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29 毫秒
1.
目的总结重症肌无力合并胸腺瘤的外科治疗经验.方法 1992年5月~2003年10月行扩大胸腺切除术治疗重症肌无力合并胸腺瘤病人41例,按改良osserman标准分为I型9例、Ⅱa型17例、Ⅱb型12例、Ⅲ型3例.随访结果按完全缓解、部分缓解、无效进行评价.结果手术后完全缓解22.0%,部分缓解65.8%,无效12.2%,1例术后2年死亡.结论合理选择病例,及早手术彻底,完善围术期管理,外科治疗重症肌无力合并胸腺瘤可获得良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2.
目的 总结重症肌无力合并胸腺瘤的外科治疗经验。方法 1992年5月~2003年lO月行扩大胸腺切除术治疗重症肌无力合并胸腺瘤病人4l例,按改良osseITnan标准分为Ⅰ型9例、Ⅱa型17例、Ⅱb型12例、Ⅲ型3例。随访结果按完全缓解、部分缓解、无效进行评价。结果 手术后完全缓解22.0%,部分缓解65.8%,无效12.2%,l例术后2年死亡。结论 合理选择病例,及早手术彻底,完善围术期管理,外科治疗重症肌无力合并胸腺瘤可获得良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3.
于波  魏路军 《齐鲁医学杂志》2010,25(5):437-438,441
目的总结手术治疗重症肌无力的临床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1991年5月—2007年12月间行全胸腺切除加前纵隔脂肪组织清扫术21例重症肌无力病人临床资料。按改良OSEIMAN标准分为Ⅰ型9例,Ⅱa型5例,Ⅱb型5例,Ⅲ型2例。随访结果按完全缓解、改善、无效进行评价。结果手术后完全缓解6例,改善9例,无效4例,死亡2例。结论全胸腺切除加前纵隔脂肪组织清扫手术是治疗重症肌无力的有效方法,除无胸腺瘤的单纯眼肌型肌无力病人需慎重考虑是否手术外,对其他重症肌无力病人应及早手术治疗,并加强围手术期管理,积极防治肌无力危象。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电视胸腔镜(VATS)下胸腺扩大切除术治疗重症肌无力(MG)的手术方法和效果。方法 52例重症肌无力合并胸腺瘤或者单纯胸腺增生的患者在胸腔镜下完成胸腺瘤、胸腺扩大切除术。结果手术均在VATS下完成,无中转开胸者,无严重围手术期并发症,其中胸腺增生45例,胸腺瘤7例。随访6~12个月,完全缓解6例,部分缓解42例,无效4例。结论 MG患者行VATS胸腺瘤、胸腺扩大切除术安全、可行,效果理想,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5.
13例重症肌无力胸腺扩大切除术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杰  项咏梅  王树军  张道忠  王义 《安徽医学》2010,31(12):1454-1456
目的探讨胸腺扩大切除术治疗重症肌无力的远期疗效以及影响预后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1999年3月至2009年7月13例重症肌无力胸腺扩大切除术的病例资料以及术后的远期疗效。结果在平均为5年(0.5~10年)的随访期内,13例患者中完全缓解8例,部分缓解3例,无效2例,完全缓解率为61.5%,有效率为84.6%。不同性别、年龄的患者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前病程短和Ossermann分型为I型I、Ia型的患者有效率更高。术后病理中胸腺囊肿或增生者的有效率显著高于胸腺瘤者。结论胸腺扩大切除术治疗重症肌无力可以获得较好的疗效;术前病程、Osserman分型以及胸腺病理为胸腺瘤者可能是影响疗效的相关因素。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在电视胸腔镜下行胸腺扩大切除术的注意事项及术后效果。方法对我科近5年应用电视胸腔镜行胸腺扩大切除术的10例重症肌无力进行回顾分析。结果术后随访48个月,完全缓解4例,改善5例,缓解率90%,无死亡病例。结论电视胸腔镜胸腺扩大切除术治疗重症肌无力具有创伤小的特点,治疗效果与胸骨正中切口无区别。  相似文献   

7.
Chen JF  Tu YR  Li X  Lin M  Lai FC  Qu ML 《中华医学杂志》2010,90(39):2770-2772
目的 评价电视胸腔镜胸腺扩大切除术治疗重症肌无力的临床价值.方法 2005年3月至2009年3月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胸外科62例重症肌无力患者在电视胸腔镜下行胸腺扩大切除术,切除范围包括胸腺组织及前上纵隔的脂肪组织.结果 全组手术均获成功,平均手术时间(98±26)min,术中平均出血量(60±29)ml,术后平均住院时间为(8.2±2.5)d.所有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5~48个月,完全缓解20例(32.3%),部分缓解32例(51.6%),稳定8例(12.9%),恶化2例(3.2%),总缓解率83.9%.结论 电视胸腔镜胸腺扩大切除术治疗重症肌无力技术可行、疗效可靠,具备微创、恢复迅速的优势.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胸腺瘤合并重症肌无力手术治疗方法及预后.方法 对1986年1月~2008年12月收治48例胸腺瘤合并重症肌无力患者的手术治疗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48例患者中,手术完全切除胸腺瘤44例(91.6%),有4例向上腔静脉、肺动脉浸润生长,而行部分切除;4例Ⅱb型发生重症肌无力危象,经行呼吸机辅助呼吸等治愈出院.随访1~10年,平均5年,42例(87.5%)肌力恢复正常,症状部分缓解,其中I型32例,Ⅱa型10例;6例(12.5%)肌力较前改善,症状完全缓解,均为Ⅱb型患者.术后5年、10年生存分别为36例(75%)、14例(29%).结论 胸腺瘤合并重症肌无力的围手术期处理至关重要,术后一旦发生重症肌无力危象,应及时给予辅助呼吸等.对病情较重的重症肌无力,应行预防性气管切开.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胸腺扩大切除治疗重症肌无力的疗效。方法:对1992年1月~2004年1月胸腺扩大切除治疗重症肌无力36例患者进行了随访,本组男19例,女17例,年龄15~69岁。术后随访2年以上(平均26.6个月)。疗效评价按Monden提出的标准,分为缓解、改善(以上二项称为有效)、无效和恶化。结果:本组36例中,缓解19例(52.7%),改善14例(38.9%),无效2例(5.6%),恶化1例(2.8%)。结论:胸腺扩大切除术是治疗重症肌无力有效而安全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李学瑞  钟佛添 《广东医学》2006,27(2):208-209
目的 探讨重症肌无力外科治疗和围术期处理方法及疗效。方法315例患者,男122例.女193例,年龄3~63岁,osseman Ⅰ型15l例,Ⅱa型89例,Ⅱb型54例,Ⅲ型21例,术前正确处理并发症,使用药物控制肌无力症状,术中行胸腺扩大切除术完整切除胸腺并清扫前纵隔脂肪;术后联合使用抗胆碱酯酶药、激素厦免疫抑制剂,应用呼吸机进行人工辅助呼吸,防治重症肌无力危象。结果术后早期院内无死亡。272例进行了随访.随访时间3个月至22年,症状缓解127例,改善98例,无效15例,有效率为82,7%。结论胸腺扩大切除术是治疗重症肌无力有效而安全的方法;充分的围术期处理是患者接受手术治疗的安全保证。  相似文献   

11.
重症肌无力的外科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索重症肌无力的外科治疗方法。方法:采用胸腺切除及前纵隔淋巴清扫治疗重症肌无力35例。结果:术后早期死亡1例,34例随访2个月至5年,缓解14例,改善16例,无变化2例,死亡3例。结论;胸腺切除及前纵隔淋巴脂肪清扫治疗重症肌无力效果满意。延迟拔管或早期气管切开术,是防止术后重症肌无力危象的有效措施。胸腺肿瘤已侵及包膜或有局限性恶变的术后放疗可以减少复发,延长了生存时间。  相似文献   

12.
吴克 《吉林医学》2010,(30):5271-5272
目的:探讨胸腺切除术治疗重症肌无力的疗效。方法:对50例胸腺切除术患者应用胸腺切除术治疗。结果:所有患者术后经过顺利,手术时间60~160min,平均120min,术中平均出血量50~120ml,平均80ml,住院时间7~15d,平均8.5d。本组患者无围术期死亡,无肌无力危象发生,无气管切开,手术无上腔静脉、无名静脉损伤,无纵隔、胸骨感染。随访时间6~16个月,平均12个月,其中治愈27例,改善17例,无效6例,恶化0例,总有效率为88.0%。结论:重症肌无力发病与胸腺异常有密切关系,胸腺切除术是治疗重症肌无力最本质、最有效的方法,特别是胸腺增生的和胸腺瘤的重症肌无力患者,一旦明确且有手术适应证,主张尽早手术治疗,提高术后缓解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重症肌无力的手术治疗及其效果。方法19倒重症肌无力病人,采用胸骨正中劈开切口(18例)和颈横切口(1例),彻底切除胸腺及纵隔内脂肪组织,术中不用肌松剂。对病情严重者胸腺切除同时或术后早期行气管切开。结果术后早期死亡1例,18例随访1mo~25a,症状完全缓解8例,改善8例,无变化1例,死亡1例。病理诊断:胸腺癌9例(其中恶性3例);胸腺增生7例;胸腺结核1例;胸腺未见异常2例。结论无论病人年龄大小或胸腺病理类型如何,胸腺切除术治疗重症肌无力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4.
胸腺切除术在治疗重症肌无力中的价值   总被引:9,自引:5,他引:4  
Fan Z  Wen G  Zhang Z 《中华医学杂志》1998,78(5):363-365
目的了解采用胸腺切除术治疗的重症肌无力患者的术后临床过程,确认可能影响术后疗效的预后因素。方法对经胸骨正中切口行胸腺切除术治疗的91例重症肌无力病人,进行定期随访,以KaplanMeier方法计算5年缓解和改善概率。结果症状缓解36例,改善27例,无变化14例,恶化14例,5年总体缓解和改善概率分别为64%和88%。结论大多数重症肌无力病人的症状随术后时间的延长而得到改善,这可能与胸腺切除和病史自然发展的自限性有关。胸腺切除术后的病程变化受病人手术时的年龄,性别,病程的长短和病理分型等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目的评价外科治疗重症肌无力(MG)的效果,探讨影响术后肌无力危象发生及治疗效果的因素。方法回顾我院2000-2007年外科治疗21例重症肌无力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其疗效及影响术后肌无力危象发生及影响治疗效果的因素进行分析。结果重症肌无力的症状完全缓解有5例(23.8%)部分缓解14例(66.7%)无效1例(4.8%),死亡1例(4.8%)。病程长短、Osserman分型和胸腺的病理类型是术后肌无力危象发生的相关危险因素,治疗效果与病程、Osserman临床分型有关。结论外科治疗重症肌无力有良好的效果及可行性。  相似文献   

16.
经右胸胸腔镜下全胸腺切除术附38例报道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探讨胸腔镜下全胸腺切除术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方法 回顾分析了2006年8月至2008年11月间38例胸腺疾病和重症肌无力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37例在胸腔镜下行全胸腺切除术,重症肌无力患者行全胸腺及前纵隔脂肪和心包脂肪垫切除术;1例因肿瘤较大,予以小切口辅助行全胸腺切除术。肿瘤最大横径1.5~7 cm;手术时间1.5~2 h;术中出血50~200 mL;术后胸管放置时间为1~3 d;术后住院时间3~18 d,ICU住院时间1~2 d;无围手术期并发症及死亡发生。重症肌无力患者术后无肌无力危象或胆碱能危象发生。全组随访时间为1~27月,失访2例。根据美国重症肌无力协会(MGFA)疗效判断标准,重症肌无力(20例)术后完全缓解6例(6/20),药物缓解8例(8/20),无明显改变5例(5/20),症状加重1例(1/20)。所有患者术后行胸部CT、MRI等检查,未见肿瘤复发。结论 胸腔镜下全胸腺切除术安全可行,具有创伤小、并发症少、效果好等优点,可以成为治疗部分胸腺疾病和重症肌无力的有效手术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重症肌无力患者胸腺的病理改变、临床分型和分期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173例行胸腺切除重症肌无力患者的术后病理所见与临床特点。结果173例胸腺组织表现为胸腺增生88例(50.87%),胸腺瘤79例(45.66%),正常胸腺4例(2.31%),胸腺萎缩2例(1.16%);胸腺增生组14例(15.91%)、胸腺瘤16例(20.25%)出现术后肌无力危象;重症肌无力患者Osserman临床分型、Masaoka临床病理分期、病理类型间有一定的相关性;多数重症肌无力患者有一种或多种免疫学指标异常。结论综合分析重症肌无力患者的临床资料,结合免疫学的检测结果,有助于该病的有效防治。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影响眼肌型重症肌无力(myasthenia gravis,MG)临床预后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7月至2010年9月我院收治的203例眼肌型MG患者,根据治疗后6~32个月临床预后分为完全缓解组及未完全缓解组。比较两组MG患者的临床特点,分析单纯胆碱酯酶抑制剂,胆碱酯酶抑制剂合并胸腺切除术或糖皮质激素三种方法对眼肌型MG预后有无影响。结果 203例眼肌型MG患者87(42.86%)例完全缓解。两组患者中病程2年者完全缓解率为58.52%,明显高于病程﹥2年者的缓解率29.41%(P0.01)。临床表现仅为眼睑下垂者完全缓解率显著高于伴有复视者(48.7%vs.34.53%,P0.01):单用胆碱酯酶抑制剂治疗完全缓解率为46.25%,胆碱酯酶抑制剂+糖皮质激素治疗为38.18%,胆碱酯酶抑制剂+胸腺切除治疗为42.65%。统计学分析,三种不同治疗方案对眼肌型MG预后无显著统计学差异。结论眼肌型MG完全缓解率随着病程的延长明显下降。胆碱酯酶抑制剂,糖皮质激素及胸腺切除术对眼肌型MG完全缓解率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