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辨证治愈子宫发育不良型不孕症61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子宫发育不良型不孕症,实属生理性难治之症。但笔者根据中医药辨证施治原则将原发性子宫发育不良型不孕的61例病人全部治愈。年令29~40岁,29~32岁呈一峰值。不孕年限3~15年,7~10年呈一峰值。其中子宫轻中度发育不良者45人,重度发育不良者16例,子宫发育不良兼卵巢发育不全  相似文献   

2.
中医辨证分型治疗不孕症66例朱冬梅上海市风城医院(上海200093)笔者从事临床工作多年,运用祖国医学的辨证分型,根据患者月经周期变化,在经前经后经行不同阶段用药,并结合现代医学的检查,治疗原发性、继发性不孕症66例,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3.
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免疫状态与中医辨证分型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异位症(EndometriosisEMS)的免疫状态与中医辨证分型的关系。方法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EMS患者外周血中的T细胞亚群、B、NK、IL-2R+细胞,并用酶联免疫双抗体夹心法检测外周血及腹腔液中的TNF-α,并与中医辨证分型进行相关关系分析。结果以气滞血瘀、寒凝血瘀、湿热瘀阻三组组成的实证组CD+4/CD+8值升高,而肾虚血瘀组除此变化外,B、IL-2R+细胞百分率增高,外周血及腹腔液TNF-α浓度也显著增高。结论CD+4/CD+8值与多因素逐步回归分析后发现,EMS患者外周血中CD+4/CD+8值与中医辨证分型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乳腺癌中医辨证分型与分子分型之间的关系。方法:收集105例乳腺癌患者,对其临床及病理资料进行分子分型,按照患者舌苔脉象结合乳腺局部和全身症状进行临床分型并记录,进行综合分析。结果:105例患者中,肝郁气滞型患者最为常见,热毒内蕴型患者最为少见,分子分型以Luminal A型最为常见。Luminal A型患者中,肝郁气滞型患者比例最高;Her-2过表达型患者中,气血两虚型患者比例最高;基底细胞样型患者中,热毒内蕴型患者比例最高。结论:在预后最好的Luminal A型患者中,肝郁气滞型患者比例最高,提示肝郁气滞型患者可能预后较好;预后最差的基底细胞样型患者中,热毒内蕴型患者比例最高,提示热毒内蕴型患者可能预后较差;Her-2过表达型患者中,气血两虚型患者比例最高,提示该型患者可在中西医治疗的过程中配合靶向治疗,可能会取得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5.
慢性肝炎与中医辨证分型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几年来,我们对61例HBsAg阳性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进行了系统观察,以探索慢性乙型肝炎与中医辨证分型的关系,兹小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61例中,男性53例,女性8例;年龄最大65岁,最小3岁,平均年龄31.5岁(中位数法),其中20~...  相似文献   

6.
冠心病是临床常见心血管疾病之一 ,以胸部闷痛、短气、喘息为主症。目前发病率逐年上升 ,发病年龄趋向年轻化 ,病死率较高。为了丰富和完善中医辨证论治冠心病的现代科学依据 ,为此我们对 2 36例不同证型的冠心病患者进行心电图检测 ,以探讨其在冠心病中医辨治上的重要作用。1 资料与方法1 .1 病例来源  2 36例均系 1 997~ 1 999年门诊病人 ,其中男性 1 30例 ,女性 1 0 6例 ;年龄 35~ 78岁。1 .2 诊断标准 为了达到研究的客观化、规范化 ,我们参照《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中有关规定 ,将确诊为冠心病者分为 6种证型。1 .3 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7.
8.
不孕症的辨证分型治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笔者近二十年来辨证分型治疗西医妇科确诊的不孕症,多有获效。今举例说明如下。1肾由型.刘某,25岁,1985年3月2日初诊。婚后3年末孕。西医妇科检查为幼稚子宫。形体瘦小,17岁初潮。现经行常推迟,量少,伴少腹疗痛,形寒怕冷,四肢欠温,腰酸痛,小理清长。脉沉细,舌淡、答薄白。用傅青主养精种玉汤加味:全当归、熟地、炒白芍、山英肉、鹿角片各15g,仙灵脾12g,他茅、茧丝子、生甘草各10g,15剂。第2月复诊,药后四肢转温,经量渐多,经行近于正常。嘱行经后第10天再服原方10剂。第3月来告停经50天,检尿“TT”,示已怀孕。但因肾亏…  相似文献   

9.
<正> 胃脘痛属祖国医学的脾胃病范畴。认为脾主运化,胃主受纳,以完成饮食水谷的消化与吸收,乃为人体后天之本。脾胃运化功能失职,气机升降失调可导致胃脘痛。临床上,许多胃、十二指肠疾病都有胃脘痛的见证,中医对其诊治除传统的四诊辨证外尚无客观指标。本实验试图以胃电图(EGG)为指标,观察胃  相似文献   

10.
冠心病心电图与中医辨证分型的关系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相似文献   

11.
陈分乔  许文忠  董旭  梅建强 《中国中医急症》2010,19(8):1322-1322,1390
目的探讨高血压病患者不同中医证型的血脂水平变化及观察不同证型高血压病患者脂质代谢紊乱程度。方法将100例高血压患者分为肝火亢盛、阴虚阳亢、痰湿壅盛、阴阳两虚4型,检测各个证型患者的血清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及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计算TC/HDL的比值。结果痰湿壅盛与肝火亢盛、阴虚阳亢、阴阳两虚三型相比,TG有显著差异(P0.05);阴阳两虚、痰湿壅盛型与肝火亢盛、阴虚阳亢型相比,TC/HDL明显升高,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阴阳两虚型及痰湿壅盛型高血压患者较肝火亢盛证、阴虚阳亢型有更高的发生动脉硬化的危险性和更多心血管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2.
辩证分型治疗不孕症150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立营  靳建华 《新中医》1993,25(1):40-42
  相似文献   

13.
慢性胃炎中医辨证分型与内镜分类关系初探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对120例符合诊断标准的慢性胃炎患者进行中医辨证分型,并进行辨证分型与内镜分类的相关性研究。结果发现,脾胃虚弱型以红斑渗出性胃炎为主,肝胃不和型以癃起糜烂性胃炎为主,胃阴不足型、脾胃湿热型均以萎缩性胃炎为主,胃络瘀血型则以出血性胃炎为主。  相似文献   

14.
韩立民  张小萍 《四川中医》2007,25(11):34-35
目的:探讨胃脘痛中医辨证分型与胃动素浓度的关系。方法:血清放免测定。结果:胃脘痛各证型胃动素分泌大多下降。结论:胃脘痛中医辨证分型与胃动素分泌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15.
冠心病中医辨证分型与一氧化氮关系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通过测定30例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血和外周静脉血中NO浓度,并结合中医辨证分型进行探讨,结果发现:冠心病患者血中NO浓度低于健康对照值;并且,不同中医辨证分型中,气阴两虚型NO浓度更显著地低于心血瘀阻型(P<0.05)。结果提示:血中NO浓度的变化与心肌组织所处的供血状态密切地相关,尤其在冠心病中医辨证分型中,反映了人体正气的盛衰,可作为指导中医辨证分型的一个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16.
充血性心力衰竭中医辨证分型与心功能的关系   总被引:29,自引:1,他引:29  
为探讨充血性心力衰竭不同的辨证分型与心功能的关系,对68例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进行了观察。结果证实各种证型的充血性心力衰竭均有明显的心功能异常。随病情进展,证型复杂,心脏收缩和舒张功能可进一步恶化。应用多普勒超声心动图获得的心功能参数可能成为充血性心力衰竭中医辨证分型的客观指标,其中收缩功能参数可能较舒张功能参数更为敏感。  相似文献   

17.
缺血性脑卒中是危害我国人民健康的三大疾病之一,临床医生判断脑梗死灶大小,确定血管分布区域和脑梗死类型,在急性脑梗死的治疗中是非常重要的,而CT,MRI在起病6~24h内尚不能清楚显示梗死灶,使临床医生缺乏早期判断病变严重程度和血管闭塞部位的客观依据。英国Bamford等提出的OCSP分型就是在不依赖于辅助检查结果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新的分型方法,在欧洲和日本已得到较广泛的应用,而国内对OCSP分型法的认识与应用尚处起步阶段。为此,笔者  相似文献   

18.
高血压病中医辨证分型与血液流变学关系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正> 高血压病是一种常见的心血管疾病,患者血液流变学上存在异常变化,特别是血浆粘度的异常变化更明显。现将我们关于高血压病中医辨证分型与血液流变学的关系,探讨如下。  相似文献   

19.
辨证治疗不孕症319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胡瑞英 《新中医》1998,30(8):41-42
以辨证分型方法将319例不孕症分别5型进行治疗,结果:痊愈167例,占52.35%,好转103例,占32.29%,总有效率为84.64%,认为不再孕症患者肾虚多见,肝郁血瘀也是不孕症的常见病因,而月经失调是不孕症临床常见症状,补肾为主,助以疏肝,活血,是调经种子助孕的基本治法。  相似文献   

20.
通过临床观察发现传统中医对消渴(糖尿病)的证、治思维与临床所见不甚相符。通过总结发现消渴的发生、发展进程为:消渴早期主要表现为气虚痰湿型,消渴中期主要表现为阴虚型,消渴晚期主要表现为阳虚型;合并症早期主要表现为气阴两虚、脉络瘀阻,合并症中期主要表现为阴阳两虚、脉络瘀阻,合并症晚期主要表现为气血阴阳俱虚、痰瘀交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