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目的:观察基质金属蛋白酶-2、9在心血瘀阻证心肌微环境的变化。方法:建立大鼠急性心梗心血瘀阻证模型,分为假手术组、健康对照组、心虚瘀阻证组,然后用ELISA方法观测其基质金属蛋白酶2、9的表达。结果:基质金属蛋白酶2血瘀阻证表达高于健康对照和假手术组(P<0.05),基质金属蛋白酶9三组间均有差异,其中心血瘀阻证组最高,其次为假手术组、健康对照组(P<0.05)。结论:基质金属蛋白酶-2、9参与心血瘀阻证心肌微环境的变化,是中医证候本质的物质学基础。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脑溢安对脑缺血大鼠脑组织的基质金属蛋白酶(MMPs)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大脑中动脉线栓法制备脑缺血再灌注模型,参考Longa5分制法在动物麻醉清醒后进行评分,免疫组化染色检测脑组织MMP-2.9蛋白的表达。结果脑缺血组大鼠伤侧脑组织基质金属蛋白酶(MMP-2,9)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假手术组(P〈0.05)。治疗组基质金属蛋白酶(MMP-2,9)的表达水平明显低于脑缺血组(P〈0.05)。结论脑溢安能抑制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后脑组织中MMP-2,9蛋白表达,减轻缺血再灌注损伤。  相似文献   

3.
华琼 《新中医》2011,(5):35-37
目的:观察固本通关饮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疗效,及对一氧化氮(NO)/血清内皮素(ET)、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MMP)/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剂(TIMP)失衡的影响。方法:将100例符合标准的糖尿病肾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服固本通关饮。观察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生存质量评分及血清ET-1、NO、MMP-9、TIMP-1水平的变化。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88%,对照组为74%,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2组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及生存质量评分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2组血清ET-1、NO、MMP-9、TIMP-1水平治疗后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或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P〈0.05)。2组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固本通关饮能够较好地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和生化指标,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4.
黄彩梅  王勤洁  周强  张洁 《河北中医》2013,(12):1771-1773,1863
目的观察红藤方对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血清基质金属蛋白水解酶-9(MMP-9)、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剂-1(TIMP-1)水平的影响。方法将73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7例予红藤方治疗,对照组36例予孕三烯酮治疗。2组均治疗3个月。观察2组治疗前后血清MMP-9、TIMP-1及MMP-9/TIMP-1水平改变情况。并设正常组40例进行对照。结果治疗组、对照组血清MMP-9均高于正常组(P〈0.05),血清TIMP-1均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MMP-9/TIMP-1水平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对照组治疗后血清MMP-9与正常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对照组与正常组血清TIMP-1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治疗组与正常组比较血清TIMP-1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对照组血清MMP-9/TIMP-1与正常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治疗后治疗组更接近于正常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前后MMP-9及MMP-9/TIMP-1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前后MMP-9/TIMP-1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照组治疗前后血清MMP-9、TIMP-1、MMP-9/TIMP-1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子宫内膜异位症发生与血清MMP-9、TIMP-1水平失调有关,红藤方作用机制与调整血清MMP-9/TIMP-1表达,抑制异位内膜的侵袭性有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中风病痰证与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的关系。方法测定中风病痰证(30例)、非痰证(35例)及正常组(30名)发病后24h内的血清MMP-9水平,并记录患者入院时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结果中风病痰证患者MMP-9含量、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高于非痰证患者(P〈0.05或P〈0.01);中风病患者MMP-9水平高于正常组(P〈0.01)。结论中风病痰证可以根据神经功能缺损评分、MMP-9水平进行客观诊断。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胎盘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及Flt-1的表达情况及其相互关系。方法:选择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孕妇100例为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组,正常妊娠妇女106例为对照组,胎盘娩出后取胎盘组织经过固定、切片,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胎盘组织中的MMP-9和Flt-1的阳性表达率,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组胎盘组织的MMP-9表达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且随着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病情的加重而减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组Flt-1表达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且随着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病情的加重而减低;血清胎盘MMP-9表达率与Flt-1表达率存在相关性(P〈0.05)。结论:妊高征患者胎盘组织MMP-9及Flt-1表达率降低,可能促进了该病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生肌化瘀方对糖尿病大鼠皮肤溃疡创面组织中基质金属蛋白酶-3(MMP-3)和基质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剂-1(TIMP-1)表达的影响效应。方法以糖尿病大鼠皮肤溃疡模型为研究对象,采用不同配伍比例的生肌化瘀方(生肌方与化瘀方分别按2:1、1:1和1:2比例组合)进行干预,采用West—ernblot法检测皮肤渍疡组织中MMP.3蛋白表达,免疫组化法检测TIMP.1蛋白表达。结果在成模各时间点,各组糖尿病大鼠血糖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与正常创面组比较显著升高(P〈0.01)。创面面积处理前后差值方面,生肌化瘀3号方组、正常创面组均明显优于糖尿病溃疡模型组(P〈0.05)。Westernblot法检测结果显示:生肌化瘀2号方组MMP-3蛋白表达高于生肌化瘀3号方组(P〈0.05)。免疫组化法检测结果显示:生肌化瘀2号方组TlMP.1蛋白的表达低于糖尿病溃疡模型组和生肌化瘀1号方组(P〈0.05),生肌化瘀3号方组的表达高于生肌化瘀2号方组(P〈0.01)。结论在创面修复早期,采用生肌化瘀3号方生肌方有利于促进创面愈合;在创面愈合晚期,采用生肌化瘀2号方可能有利于抑制病理性瘢痕的形成。  相似文献   

8.
目的通过通心络胶囊(以下简称“通心络”)对载脂蛋白E基因敲除小鼠[ApoE(-/-)]冠状动脉斑块和心肌病理组织学及其循环内皮细胞(CEC)、内皮素(ET)、基质金属蛋白酶-1(MMP-1)、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基质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剂1(TIMP1)等指标的干预变化,探究其治疗冠心病(CHD)动脉粥样硬化(AS)的疗效机制。方法将40只ApoE(-/-)小鼠作为实验组,建立冠状As模型,随机分为模型组、辛伐他汀组和通心络高、中、低剂量组,分别给予相应药物干预8周;另选8只同系的小鼠作为正常对照组。观察各组小鼠冠状动脉斑块和心肌病理组织学及其CEC、ET、MMP-1、MMP-9、TIMP1等指标的变化。结果模型组小鼠冠状动脉病变主要位于心肌内的小分支、心肌细胞、心肌间质,均分为6.33±1.48。辛伐他汀组均分为2.62±2.25;通心络低、中、高剂量组均分为4.5±1.71、3.12±1.81、2.38±2.34。各给药组与模型组比较,P〈0.05或P〈0.01;通心络中、高剂量组与辛伐他汀组比较,P〉0.05。模型组第4周开始,血中CEC显著增多,与正常组相比,P〈0.01,与通心络高剂量组在造模后第4、8、12周相比,P〈0.05或P〈0.01,与中剂量组在造模后第4、12周相比,P〈0.05。模型组小鼠血清ET含量高于正常组,P〈0.05,与通心络3个剂量组相比,P〈0.01。通心络高剂量组MMP-1和MMP-9水平均低于模型组,而TIMP1水平高于模型组,P〈0.05或P〈0.01,通心络中剂量组MMP-9水平低于模型组,P〈0.05。结论通心络具有抗冠状AS和稳定斑块的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改善血管内皮细胞功能障碍(EDF)和抑制血管重构相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糖肾1号方治疗糖尿病肾病前后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基质金属蛋白酶-1(TIMP-1)指标变化。方法60例早期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加用糖肾1号方(黄芪、丹参、葛根、当归、麦冬、水蛭、益母草等),治疗一月后观察两组治疗前后指标变化。结果糖肾1号方治疗组血清MMP-2水平升高,TIMP-1水平下降,较对照组均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糖肾1号方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疗效明显: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肝纤维化不同证型与基质金属蛋白酶(MMPs)及其抑制因子的关系.方法 清洁级雄性SD大鼠140只,依随机数字表法分为4组:正常对照组20只、单纯肝纤维化组30只、肝纤维化肝郁脾虚证组、肝纤维化气虚血瘀证组各45只.各模型组先用四氯化碳注射法复制肝硬化疾病模型,然后肝郁脾虚证组附加夹尾和大黄灌胃法、气虚血瘀证组附加游泳疲劳法,并以相应药物干预.采用免疫组化法测定肝组织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和金属蛋白酶抑制剂2(TIMP-2)水平.结果 各模型组肝组织中MMP-2、MMP-9和TIMP-2均较正常组明显升高(P<0.01或P<0.05),以气虚血瘀组最为明显.结论 基质金属蛋白酶及其抑制因子与肝纤维化密切相关,在不同中医证型中表达有差异,可作为肝纤维化中医辨证分型及疗效评价的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冠心病心绞痛寒凝血瘀证大鼠心肌细胞凋亡及Bax、Bcl-2蛋白表达情况。方法:采用垂体后叶素大剂量静脉注射建立冠心病心绞痛寒凝血瘀证动物模型,运用TUNEL法检测细胞凋亡凋亡指数;免疫组化法检测心肌Bax、Bcl-2蛋白的表达;透射电镜观察大鼠心肌细胞的超微结构改变。结果: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大鼠心肌细胞凋亡指数显著升高(P<0.05),Bax蛋白表达显著增加(P<0.01),Bcl-2蛋白表达无明显变化,Bax/Bcl-2显著升高(P<0.01),透射电镜下可见部分心肌细胞核固缩,染色质边集,线粒体聚集、肿胀,部分膜破裂,嵴降解。结论:心肌细胞凋亡参与了冠心病心绞痛寒凝血瘀证心肌缺血损伤的病理过程,Bax/Bcl-2表达失衡激活线粒体途径参与了冠心病心绞痛寒凝血瘀证心肌细胞凋亡的调控。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早发冠心病(Premature Coronary Heart Disease,PCHD)中医证型与纤维蛋白原及血尿酸的相关性。方法:196例经冠状动脉造影确诊为冠心病的患者(男<55岁,女<65岁),中医辨证为心血瘀阻证(58例)、痰浊闭阻证(55例)、非痰瘀证(83例),另选健康对照组57例,检测三组Fg、UA含量。结果:①血浆Fg含量的比较:与健康对照组相比,PCHD组血浆Fg含量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心血瘀阻证及痰浊闭阻证组与非痰瘀证组比较血浆Fg含量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痰浊闭阻证组与心血瘀阻证组比较血浆Fg含量无差异(P>0.05)。②血尿酸含量比较:与健康对照组相比,PCHD组血浆UA含量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CHD三组之间UA含量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Fg含量变化可能与PCHD中医证型可存在相关性,PCHD心血瘀阻证及痰浊闭阻证的病理基础可能与血液高凝高粘状态有关。Fg、UA水平升高可能是PCHD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心痛方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UAP)痰瘀气滞痹阻证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清基质金属蛋白2(MMP-2)的影响,探讨其治疗UAP的机制。方法采取随机分层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心痛方+西医常规治疗)及对照组30例(西医常规治疗),均连续用药4周,进行临床疗效观察并检测2组治疗前后血清MMP-2水平变化。结果治疗组在改善中医证候、缓解心绞痛、停减硝酸甘油使用以及降低血清MMP-2浓度等方面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心痛方治疗UAP有良好疗效,能降低UAP患者血清MMP-2水平,从而减缓粥样斑块的进展,稳定斑块。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血府逐瘀汤对心肌缺血大鼠模型缺血区心肌血管新生的影响及其祛瘀生新(生新络)作用机制。方法:采用结扎大鼠冠状动脉左前降支制备急性心肌缺血模型,用血府逐瘀汤进行干预,分别于第7天、第14天处死动物取血,采用硝酸还原酶法检测大鼠血清NO的含量,HE染色观察缺血区心肌形态学的改变,免疫组化法检测缺血区心肌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Delta样配体4(Delta-like ligand 4,DLL4)蛋白的表达。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血清NO含量明显降低(P〈0.01),缺血区心肌VEGF、DLL4蛋白表达增加(P〈0.05);与模型组比较,血府逐瘀汤组、麝香保心丸组血清NO含量均升高(P〈0.05),缺血区心肌VEGF、DLL4蛋白表达明显增加(P〈0.01)。结论:血府逐瘀汤可促进心肌缺血大鼠模型缺血区心肌血管新生,对实验性心肌缺血损伤有保护作用,其祛瘀生新(生新络)作用与提高血清NO含量及缺血区VEGF、DLL4蛋白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药物洗脱支架植入前后中医证型变化的规律及药物支架对中医证型的影响。方法对108例冠心病患者行药物洗脱支架植入术前后进行中医证候分型,常见有气虚、阳虚、阴虚、气滞、血瘀、痰浊等证型。按术前、术后24h、术后1周、术后1个月4个时间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标实证中除痰浊外,气滞证在介入术后24h、术后1周、术后1个月各阶段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阶段与术前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血瘀证除术后24h与术后1周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外,余各组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本虚证中气虚、阳虚、阴虚各证各阶段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药物洗脱支架介入治疗明显改善冠心痛气滞证和血瘀证,充分证明了气滞血瘀是介入术后再狭窄的病机关键;但对本虚证的改变无统计学意义,故不能从根本上改变冠心痛的本虚标实的病机特点。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不同中医证型与N端脑钠肽前体的关系。方法:153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按照郑筱萸的《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中中药新药治疗心力衰竭的临床研究指导原则分为7型,另外设健康人组,观察8组肝肾功能、N端脑钠肽前体(PRO—BNP)水平。结果:各组性别、年龄、体重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正常对照组比较,7种中医证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肌酐(Cr)、尿素氮(BUN)水平无明显升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N端脑钠肽前体水平均明显升高(P〈0.05);7种中医证型中,又以气虚血瘀型和阴竭阳脱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N端脑钠肽前体水平最高,明显高于其他5组,而气虚血瘀型和阴竭阳脱型之间N端脑钠肽前体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中,以气虚血瘀证型和阴竭阳脱证型与N端脑钠肽前体关系最为密切。  相似文献   

17.
目的:明确电针对早、中期老年性膝关节骨关节炎基质金属蛋白酶-3(MMP-3)的影响。方法:将60例入组患者随机分为电针组和西药组,观察治疗前后西安大略和麦克马斯特大学骨关节炎调查表(WOMAC)评分及血清MMP-3含量的变化。结果:WOMAC评分显示两组治疗均有效,电针治疗4周后疗效优于西药组(P〈0.05),电针组与治疗前自身比较,血清MMP-3水平有显著差异(P〈0.05),与西药组治疗后比较血清MMP-3水平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电针对早、中期老年性膝关节炎具有治疗作用,能有效降低血清MMP-3含量。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三七、绞股蓝及其总皂苷对动脉粥样硬化模型家兔主动脉基质金属蛋白酶及其抑制因子表达的影响,并从基因水平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40只新西兰兔随机分为5组,即三七绞股蓝饮片组、三七绞股蓝总皂苷组、阳性药物组、模型组与正常对照组,以高脂饲料和免疫损伤联合复制动脉粥样硬化模型,各药物组在造模的同时预防给药,12周后检测各组实验兔血清脂质水平,观察兔主动脉病理学变化,RT-PCR检测主动脉壁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剂1(TIMP-1)表达水平。结果模型组的血清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的含量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三七绞股蓝饮片组的TC明显低于模型组(P〈0.05),三七绞股蓝总皂苷组的TG明显低于模型组(P〈0.05)。各药物预防组的主动脉病理形态学变化与模型组比较有明显差异(P〈0.01,P〈0.05)。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的主动脉组织MMP-9mRNA的表达明显增强,TIMP-1mRNA的表达明显减弱。与模型组比较,三七绞股蓝饮片组、皂苷组的MMP-9mRNA表达量水平均降低,TIMP-1mRNA的表达明显增加。结论三七绞股蓝配伍可调节MMP-9/TIMP-1mRNA的表达,降低血脂水平,具有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下调主动脉组织MMP-9mRNA的表达,上调TIMP-1mRNA的表达可能是其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加味丹参饮预处理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hs-CRP表达的影响。方法:将60只SD实验大鼠随机分为5组:即假手术组,模型组,加味丹参饮低、中、高剂量组。各组连续灌胃给药7d,对除假手术组的其余组大鼠行I/R模型制备。观察各组大鼠心肌酶、hs-CRP的变化。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中可见大量hs-CRP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模型组比较,加味丹参饮中、高剂量组hs-CRP表达明显减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剂量组虽较中剂量组有所降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加味丹参饮低剂量组与模型组hs-CRP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味丹参饮预处理可以通过减少hs-CRP的表达而减轻缺血再灌注损伤,保护心肌,且存在剂量关系。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参附注射液对局灶性脑缺血大鼠血脑屏障(blood brain barrier,BBB)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利用线栓法制作脑缺血/再灌注模型,再灌注24h后进行神经功能评分,应用伊文思蓝法(Evans Blue,EB)观察对照组与参附注射液治疗组(SFI)BBB通透性,采用干湿重法比较脑含水量、TTC法比较脑梗死面积。蛋白印迹法检测金属硫蛋白酶9(matrix metalloproteinase-9,MMP-9)及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Extracellular regulated protein kinases,ERK)的表达。结果:参附注射液治疗组的血脑屏障通透性、脑含水量、脑梗塞体积、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均比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和对照组相比,SFI组的MMP-9及磷酸化ERK的蛋白表达明显降低。结论:参附注射液对大鼠脑缺血模型的血脑屏障具有保护作用,其作用机制与抑制MMP-9及ERK信号通路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