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检测58例严重颅脑外伤的心电图,心肌酶谱,发现81%心电图异常与73%心肌酶谱变化同时存在。心电图变化表现为各种心律失常,ST-T改变,Q-T延长,心肌酶谱变化主要以谷草转氨酶肌酸磷酸激酶和同功酶增高为主。增高范围为;AST160-1280u/L,CK420-3120u/L,CK-MB24-72ul/L。酶谱的变化与Glascow计分标准呈负相关,并与疾病的预后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2.
杜卫星 《西部医学》2007,19(6):1074-1075
目的 观察慢性肺心病急性发作期患者治疗前后心肌酶谱、肌钙蛋白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分别监测125例慢性肺心病急性发作期患者治疗前及治疗4、7、10、14天后血清心肌酶谱、血浆肌钙蛋白及血气分析指标,并与对照组比较.结果 治疗组治疗前心肌酶谱及肌钙蛋白比对照组明显高(P<0.01);治疗显效、好转后,心肌酶谱及肌钙蛋白与治疗前对比下降更显著(p<0.01),有的恢复至对照组水平(P>0.05),而无效及死亡病例,心肌酶谱和肌钙蛋白升高明显.结论 心肌酶谱和肌钙蛋白的动态变化对慢性肺心病急性发作患者的心肌损害有诊断和治疗观察价值,肌钙蛋白尤为显著.  相似文献   

3.
新生儿窒息早期心肌酶谱与肌钙蛋白I检测结果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新生儿窒息的本质是缺氧 ,它可以对多系统多脏器功能造成不同程度的损伤 ,其中以心脏受累较常见( 1) 。为了对窒息新生儿心肌受损的程度尽早作出诊断 ,近 2年来 ,我科对因窒息住院的 86例新生儿及同期出生的足月顺产儿作血清心肌酶谱及肌钙蛋白Ⅰ的测定 ,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 材料与方法标本来源 窒息组 86例新生儿均为儿科新生儿病房的住院患儿。新生儿窒息程度按Apgar评分 ,1分钟 0~ 3分为重度窒息 ,4~ 7分为轻度窒息。其中重度窒息3 8例 ,轻度窒息 48例。出生体重平均为 3 2 96.6g ,其中男 49例 ,女 3 7例 ,入院龄均≤ 2 4小时。对…  相似文献   

4.
目的 研究肾综合征出血热患者各病期心肌酶谱和心肌肌钙蛋白I(cTnI)的动态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 使用美国EKTACHEM 750XRC Analyzer生化分析仪测定对肾综合征出血热患者各病期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磷酸肌酸激酶(CK)及其同工酶(CK—MB)、乳酸脱氢酶(LDH)和α—羟丁酸脱氢酶(α—HBDH)进行测定,cTnI采用杭州埃夫朗生化制品有限公司试剂盒测定。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在发热期仅AST、LDH和cTnI有显著性变化,其他指标变化不显著;低血压休克期AST、LDH和CK-MB活性最高,其他指标差异显著;少尿期CK、α—HBDH和cTnI变化达到高峰;多尿期AST出现一个新的高峰;恢复期除AST、cTnI外,其余指标均恢复正常。结论 对肾综合征出血热患者心肌损伤相关指标的测定有助于肾综合征出血热的诊断、分期及预后判断。  相似文献   

5.
目的 :了解烧伤患者的血清肌钙蛋白I(TnI)水平 ,以明确TnI测定对烧伤后心肌损伤诊断价值。方法 :采用双抗体夹心ELISA方法测定92例烧伤患者的血清TnI水平并与患者伤后血清心肌酶水平比较,同期与22例心肌梗死患者进行对照。结果 :TnI在特重度烧伤组为 (8.12±1.44)ng/ml,阳性率为50.0 % (10/20) ;重度烧伤组为 (3.62±0.99)ng/ml,阳性率为20.0 % (5/25) ;电击伤组为 (8.90±1.70)ng/ml,阳性率为48.0 % (12/25) ;心梗组为 (74.45±22.5 )ng/ml,阳性率为100.0% (22/22)。表明烧伤后血清TnI升高水平及阳性率与烧伤面积有关 ,且多数病人血清TnI水平在伤后48h内升高。结论 :烧伤患者早期即存在心肌损伤 ,测定血清TnI对于烧伤后心肌损伤诊断的特异性明显优于心肌酶。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新生儿窒息血清心肌酶谱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乳酸脱氢酶(LDH),肌酸磷酸激酶(CK),α-羟基丁酸脱氢酶(α-HBDH)和肌酸磷酸激酶同功酶(CK-MB)及肌钙蛋白Ⅰ(CTnⅠ)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日立7180型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轻度窒息患儿36例、重度窒息患儿53例及同期无窒息新生儿...  相似文献   

7.
蒋锐锋 《浙江医学》2003,25(9):538-539
新生儿寒冷损伤为低体温所致 ,病情严重者可出现多脏器功能损害 ,是新生儿期危重症之一。笔者通过检测寒冷损伤新生儿血清心肌酶谱变化 ,以探讨寒冷损伤对新生儿心肌损害的影响。现报道如下。1.1对象冷伤组68例 ,系我院2001年1月~2002年5月以新生儿寒冷损伤收住入院的患儿 ,剔除治疗过程中经B超检查证实为先天性心脏病者及入院24h内死亡者。根据入院时体温分成两组 ,冷伤Ⅰ组55例 ,男性34例 ,女性21例 ,入院时体温30~35℃ ,入院日龄 (4.65±2.14)d ,胎龄 (36.8±1.6)周 ;冷伤Ⅱ组13例 ,男性8例 ,女性5例 ,入院时体温<30℃ ,入院日龄 (4.4…  相似文献   

8.
目的: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外伤24 h内检测心肌肌钙蛋白I(cardiac troponin I,cTnI)并进行有关的临床观察和分析,探讨其与患者病情发展及预后的关系?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对新入院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外伤后24 h内检测血cTnI,解读重型颅脑损伤患者cTnI异常升高的发生率,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高低与cTnI的关系,cTnI升高与颅脑损伤患者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和死亡率的关系,cTnI预测重型颅脑外伤患者死亡的统计学意义?结果:①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外伤后24 h内cTnI异常升高率达25.6%(45/176);3例(7.7%)达0.04 ng/mL,其余正常;② cTnI异常升高患者更易发生心血管事件:心电图异常,超声心动图异常,N-末端B型利钠肽原(NT-proBNP)>300 ng/L;③住院期间共死亡47例(26.7%),主要死亡原因为心跳呼吸骤停?多器官功能衰竭和心功能衰竭;④如cTnI>0.4 ng/mL,预测敏感度为36.2%?特异度达97.7%?阳性预测值达85.0%且假阳性情况很少;如cTnI测定值超过1.0 ng/mL,则患者全部预后不良?结论: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外伤24 h内血cTnI异常升高者其颅脑损伤程度更重并容易发生心血管事件和死亡,可作为损伤严重度分层及死亡预测指标;该型患者cTnI异常可能主要出现于外伤早期阶段,其异常升高的机制不清,可能与其他疾病如蛛网膜出血不同?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心肌肌钙蛋白和心肌酶对急性心肌梗死(AMI)和病毒性心肌炎(VMC)的诊断价值。方法:对126例胸痛患者采用胶体金层析试纸条检测心肌肌钙蛋白I(cTnI);采用酶反应速率法检测心肌酶各项指标。结果:AMI和VMC时,cTnI阳性率分别为91.1%和41.7%,两组阳性结果比较差异显著(P〈0.005),心肌酶谱各项指标AMI时升高均非常明显,VMC时CK、CK-MB升高幅度较大,但不如AMI时显著。结论:cTnI具有灵敏、特异、预告准确、持续时间长等特点,是AMI的理想标记物,但传统的心肌酶谱也是不可替代的,在协助诊断AMI和VMC时cTnI和心肌酶谱必须结合起来判断。  相似文献   

10.
目的:通过测定血清心肌酶谱及肌钙蛋白T(cardiac troponin T,cTnT),探讨其对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infarction,AMI)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AMI患者45人作为病例组,健康体检者50人作为对照组,采集其静脉血进行分离、检测,数据经统计学分析后进行比较。结果:在AMI早期,心肌酶谱和cTnT的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且cTnT升高的幅度较心肌酶谱显著,病例组cTnT检测阳性率较高。结论:联合检测血清中的心肌酶谱与cTnT,具有协同互补的作用,对AMI的早期诊断及疗效观察有较高价值。  相似文献   

11.
王和梅 《中国医药导报》2010,7(34):95-95,98
目的:探讨老年重型颅脑外伤患者有效的围术期护理措施,尤其是术后并发症的预防措施。方法:对50例老年重型颅脑外伤患者的围术期护理及并发症的防治进行回顾及总结。结果:本组治愈29例,死亡15例,致残6例,其中12例死于术后并发症。结论:老年重型颅脑外伤患者术后因多种原因易并发肺部感染、急性应激性溃疡及术后多发血肿而危及生命,必须提早预防。  相似文献   

12.
魏宏学  李忠 《甘肃医药》2009,28(1):12-14
目的:总结重型颅脑损伤的诊治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196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按GOS分级评估疗效,治愈及好转116例;中残24例;重残13例;植物状态5例;死亡38例。结论:早诊断早治疗,积极手术及结合术后综合治疗可降低重型颅脑损伤病死率及致残率。  相似文献   

13.
陈元姝 《吉林医学》2013,34(7):1214-1215
目的:探讨早期肠内营养对ICU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营养状况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将94例ICU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52例)和对照组(42例),两组患者均给予积极治疗,观察组给予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对照组给予肠外营养支持,观察两组患者营养状况及并发症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入院时ALB及TP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入院第8天时ALB及TP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早期肠内营养用于ICU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后脑脊液内皮抑素(ES)水平的动态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将30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作为病例组,20例同期在我院放射科行椎管造影检查的腰椎间盘突出患者(均无其他疾患)作为对照组,结合入院时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评分)及伤后6个月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评分),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对照组及病例组患者入院后24 h及3、5、7 d的脑脊液ES水平,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脑脊液ES水平在预后评估中的价值。结果病例组伤后3、5、7 d的脑脊液ES水平分别为(48.96±25.77)、(62.32±40.08)和(64.52±38.46)ng/L,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的(33.86±13.29)ng/L(P值分别<0.05、0.01),病例组伤后3、5、7 d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GCS评分3~5分亚组在伤后3和5 d的脑脊液ES水平明显高于GCS评分6~8分亚组(P值均<0.05)。预后恶劣亚组在伤后5和7d的脑脊液ES水平显著高于预后良好亚组(P值分别<0.05、0.01)。经ROC曲线分析,伤后7d的脑脊液ES水平对患者预后的评估准确性较高,其预测患者预后不良的最佳阈值为≥67.29 ng/L,灵敏性和特异性分别为75.0%和83.3%。结论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伤后脑脊液ES水平明显升高,其水平变化在反映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脑组织受损的程度及预后评估中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5.
陈竹芳  毛青 《中国现代医生》2013,51(20):106-108
目的 探讨快捷护理路径在重症颅脑损伤患者急救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分别采用快捷护理路径和常规护理对观察组(71例)和对照组(69例)重症颅脑损伤患者进行护理,采用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APACHEⅡ)评估患者病情变化,对比两组APACHEⅡ、急救时间、住院时间、急救死亡率、住院死亡率和急救费用.结果 观察组与对照组入院时APACHEⅡ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病情稳定,APACHEⅡ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急救时间和住院时间均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急救死亡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住院死亡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急救费用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 快捷护理路径的应用能显著提高重症颅脑损伤患者的急救效率,改善患者预后,减轻经济负担,是一种高效经济的护理模式.  相似文献   

16.
新生儿窒息后血清心肌肌钙蛋白 I 测定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新生儿窒息患儿血清心肌肌钙蛋白Ⅰ(cTn—Ⅰ)水平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全自动化学免疫系统检测40例新生儿窒息患儿(轻度窒息、重度窒息)血清cTn—Ⅰ和肌酸磷酸激酶心型同功酶(CK—MB),并与10例健康新生儿进行对照比较。结果:各组窒息新生儿血清cTn—Ⅰ浓度明显升高,轻度窒息组、重度窒息组两两之间及与对照组相比均差异显著(P<0、05)。窒息组血清中cTn—Ⅰ浓度与CK—MB浓度呈显著正相关(r=0.669,P<0.05)。窒息组中有心血管并发症与无心血管并发症患儿血清cTn—Ⅰ浓度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且重度窒息组中两者差异更显著(P<0.01)。轻度窒息组和重度窒息组中有心血管并发症组患儿血清cTn—Ⅰ浓度比较差异显著(P<0.05);而无心血管并发症组急儿血清cTn—Ⅰ浓度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cTn—Ⅰ可作为新生儿窒息所致急性心肌损伤的辅助诊断指标。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亚低温对重型颅脑创伤患者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表达的影响及其临床意义。方法:50例重型颅脑创伤患者随机分为亚低温组24例、常规治疗组(对照组)26例。亚低温组均于伤后24h内接受亚低温治疗。ELISA测定两组患者不同时间点的血清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水平,同时监测病人颅内压(ICP)以及生命体征、血气、血电解质及动脉血氧饱和度等,并根据GOS评估法判断预后。结栗:与对照组相比,亚低温组患者血清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表达水平明显增高(P〈0.01),颅内压明显降低(P〈0.01),生命体征、血气、血电解质、动脉血氧饱和度差异无显著性,无严重并发症,死亡率低,预后改善明显。结论:亚低温治疗可提高重型颅脑创伤患者血清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的表达水平,降低颅内压,具有肯定的脑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肠外与肠内营养支持在重型颅脑损伤中的效果。方法重型颅脑损伤手术病人80例按营养方式不同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40例,治疗组采用肠内营养支持,对照组采用肠外营养支持。结果两组营养支持前ALB与PA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营养支持后ALB与PA在两组都明显升高,其中治疗组升高更加明显(P<0.05)。结论用鼻肠管进行早期肠内营养支持,有利于颅脑损伤病人更好地获得必需的营养物质,促进脑损伤后胃动力恢复,是重型颅脑损伤营养支持的首选途径。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脑电监测及脑电图(EEG)分级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脑功能评价及判断预后的作用。方法对60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行脑电监测并将EEG分级和格拉斯哥(GCS)评分、格拉斯哥预后(GOS)评分相结合判断患者脑功能变化和预后结果。结果60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初次EEG检查全部异常。EEG分级与其对应的GCS评分成负相关(r=-0.795,P〈0.01),EEG分级与其对应的GOS评分示亦成负相关(r为-0.583~-0.806,P均〈0.01),初次EEG分级与其相应的GOS评分有显著相关性(P〈0.01)。结论脑电监测及其EEG分级可从电生理学角度客观地评价重型颅脑损伤脑功能变化,判断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胃管或鼻空肠管肠内营养为主的护理干预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护理中的作用,以期为临床工作提供支持。方法收集我院确诊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80例,依患者的入院顺序分为两组,观察组共40例,在常规治疗及护理的基础上应用鼻空肠肠内营养;对照组共40例,在常规治疗及护理的基础上应用胃管营养。观察两组的营养状况、并发症的发生率及家属满意度,观察两组的预后情况。结果观察组的死亡率、置管后并发症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第3天、第7天时血浆蛋白各项指标和家属满意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入监护室的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结论鼻空肠管肠内营养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作用明显,对提高患者生存率及其营养水平有重要价值,临床中可以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