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细节管理对新生儿窒息复苏的影响。方法:将128例出生时存在窒息状况的新生儿按临床管理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4例,所有患儿均接受窒息新法复苏,对照组接受住院常规护理,观察组接受住院细节管理;观察并比较两组新生儿窒息程度、复苏效果与复苏抢救技术的应用情况。结果:观察组患儿窒息程度及复苏效果优于对照组(P 0. 05),心脏按压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 0. 05),正确使用气管插管与评价新生儿率高于对照组(P 0. 05)。结论:对新生儿行窒息复苏的过程中应用细节管理,可有效改善患儿的窒息程度与复苏效果,降低患儿心脏按压的概率,加强对气管插管的正确使用及对新生儿的正确评价,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预案管理在新生儿重度窒息抢救及护理中的作用。方法选取2012-2014年我院诊治的重度窒息新生儿62例患儿作为观察组,将2012年之前未进行预案管理抢救护理的重度窒息新生儿4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儿的复苏成功率以及复苏前及复苏后5min的新生儿Apgar评分。结果观察组新生儿的复苏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而且观察组新生儿复苏后5min的Apgar评分也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预案管理机制有助于提高新生儿重度窒息抢救和护理中的及时性、准确性、有效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产儿配合应用气管插管对重度窒息新生儿进行抢救,以提高复苏成功率。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应用气管插管抢救的11例重度窒息患儿的临床资料,由新生儿医生进行气管插管,并经气管导管行气管内吸痰或给药。结果:11例重度窒息患儿全部抢救成功。结论:在产房最好配备受过专业复苏培训的新生儿医师参与高危新生儿复苏。复苏人员应熟练掌握新生儿气管插管术,可提高复苏成功率。  相似文献   

4.
张瑜 《当代护士》2016,(9):71-72
目的探讨新生儿重度窒息临床抢救综合护理措施的疗效。方法分析2014年1月到2015年2月发生重度窒息的76例新生儿的临床资料,随机分为观察组46例和对照组30例,观察组采用综合抢救技术及护理措施,对照组采用传统复苏抢救方式及护理,观察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采取综合性技术抢救方案和护理干预,46例患儿抢救成功44例,患儿存活率为95.65%,对照组30例患儿抢救成功25例,患儿存活率为83.33%,两组患儿存活率情况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Apger评分为(8.48±2.51),对照组Apger评分为(5.39±1.48),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4例患儿出现并发症,并发症发生率为8.70%,对照组9例出现并发症,发生率为30.00%,并发症发生情况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取综合抢救技术方式及护理干预抢救重度窒息新生儿临床疗效显著,提高了抢救成功率,降低了同期并发症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预案管理应用于新生儿重度窒息抢救及护理中的效果。[方法]从我院采用预案管理前患有重度窒息的新生儿病例中选择93例为对照组,从预案管理得以实施后患有重度窒息的新生儿病例中选择91例为实验组,比较这两组抢救效果和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复苏抢救成功率为100%,对照组复苏抢救成功率为94.62%,实验组优越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实验组复苏抢救时间、复苏后5min Apgar分别为3.2min±1.1min、8.41分±2.75分,对照组分别为6.7min±2.6min、5.82分±1.12分,组间比较实验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研究证明,实施预案管理机制对新生儿重度窒息抢救及护理效果有较好的优化提升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气管插管吸痰后早期置胃管对窒息新生儿洗胃效果的影响.[方法]选择窒息新生儿52例(观察组)应用喉镜下气管插管后插胃管洗胃,并与同期分娩的窒息新生儿47例(对照组)未用喉镜引导进行插胃管洗胃对比研究.观察两组插胃管时间、插胃管一次成功率.[结果]观察组插管时间短于对照组,插管成功率高于对照组.[结论]在插胃管困难的洗胃操作中应用喉镜引导下插管成功率高,插管时间短.  相似文献   

7.
气管内与肌注纳洛酮用于新生儿重度窒息复苏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经气管内与肌注纳络酮对新生儿重度窒息复苏的效果。方法:40例产后重度窒息的新生儿,随机分为气管内组(ET组,n=20)和肌注组(IM组,n=20)。两组行气管插管后:(1)ET组经气管内注入纳洛酮0.2mg·kg-1(以生理盐水稀释至2~3mL);(2)IM组肌注纳洛酮0.2mg·kg-1。距首次注药后10min两组再分别经气管内、肌注纳洛酮一次,给药剂量在首次剂量基础上减半。两组均同时施行相同综合抢救措施。两组观察记录出生后1min、3min、5min Apgar评分、自主呼吸建立时间、呼吸频率、用药前后的心率变化。结果:(1)ET组3min、5min Apgar评分显著高于IM组(P<0.05);(2)ET组与IM组用药后心率与用药前比较均明显增快(P<0.01、P<0.05),但ET组用药后心率又显著快于IM组(P<0.01);ET组自主呼吸建立时间明显早于IM组(P<0.01),呼吸频率ET组亦显著快于IM组(P<0.01)。结论:对静脉通路未建立和(或)已作气管插管的新生儿重度窒息患者临床复苏中,经气管内应用较肌注纳洛酮能有效缩短新生儿窒息时间,促使其自主呼吸早期建立。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预案管理应用于新生儿重度窒息抢救与护理中的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7月~2017年7月我院收治的重度窒息新生儿94例,以随机数字表将其分为对照组(对照组采取常规ABCDE复苏措施进行抢救与护理)与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联合预案管理),每组各47例。评价对比两组抢救成功率与死亡率,以及两组1 min、5 min与10 min时Apgar评分。结果:研究组抢救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95.74%vs 82.98%,P0.05);死亡率明显低于对照组(4.26%vs 17.02%,P0.05)。两组1 min Apgar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5 min与10 min Apgar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预案管理应用于新生儿重度窒息抢救与护理中效果确切,对抢救患儿生命具有重要的意义,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窒息新生儿气管插管后洗胃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窒息新生儿40例(观察组),应用喉镜下气管插管后行插胃管洗胃操作,并与同期分娩的窒息新生儿43例(对照组)未用喉镜引导进行插管洗胃对比研究。插胃管长度与洗胃方法相同,两组新生儿均排除新生儿胃肠道闭锁畸形、感染性疾病,观察两组插胃管时间、插胃管一次成功率、洗胃效果等指标。结果:两组插管时间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有意义(t=-4.658,P=0.0000)。插管成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5.28,P=0.0000),而洗胃后咽下综合征发生率无差异(χ2=0.7053,P=0.4010)。结论:在插胃管困难的洗胃操作中,应用喉镜引导下插管成功率高,插管时间短,只要操作轻柔很容易实行。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改良型“鸟巢”在新生儿窒息抢救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1年1月-12月福州市某医院收治的新生儿窒息需要气管插管的120例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60例。观察组采用改良型“鸟巢”为窒息新生儿实行抢救及抢救后提供体位管理,对照组采用传统型“鸟巢”。观察两组新生儿气管插管的时间、一次性插管成功率、体位支持有效率。结果 观察组平均气管插管时间为(12.75±2.87)s,对照组为(18.01±2.31)s,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1.06,P<0.001);观察组一次性插管成功率为93.33%,对照组为53.3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4.55,P<0.001);观察组体位支持有效率为80.44%,对照组为48.33%。结论 改良型“鸟巢”可以缩短新生儿窒息抢救时气管插管的时间、提高一次性插管成功率及为插管后的新生儿提供良好的体位管理。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新生儿重度窒息的有效复苏及预见性护理.方法 通过预见性做好胎儿宫内窘迫的监测及处理,及时正确地对重度窒息新生儿进行复苏,可提高重度窒息抢救成功率.结果 65例中治愈60例(92.4%),其中并发缺氧缺血性脑病24例(36.9%),吸入性肺炎11例(16.9%);3例死于胎粪吸入综合征(4.6%);2例因早产极低体重儿家属放弃抢救(3.1%).结论 实施及时有效地抢救和预见性护理是新生儿重度窒息抢救成功、降低围产儿死亡率和伤残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老年患者气管插管前2%甲哌卡因喉头和气管内表面麻醉对气管插管反应的影响。方法:60例拟行气管内插管全麻老年患者,60-78岁,ASA分级Ⅱ或Ⅲ级,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常规诱导组(对照组)、甲哌卡因表面麻醉组(试验组),每组各30例。两组均使用快速顺序诱导法,依次静脉推注咪达唑仑0.05 mg/kg、舒芬太尼0.2-0.4μg/kg、顺式阿曲库铵0.2 mg/kg、丙泊酚TCI 3-4μg/ml,试验组待肌松完全后在可视喉镜直视下使用一次性喉麻管对准会厌周围、声门及声门下气管内喷注2%甲哌卡因5 ml,继续面罩正压通气2 min后行气管插管术;对照组则在肌松完全后用可视喉镜行气管插管术。比较两组患者入手术室麻醉前(T0),全麻诱导后(T1),气管插管即刻(T2),气管插管后3 min(T3)的SBP、DBP及HR变化。结果:两组组间比较,T0、T1时的SBP、DBP及HR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试验组T2、T3时SBP、DBP及HR变化均较对照组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甲哌卡因喉头和气管内喷注能有效抑制老年患者气管插管反应,维持血流动力学稳定,使麻醉诱导期更平稳,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重度新生儿窒息的有效复苏及护理,减少并发症发生,提高抢救成功率.方法 对56例重度窒息新生儿严格按新生儿重度窒息复苏方案进行复苏,并加强复苏过程的护理配合(复苏前评估、清理呼吸道、建立有效呼吸、维持循环)及复苏后的护理措施(严密观察新生儿呼吸、哭声、生命体征的变化,注意保暖、保持呼吸通畅、按需吸氧等).结果 56例窒息新生儿治愈54例(96.43%),其中并发吸入性肺炎7例(12.5%);死亡2例(3.57%).结论 对重度新生儿窒息患儿的正确复苏和护理,是提高抢救成功、降低围产儿病死率和伤残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新法复苏用于足月新生儿重度窒息的疗效.方法回顾性总结1998年1月~2001年12月应用新法复苏的46例足月新生儿重度窒息病例(新法组),并与1996年1月~1997年12月采用旧法复苏的48例足月新生儿重度窒息病例(旧法组)进行5分钟Apgar评分及初期预后的对照分析.结果新法组5分钟Apgar评分1~3分2例,占4.35%;4~7分24例,占52.17%;8~10分20例,占43.48%;死亡1例.旧法组5分钟Apgar评分0分1例,占2.08%;1~3分9例,占18.75%;4~7分28例,占58.33%;8~10分10例,占20.83%;死亡9例.复苏成功率及病死率两组对比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足月新生儿重度窒息新法复苏明显优于旧法,普及推广新法复苏对抢救重度窒息新生儿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新生儿窒息69例的抢救护理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 总结69例新生儿窒息的临床特点及抢救护理。方法 运用新生儿窒息复苏技术(ABCDE复苏方案)抢救患儿69例。结果 69例患儿(包括2例重度窒息新生儿)均抢救成功。结论 抢救新生儿窒息成功的关键是迅速有效地实施新生儿窒息复苏技术.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可视喉镜对急诊科心肺复苏(CPR)质量及抢救成功率的影响。方法:将2019年9月至2021年3月在广东省潮州市中心医院接受CPR并行气管插管术抢救的100例心跳骤停(CA)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直接喉镜进行气管插管,观察组采用可视喉镜进行气管插管。比较两组插管次数、声门暴露时间、插管用时、气道与牙齿损伤情况,插管后的平均动脉压(MAP)、呼气末二氧化碳(PetCO_2)、动脉氧分压(PaO_2)变化,插管及CPR成功率、存活率。结果:观察组的插管次数、声门暴露时间、插管用时、气道与牙齿损伤发生率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两组插管后30 min的MAP、PetCO_2、PaO_2均较插管后10 min明显提高(P0.05),但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插管成功率、CPR成功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存活率虽高于对照组,但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可视喉镜可显著提高气管插管成功率,减少插管相关性损伤,有助于改善急诊CPR质量,提高抢救成功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在新生儿科对重度新生儿窒息进行抢救以提高复苏成功率。方法 回顾在新生儿抢救的4例重度窒息患儿的临床资料,由新生儿科医师进行气管插管,静脉套管针留置给药。结果 4例重度窒息1h的患儿抢救成功。结论 在新生儿科未配备麻醉师的情况下儿科医师熟练掌握新生儿气管插管术采用静脉套管针保证静脉给药可提高新生儿重度窒息复苏成功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食管引流型喉罩(PLMA)对重度窒息新生儿复苏的可行性、有效性和安全性,比较PLMA与气管插管在重度窒息新生儿复苏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171例重度窒息新生儿随机分为观察组96例和对照组75例,分别应用PLMA和气管插管进行复苏,比较两种方法的复苏效果。结果:观察组PLMA插入时间、起效时间、气道损伤发生率及一次性成功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复苏1min、5min时的SpO2、Apgar评分、PaO2、PaCO2及pH值均明显优于复苏前(P〈0.05),但两组间同一时间点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食管引流型喉罩在重度窒息新生儿复苏中有较好的临床效果,操作简单,且气道损伤率低,建议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降阶梯思维方式在新生儿窒息护理抢救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7年6月~12月收治的45例发生窒息的新生儿作为对照组,实施常规性急救处理;将2018年1月~6月收治的45例发生窒息的新生儿作为观察组,应用降阶梯思维方式。比较两组患儿抢救效果及家属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儿抢救复苏成功率、家属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1),且并发症发生率、护患纠纷率低于对照组(P0.05,P0.01);观察组预警时间、分诊评估时间、建立静脉通路时间、呼吸复苏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1)。结论:降阶梯思维方式能有效缩短窒息患儿预警时间及救治时间,为患儿呼吸复苏争取最佳的救治时机,提高患儿抢救成功率及家属满意度。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基于认知负荷理论的教学在产房低年资助产士护理培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2020年6~7月对15名助产士实施基于认知负荷理论的护理培训,将2019年6月1日~2020年5月31日2545例分娩产妇作为对照组,将2020年8月1日~2021年2月28日2141例分娩产妇作为观察组。比较培训前后助产士助产知识考核得分,两组分娩产妇新生儿窒息发生率、产后出血情况、自然分娩率及护理满意度。结果:培训后低年资助产士理论知识、临床操作技能、应急能力、人际关系、自我管理能力及职业操守评分均高于培训前(P0.01);观察组新生儿轻度窒息、重度窒息及总窒息率均低于对照组(P0.01),复苏成功率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产妇产后出血率低于对照组(P0.01),产后12、24 h出血量少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产妇自然分娩率及满意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基于认知负荷理论的护理培训可有效提升助产士护理知识掌握水平,降低新生儿窒息率,减少产妇产后出血,提升自然分娩率及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