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儿童的睡眠模式和睡眠问题不仅受大量的生物学因素和心理因素影响,也受到文化因素和社会因素的影响。目前对于不同国家儿童的睡眠模式和睡眠问题之间相同点和不同点还知之甚少。笔者对美国和中国两个文化背景完全不同的学龄儿童的睡眠模式和睡眠问题进行比较。方法:数据来源于中国济南的3个小学和美国新英格兰州东南部一个近郊的3个小学的2个横断面调查。中国区样本包括了517名1~5年级的小学生,美国区样本包括了494名幼儿园到4年级的学生。笔者使用儿童睡眠习惯问卷(CSHQ)根据父母讲述的情况对儿童睡眠模式和睡眠问题进行评估。中国儿童的父母完成了中文版的CSHQ。结果:在中国和美国学生中,随着年龄的增长,儿童的入睡时间逐渐延迟,睡眠时间逐渐缩短。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瑞士家庭中,儿童与家人同床睡觉和睡眠问题的年龄趋势、长期经过以及长期变化。方法:对总共493名儿童在1974—2001年进行纵向随访。在被随访儿童1个月、3个月、6个月、9个月、12个月、18个月和24个月时,使用特定结构的睡眠相关问卷对其进行调查,之后每年不定时进行调查,直至被随访到10岁为止。在对每一个儿童进行随访前,先询问家长有关儿童近3个月内与家人同床睡觉、夜间苏醒、抵制睡觉以及入睡困难的情况。结果:虽然在儿童1岁前,与父母同睡的儿童相对较少(<10%),随着年龄的增长,与父母同睡的情况有所增加,在4岁时达到最高(38%的儿…  相似文献   

3.
目的:调查铜川市3~6岁儿童睡眠障碍发生情况并分析影响因素.方法:随机抽取铜川市11所幼儿园中的1523例3~6岁儿童,采用自制量表结合儿童睡眠障碍问卷(PSQ)对儿童家长就睡眠障碍发生情况进行问卷调查,并分析相关影响因素.结果:收回1456份有效调查表,儿童睡眠障碍发生率29.1%.男性儿童打鼾、张口呼吸、遗尿、注意...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孤独症谱系障碍(autism spectrum disorder,ASD)儿童便秘及睡眠问题与情绪行为问题的关系。方法:本研究纳入2017年7月至2018年2月在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发育与行为中心及某特殊训练机构就诊的172例ASD儿童,同时纳入性别匹配的重庆市某幼儿园129名正常儿童为对照。采用问卷调查ASD儿童和发育正常儿童的便秘及睡眠问题发生情况及常见问题行为,采用孤独症儿童行为检查(the autism behavior checklist,ABC)量表对ASD儿童进行核心症状评估,分析ASD儿童便秘及睡眠问题对情绪行为问题的影响。结果:ASD儿童的便秘发生率为32.6%(95%CI=25.5%~39.6%),高于正常儿童的15.5%(95%CI=9.2%~21.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ASD儿童睡眠问题发生率高达71.5%(95%CI=64.7%~78.3%),较正常儿童高(45.7%,95%CI=37%~54.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有睡眠问题的ASD儿童在ABC量表的交往维度得分更高(P=0.044)。ASD儿童的便秘...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学龄前儿童家长的睡眠知识现状,并采取相应措施。方法:采用分层整体抽样的方法,抽取城乡5所幼儿园1 452名学龄前儿童家长进行儿童睡眠知识问卷调查,对家长获取睡眠知识来源和不同辈份、不同文化程度对掌握儿童睡眠知识的影响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80%以上的家长主要是通过电视、广播获得儿童睡眠知识。家长对学龄前儿童睡眠知识的知晓率为47.95%,父母知晓率高于(外)祖父母(P<0.05),家长掌握睡眠知识知晓率随文化程度的升高而增加(P<0.05)。结论:家长对学龄前儿童睡眠知识知晓率低;睡眠知识受家长的辈份及文化程度影响,应加强宣传,提高家长对儿童睡眠知识的掌握。  相似文献   

6.
目的通过了解早期开发新生儿的睡眠行为,并对睡眠行为影响因素进行预防及干预,对早期开发新生儿睡眠行为问题影响因素在干预组与对照组进行对比,为婴幼儿睡眠行为问题的预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来本院门诊就诊的0~24个月龄的婴幼儿作为研究对象,在早期开发的同时采用婴幼儿睡眠行为评估问卷,对不同睡眠行为问题分类进行干预指导。结果干预组婴幼儿的睡眠行为问题改善明显,睡眠行为问题发生率干预组较对照组明显降低。结论早期潜能开发同时对婴儿睡眠行为问题进行评估,早筛查、早干预、早治疗,找出睡眠行为问题的预防及干预指导方案。  相似文献   

7.
睡眠对儿童来说,不仅有保障机体复原的作用,同时还有调控体格生长与学习记忆的功能.因此,睡眠关乎儿童健康成长乃至未来国民素质.然而,随着社会发展和生活节奏加快,人类睡眠时间不断减少,各种睡眠障碍发生率持续上升.这一现象激发了学术界对睡眠问题的广泛兴趣,睡眠医学应运而生,但国际上研究多局限于基础和临床医学领域.项目组于1996年始率先从流行病学、儿科学、神经生物学和教育学四个视角开展儿童睡眠跨学科研究,并以研究结果推动政府决策,保障了儿童睡眠健康,为国内首个儿童睡眠领域的系列研究,解答了以下4个问题:①我国儿童睡眠有无“质”和“量”上的问题;②这种问题对健康有什么危害;③这种危害是如何产生的;④如何预防这种危害.项目组通过流行病学、儿科学、神经生物学和教育学跨学科交叉研究,系统评价了我国儿童的睡眠状况及主要影响因素,填补了国内儿童睡眠基础资料的空白;以肥胖和学习记忆功能为切入点,探讨睡眠对儿童体格生长和神经系统发育的影响及其机制;从睡眠健康的角度对目前中小学校作息制度提出干预方案和政策建议,并推动政府决策,改变现行不合理的中小学校作息制度,保障儿童健康.项目组的研究成果在取得良好的社会效益的同时,也获得了一系列创新性学术成果,获2011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长治市学龄前儿童睡眠问题的发生及其相关影响因素,为有针对性的进行干预提供指导.方法:在长治市随机抽取423名学龄前儿童调查其睡眠状况,由专人负责对其家长进行问卷调查,采用SPSS10.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结果:儿童每天总睡眠时间随年龄增长逐渐缩短.学龄前儿童总的睡眠障碍发生率34.78%,睡眠不安、多汗、磨牙、梦呓、鼾症等睡眠障碍,男女儿童发生情况差异无显著性.母亲睡眠时间、扁桃体炎史、家庭环境等为其相关影响因素.结论:目前长治市学龄前儿童睡眠状况令人担忧,具体表现在睡眠时间普遍不足、睡眠障碍发生率较高.  相似文献   

9.
兰州地区2~6岁儿童睡眠障碍流行病学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兰州地区2~6岁儿童睡眠障碍的发生情况.方法2003年10月-2004年6月间在兰州市6个区县采用分层随机整群抽样方法抽取3125名2~6岁儿童,由专人负责对家长进行儿童睡眠状况问卷调查.结果2~6岁各年龄组儿童的平均日睡眠时间分别为11.38、11.06、10.75、10.60和10.28 h.儿童睡眠障碍症状发生率23.48%,其中睡眠频繁鼾症发生率为5.52%,喉头哽咽0.53%,张口呼吸3.31%,睡眠呼吸暂停0.19%,磨牙7.62%,梦呓0.37%,睡眠中肢体抽动1.55%,睡眠不安6.31%.不同症状的发生率存在性别、年龄和地区的差异.结论目前兰州市儿童睡眠障碍发生率较高,应引起儿科医生、儿保工作者及家长的重视.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利培酮在治疗孤独症儿童的睡眠障碍中的作用。方法:对伴有睡眠障碍的23例孤独症儿童,经8周的利培酮治疗,在治疗前后用“儿童睡眠习惯问卷中文版”对患儿进行评分,以评估其是否有差异。结果:在就寝习惯、入睡潜伏期、睡眠持续时间、睡眠焦虑及夜醒等5个层面上,治疗后的评分均明显低于治疗前,有显著性差异(P〈0.05),而异态睡眠、睡眠呼吸障碍和白天嗜睡这3个层面在治疗前后的评分则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利培酮可以显著地改善孤独症儿童的睡眠障碍。  相似文献   

11.
马磊  段军  吴德  唐久来 《安徽医学》2012,33(7):799-803
目的了解系统评估结合个体化训练在孤独症儿童治疗中的的疗效反应,为孤独症儿童的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96例已确诊为孤独症的患儿进行评估后,制定个体化的综合训练方案,训练中采用行为分析疗法、结构化教育、感觉统合训练及语言训练,每周5 d,每天6 h,共训练12个月,并在训练6个月后及训练12个月后分别再对患儿应用孤独症儿童发展评估表进行评估,并对评估结果进行比较。结果与训练前相比,训练6个月和12个月后,孤独症儿童在8个领域的问题均有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治疗12个月后较治疗6个月后效果更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系统评估结合个体化训练对孤独症儿童的治疗是有效的,治疗时间越长,效果越好。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鼻内镜下腺样体切除对儿童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的患儿主、客观指标影响,确立手术疗效。方法:利用前瞻性对照研究方法,进行临床主、客观检测,主观症状评估采用视觉模拟量表(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法;客观指标采用睡眠呼吸检测,主要参数AHI、LaSO2,来验证鼻内镜下腺样体切除手术疗效,确立儿童OSAHS的适应症。结果:将治疗前、术后6个月这两组指标,每组行正态性检验,符合正态分布。治疗前与术后6个月VSA评价,有统计学意义(t=2.702;P=0.021)。治疗前与术后6个月PSG评价,有统计学意义(tAHI=3.162;PAHI=0.034;χ2LSO2=7.799;PLSO2=0.001)。结论:鼻内镜下腺样体切除术是治疗儿童OSAHS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睡眠呼吸障碍(SDB)儿童行扁桃体和(或)腺样体切除手术治疗前后生活质量的改善情况,并评价扁桃体和(或)腺样体切除手术(T&A)对儿童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的临床疗效.方法 本研究选取2008年1月~2010年12月期间接受腺样体扁桃体切除术的儿童OSAHS患儿61例(男39例,女22例,平均年龄为5.2[4~8]岁),病例均符合儿童OSAHS的诊断标准,且术前对全部患儿行整夜多导睡眠(PSG)监测.采用前瞻性对照研究的方法,选取儿童OSA-18生活质量调查表(OSA-18)为工具,对经PSG监测确诊的OSAHS 61例患儿术前2周内和术后3-6个月内进行随访调查与评估,评估腺样体扁桃体切除术对改善患儿症状和生活质量的影响.OSA-18调查显示,经腺样体和(或)扁桃体切除手术治疗后患儿术后3-6个月的5个维度均得到明显提高(P<0.01),手术后约有85.25%的患儿生活质量总体指标得到明显改善,其中各维度依次为睡眠障碍(96.72%)对患儿监护人的影响(93.45%)身体症状(81.96%)其他睡眠问题(77.05%)情绪不佳(47.54%)白天功能 (47.54%).其中情绪不佳、白天功能和其他睡眠问题三组术后改善程度,以中度改善为主,分别为34.43%、31.15%、50.82%.结论 对经PSG确诊的OSAHS儿童行扁桃体和(或)腺样体切除术后3-6个月内临床症状得到明显缓解,生活质量也得到明显提高.行腺样体扁桃体切除术能明显改善OSAHS患儿术后的生活质量.OSA-18调查量表可用作OSAHS患儿临床诊断及术后随访的辅助工具.  相似文献   

14.
睡眠障碍,尤其是失眠和睡眠行为紊乱在孤独症谱系障碍(ASD)儿童中极为常见,对ASD儿童及其家庭造成多方面损害。国际上多个专业组织强调将睡眠障碍纳入ASD儿童的综合诊疗之中,并发布了相关临床指南或专家共识,如美国孤独症治疗联盟(ATN)共识、英国国家卫生与临床优化研究所(NICE)指南、美国神经病学学会(AAN)指南等。然而,目前仍缺乏适用于我国ASD儿童睡眠障碍的临床指南或专家共识,极大限制了相关临床工作的开展。本文重点对上述3个临床指南或专家共识涉及的证据等级和推荐强度、睡眠障碍界定和相关因素评估,以及睡眠障碍行为治疗和褪黑素治疗等进行解读,以期为我国ASD儿童睡眠障碍的诊治,以及临床指南或专家共识的制订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自闭症儿童社会交往障碍的家庭康复护理方法及效果。方法:总结了32例自闭症儿童在社会交往障碍方面进行的家庭康复护理方法,主要包括人际关系干预法、社交游戏、情景教学、音乐治疗及融合教育等,运用儿童自闭症量表等方法在训练前及训练后每36个月进行评估,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训练36个月进行评估,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训练36个月后儿童社会交往有了一定的进步,而训练16个月后儿童社会交往有了一定的进步,而训练15年后,社会交往方面有了不同程度的改善。结论:认为自闭症儿童社会交往障碍的家庭康复护理能提高儿童社会交往能力,促进儿童的康复,回归主流社会。  相似文献   

16.
4~9岁癫痫患儿睡眠相关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宁泽淑  张洁  江志  陈波  杨理明 《中国全科医学》2012,15(22):2536-2538
目的了解4~9岁癫痫患儿睡眠问题的发生率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09年12月—2011年6月就诊于湖南省儿童医院的53例癫痫患儿为研究对象,采用儿童睡眠习惯问卷及自编的一般情况调查问卷对患儿家长进行调查。结果癫痫患儿平均睡眠时间为(8.88±0.77)h,健康儿童平均睡眠时间为(9.84±0.66)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睡眠习惯问卷中,癫痫患儿总平均分为(47.58±3.18)分,健康儿童总平均分为(42.83±2.2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8项睡眠习惯评分比较,癫痫患儿与健康儿童在睡觉抵触、睡眠潜伏期、睡眠持续情况、睡眠焦虑、夜醒情况、白天嗜睡6个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癫痫组中,总平均分以睡眠中发作为主、发作形式为全面性发作及智能发育落后的患儿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睡眠问题是癫痫患儿最常见的健康问题,应加强睡眠健康教育,对癫痫患儿睡眠情况进行早期监测与指导,提高癫痫患儿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7.
背景 目前我国对学龄前儿童的睡眠障碍研究较少,且缺乏较为有效的量表进行筛查评估。目的评价儿童睡眠障碍量表(SDSC)在中国学龄前儿童中的信度和效度,为拓展SDSC的学龄前儿童应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于2021年6—11月,通过福建省计划生育协会组织网络,采用便利抽样法,在福建省福州市、泉州市、龙岩市、三明市、南平市分别抽取城市和农村各1个社区的学龄前儿童进行问卷调查。通过课题研究专家组多次讨论,对SDSC条目进行了修改、筛选和评价论证,形成的中文版学龄前SDSC共23个条目、6个维度,通过项目分析、信度分析、效度分析、探索性因子分析、验证性因子分析考评量表的信效度。结果 共发放调查问卷402份,回收有效问卷370份,有效回收率为92.04%。据中文版学龄前SDSC总分,采用临界比值法将27%作为分割线,前27%为高分组(n=106,≥49分)、后27%为低分组(n=113,≤37分),两组各条目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文版学龄前SDSC的Cronbach’s α系数为0.86;中文版学龄前SDSC的评定者间一致性水平为0.87,I-CVI均>0.78,...  相似文献   

18.
目的:通过对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患者治疗前后睡眠障碍发生的情况及主要影响因素的调查,探讨相关护理措施对改善患者治疗前后失眠的效果,提出相应的护理对策。方法:对30例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患者治疗前后的睡眠情况进行分析调查,对于所出现的睡眠障碍评估原因,做出相关护理。结果:经过统计评估后发现介入治疗前约27%的患者出现睡眠障碍,介入治疗后有约53%的患者出现睡眠障碍。结论: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患者存在的睡眠问题应引起医护人员的重视,积极采取有效措施,从而提高患者睡眠质量。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住院儿童睡眠时间普遍减少及睡眠障碍影响因素,以便为患儿提供更优质的护理服务,减少住院儿童因睡眠问题带来的健康隐患。方法根据儿童特点,采用问卷调查法结合临床观察,对100名有睡眠障碍的住院儿童进行分析,有针对性地实施科学的护理。结果住院儿童中10%睡眠未受影响,34%存在睡眠干扰问题,56%有睡眠障碍问题,睡眠质量受到影响。结论住院儿童睡眠障碍受疾病、喂养方式、治疗、陪护、环境、年龄、睡眠习惯及遗传等因素的影响。护士针对具体原因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可解决或减少住院儿童的睡眠障碍问题,促进其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20.
黄丽群 《吉林医学》2012,33(22):4863-48866
目的:探讨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的临床特征及治疗护理特点。方法:通过分析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的临床特征来总结护理经验。结果: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临床特征表现为心血管病变、代谢失调、性功能异常、神经精神病变(成人),儿童常表现为打鼾、异常睡姿等。结论:各种护理评估及护理实践是准确诊断及有效治疗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