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 改善早、中期阿尔茨海默病(AD)患者的认知障碍,提高其日常生活能力. 方法对76例早、中期阿尔茨海默病(AD)患者进行认知功能训练半年,包括心理护理、记忆障碍的护理、智力障碍的护理、日常生活能力的护理、安全护理.干预前后采用住院病人护士观察量表(NOSIE),简明精神状态最表(MMSE)进行评定. 结果干预后,患者的住院病人护士观察量表(NOSIE)得分明显改变(P<0.01),简明精神状态量表(MMSE)得分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对认知功能障碍有效的护理干预可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延缓病情的进展.  相似文献   

2.
阿尔茨海默病是一种严重的神经退行性病变,在全球具有较高的发病率,且以老年人群为主,目前尚无特效或逆转疾病的药物,所以对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的护理尤为重要。认知功能障碍与生活自理能力的下降是阿尔茨海默病患者最为突出的症状,因此通过有效的认知功能康复训练及护理改善患者认知功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尤为重要。现对阿尔茨海默病患者认知功能及护理有关的研究进行了整理,对阿尔茨海默病患者认知功能变化与常见护理方法及模式进行了综述,旨在为阿尔茨海默病的临床护理实践提供更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提高阿尔茨海默病患者自理和认知能力的作用。方法选择本院2004年2~8月期间住院的轻、中度AD患者60名,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0名。实验组除与对照组一样接受常规治疗外,同时进行护理干预。干预时间为6个月。以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和简易智力状态检查量表(MMSE)作为评定工具。结果实验组经护理干预后,MMSE评分与干预前以及对照组干预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除ADL量表中洗衣、洗澡、定时如厕、打电话4项外,其余各项与干预前以及对照组干预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本研究提示,护理干预可提高AD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和改善认知障碍,从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4.
护理干预对改善老年痴呆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改善老年痴呆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的影响。方法对31例老年痴呆症患者进行护理干预,采用简易智能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和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进行分析评定。结果实施干预后,病人的认知功能有明显提高(P<0.05),日常生活能力有显著改善(P<0.01)。结论护理干预可显著提高老年痴呆患者的认知功能。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社区康复治疗对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患者功能独立性及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将2013年2月—2015年6月在本院就诊、符合入组条件的80例AD患者随机分为社区康复组和对照组各40例。两组给予相同的常规治疗,社区康复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增加社区康复治疗,两组治疗时间均为6个月。采用功能独立性评定量表(functional independence measurement,FIM)和简易精神状态检查(mini-mental state examination,MMSE)评定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后的评分,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干预前社区康复组和对照组的FIM评分分别为(88.2±10.1)、(89.9±8.3)分,干预后为(103.5±19.6)、(90.1±11.9)分,干预前社区康复组和对照组的MMSE评分分别为(19.8±6.0)、(18.5±2.6)分,干预后为(17.9±3.4)、(15.7±2.8)分,社区康复组干预后FIM评分较干预前明显增高,社区康复组干预后的FIM评分和MMSE评分较对照组干预后明显增高,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社区康复治疗可以显著提高AD患者功能独立性,并延缓AD患者认知功能减退。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对脑卒中后便秘患者行认知功能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 方法选择2014年2月至2016年5月中山市坦洲医院收治的106例脑卒中后便秘患者,将患者按照数字表法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53例给予常规护理及行为干预;观察组53例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个性化认知功能护理干预,干预后第2疗程对比分析两组的临床效果。 结果观察组干预后第2疗程便秘症状评分(2.43±2.28)分显著低于对照组(3.97±2.20)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7.526,P<0.05)。观察组干预后第2疗程MMSE评分(28.57±2.63)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的(27.49±2.98)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0.597,P<0.05)。观察组干预后第2疗程BI评分(91.76±13.49)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61±14.34)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0.912,P<0.05)。 结论认知功能训练护理干预能够显著提高脑卒中后便秘患者认知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还可以显著的改善患者便秘症状,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并分析对老年痴呆患者使用整体护理干预后对其认知功能的干预效果。方法:收集老年痴呆患者共102例,根据患者入院日期的单双号数分为50例对照组和52例观察组,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使用整体护理干预,将两组患者护理后的认知功能评分进行观察和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后的认知功能评分为(26.5±3.8)分,显著高于对照组(23.3±3.4)分,P<0.05。结论:在老年痴呆患者的护理过程中,使用整体护理干预模式能够进一步恢复患者的认知功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改善患者预后,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护理干预对系统性红斑狼疮脑病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61例系统性红斑狼疮脑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0例按一般内科常规进行治疗及护理,观察组31例除以上常规治疗、护理外,着重进行病情观察、心理指导、平衡营养饮食、防护并发症等护理干预措施。评估并比较两组患者不同护理前后的认知功能。结果:观察组患者对领悟、相似性、数字广度、数字符号和木块图的认知程度普遍提高(P〈0.05),且其对领悟、相似性、数字符号和木块图的认知改善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积极有效的护理干预有利于提高系统性红斑狼疮脑病患者的认知功能。  相似文献   

9.
《现代医院》2017,(5):740-742
目的分析阿尔茨海默病患者脑萎缩与认知功能障碍的相关性。方法选取近些年来接受治疗的阿尔茨海默病患者45例作为观察组,并选取同期非阿尔茨海默病患者45例作为对照组,分析阿尔茨海默病患者脑萎缩与认知功能障碍的关系。结果观察组侧脑室颞角间径、三脑室宽度、侧裂池宽平均宽度、侧脑室前角宽度、四叠体池宽度、侧脑室体部平均宽度、脑沟平均宽度、侧脑室枕部平均宽度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记忆力、定向力、解决问题能力、社会功能、家庭生活、自护能力障碍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萎缩是导致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的特异性标志,会造成患者认知功能障碍。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心理护理干预应用于老年抑郁症患者护理中对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1月-2017年3月我院收治的64例老年抑郁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抽签法分为对照组(32例)和试验组(32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试验组予以心理护理干预,比较2组认知功能改善效果.结果:试验组患者TMT、HAMD、WCST与对照组进行比较,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抑郁症患者护理中应用心理护理干预可显著改善患者认知功能,具有积极的临床借鉴和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基于微信平台的延续性护理干预对双相情感障碍患者认知功能、功能失调性状况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7年6月至2019年6月我院收治的86例双相情感障碍患者,随机平均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采用基于微信平台的延续性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认知功能、功能失调性状况及社会功能.结果 护理后,观察...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积极心理干预对帕金森病患者自我感受负担及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2月至2017年5月收治的帕金森病患者92例,随机分为两组各4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积极心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自我感受负担、认知功能及自我效能感。结果干预后,观察组的SPB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 MoCA评分及GSES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对帕金森病患者实施积极心理干预,能有效降低患者自我感受负担,提升自我效能感,改善认知功能。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儿童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记忆损害状况及认知护理干预效果。方法将76例首发儿童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39例,非干预组37例,2组患者均予以常规抗精神病药物治疗及护理,在此基础上研究组联合认知行为训练,观察6周。抽取与患者年龄、性别相匹配的60名健康少年儿童作为对照组。于认知护理干预前后采用中国韦氏儿童记忆量表评定2组患者的记忆损害状况,并与健康对照组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儿童精神分裂症患者中国韦氏儿童记忆量表100.1、记图、再认、再生、触摸、理解、背数和记忆智商因子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认知护理干预后干预组患者中国韦氏儿童记忆量表累加、理解、全量表分及记忆智商因子分均显著高于非干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儿童精神分裂症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记忆损害问题,认知功能护理干预能显著改善儿童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记忆损害状况,对促进患者的康复具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观察早期认知-行为干预对冠心病介入治疗患者心功能及自我管理能力的影响。方法 将2019年2月至2021年2月于我院接受介入治疗的100例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早期认知-行为干预。对比两组的心功能[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及左室后壁厚度(LVPWd)]、自我管理能力。结果 护理后,观察组的LVEF高于对照组, LVEDD、 LVPWd低于对照组(P<0.05)。护理后,观察组症状管理、角色功能、情绪控制、沟通能力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早期认知-行为干预可显著改善冠心病介入治疗患者心功能状态与自我管理能力,促进其病情恢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观察综合护理干预对子宫切除术后患者排尿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2007年7月至2008年12月于本院行子宫切除术的7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护理干预方法随机分为研究组(n=35,综合护理干预)和对照组(n=35,常规护理干预).测量患者护理干预后残余尿量,比较两组患者尿潴留及尿路刺激征发生率(本研究遵循的程序符合本院人体试验委员会所制定的伦理学标准,得到该委员会批准,分组征得受试对象本人的知情同意,并与之签署临床研究知情同意书).结果 两组患者尿潴留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尿路刺激征发生率比较,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子宫切除术后采用综合护理干预,可降低术后膀胱功能障碍发生率,有效促进患者术后自主排尿功能的恢复,改善患者排尿功能,提高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心脏康复护理干预在心肌梗死介入术后患者中的护理效果。方法 选择2019年4月—2020年8月进行心肌梗死介入术治疗的患者82例,每组各41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其基础上采取心脏康复护理干预,4周护理后评估患者效果,比较护理后两组患者的心功能水平、生活质量、生活能力、肢体功能、依从性及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LVEF水平高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患者的LVESD、LVEDD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干预后患者的GQOLI-74、ADL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护理4周后上肢功能、下肢功能各评分高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干预后心律失常、心力衰竭、心绞痛等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 <0.05);康复锻炼、定期复查及遵医治疗依从性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 心脏康复护理干预在心肌梗死介入术后患者中能获得良好的效果,能提高患者肢体功能,改善其生活质量与日常生活水平,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提高患者康复锻炼依从性,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 研究围住院期协同护理干预对COPD稳定期患者肺功能康复效果及抑郁焦虑情绪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5年1-12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160例稳定期COPD患者,用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每组各8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的COPD护理干预,干预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协同护理于预.结果 干预后对照组和干预组患者的FEV1、FEV1/FVC、PEF和Sp02等肺功能指标上升,干预组患者的肺功能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的自我概念、自我护理技能、自护责任感、健康知识水平和自我护理能力总分上升,干预组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更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的SGRQ评分中症状部分、活动能力、疾病影响和总分下降,干预组患者的生活质量更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对照组和干预组患者的SAS和SDS评分均下降,干预组患者的SAS和SDS评分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围住院期协同护理干预可以提高COPD稳定期患者的肺功能和自我护理能力,改善其抑郁焦虑情绪及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路径式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对脑梗死患者语言及肢体功能康复的影响。方法 98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49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护理干预,观察组采用路径式早期康复护理干预,两组均干预1个月,比较两组干预前后的语言及肢体功能。结果干预前,两组WAB评分、FMA评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干预后,观察组的WAB评分、FMA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路径式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可有效恢复脑梗死患者的语言功能,促进其肢体功能康复。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骨科老年患者手术后认知功能障碍(PoCD)产生的原因及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骨科80例手术后发生认知功能障碍患者的临床资料和发病原因,总结护理干预的效果。结果引起老年患者POCD的原因有麻醉因素、心理异常和作息时间紊乱,其中有58例是麻醉因素所导致,占72.5%,与其他原因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护理干预后,18例患者在3d内恢复,占22.5%;48例患者在3~7d内恢复,占60.0%;另有14例患者在7~15d内恢复,占17.5%。结论麻醉因素、心理异常和作息时间紊乱是引起骨科老年患者POCD的主要原因,有效护理干预可促进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的恢复,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具有可行性,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