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高压氧(HBO)加醒脑静联合治疗对弥漫性轴索损伤(DAI)患者促醒作用及对预后的影响。方法将76例DAI患者(GCS≤8分)分成两组。治疗组38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应用高压氧加醒脑静治疗,对照38例。两组于伤后6个月作格拉斯哥治疗结果分级(GOS)评分评估预后,同时比较两组患者的意识好转率。结果高压氧加醒脑静治疗组恢复良好率(47.37%)明显高于对照组(21.05%)(P〈0.05)。结论高压氧加醒脑静治疗弥漫性轴索损伤患者时能加速苏醒,明显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及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2.
早期高压氧治疗脑弥漫性轴索损伤35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刘秋成  雷学  常忠利  宏伟  李滨 《河北医药》2009,31(6):662-664
目的 观察早期高压氧(HBO)治疗脑弥漫性轴索损伤(DAI)的临床疗效,并分析其作用机制。方法DAI患者70例随机分成治疗组及对照组,观察2组清醒人数的平均清醒时间,治疗前后GCS评分变化,治疗6个月后的GOS评分,病死和植物状态的比例,并分析2组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清醒患者的平均觉醒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P〈0.01)。2组3个疗程后的GCS评分及6个月后的GOS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病死率及植物状态比率较对照组低(P〈0.05),临床恢复良好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早期HBO治疗DAI可明显缩短患者昏迷时间,降低病死及伤残率,促进患者神经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3.
高琳 《哈尔滨医药》2016,(4):489-490
目的:探讨对重型颅脑手术后昏迷患者实施促醒护理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5年6月于我院治疗的130例重型颅脑手术昏迷患者为研究对象,本研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用促醒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平均清醒时间短于对照组,且护理后第14d、第28d患者清醒的例数多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且神经功能受损程度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预后好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重型颅脑手术昏迷患者实施促醒护理有助于患者早日苏醒,提高护理满意度,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改善神经功能。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早期应用盐酸纳络酮联合神经节苷脂对重型颅脑损伤昏迷患者的促醒作用及对预后的影响。方法将76例重型颅脑损伤昏迷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8例,对照组予以常规西医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早期应用盐酸纳络酮联合神经节苷脂治疗。两组治疗14d后观察GCS,3个月后按GOS预后评分评定预后,同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1个月意识恢复清醒情况及清醒时间。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1个月意识恢复清醒情况及清醒时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14d后GCS评分及3个月后GOS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应用盐酸纳络酮联合神经节苷脂治疗对重型颅脑损伤昏迷患者有较好的促醒作用,且可促进患者脑功能的恢复,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5.
王燕 《中国医药科学》2013,(21):137-138
目的探讨呼唤式护理干预对脑卒中昏迷患者的促醒作用。方法将86例脑卒中昏迷患者按护理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对照组按神经内科护理常规进行护理,治疗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加用呼唤式护理干预,并在病程不同时间段评定两组患者昏迷量表评分及清醒例数。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的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呼唤组清醒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应用呼唤式护理模式护理脑卒中昏迷患者,能加速患者清醒,提高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6.
李太喜 《中国当代医药》2010,17(19):113-113,116
目的:观察自拟醒脑汤联合西医常规治疗颅脑损伤昏迷的促醒作用。方法:将136例颅脑损伤昏迷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68例,对照组予以常规西医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鼻饲自拟醒脑汤,治疗30d后评价效果。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4.12%,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5.29%,两组综合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清醒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拟醒脑汤联合西医常规治疗颅脑损伤昏迷有较好的促醒作用。  相似文献   

7.
王燕 《中国医药指南》2013,(34):284-285
目的探讨呼唤式护理干预对脑卒中昏迷患者的促醒作用。方法将86例脑卒中昏迷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对照组按神经内科护理常规进行护理;治疗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加用呼唤式护理干预,并在病程不同时间段评定两组患者昏迷量表评分及清醒例数。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的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lasgowcomascale,GCS)评分此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呼唤组清醒率显著优于对照组护〈0.01)。结论应用呼唤式护理模式护理脑卒中昏迷患者,能加速患者清醒,提高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颅脑损伤患者应用刺激性护理对促醒效果的影响。方法本试验选取2017年1~6月就诊我院的100例颅脑损伤致昏迷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利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刺激性的康复护理。对比两组的清醒率、清醒时间、GCS及并发症率等。结果观察组护理后2、4周的清醒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护理后的清醒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恢复良好率、总治疗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刺激性康复护理可提高颅脑损伤致昏迷患者的治疗效果,明显缩短了患者清醒时间,有效的改善了患者的预后,可在临床护理中应用。  相似文献   

9.
谈晓华 《黑龙江医药》2011,24(3):501-503
目的:观察唤醒疗法对颅脑外伤后昏迷患者促醒的疗效。方法:将昏迷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15例和对照组15例,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手术、药物等)。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用声光刺激,针灸推拿、中医穴位按摩及运动训练,人文关怀等为主的促醒治疗。结果:观察组意识恢复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系统的唤醒治疗可明显提高颅脑外伤后昏迷患者的促醒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多感官促醒护理干预对ICU急性重症脑梗死后昏迷患者意识觉醒及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2—2023年于泰安八十八医院住院治疗的ICU急性重症脑梗死后昏迷患者8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40例)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40例)采用多感官促醒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意识觉醒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干预后,与对照组相比较,观察组意识状态恢复总有效率更高(75.0%vs. 52.5%,P=0.036),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2.5%vs. 15.0%,P=0.048)。结论 针对ICU急性重症脑梗死后昏迷患者实施多感官促醒护理干预效果明显,可促进患者意识觉醒,有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右正中神经电刺激对颅脑损伤昏迷促醒的效果。方法 选择2016年1月至2020年1月于江苏省江阴市中医院接受治疗的60例颅脑损伤昏迷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30例)和观察组(3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取右正中神经电刺激。治疗周期为2周。使用格拉斯哥昏迷指数(GCS)和CT检查评估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并进行比较。比较两组患者清醒率、清醒时间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经过治疗后两组患者的GCS评分均有所提高,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通过CT检查可知观察组病灶局部脑血流量明显增加。观察组恢复清醒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观察组清醒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对颅脑损伤昏迷患者行右正中神经电刺激可有效促醒,增加患者病灶局部脑血流量,效果确切,值得临床采纳。  相似文献   

12.
王鹏宇  周广滨  李钊 《中国药业》2014,(18):108-108
目的 观察醒脑静联合盐酸纳洛酮治疗重症颅脑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重症颅脑损伤患者7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9例。两组患者均予以颅脑损伤常规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纳络酮注射液治疗,治疗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醒脑静治疗,以15 d为1个疗程。比较两组患者平均清醒时间、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及3个月后预后评分(GOS)。结果 治疗组患者平均清醒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GCS评分及3个月后GOS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醒脑静联合盐酸纳洛酮治疗重症颅脑损伤,可显著缩短患者昏迷时间,促进意识恢复,降低伤残率,改善预后,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自拟通窍利水醒脑组方联合高压氧治疗重度颅脑损伤的疗效。方法将256例重度颅脑损伤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134例和对照组122例。对照组单纯予以常规(降颅压、促清醒、抗感染等方法)治疗,治疗组予以自拟通窍利水醒脑组方联合高压氧促醒治疗。比较2组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5%(124/134),高于对照组的82.8%(101/1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长期昏迷的患者能否苏醒,与其者昏迷时间、有无原发脑干损伤、有无脑疝、GCS评分、年龄等多种因素有关。结论自拟通窍利水醒脑组方联合高压氧治疗重度颅脑损伤,可明显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4.
郑银海 《现代医药卫生》2013,(21):3322-3323
目的探讨早期综合康复疗法应用于重型颅脑损伤后对患者昏迷状况的影响作用。方法根据入院时间,将2011年7月前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列入对照组,共21例,采用常规治疗和急性期约束;将2011年8月后患者列入研究组,共22例,在对照组基础上行早期综合康复疗法,包括促醒、功能锻炼,比较两组治疗后1、2、4周格拉斯哥昏迷评分量表(GCS)评分情况。结果治疗后1、2、4周研究组GCS评分均极明显高于对照组.提示患者昏迷状况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相关数据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早期综合康复疗法有利于尽早改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昏迷状况,改善和恢复神经功能.进而提高预后。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纳洛酮临床治疗急性乙醇中毒昏迷的疗效。方法随机将55例急性乙醇中毒昏迷患者分为常规治疗的常规组(27例)和常规治疗+纳洛酮治疗的治疗组(28例),分别观察、记录用药后到清醒时间,加以比较分析。结果应用纳洛酮组平均清醒时间为140 min,常规组平均清醒时间为226 min,2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结论纳洛酮治疗急性乙醇中毒昏迷,有显著的解毒催醒作用,有利于急性乙醇中毒的观察治疗,对于早期发现意外并发症具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亲情抚触联合呼唤法对重型脑损伤昏迷患者促醒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本院2010年10月~2013年12月诊治的44例重型脑损伤昏迷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及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亲情抚触联合呼唤法,比较两组的苏醒情况及患者家属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的苏醒率、患者家属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苏醒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2、3、4周时的GCS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亲情抚触联合呼唤法对重型脑损伤昏迷患者有明显的促醒效果,可明显缩短患者的苏醒时间.  相似文献   

17.
目的总结中药五苓散的临床药理作用,探讨中药五苓散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10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按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2组,各50例。对照组接受西医常规保守治疗,观察组接受西医常规保守治疗+中药五苓散。观察对比指标包括:清醒时间及清醒率;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及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50例患者的平均清醒时间是(3.74±0.48)d,随访1个月后,观察组患者的清醒率达49例(98%),GCS评分(9.74±0.35)分;对照组50例患者的平均清醒时间是(6.13±0.79)d,随访1个月后,观察组患者的清醒率达40例(80%),GCS评分(7.58±0.49)分。观察组患者的平均清醒时间短于对照组,1个月清醒率显著大于对照组,GCS评分高于对照组,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随访1个月后,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为10%,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36%,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采用中药五苓散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塞来昔布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临床疗效及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某院2014年1月-2016年12月重型颅脑损伤患者80例,并将其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进行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塞来昔布治疗。检测2组患者血清TNF-α、IL-1β水平变化。2组患者治疗7 d、14 d后行GCS评分,3个月后按GOS预后评分评定预后,治疗前及治疗3个月后Barthel指数评分,治疗期间清醒时间及意识恢复清醒情况。结果:治疗组患者治疗后IL-1β、TNF-α水平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治疗组患者治疗7 d、14 d后GCS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增高(P<0.05),治疗组患者治疗结束及随访结束时GOS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患者治疗3个月后Barthel评分相较对照组显著提高(P<0.05);治疗组患者治疗期间清醒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患者治疗期间意识恢复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患者治愈率较对照组显著升高(P<0.05),治疗组患者重残率与病死率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结论:塞来昔布可改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预后及日常生活能力,促进神经功能恢复、降低病死率,临床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9.
纳洛酮治疗肝性脑病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照分析纳洛酮治疗肝性脑病(HE)的临床疗效。方法:将35例肝性脑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0例、对照组15例,均针对病因及诱因综合治疗,比如支链氨基酸静滴、限制蛋白摄入、抑制毒性物质的生成与吸收等常规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纳洛酮注射液。结果:治疗组疗效高于对照组,2d内清醒率达90.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3.33%,两组显效率和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4.73、4.86,P〈0.05),提示纳洛酮在肝性脑病的治疗中有明显的促醒作用。结论:纳洛酮是治疗肝性脑病的有效药物,能明显缩短清醒时间,降低病死率,值得在临床抢救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醒脑静联合甲氯芬酯治疗脑外伤后持续植物状态的疗效。方法脑外伤后持续植物状态99例随机分为醒脑静联合甲氯芬酯组51例和对照组48例。对照组予常规治疗,醒脑静联合甲氯芬酯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予醒脑静及甲氯芬酯。结果醒脑静联合甲氯芬酯治疗3个月后的有效率及促醒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6个月后的好转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促醒率无显著差异;治疗6个月促醒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醒脑静联合甲氯芬酯治疗脑外伤后持续植物状态,可提高促醒率和好转率,缩短促醒时间,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