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律失常患者护理中的效果。方法抽取90例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律失常患者进行分析,将其随机分为常规组和护理组,各45例,常规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护理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循证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平均住院时间、并发症(心室颤动、心率过快、严重心律失常)发生率和治疗总有效率。结果护理组患者平均住院时间为(15.61±5.12)d,显著少于常规组(21.45±5.90)d,两组数据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6.66%)显著低于常规组(15.55%),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3.33%)明显高于常规组(84.44%),数据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循证护理对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并发心律失常患者的护理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究循证护理对促进急性心机梗死后并发心律失常患者的康复效果观察。方法选取本院于2016年1月至2018年6月收治的112例急性心肌梗死后并发心律失常患者进行比较研究,对照组(n=56)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n=56)予以循证护理。对比2组患者的住院时间、医疗费用、心律失常发生率、健康知识掌握程度。结果观察组的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显著少于对照组(P <0.05);其心律失常发生情况及患者对健康知识的掌握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 <0.05)。结论对急性心肌梗死后并发心律失常患者予以循证护理,可增强患者的健康意识并缩短一定的住院时间,减少医疗费用,降低心律失常发生率,效果显著,可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究分析循证护理对急性心肌梗死后并发心律失常患者康复的促进作用。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62例急性心肌梗死后并发心律失常患者进行观察研究,入院时间均在2015年2月至2016年2月期间,上述患者经简单随机分为2组,分别给予患者循证护理(试验组)与常规护理(对照组),对比两组患者的卧床时间、住院天数、住院费用,心律失常复发概率。结果试验组患者的卧床时间、住院天数短于对照组,住院费用及心律失常复发概率较对照组低,P<0.05。结论循证护理在促进急性心肌梗死后并发心律失常患者康复的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4.
目的:对循证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律失常护理中的应用进行探讨研究。方法随机抽取2013年1月~2013年12月本院接诊的62例急性心肌梗死后并发心律失常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对照组各31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实行循证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心功能分级,平均住院费用、卧床时间、住院时间。结果观察组患者各项观察指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二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循证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律失常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良好,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律失常患者中的应用效果,以寻求更好的护理方法。方法随机抽取2010年12月至2011年12月在本院住院的与WTO规定一致的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律失常的患者100例,随机平均分为两组,每组50例,常规护理组和循证护理组。常规护理组给予规范的日常护理,循证护理组给予规范的日常护理外再给予一定的循证护理,将两组患者的心功能分级,心律失常发生率,平均住院时间、卧床时间、住院费用等进行比较。结果循证护理组的心律失常发生率为12.00%,明显低于常规护理组的76.00%;循证护理组的平均住院时间及平均卧床时间均明显少于常规护理组;循证护理组的住院费用相比常规护理组明显减少,以上数据经统计分析,P均<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循证护理可以有效降低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律失常的发生率,有利于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AMI)后心律失常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76例AMI后心律失常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38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循证组实施循证护理,观察护理效果。结果循证组患者的平均卧床时间、平均住院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护理后的心功能Ⅰ级、Ⅱ级所占比例均显著高于对照组,Ⅲ级、Ⅳ级所占比例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AMI后心律失常患者实施循证护理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心功能,缩短卧床及住院时间,临床应用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不同护理模式在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律失常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及可行性。方法随机将我院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收治的130例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律失常患者分为实施循证护理的观察组及实施常规护理的对照组,对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后的心功能分级、住院时间、生活质量评分等指标进行观察和统计。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干预后的心功能分级和生活质量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n=65);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循证护理应用于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律失常患者中的效果显著,有效改善了患者心功能,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总结循证护理干预在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律失常护理干预中的价值,以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方法:选择120例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律失常患者,分为循证护理组以及常规护理组两组,组间例数一致。对比两组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律失常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心功能分级以及住院费用、卧床时间、住院时间均值。结果:组间各项观察指标数据结果经统计学计算,循证护理组均明显优于常规护理组。结论:循证护理干预可以整体上提高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律失常患者治疗预后效果,构建和谐护患关系,具有实施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析急性心肌梗死临床护理中采取循证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纳入2017年1月至2018年3月本院收治的96例急性心肌梗死伴心律失常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均分成常规组、干预组,依次采取常规护理、循证护理。比较两组心律失常复发与住院情况。结果干预组心律失常复发率低于常规组,卧床时间、住院时间与常规组相比均较短,P<0.05,有明显统计学意义。结论将循证护理运用在急性心肌梗死伴心律失常患者中效果显著,不仅能减少心律失常复发,还可缩短患者住院时间,促进康复,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0.
胡芳 《中国实用医药》2014,(17):209-210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律失常患者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于2012年12月-2013年6月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律失常患者140例,按照随机分配的原则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为70例,对于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的护理,而对于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进行循证护理措施。对比两组患者的心率失常发生率、卧床和住院时间、知识达标和对护理满意度等。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心率失常发生率、心功能分级、知识达标、满意度以及卧床和住院时间显著好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心肌梗死后心率失常患者进行循证护理能够减少心率失常发生率,加快康复,提高患者满意度,临床效果显著,值得广泛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讨循证护理对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律失常患者的康复作用。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2月至2016年2月期间所收治的58例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律失常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计算机表法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9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行循证护理,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与健康知识掌握率和住院时间与卧床时间。结果研究组患者的卧床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低于对照组,健康知识掌握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循证护理应用在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律失常中的效果明显,能够有效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缩短住院天数,值得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循证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88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4例,观察组在护理中采用循证护理,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临床护理干预,比较2组患者心律失常发生率、心功能分级、卧床时间、平均住院时间。结果观察组患者心功能分级明显优于对照组,心律失常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卧床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循证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护理中应用有助于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改善护患关系,具有显著效果。  相似文献   

13.
黄屹 《中国医药指南》2013,(19):353-354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律失常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我院收治的186例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律失常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93例,其中对照组仅采取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取循证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经护理后的临床疗效、心功能情况、心律失常发生情况、平局卧床时间及平均住院时间。结果观察组患者经护理总有效率为94.62%,对照组为80.65%,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1);观察组患者心功能分级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心律失常发生率为12.90%,明显低于对照组64.52%的发生率(P<0.01),且观察组患者平均卧床时间、平均住院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1)。结论对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律失常患者应用循证护理效果满意,可明显改善患者的心功能,减少心律失常的发生,缩短住院时间,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在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律失常患者中应用循证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12个月内的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律失常患者100例,该100例患者身份背景均无差异,且没有其他重要脏器疾病。将其平均分为两组,其中一组为循证护理组,组内50例患者(n=50),采取循证护理模式。另一组为常规组,组内50例患者(n=50),采取常规护理模式。对比两组之间心律失常改善情况、心脏健康保养认知程度(百分制)、其他心梗并发症的发生概率、入院治疗周期等进行对比。结果循证护理组患者心律失常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常规组,组间具备较大的差异(P<0.05),可以进行比较。在百分制的情况下,循证护理组对心健康保养方面的认知程度评分为(86.23±6.79)分,常规护理组为(72.31±6.75)分。二者差异较大(P<0.05),具备可比性。在其他心梗并发症发病率方面,循证护理组明显小于常规护理组(P<0.05)。对入院治疗周期进行对比,循证护理组周期明显比常规护理组短,两组差异明显(P<0.05),可以进行比较。结论通过循证护理模式对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律失常患者进行护理,可以有效提高心脏相关功能的恢复程度,使患者对心脏养护的认知得到提升,对患者的预后有着良好的促进效果。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究循证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律失常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我院收集到的2017年4月至2018年4月间54例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律失常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27例给予常规护理,而观察组27例则予以循证护理,观察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对比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且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患者在显效率和总有效率两方面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律失常患者,应用循证护理效果极佳,有助于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予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并心律失常患者中的效果。方法将140例急性心肌梗死并心律失常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其中70例接受循证护理为研究组,另70例仅接受常规护理为对照组。结果研究组健康知识达标率为84.3%、心功能分级≥2级的比例为78.6%、住院时间为(12.44±1.75)d,对照组分别为60.0%、62.9%、(17.96±1.37)d,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护理满意度为95.7%,明显高于对照组为82.9%(P <0.05)。结论对急性心肌梗死并心律失常患者进行循证护理,可显著提高患者的康复质量,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后心率失常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2月至2017年11月急性心肌梗死后心率失常患者90例以数字表法分组。对照组进行基础化护理干预,实验组开展循证护理。比较两组急性心肌梗死后心率失常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度;平均住院的时间、产生的医疗费用、疾病知识达标率;护理前后患者心理情况、心功能级别、生活质量;心律失常复发率。结果实验组急性心肌梗死后心率失常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 <0.05;实验组平均住院的时间、产生的医疗费用、疾病知识达标率优于对照组,P <0.05;护理前两组心理情况、心功能级别、生活质量相近,P> 0.05;护理后实验组心理情况、心功能级别、生活质量优于对照组,P <0.05。实验组心律失常复发率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循证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后心率失常护理中的应用效果确切,可提高疾病知识达标率,缩短住院时间,减少医疗费用,降低复发率,改善心理和生活质量,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度高。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律失常循证护理应用效果。方法对照组根据患者实际情况结合以往工作经验给予临床常规护理服务,研究组实施循证护理服务。记录两组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律失常患者住院时间、心功能分级、护理满意度,将所得数据经专业软件完成统计学分析。结果经不同方法护理后研究组心功能Ⅰ级所占比例高达52.27%、Ⅳ级所占比例仅为2.27%,对照组心功能Ⅰ级所占比例仅为18.18%、Ⅳ级所占比例高达11.36%(P<0.05);研究组住院时间显著少于对照组,而该组对护理工作满意度则显著高于对照组,对比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律失常患者给予循证护理服务有利于提高临床护理效果,有效保障患者生活质量及生命安全,利于维持良好的护患关系。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律失常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观察。方法按照本次实验中的标准,选择自2015年3月至2018年3月入院的患者,从中选取1500例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律失常疾病患者,使用随机方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患者接受传统的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则接受循证护理护理,在本次实验结束后,对比两组患者在不同护理方式下再次梗死发生率以护理满意度评分。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评分优于对照组患者,(P <0.05)各项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将循证护理干预措施运用于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律失常患者中,可有效的促进患者疾病的好转,具有临床意义,值得在全院进行推广。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律失常患者采用循证护理的效果与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心内科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律失常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方法,治疗组患者在此基础上采用循证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与满意度。结果护理后治疗组患者出现心律失常比率与住院时间均低于对照组,心功能分级优于对照组,且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律失常患者采用循证护理可降低心律失常发生率,提高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