年龄的汉族男性(P<0.01)。多元线性回归显示:对回、汉两民族之间SVR差异影响的强弱依次为MAP、CI、HR、SBP及DBP;对SVRI影响的贡献大小指标顺序与SVR一致。结论 回族SVR/SVRI高于汉族可能与遗传及生活方式有关。 相似文献
15.
16.
目的 探讨南阳地区回族青少年体型发育特征及其规律。 方法 应用Heath-Carter体型法对1357名南阳地区回族学生体型进行评价。 结果 7~18岁青少年身高、体质量随年龄的增加而增长;体脂肪率除8岁组外,其他各年龄组女生>男生。南阳地区回族男生的平均体型为偏中胚层的内胚层型(5.3~4.0~3.4),女生为偏外胚层的内胚层型(5.0~2.5~3.3);男生和女生的体型均以内胚层系体型为主(男40.0%、女29.0%);内因子值除17岁组外,其他各年龄组男生>女生;中因子值各年龄组男生>女生;外因子值7~13岁各组女生>男生,14~18岁各组男生>女生。 结论 南阳地区回族女生较男生瘦削,皮下脂肪量较少。回族男生较女生身体的线形程度高,充实度增加。南阳地区回族青少年体脂较多,可能与其不合理饮食和生活习惯有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新疆地区汉、维吾尔族健康女性不同年龄组的FSH、LH、E2、P、T、PRL生殖激素水平。方法放射免疫分析法。结果对436例汉、维族女性6种激素水平的检测结果统计学处理后显示:汉、维吾尔族的激素水平因民族和年龄组的不同而仅有数值大小的变化。结论汉、维族妇女的激素水平,与不同的年龄组和民族之间t0.05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