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心律失常基础理论、诊治技术的不断发展,其有些内容也在不断地更新。本文重点介绍几个与临床关系较密切的心律失常的新概念。一、窦性心律与交界性心律P电轴的变异(一) 窦性心律P电轴的变异:既往认为,窦性P波的电轴应在0~90°,Ⅰ、Ⅱ导联的P波应直立,aVR导联的P波应倒置。实际上,窦性P波的  相似文献   

2.
<正> 经静脉导管消融治疗顽固性快速性心律失常是近十年来心血管病学的进展之一。晚近,许多学者在能量形式及临床应用等方面作了进一步的探索,又取得了一些新进展。本文特作如下综述。一、不断探索新的能量形式 1981年,Scheinman等首次报道1例经多种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不能控制的顽固性室上性心动过速(RSVT)患者,通过采用经静脉导管传送直流电(监护除颤器供能,R波同步放电)进行心内电击阻断希氏束,造成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然后置入永久性人工心脏起搏器而成功地治疗了RSVT。随后,Weber等、Hartzier等将此技术相继用于阻断房室旁道  相似文献   

3.
4.
1 非缺血性扩张型心肌病患者他汀治疗可减少心律失常事件、降低死亡率 他汀类药物可减少冠心病患者的ICD治疗事件,改善非缺血性扩张型心肌病(DCM)患者的临床症状.美国Jeffrey等对DEFINITE试验进行了亚组分析.在该试验中的458例DCM患者进行研究,评价服用他汀类药物对患者死亡及心律失常性猝死的影响,同时还对229例接受ICD置入者进行分析,评价他汀类药物对首次接受适当电击治疗时间的影响.110例患者接受他汀类药物治疗,348例未接受他汀类治疗.结果显示,与未治疗组相比,治疗组未校正的死亡风险比为0.22(P=0.001).在ICD置入者中,接受治疗者的死亡风险进一步显著降低(风险比为0.61,P=0.04).对其他影响生存的因素进行校正后,他汀药物治疗组的死亡风险比为0.23(P=0.002).在他汀类药物治疗组中,1例(0.9%)患者发生心律失常性猝死,而未服用组死亡18例(5.2%),差异显著(P=0.04).治疗组的心律失常性猝死风险比为0.16(P=0.08),校正后发生ICD电击治疗的风险比为0.78.  相似文献   

5.
心律失常在临床上是极常见的,随着新的抗心律失常药物的不断发现,新的措施的应用,治愈率有了明显的提高。根据数十年从事心血管病防治工作的经验,谈一点初浅的体会,供读者参考。  相似文献   

6.
7.
<正>在当今世界上,心血管疾病是最常见的死亡原因~([1]),而心源性猝死(SCD)最直接的原因是室速(VT)和室颤(VF)~([2]),房颤(AF)虽不直接致死,但由于人们的知晓率及治疗率低,导致血栓栓塞事件持续增高,间接增加死亡率,浪费医疗资源,且房颤发病率逐年增高~([3-8])。本文主要从分子机制角度进行综述。1当前心律失常的治疗目前心律失常的治疗包括抗心律失常药物、导管消融和植入型心律转复除颤器(ICD),但离子通道阻滞剂对于  相似文献   

8.
恶性心律失常的急诊处理研究新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恶性心律失常是急诊患者发生猝死的常见原因之一,恶性心律失常若不能在短期内进行有效处理则极易导致患者发生严重后果。目前,对恶性心律失常的急诊处理尚无统一标准。本文将恶性心律失常进行分类,并总结恶性心律失常的诊断及急诊处理原则、急诊药物治疗及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9.
继心房颤动(房颤)之后,室性心律失常再度成为心律学领域的研究热点.近年取得许多进展,可能影响或改变今后的临床实践.  相似文献   

10.
<正>线粒体是人体心脏能量的主要来源,广泛存在于各种组织细胞中。心脏是一个高耗能,高耗氧的器官,心脏的正常收缩及电信号的正常传导依赖线粒体充足的能量供应。研究表明,线粒体代谢异常会导致ATP合成减少,进而引起一系列依赖ATP的离子通道状态的改变,导致心律失常,心力衰竭。线粒体代谢异常还导致心肌细胞超微结构的改变,导致电信号传导异常。最新研究表明,线粒体脂肪酸β氧化障碍与顽固室性心律失常,心房纤颤(房颤)  相似文献   

11.
心房颤动(房颤)是临床上最常见的心律失常,其发病率和病死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显著增加.然而,目前抗心律失常药物的治疗效果仍不尽人意,并不能显著提高房颤患者的生存率,究其原因,大多数临床使用Ⅲ类抗心律失常药物(如索他洛尔、伊布利特)可阻断至少一种既表达在人类心房又表达在心室的复极钾电流(如快激活的延迟整流钾电流,IKr),从而延长心房/心室动作电位时程,虽可有效治疗房颤,但同时增加了长QT间期综合征、尖端扭转型室性心动过速(TdP)等发生风险.  相似文献   

12.
六十年代以来,人们认识到心律失常是急性心肌梗塞死亡的最重要原因之一,且大部分死于病后72小时内。基于以上认识,冠心病监护病房相继建立,从而使急性心肌梗塞的住院病死率由30~40%降至15%左右,甚至更低。近年来,关于急性心肌梗塞出现心律失常的诊断与治疗有一些新的观点,下面重点予以介绍。  相似文献   

13.
由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江西省医学会心血管病专委会、江西省生物医学工程学会心电生理与起搏分会、江西省心电协会和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主办的“全国心律失常的现代诊疗新进展专题会议”[国家级继续教育项目,编号2009—03—01—067(国)]将在江西南昌举行。会议采取专题报告和论文交流的形式。会议邀请马长生、王景峰、王梦洪、卢喜烈、江洪、刘文玲、刘少稳、李翠兰、李菊香、李萍、李毅刚、  相似文献   

14.
<正>致心律失常性右室心肌病(arrhythmogenic right ventricular cardiomyopathy/dysplasia,ARVC/D)属于心肌病范畴,临床上心电图可有左束支传导阻滞形态的室性心律失常,可引起心脏骤停和猝死,男女发病比例为2.7:1.0。有研究表明,20%35岁以下和22%年轻运动员猝死是由ARVC/D所致。病因尚不清楚,部分与家族遗传相关。该病病理上分为两类,一类为脂肪浸润型,主要累及右心室,脂肪组织几乎替代全部心肌但室壁没有明显变薄;另一类为纤维脂肪型,右心室壁明显变薄,左心室也可受累。Hulot等  相似文献   

15.
尽管心律失常的非药物疗法.如导管射频消融、植入型心律转复除颤器(ICD)等在近年来取得了重大突破性进展,抗心律失常药物仍是快速心律失常治疗学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如何合理使用抗心律失常药物,在我国临床实践中仍存在不少问题。  相似文献   

16.
内镜在消化道疾病上的应用日益广泛,近年来的发展趋势是不只限于诊断而是向治疗方面发展,现将一些新进展及其评价介绍如下: 一、新型的可弯腹腔镜腹腔镜检查在消化系疾病的诊疗中占有一定的地位,由于其长度和不能弯曲受到限制。Sanowski  相似文献   

17.
18.
19.
<正>2012年10月中国.湛江随着医学的进步与发展,临床和基础研究的深入,越来越多的新技术、新原理应用于临床,使得心律失常现代诊疗日新月异。为了普及和提高心律失常的诊疗水平,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广东医学院附属医院、湛江医学会心血管学会决定于2012年10月在广东湛江举行"全国心律失常的现代诊疗新进展专题会议"(国家级继续教育项目)。会议将邀请全国著名的电生理专家授课;同时对征文进行交流。所授专题及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