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目的建立祛斑胶囊的质量控制方法。方法采用TLC对祛斑胶囊中当归、赤芍进行定性鉴别,并应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祛斑胶囊中芍药苷进行了含量测定。结果薄层图谱斑点清晰,阴性对照无干扰,芍药苷在0.216~1.08μg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8),平均回收率为101.5%,RSD为1.4%。结论方法简便、灵敏、重现性好,可用于祛斑胶囊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2.
目的:建立活络健骨胶囊的质量控制方法。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对活络健骨胶囊中的白芍、青风藤进行定性鉴别,用HPLC法对其制剂中芍药苷进行含量测定。结果:活络健骨胶囊薄层色谱中斑点清晰,阴性对照无干扰;含量测定芍药苷线性范围为0.16-0.95μg(r=0.9997),平均回收率为98.9%(n=5),RSD为0.96%。结论:所建立的分析方法简便可行,可用于活络健骨胶囊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3.
益胃胶囊中部分有效成分的薄层鉴别及芍药苷的HPLC测定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目的 拟建立益胃胶囊的质控方法。方法 采用TLC法对益胃胶囊中的芍药、黄芪、延胡索和黄连定性,HPLC法测定芍药甙的含量。结果 在TLC色谱中能检出黄芪甲苷、芍药苷、延胡索乙素和黄连小蘖碱;芍药苷在0.106-6.36μg范围内呈线性关系,平均回收率为95.6%,RSD为1.78%。结论 所建立的方法对处方的各组成药材,可快速地定性、准确定量检测。  相似文献   

4.
目的建立腰痹康胶囊的质量标准。方法用TLC法对黄芪、白芍、骨碎补进行定性鉴别;用HPLC法测定白芍中芍药苷的含量。结果薄层色谱图斑点清晰,阴性对照无干扰;芍药苷在0.1672~3.3440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回收率99.71%,RSD为1.29%(n=9)。结论该方法专属性强,灵敏度高,重现性好,可用于腰痹康胶囊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5.
目的制订逍遥胶囊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薄层色谱(TLC)对处方中柴胡、当归、白芍、炒白术、茯苓、炙甘草、薄荷、生姜8味中药进行定性鉴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对制剂中的阿魏酸、芍药苷含量进行定量测定。结果 TLC法能定性检出柴胡、当归、白术、白芍、生姜、炙甘草,斑点清晰,且阴性对照无干扰;HPLC法测定阿魏酸在0.166~2.075 mg,芍药苷在0.106~1.330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分别为0.999 5与0.999 9;阿魏酸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9.09%、RSD=1.37%,芍药苷98.02%、RSD=1.74%。结论定性、定量检测方法操作简便、结果准确可靠、重现性好,可有效地控制逍遥胶囊的质量。  相似文献   

6.
目的:建立HPLC法测定脑心通胶囊的芍药苷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HPLC法对脑心通胶囊中的芍药苷进行含量测定,流动相为甲醇-水(30∶70);检测波长为230nm。结果:芍药苷线性范围为104.8-524.0μg(r=0.9991,n=5),平均回收率为101.5%,RSD=1.74%。结论:该方法准确、重现性好,可用于脑心通胶囊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7.
【目的】建立行气破瘀胶囊的质量控制标准。【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对行气破瘀胶囊的有效成分进行定性分析,然后通过高效液相色谱法对胶囊中赤芍的主要活性成分芍药苷进行含量测定。【结果】TCL鉴定方法专属性强;芍药苷在0.1592~1.59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回收率为99.2%,RSD值为0.32%(n=6)。【结论】所建立的方法操作简单,结果准确,重复性好,可用于行气破瘀胶囊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8.
目的 建立湘白芍、毫白芍与抗白芍HPLC指纹图谱分析方法,并对3种不同产地药材进行主要化学成分的比较.方法 采用HPLC对11批白芍样品进行指纹图谱分析,并测定了主要化学成分芍药苷和芍药内酯苷的含量.结果 所建立的方法精密度、稳定性和重现性良好;11批白芍样品的指纹图谱有8个共有峰.结论 通过建立白芍指纹图谱的定性、芍药苷及芍药内酯苷的定量,为白芍的质量控制提供了更为全面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建立复方五仁醇胶囊的质量标准.方法 采用TLC法鉴别方中五味子、茵陈;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白芍中芍药苷的含量.结果 在TLC法色谱中可检出五味子、茵陈的特征斑点;芍药苷的平均加样回收率为101.1%,RSD为1.38%.结论 所建鉴别方法专属性强,定量方法简便、准确.能有效地控制制剂的质量.  相似文献   

10.
逍遥合剂的质量标准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建立逍遥合剂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TLC法对处方中的白芍、甘草进行定性鉴别;用HPLC法测定芍药苷的含量。结果:在TLC色谱中均能检出白芍、甘草、芍药苷在0.3980-1.3930μg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9,平均回收率为98.5%,RSD=0.83%。结论:所建立的方法可准确地进行定性,定量检测可用于该制剂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1.
目的:建立瘀血痹胶囊质量标准。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对瘀血痹胶囊中威灵仙、当归、黄芪进行薄层定性鉴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其中的丹酚酸B进行了含量测定。结果:在薄层色谱中可检出威灵仙、当归、黄芪的特征斑点。丹酚酸B在0.2188~2.1880μg线性关系良好(r=0.9999),方法的平均回收率为100.49%(RSD=1.80%)。结论:本法操作简便、准确、重现性好,能够较好地控制瘀血痹胶囊的质量。  相似文献   

12.
目的建立天麻醒脑胶囊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对该制剂中天麻、远志、熟地黄、地龙、石菖蒲进行定性鉴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君药天麻中天麻素进行含量测定。结果薄层色谱斑点清晰,阴性对照无干扰,专属性强;天麻素在0.107~1.070μg(r=0.999 2)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加样回收率为97.8%,RSD=2.8%(n=5)。结论所建立的方法准确、重现性好,可为天麻醒脑胶囊质量控制提供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建立复方刺山柑胶囊的质量控制标准.方法 采用TLC法对制剂中川西獐牙菜、大黄、黄芪、木香、诃子进行定性鉴别;采用HPLC法对制剂中大黄素、大黄酚进行定量测定.结果 薄层色谱主斑点清晰、特征明显、专属性强;大黄素线性范围为0.768~3.840 μg/mL(r=0.9996,n=5),平均回收率为100.00% (RSD=1.18%);大黄酚线性范围为2.04~16.32 μg/mL(r=0.9993,n=5),平均回收率为l00.62%(RSD=0.38%).结论 检测方法简便、可靠、重复性好,可作为复方刺山柑胶囊的质量标准控制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建立健膝胶囊的质量标准研究。方法用TLC法对黄芪、骨碎补、淫羊藿进行定性鉴别;用HPLC法测定骨碎补中柚皮苷的含量。结果薄层色谱图斑点清晰,阴性对照无干扰;柚皮苷在0.05928~0.65208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回收率为99.26%,RSD为1.62%(n=9)。结论该方法专属性强,灵敏度高,重现性好,可用于健膝胶囊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5.
降脂护肝胶囊质量标准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建立降脂护肝胶囊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鉴别降脂护肝胶囊中山楂、葛根;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熊果酸的含量。HPLC法采用Symmetry C18(3.9 mm×150 mm,5μm)色谱柱,以乙腈-甲醇-0.5%醋酸铵(69∶12∶19)为流动相;流速:0.8 ml/min;检测波长:220 nm。结果:TLC鉴别图谱斑点清晰,阴性无干扰;熊果酸进样量在0.48~14.4μg范围内呈良好线性关系(r=0.999 9),平均加样回收率及RSD分别为98.43%和0.57%(n=5)。结论:采用TLC法和HPLC法控制降脂护肝胶囊质量的方法简便快速、准确可靠、重复性好,专属性强。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制订消栓口服液的质量控制方法。方法:采用TLC法对处方中的赤芍、当归、川芎进行了定性鉴别,采用HPLC法对处方中黄芪进行了含量测定,以CAPCELL PAK C18柱(250 mm×4.6 mm,5μm)为分析柱,以乙腈-水(35∶65)为流动相,流速为1.0 ml/min,蒸发光散射检测器。结果:赤芍、当归、川芎可用薄层色谱鉴别;黄芪甲苷进样量在1.2795~12.795μg范围内进样量的自然对数与峰面积的自然对数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8);平均回收率(n=9)为101.25%,RSD为1.91%。结论:该方法准确灵敏、简便,重复性好,提高后的质量标准更有效的控制该制剂的质量。  相似文献   

17.
黄枳胶囊质量控制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建立黄枳胶囊质量控制的方法。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thin layer chromatography,TLC)对方中大黄、火麻仁、枳实和白芍进行定性研究;并采用TLC法测定大黄素含量。结果大黄素在0.0400.200μg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17,平均回收率为98.29%,RSD=0.47%。结论TLC法简便、专属性强,可准确测定黄枳胶囊中大黄素含量。  相似文献   

18.
目的:建立舒筋通络外用颗粒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薄层鉴别法对制剂中的当归、桂枝、独活、大黄进行定性鉴别;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大黄素、大黄酚的含量。结果:薄层色谱可明显地检出当归、桂枝、独活、大黄;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得大黄素、大黄酚含量之和为34.50~35.24mg/15g,大黄素在0.010~0.500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9),平均回收率为102.3%,RSD为0.93%(n=6);大黄酚在0.025~1.250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9),平均回收率为100.4%,RSD为1.30%(n=6)。结论:本方法简单、准确、专属性好,可用于舒筋通络外用颗粒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9.
目的建立养血润燥丸的质量标准,以评价和控制其质量。方法对处方中的何首乌、白芍和白鲜皮3味药材进行薄层色谱鉴别,并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何首乌中主要成分二苯乙烯苷进行含量测定。结果何首乌、白芍和白鲜皮3味药材的薄层鉴别色谱斑点清晰,专属性强;何首乌中二苯乙烯苷在0.028-0.28μg/mL(r=0.992 9)的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回收率为100.8%,RSD值为3.90%(n=5)。结论本方法准确可靠、重复性好,为养血润燥丸质量控制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