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社区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社会功能缺陷的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社区精神分裂症患者社会功能缺陷状况及不同分型、治疗依从性对社会功能缺陷的影响。方法:对85例病程≥5a,符合CCMD-2R精神分裂症诊断标准的社区患者,采用SDSS量表进行评估与分析。结果:社会功能缺陷发生率96.5%;以责任心、计划性、职业和工作、对外界的兴趣与关心、社会活动及社会性退缩方面缺陷较重,其中以衰退和残留型、依从性差的患者社会功能缺陷尤为明显。结论:提高患者依从性的同时与非药物性康复措施紧密结合,有利于社会功能的全面改善。 相似文献
2.
农村社区精神分裂症患者社会功能缺陷分析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精神分裂症是患病率较高的慢性难治性疾病,也是造成精神残疾的重要原因之一,对患者、家庭和社会造成多方面的不良影响。本文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社会功能缺陷进行了多因素分析,结果如下。1资料与方法1.1样本来源156例精神分裂症来自广宁县赤坑、古水两镇线索调查的可疑精神分裂症患者。照料者是与患者一起生活>2年,并担负主要的日常照料和经济来源。1.2评定。具《精神卫生调查表》[‘伪1982年全国流行病调查用表,于1997年再次使用。本次在此表基础上增加治疗依从性、家属和邻居态度等内容;社会功能缺陷筛选量表(SDSS)[1],总分≥… 相似文献
3.
住院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社会功能缺陷状况调查分析 总被引:9,自引:4,他引:9
目的 了解住院的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社会功能缺陷状况与护理管理模式的关系。方法 使用修订的“住院精神病人社会功能缺陷筛选表”。对住院的130例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社会功能缺陷的评定,并对开放管理组与非开放管理组进行了比较。结果 住院的慢性精神病患者在对职业和工作(t=4.6l,P&;lt;0.05)、社会性退缩(t=7.92,P&;lt;0.05)、家庭外的社会活动(t=6.75,P&;lt;0.05)、个人生活自理(t=8.64,P&;lt;0.05)、对外界兴趣和关心(t=8.07,P&;lt;0.05)、责任心和计划性(t=7.96,P&;lt;0.05)等6项因子分,开放管理患者与非开放管理患者相比较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住院的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在社会功能方面存在着高缺陷率,开放管理与药物紧密结合,有利于住院患者社会功能的全面改善。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索改善慢性精神分裂症患社会功能缺陷护理有效方式与途径。方法 护士采用住院患观察量表(NOSIE)对患社会功能缺陷程度进行评估,根据评定分值,实施有针对性的护理和功能训练,3个月后再进行评估。结果 患的日常生活自理能力、社会能力、社会兴趣呈现较普遍的提高。实施护理措施前后比较有显性差异(P<0.01)。结论 开展工娱疗法,丰富患的休养生活,对长期住院的慢性精神分裂症患的社会功能改善有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陈琳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2003,7(18):2596
目的了解住院的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社会功能缺陷状况与护理管理模式的关系。方法使用修订的“住院精神病人社会功能缺陷筛选表”。对住院的130例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社会功能缺陷的评定,并对开放管理组与非开放管理组进行了比较。结果住院的慢性精神病患者在对职业和工作(t=4.61,P<0.05)、社会性退缩(t=7.92,P<0.05)、家庭外的社会活动(t=6.75,P<0.05)、个人生活自理(t=8.64,P<0.05)、对外界兴趣和关心(t=8.07,P<0.05)、责任心和计划性(t=7.96,P<0.05)等6项因子分,开放管理患者与非开放管理患者相比较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住院的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在社会功能方面存在着高缺陷率,开放管理与药物紧密结合,有利于住院患者社会功能的全面改善。 相似文献
6.
慢性精神分裂症临床象与社会功能缺陷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157例病期在2年以上的慢性精神分裂症病人的多维度测量及评价,显示本组病人阳性症状较轻,且出现频度也较低。阳性症状虽能影响社会功能,但严重程度与功能缺陷程度可不平行,它是一组以幻觉、妄想为主的精神病理学的损伤性症状。阴性症状是本组病人的主要表现,其出现频度在各等级残中远高于阳性症状。功能缺陷与阴性症状的关联也比阳性症状更为密切。SANS 中的第三、四、五分量表对社会功能缺陷有预示作用。研究提示,功能缺陷与总病期、首次发病年龄、复发次数及抗精神病药物剂量无密切联系,而功能缺陷程度与操作性学习困难呈密切负相关。 相似文献
7.
社交技能训练对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社会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社交技能训练对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社会功能的影响。方法将80例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0例,研究组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进行社交技能训练,对照组单纯使用药物治疗。采用护士用住院患者观察量表(NOISE)、阴性症状量表(SANS)和社会功能缺陷筛选量表(SDSS)分别于训练前后进行评定。结果两组患者训练后NOSIE总分、SDSS和SANS量表评分结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社交技能训练能明显改善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社会功能,提高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8.
程式训练对社区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社会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程式训练对社区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社会功能康复的作用。方法:将日间康复站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120例,随机分为训练组和对照组各60例。训练组采用程式训练,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用社会功能缺陷筛选量表(SDSS)、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进行效果评定。结果:训练组训练后SDS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1);ADL总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程式训练对社区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社会功能的康复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9.
10.
目的探讨技能训练对改善社区精神分裂症患者社会功能方面的作用。方法将96例非急性期的社区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技能训练组(以下简称训练组;48例,其中脱落2例)和对照组(48例)。对技能训练组进行技能训练共16周。MorningSide康复状态量表(MRSS)、社会功能缺陷筛选量表(SDSS)对患者进行评估。结果(1)训练组干预后与干预前的MRSS评分、依赖量表得分、活动功能缺乏量表得分、社交量表得分、目前症状和异常行为量表得分、社会功能缺陷筛选量表进行比较,差异具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2)干预后时点与干预前时点评分差值的比较,两组的MRSS总分、社交量表得分、目前症状和异常行为量表得分、社会功能缺陷筛选量表评分的差异有显著性或非常显著性意义(P<0.05或P<0.01)。结论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技能训练能改善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社会功能。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社区独立技能训练对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社会功能的影响。方法将2008年1—6月某院临床康复出院的12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康复训练,其间有8例患者放弃训练,实际完成52例;观察组患者进行社区独立技能训练,其间有4例患者放弃训练,实际完成56例。于入组时、和训练8周末、26周末、1年后,分别采用精神分裂症阳性症状量表(scale for the assessment of positive symptoms,SAPS)、阴性症状量表(scale for the assessment of negative symptoms,SANS)、社会功能缺陷量表(social dysfunction scale,SDSS)对两组患者进行调查,并于入组时、训练1年后采用护士观察量表(nurses' observation scale for inpatient evaluation,NOSIE)对两组患者进行康复状态的评估。结果训练8周末、训练26周末、训练1年后,观察组患者SAPS、SANS、SDSS评分均优于对照组,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训练1年后,观察组患者NOSIE评分优于入组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社区独立技能训练更能有效地改善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社会功能,明显提高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技能训练对精神分裂症衰退期患者社会功能的影响。方法将60例精神分裂症衰退期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干预组接受药物治疗的同时给予技能训练,对照组只接受药物治疗。分别于干预前及干预6个月、12个月后采用住院慢性精神分裂症社会功能评定量表(SSSI)和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进行评定。结果干预组治疗后PANSS评分较对照组明显下降(P<0.01);治疗6个月后,干预组SSSI评分下降(P<0.05),对照组分值下降不显著(P>0.05),12个月后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技能训练能有效改善患者退缩的精神症状,保存社会功能。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开放式管理模式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社会功能的影响。方法将9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按照住院日期的单双日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5例,对照组采取封闭式管理(即常规精神科护理及症状护理),研究组采取开放式管理(包括扩大活动范围、提供家庭式的自由休养环境、日常生活能力训练等);比较两组患者多个时间点的护士用住院患者观察量表(nur—ses’observation scale for inpatient evaluation,NOSIE)、简明精神病量表(the brief psychiatric rating scale,BPRS)和社会功能缺陷筛选量表(social disability screening schedule,SDSS)评分。结果入院8周和12周时,研究组NOSIE评分高于对照组,BPR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研究组患者出院时、出院半年及1年时,SDS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开放式管理模式对改善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病情、维护其生活技能和人际交往能力、延缓或减少社会功能衰退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促进精神分裂症患者社会功能康复的作用。方法将112例精神分裂症住院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56例。对照组采用精神科常规治疗与护理,对患者进行抗精神病药物治疗及指导;研究组在常规治疗与护理的基础上,实施循证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治疗2个月后的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the positive and negativesyndrome scale,PANSS)及社会功能缺陷筛选量表(social disability screening schedule,SDSS)得分。结果两组患者经过2个月的治疗后,PANSS总分及各因子分均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照组治疗前后SDSS总分及各因子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后SDSS总分及各因子分与治疗前及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循证护理干预有助于提高精神分裂症患者职业能力、社交能力、家庭功能、生活能力等方面的康复效果。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社区技能训练对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91例慢性精神分裂症康复期患者分为干预组47例和对照组44例,均服用氯氮平维持治疗。干预组同时进行社区技能训练,第1个月为宣传教育、制定具体训练计划阶段,组织患者与人群交流;第2个月正确管理和使用药物,处理药物不良反应;第3个月能识别病情复发的先兆和及时用药,能拒绝饮酒和吸毒等。于入组时及训练3个月后、再干预性指导随访9个月后采用阳性与阴性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定2组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威斯康星卡片分类测验(WCST)和神经心理成套测验(HRB-RC)中的连线测验A和B评定患者的认知功能。结果:与干预前比较,2组患者在干预3个月随访9个月时,PANSS评分均明显降低,干预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均P〈0.05,0.01)。WCST及HRB-RC的A、B连线测验,干预组干预后各时段均明显降低,并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P〈0.01)。对照组干预前后各时段变化不明显。结论:社区技能训练对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社会拔能和认知功能的提高有显著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6.
152例精神分裂症病人社会功能缺陷的多因素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对1989年~1990年经我院诊治,近3月未曾住院的精神分裂症病人的社会功能缺陷进行分析。发现社会功能缺陷的出现率为85.5%。以受教育年限等14个因素为自变量,对152例病人的社会功能缺陷进行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结果 SANS、社会家庭支持、总缓解时间、疗效、病程、病人服药顺应性与 SDSS 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7.
社区慢性精神分裂患者心理行为干预前后认知功能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社区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损害的范围和特点以及心理行为干预后认知功能的改善状况。方法社区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研究组)76例,随机选取正常成人(对照组)80例。采用世界卫生组织认知功能评价成套测验(WHO-BCAI)、简易智能状态检查(MMSE)、日常生活量表(ADL)进行测试。结果对照组和研究组干预前、后MMSE总分平均为(28.8±1.4)、(21.2±3.5)、(24.8±4.2);ADL总分平均为(18.1±1.3)、(28.3±8.7)、(14.4±7.8);WHO-BCAI测验结果显示,对照组与研究组干预前后、研究组干预前后之间在听觉词汇学习、语言能力、视觉辨认、注销、连线、分类、精神运动和空间结构测验中分别有显著性差异(P<0.05或P<0.01)。结论社区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具有广泛障碍,心理行为干预对其认知功能的改善具有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8.
操作性音乐治疗对慢性精神分裂症情感和社会交往能力的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操作性音乐治疗对30例慢性精神分裂症病人情感及社会交往能力的疗效进行研究,以SANS量表盲法评定治疗前后变化,结果表明在音乐治疗特定环境中,86%病人有效,但当回到原居住病房环境时,治疗前后无明显变化.说明,在设计研究治疗时,疗程要适当延长,病房环境要改造,使病人在治疗环境中取得的进步行为巩固下来.另外,还应增加更全面客观的疗效评价工具.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索以症状自我管理模式训练、药物自我管理模式训练和认知康复训练的综合护理措施对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和服药依从性方面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2至2018年2月江苏省太仓市第三人民医院住院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共76例作为研究对象。对照组34例,实验组42例,对照组进行常规专科护理,实验组进行综合护理,护理干预6个月后,比较服药依从性和认知功能的变化。结果 综合护理措施干预后在6个月时患者服药依从性P<0.05;综合护理措施干预后在3个月、6个月时患者认知功能P<0.05。认知功能提高后,服药依从性也将提高。要高度重视认知康复训练,认知康复训练的优先级应予提高。结论 对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症状自我管理模式训练、药物自我管理模式训练和认知康复训练的综合护理康复训练模式,将对社会、社区和患者家庭产生积极良好的作用。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