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肿瘤缺氧微环境能诱导肿瘤细胞上皮间质转化(EMT),进一步发生侵袭转移。中医认为,肿瘤的发生发展与"痰"关系密切。结合临床与基础研究,创新"胃癌痰证理论",进一步提出其核心观点是胃癌"痰环境"致病说,并认为胃癌的缺氧微环境可归于"痰环境"范畴,可导致"痰污染",诱使胃癌侵袭转移。因此,从"痰"入手,以消痰散结为治疗大法,清化"痰污染",从而逆转EMT,可最终抑制胃癌侵袭转移。  相似文献   

2.
痰瘀作为临床常见的致病因素和病理产物,与肿瘤的发生、发展、侵袭和转移密切相关,化痰祛瘀法是中医防治肿瘤复发转移的常用治疗法则。近期研究发现,肿瘤微环境的形成能够使正常细胞被癌细胞转化或修改,促进肿瘤血管生成、上皮间质转化(EMT)、细胞外基质(ECM)降解等多个环节的发生,进而增强肿瘤的侵袭和转移能力。故结合古代医家论述和现代最新研究成果对肿瘤发生发展的痰瘀本质及其与肿瘤微环境之间的辨证关系进行分析阐述。  相似文献   

3.
目的通过观察参芪苡术汤大鼠含药血清对胃癌SGC-7901细胞增殖及经Wnt/β-catenin信号通路对上皮-间质转化的影响,探讨参芪苡术汤治疗胃癌的作用机制。方法按Na Cl(20 mmol/L)、Li Cl(20 mmol/L)、Li Cl(20 mmol/L)+参芪苡术汤大鼠含药血清(每天0.9 g/100 g)、Li Cl(20 mmol/L)+参芪苡术汤大鼠含药血清(每天1.8 g/100 g)、Li Cl(20 mmol/L)+参芪苡术汤大鼠含药血清(每天3.6 g/100 g)分组培养胃癌SGC-7901细胞24 h后收集细胞,电镜下观察细胞形态变化。采用Transwel实验方法观察并计数各组胃癌SGC-7901细胞中侵袭细胞数目。采用Western blot方法分别检测p-Gsk3β、β-catenin及Vimentin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 Li Cl刺激24 h后,SGC-7901的形态由上皮型向间质型转化,中剂量和高剂量参芪苡术汤大鼠含药血清能逆转细胞上皮间质转化趋势。Li Cl刺激24 h后,可显著促进SGC-7901的侵袭;中剂量和高剂量参芪苡术汤大鼠含药血清能逆转细胞侵袭趋势。Li Cl刺激24 h后,可激活SGC-7901的Wnt信号通路,使其关键蛋白p-Gsk3β表达上调,并促进细胞上皮间质转化,使其关键蛋白β-catenin及Vimentin表达上调;中剂量和高剂量参芪苡术汤大鼠含药血清处理后,p-Gsk3β、β-catenin及Vimentin蛋白表达明显受到抑制。结论参芪苡术汤大鼠含药血清可以通过调控Wnt/β-catenin信号通路抑制胃癌细胞上皮间质转化及侵袭转移。  相似文献   

4.
邱佳信教授的健脾类复方胃肠安在胃癌治疗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临床研究发现胃肠安对晚期胃癌有较好的疗效,健脾类复方胃肠安能够延长胃癌患者生存期,提高生命质量,降低胃癌术后转移率;实验研究表明,健脾类复方胃肠安可抑制胃癌细胞的侵袭和转移及上皮间质转化;能抑制胃癌细胞增殖,诱导细胞凋亡,调节免疫,调节多基因表达,可见健脾复方胃肠安在胃癌治疗中的具有很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5.
目的:总结中医药防治胃癌转移作用及机制。方法:查阅总结近年文献。结果:胃癌是最常见恶性肿瘤之一,易经淋巴、血液循环播散,发生肝、肺等远处转移,目前研究显示,中医药防治胃癌转移的作用机制可以概括为抑制胃癌细胞转移能力,激发失巢凋亡,抑制上皮间质转化、细胞外基质降解以及血管与淋巴管生成等。结论:中医药在防治胃癌转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
上皮间质转化(EMT)是肿瘤细胞侵袭与转移的关键步骤,现代研究发现白介素-8(IL-8)与EMT密切相关,其通过ERK、AKT、AKT1信号通路和IL-8/CXCR1信号轴参与EMT的进程。研究表明中医药能有效抑制肿瘤侵袭转移,近年来研究发现IL-8、EMT调控是中医药抑制肿瘤侵袭与转移的关键机制,中药干预不仅可以通过下调IL-8表达,而且还可以抑制甚至逆转EMT来抑制肿瘤的侵袭转移,更有研究证实中医药可以调控IL-8诱导下肿瘤EMT进程。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左金方及其主要成分小檗碱对人胃癌细胞SGC7901上皮间质转化的影响。方法:制备左金方冻干粉,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对比小檗碱对照品,明确左金方冻干粉的纯度和小檗碱含量;采用噻唑蓝(MTT)比色法检测左金方及小檗碱对SGC7901细胞生长影响,并确定后续实验给药浓度;划痕实验检测左金方及小檗碱对SGC7901细胞迁移能力的影响;细胞侵袭实验(transwell小室)检测左金方及小檗碱对SGC7901细胞侵袭能力的影响;采用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左金方及小檗碱作用SGC7901细胞24 h后对上皮间质转化(EMT)标志性蛋白上皮型钙黏蛋白(Ecadherin),神经型钙黏蛋白(N-cadherin)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制备的左金方冻干粉含9.85%的小檗碱;左金方、小檗碱对SGC7901细胞作用24 h的半数抑制浓度(IC_(50))分别为165,51.8 mg·L~(-1),选用165 mg·L~(-1)左金方(含小檗碱16.3 mg·L~(-1))与16.3 mg·L~(-1)小檗碱进行后续实验;左金方及小檗碱均能抑制SGC7901细胞划痕愈合及侵袭能力;Western blot结果显示,与空白组比较,左金方及小檗碱能明显上调E-cadherin表达,下调N-cadherin表达(P0.05)。结论:左金方及其主要成分小檗碱能抑制人胃癌细胞SGC7901的生长、侵袭及迁移,能抑制SGC7901细胞上皮间质转化,且小檗碱在复方中为其主要药效成分。  相似文献   

8.
中医胃癌痰证理论与细胞间质相关性探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痰是津液的变异和转化,细胞间质是肿瘤细胞赖以生存的微环境、物质代谢和信号交换的场所,是津液转化的桥梁和痰液生成的枢纽。这种病理生理学特征与中医“痰证理论”存在相关性。对肿瘤细胞间质成分和代谢过程的认识,是中胃癌痰本质研究新的切入点,有助于阐明中医胃癌痰病因的特性、特点,为研究中医肿瘤“痰本质”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益气除痰方对肺癌细胞发生上皮间质转化(EMT)的抑制作用及可能的分子机制。方法: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检测并筛选出MALAT-1明显上调的肺癌细胞系H1229,及相对表达偏低的A549,用含益气除痰方的培养基分别进行干预。通过CCK8(Cell Counting Kit-8)试剂盒比色法检测肿瘤细胞的增殖能力;细胞划痕实验以及Transwell侵袭小室实验检测细胞的侵袭转移能力;用蛋白质免疫印记法(Western-blot)检测上皮间质转化相关蛋白转录是否上调;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检测MALAT-1表达情况;并用蛋白质印记法检测TGF诱导的相关通路蛋白Smad2/3磷酸化水平。结果:与空白对照组相比,益气除痰方可抑制不同肺癌细胞株的增殖,抑制作用与MALAT-1表达上调与否关系不大,但是可在较低浓度即可对侵袭转移能力有明显抑制,抑制作用对MALAT-1上调的细胞株更明显,提示抑制水平与MALAT-1的表达下调有关,进一步检测发现益气除痰方可以下调TGF诱导的Smad2/3蛋白磷酸化。结论:益气除痰方抑制肺癌细胞侵袭转移的机制可能是通过下调MALAT-1,抑制Smad2/3磷酸化,从而抑制肺癌细胞发生上皮间质转化的进程。  相似文献   

10.
痰是体内津液代谢失常的病理产物,善于走行和流窜;化痰法是中医治疗肿瘤的主要治法之一;肿瘤微环境的作用与中医"痰"的概念有相通之处,现代药理研究也发现,半夏、浙贝母等多种化痰类中药作用于肿瘤组织能有效调节细胞黏附分子的表达、改善异常的新生血管、逆转肿瘤细胞上皮间质转化(EMT)过程,从而抑制肿瘤转移。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健脾复方胃肠安颗粒抑制人胃癌MKN45细胞侵袭转移的分子机制.方法:体外培养人胃癌MKN45细胞,采用细胞增殖与活性检测(CCK-8)检测不同质量浓度的胃肠安颗粒(600,900,1 200,1 500 mg·L-1)与人胃癌MKN45细胞共孵育24,48,72 h,对细胞增殖活力的影响;采用蛋白免疫印迹法(...  相似文献   

12.
李萍  舒琦瑾 《中医药学刊》2013,(10):2318-2321
目的:探讨丹参酮ⅡA对人胃癌细胞株MKN45体外侵袭转移能力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MKN45细胞体外培养,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抑制率,细胞黏附侵袭实验检测细胞侵袭能力的改变,western blot检测各组培养细胞E-cadherin、CD44V6蛋白表达的变化。结果:与对照组比较,丹参酮ⅡA呈时间剂量性抑制胃癌MKN45细胞的增殖;各浓度丹参酮ⅡA处理组MKN45细胞与Matrigel胶的异质性黏附和侵袭、趋化能力均明显受抑制,有明显的剂量依赖性。western blot显示,丹参酮ⅡA能显著降低CD44V6蛋白、并上调E-cadherin蛋白的表达,与对照组相比,两者均剂量效应性显著。而不同时间组比较,E-cadherin蛋白按72h〈48h略呈负相关趋势(P〈0.05),CD44V6蛋白的时间梯度差异性不很明显(P〉0.05)。结论:丹参酮ⅡA能抑制胃癌MKN45细胞侵袭和转移,其机制可能与直接抑制细胞侵袭转移活动,抑制MKN-45细胞相关基因蛋白CD44V6,促进黏附分子E-cadherin蛋白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检测PCNA mRNA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探讨其与胃癌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逆转录一聚合酶链反应检测77例胃癌患者胃癌组织中PCNA mRNA表达。结果:在高分化胃癌PCNA mRNA的阳性表达率明显低于中、低分化者(P〈0.05);有淋巴结转移胃癌的PCNA mRNA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无淋巴结转移者(P〈0.05));PCNA阳性表达率随浸润深度增加而升高;在Ⅰ期胃癌阳性表达率明显低于Ⅲ/Ⅳ期者(P〈0.05)。结论:PCNA在胃癌的mRNA表达与肿瘤浸润深度、分化程度、临床分期及淋巴结转移有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七方胃痛颗粒对ZEB2、14-3-3ζ/TGF-β/smad通路介导胃癌EMT和获得浸润侵袭转移能力过程中的作用和机制及对EMT细胞的ZEB2、14-3-3ζ表达的影响,为七方胃痛颗粒防治胃癌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参照血清药理学方法制备七方胃痛颗粒含药血清,观察七方胃痛颗粒中药对AGS细胞、TGF-β1诱导AGS细胞形成EMT细胞的干预情况,分别采用细胞划痕试验、Transwell细胞侵袭试验和MTT法检测细胞侵袭迁移穿透能力;采用Western Blot、RT-PCR法检测细胞ZEB2、14-3-3ζ的转录及表达情况。结果与TGF-β1/Smad组和空白对照组相比,七方胃痛颗粒能抑制人胃腺癌AGS细胞及EMT细胞的增殖、侵袭和穿透能力(P<0.05),且EMT细胞中ZEB2、14-3-3ζ蛋白和mRNA表达降低(P<0.05),并呈时间依赖性。结论在体外试验中,七方胃痛颗粒能抑制人胃腺癌AGS细胞及其EMT细胞的增殖、侵袭和穿透能力,其机制可能与抑制其ZEB2、14-3-3ζ及TGF-β/smad通路相关,从而达到抗癌作用。  相似文献   

15.
16.
目的探讨南蛇藤提取物(COE)对人胃癌SGC-7901细胞的侵袭和转移的影响及其分子机制。方法 MTT法检测COE对人胃癌SGC-7901细胞增殖的影响;Transwell小室实验检测COE对SGC-7901细胞侵袭和转移能力的影响。Western blotting检测经COE作用后的SGC-7901细胞中金属基质蛋白酶(MMPs)MMP2、MMP9和金属基质蛋白酶抑制因子(TIMPs)TIMP1、TIMP3的蛋白水平。RT-PCR检测经COE作用后的SGC-7901细胞中MMP2、MMP9、TIMP1、TIMP3的m RNA表达情况。结果 Transwell实验显示,经20、40、80 mg/L COE处理过的SGC-7901细胞穿膜数明显减少并呈一定的浓度依赖性。Western blotting结果显示,经20、40、80 mg/L COE处理过的SGC-7901细胞,MMP2、MMP9蛋白的表达水平明显降低,而TIMP1、TIMP3蛋白表达水平明显上调。RT-PCR结果显示,经20、40、80 mg/L COE处理过的SGC-7901细胞中MMP2和MMP9的m RNA水平有轻微升高趋势,而TIMP1和TIMP3的m RNA水平明显大幅上调(P0.001)。结论 COE能明显抑制人胃癌SGC-7901细胞的侵袭和迁移,其机制可能与下调MMP2、MMP9蛋白水平直接相关。而其作用的实现,很可能是通过直接上调TIMP1和TIMP3的m RNA转录水平从而提高TIMPs蛋白表达水平实现的。  相似文献   

17.
Astragaloside IV (AS‐IV) has been reported to possess anti‐metastasis activity in cancer cells. However, it is unknown whether AS‐IV could inhibit epithelial‐mesenchymal transition (EMT), a cellular de‐differentiation program that promotes metastasis, in cancer cells. The aim of this study was to study the effect and mechanism of AS‐IV on EMT in gastric cancer (GC) cells.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AS‐IV significantly inhibited cell viability, invasion, and migration of GC cells. The E‐cadherin to N‐cadherin switch and expression of Vimentin and metastasis‐related genes were induced by 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 β1 (TGF‐β1), whereas AS‐IV reversed the induction. In addition, AS‐IV inhibited TGF‐β1‐induced activation of PI3K/Akt/NF‐κB. Inhibition of the PI3K/Akt/NF‐κB pathway reversed TGF‐β1‐induced EMT. In conclusion, AS‐IV inhibited TGF‐β1‐induced EMT through inhibition of the PI3K/Akt/NF‐κB pathway in GC cells. AS‐IV might be an effective candidate for the treatment for GC.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参芪抑瘤方(抑瘤方)血清抑制MKN-45增殖和侵袭转移作用,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采用噻唑蓝(MTT)比色法检测细胞活力;Trans-well和划痕实验观察细胞侵袭与迁移能力;实时荧光定量PCR(Real-time PCR)技术检测环氧合酶-2(COX-2)和人第10号染色体缺失的磷酸酶(PTEN)mRNA表达;免疫组化检测细胞COX-2,PTEN蛋白表达。结果:参芪抑瘤方含药血清(2.8 g·m L-1)干预24,48,72 h后,抑制率为31.25%,33.09%,34.50%;参芪抑瘤方含药血清(2.8 g·m L-1)干预48 h后,细胞侵袭能力、转移能力和迁移能力分别下降了36.18%,49.46%,36.46%;COX-2 mRNA表达量下降90%,PTEN升高89.72%;与空白血清组比较,参芪抑瘤方组COX-2蛋白表达减弱;PTEN蛋白表达增强(P0.05)。结论:参芪抑瘤方药物血清通过影响COX-2,PTEN mRNA和蛋白表达,抑制MKN-45细胞的增殖,减弱其侵袭转移能力。  相似文献   

19.
胃癌是指发生在胃上皮组织的恶性肿瘤,临床难以治愈,预后较差,发病率和致死率常年居高不下。近年来,通过调控细胞自噬防治胃癌成为研究的热点。自噬是指细胞利用溶酶体消化降解自噬体中多余或受损的胞质、蛋白及细胞器,以实现细胞成分再循环使用的过程。低水平自噬对癌细胞有杀伤作用,当处于应激状况下可促进癌细胞增殖,因此自噬被喻为一把"双刃剑",在癌症的发生、发展、转移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越来越多研究表明,中医药宏观上可针对胃癌病机辨证论治,微观上可通过干预自噬相关基因、信号通路及蛋白活性,进而调控胃癌细胞的自噬过程,有效发挥抗癌作用。以细胞自噬为切入点,探析中医药通过调控自噬对胃癌细胞的影响和作用,以期对胃癌的临床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