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 毫秒
1.
全血细胞减少症152例病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云 《右江医学》2010,38(3):282-283
目的分析致全血细胞减少的病因,提高诊断准确率。方法对152例全血细胞减少症患者进行回顾性病因分析,统计其病因中造血系统疾病及非造血系统疾病所占比例。结果病因中造血系统疾病占80.9%;非造血系统疾病占19.1%;而在造血系统疾病中再生障碍性贫血(AA)最为多见(占30.9%),非造血系统疾病中以慢性肝病脾功能亢进最为常见(占6.6%)。结论引起全血细胞减少的病因很多,必须进行全面详细的检查,减少误诊和漏诊,提高诊断的准确率。  相似文献   

2.
甲状腺机能亢进症(甲亢)可能引起周围血象改变,近年来发现甲亢患者发生贫血者并不少见,不仅可引起白细胞减少症和血小板减少症,还可引起贫血。本文对我院住院及门诊甲亢性贫血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3.
全血细胞减少症144例病因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全血细胞减少(PCP)的病因。方法:对144例PCP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PCP病因以血液病为主,占80.6%(116/144),其中巨幼细胞性贫血(MA)占第一位(41.0%),其次是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19.4%)、再生障碍性贫血(AA)(7.6%)、急性白血病(AL)(5.6%)。非血液病引起的全血细胞减少占19.4%(28/144),其中脾功能亢进、免疫系统疾病、某些感染性疾病占绝大多数。结论:全血细胞减少的病因最多见于巨幼细胞性贫血,对病因不明的患者,长期随访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住院老年患者贫血发生、病因学分布特点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对2013年11月在解放军总医院西院的老年患者按血红蛋白浓度男性<120 g/L、女性<110 g/L的标准进行贫血筛查。收集筛查出的老年贫血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贫血病因、血常规中红细胞各项参数、铁代谢指标及叶酸、维生素B12水平,观察不同病因贫血老年患者上述各项指标的临床特点。结果同期住院的406例老年患者中,贫血患者占33.5%(136例),>80岁占90.4%,平均年龄88.7岁;其中轻、中度贫血占99.2%,以正细胞正色素贫血为主(占70.6%)。本组老年贫血的病因包括感染(52.9%)、恶性实体瘤(14.7%)、肾功能不全(13.2%)、不明原因贫血(7.4%)、恶性血液病(5.9%)、造血原料不足及失血(5.9%)。其中单病因贫血77例(56.6%),多病因贫血49例(36.0%),其余为不明原因贫血。多病因贫血患者的血红蛋白为(95.3±13.8) g/L,低于单病因贫血患者(102.6±12.2) g/L (P<0.05)及不明原因贫血患者(109.8±6.9) g/L (P<0.05)。本组仅8例恶性血液病(5.9%)在老年血液科就诊,其余128例(94.1%)就诊于其他科室后发现贫血。结论住院老年患者易发生贫血,且病因复杂,以轻、中度贫血为主,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常因其他疾病就诊时发现。  相似文献   

5.
甲状腺机能亢进症(简称甲亢)可引起贫血,对其原因,目前还无一致的看法。自1986年2月到1992年4月,对我院内科住院的甲亢病人进行了贫血方面的观察,94例甲亢患者(除外感染、肝、肾及关节疾患)测定血红蛋白(Hb),发现其中36例(占38.2%)患有轻一中度贫血。为探讨甲亢贫血与  相似文献   

6.
全血细胞减少症300例病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全血细胞减少症在各系统疾病中的分布情况,以提高其诊断准确率。方法对300例全血细胞减少症患者进行回顾性病因分析。结果造血系统疾病241例,占80.3%,位列前5位的依次为:再生障碍性贫血(AA)、免疫相关的全血细胞减少症(IRP)、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巨幼细胞贫血(MA)、急性白血病(AL)。非造血系统疾病59例,占19.7%,位列前3位的依次为:感染性疾病、脾功能亢进、风湿免疫疾病。结论全血细胞减少症的病种多,病因复杂,不能单从血液系统疾病考虑,也不能单凭骨髓涂片诊断而忽略其他检查,需要密切联系临床资料综合分析,以减少全血细胞减少症的误诊和漏诊,提高其诊断的正确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对骨髓细胞形态学检查在全血细胞减少症中的应用价值进行探讨。方法取50例全血细胞减少症患者的骨髓涂片标本参与此次研究,患者均于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入院进行细胞学检查。对患者的骨髓细胞形态学检查结果予以观察,并结合患者临床表现判断患者的全血细胞减少症的病因。结果 50例患者检查显示,有35例患者病因为造血系统疾病,占70%。包括再生障碍性贫血、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急性白血病、溶血性贫血、多发性骨髓瘤、缺铁性贫血。有13例患者病因为非造血系统疾病,占26%。包括急慢性肝病、恶性肿瘤骨转移、感染性疾病。有2例患者无法确诊,确诊率为96%。结论对全血细胞减少症患者实施骨髓细胞形态学诊断,可有效明确患者的具体病因,有利于医师对疾病的诊治。  相似文献   

8.
张秋颖  贾姣源 《吉林医学》2012,(10):2153-2154
目的:探讨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症的病因与特点。方法:对32例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症患者进行回顾分析。结果: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症占同期产妇的3.6%,32例患者中妊娠期血小板减少症(GT)22例(68.8%),妊娠合并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4例(12.5%),妊娠高血压综合征(PIH)4例(12.5%),妊娠合并再生障碍性贫血(AA)2例(6.2%)。各组血小板平均体积从大至小分别为:ITP及PIH>GT>AA。结论:血小板平均体积配合骨髓常规检查有助于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症的鉴别诊断,治疗的关键是依据不同病因及血小板减少程度选择相应的输血及对症治疗,可以有效地防止出血,降低死亡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究骨髓细胞学检查方法在临床上诊断贫血中的实际应用价值。方法通过采集2015年3月至2016年4月期间于我院就诊并接受治疗的150名贫血患者的临床资料,并且通过对其临床资料中骨髓细胞学检查结果进行回顾行分析探究,从而确定骨髓细胞学检查在临床上诊断贫血的实际应用价值。结果本次研究中再为患者进行骨髓细胞学检查后,能够确定导致患者发生贫血的病因的有123例,所占比例为82.0%;不能确定其病因的患者有27例,所占比例为18.0%。此外,在明确病因的123例患者中,归纳病因可得再生障碍性贫血,缺铁性贫血以及急性白血病为主要病因,其人数分别为16人(所占比例为10.7%),14人(所占比例为9.3%),45人(所占比例为30.0%)。结论临床上在对于贫血患者病因诊断过程中,尽管骨髓细胞学检查方法不能完全确诊贫血患者的病因,但其仍具有较高的确诊率,能够帮助医生掌握患者病情,明确贫血的类型,从而便于后续治疗,故此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0.
徐建丽  刘颖  江明 《吉林医学》2011,(21):4412-4413
目的:探讨全血细胞减少的临床病因。方法:对139例全血细胞减少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病因中血液系统疾病占76.26%;非血液系统疾病占23.74%,而在血液系统疾病中巨幼细胞贫血(MA)最为多见(占24.46%),非造血系统疾病中以肝脏疾病最为常见(占6.47%)。结论:引起全血细胞减少的病因很多,必须进行全面详细的检查,减少误诊和漏诊,提高诊断的准确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分析医疗单位女性工作人员贫血/白细胞减少症患病情况、分布特点及相关致病因素,为医务工作人员预防保健提供参考.方法 对某综合医院职工体检血常规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女性医务人员中贫血患病率6.47%(76/1174)高于男性贫血患病率0.44%(2/459),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女性白细胞减少症患病率6.30%(74/1174)高于男性为1.96%(9/459),两者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女性贫血患病率远高于男性,可能与女性医务人员存在特有的月经周期有关,预防贫血应当引起女性的重视.白细胞减少症患病情况性别差异各不相同,可能与暴露在致病因素侵袭机率高低有关.  相似文献   

12.
梁金梅 《吉林医学》2011,32(25):5310-5311
目的:探讨妊娠期血小板减少的病因与诊治措施。方法:对收治的妊娠期血小板减少症患者36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极重度组中的病因主要为PAT和再障分别占75.0%(3/4)和33.33%(1/3)。结论:轻度组~重度组中PAT是引起血小板减少的最主要病因。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2508例贫血患者的病例分析,报道506例感染性贫血的临床特点及发病情况。感染贫的发生率占同期住院总人数的5.29%(516/9756),占同期各类贫血的20.57%(516/2508)。多发生于中青年且以轻度贫血为主。慢性感染是主要病因,其中结核病占首位占42.44%,肝胆系统感染次之占20.5%。骨髓象呈增生性贫血,细胞内外铁增加。血清铁蛋白浓度明显增高。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老年人贫血的病因.方法 对180例60岁以上老年贫血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80例患者中,引起贫血的原因主要为营养不良性贫血,包括缺铁性贫血29例(16.1%)和巨幼细胞性贫血28例(15.6%),其次为造血系统疾病,其中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25例(13.9%),多发性骨髓瘤(MM)21例(11.7%),白血病及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各16例(8.9%),骨髓转移癌14例(7.8%),肾性贫血13例(7.2%),再生障碍性贫血(AA)6例(3.3%),溶血性贫血、结缔组织病及脾功能亢进各4例(2.2%).结论 老年人贫血由多种疾病所致,营养不良性贫血所占比例最高,其次为造血系统疾病.应高度重视老年人贫血的病因诊断,争取早确诊、早治疗.  相似文献   

15.
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86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刘彤  杨咏梅 《中国医刊》2008,43(6):59-61
目的探讨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的临床特点及妊娠期的监护和处理。方法对86例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症病因、治疗方法以及分娩方式的选择。结果妊娠相关性血小板减少症62例(72.09%),子痫前期引起16例(18.60%),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引起6例(6.98%),系统性红斑狼疮及再障各1例(占2.33%)。PAT组及HDCP组血小板计数产后与妊娠期及产前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而ITP组血小板计数产后与妊娠期及产前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剖宫产占69.8%,产后出血率为2.3%。结论妊娠相关性血小板减少是最常见的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症类型。对血小板持续下降或血小板<50×109/L者应明确诊断,给予病因治疗及升高血小板治疗,可使用糖皮质激素或免疫球蛋白治疗,分娩前后使用血小板制剂。分娩方式取决于产科情况及血小板水平。如血小板<50×109/L可输注单采血小板后行剖宫产术。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研讨全血细胞减少症的临床病因状况。方法:采用随机抽签方式,从我院2014年5月-2016年2月期间收治的全血细胞减少症患者中,抽取36例患者纳入到研讨范围中,回顾性分析患者临床病历记录资料,总结此疾病病因状况。结果:此研究中所列举的36例患者,经分析后得知,其病因可分为两个类别,即血液性疾病和非血液性疾病,其中血液性疾病占比为63.88%(23/36),非血液性疾病占比为36.11%(13/36),经统计学分析,数据有统计学意义(χ~2=15.3521,P=0.0000)。结论:全血细胞减少症疾病病因具有复杂性,需结合临床症状和体征进行综合性分析和总结,明确疾病病因,降低漏诊、误诊可能性,提升诊断准确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对50例再生障碍贫血患者进行分析,讨论再生障碍性贫血的病因、临床特点、治疗效果。方法以2016年7月至2017年7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50例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对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在患病之前,药物接触史、病毒感染史、油漆和苯接触史人数较多,约占84.0%(42/50);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以15-45岁之间为主要病发群体,约占72.0%(36/50),其血型以AB型血型较少,约占10.0%;AB血型患者所占比例,显著低于其他三种血型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其他三种血型患者比例基本相同,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实施环孢素A雄激素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效果为70.59%(12/17),单用糖皮质激素治疗效果为25.0%(4/16),雄激素联合中成药治疗有效率为41.18%(7/17)。结论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具有一定的特殊性,环孢素A是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的主要药物,可将其与糖皮质激素联合应用,以提高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8.
北京协和医院136例支气管扩张症住院患者临床特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总结住院支气管扩张症患者的临床特征,增进对支气管扩张症的认识。方法 回顾性分析了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在北京协和医院住院经高分辨CT确诊的136例支气管扩张症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136例患者中,男61例(44.9%),女75例(55.1%),平均年龄(57.7±16.3)岁,平均病程(17.2±15.8)年。77.2%(105/136)的患者未能明确病因;既往感染为最主要病因,占14.7%(20/136),其中多为结核感染。主要症状为咳嗽、咳痰。支气管扩张类型为柱状37.8%(37/98)、囊柱状40.8%(40/98)、囊状21.4%(21/98)。多为多肺叶受累,占77.2%(105/136);以左肺下叶受累最多,为76.5%(104/136)。77例住院期间行肺功能检查,其中61.0%(47/77)有阻塞性通气功能障碍。各类型支气管扩张症间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P=0.918)、用力肺活量(FVC)(P=0.982)及FEV1/FVC(P=0.211)占预计值百分比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痰培养中以铜绿假单胞菌阳性最多,药敏提示对多数广谱抗生素均敏感。囊状支气管扩张症患者现症感染比例高,易闻及湿罗音。结论 本组支气管扩张症患者以中老年女性为多。既往感染,特别是结核感染可能是主要病因。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咳嗽、咳痰,肺功能常示阻塞性通气功能障碍,支气管扩张分布多为双肺弥漫性,双下肺为著,特别是左下肺受累最多。囊状支气管扩张可能为病情较重类型,影像学发现此类支气管扩张需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贫血患者治疗前外周血血清中甲状腺激素水平的变化?方法:选取2012—2015年103例贫血患者,男23例,女80例,中位年龄48(19~88)岁,同时选取30例健康体检者纳入本研究,留取外周血标本,分别行外周血常规?甲状腺激素水平的测定?结果:贫血患者外周血T3?T4?FT3?FT4表达水平分别为(2.62 ± 1.22)pg/mL?(0.92 ± 1.16)ng/mL?(1.04 ± 0.40)ng/mL?(7.22 ± 2.64)?滋g/mL,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在不同程度贫血组与对照组比较,FT4表达量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在不同的红细胞体积组与对照组比较,外周血FT3?FT4表达水平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按甲状腺功能分组,临床甲亢组?亚临床甲亢组?甲状腺功能正常组?临床甲减组?亚临床甲减组?TSH正常但FT4下降组,占103例贫血患者的比例分别为0.97%?1.94%?33.01%?9.71%?12.62%?41.74%,6组间有统计学意义(χ2=105.61,P < 0.05)?结论:部分贫血患者外周血中存在甲状腺激素水平的变化,临床上检测贫血患者甲状腺激素水平对其病因诊断与治疗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0.
本文分析了1981年1月至1986年12月内科住院的1068例贫血病人,占同期内科住院总人数(8864)的12.1%。病人年龄从14岁至78岁,21岁至30岁占24.5%。病因中血液病所致贫血443例(占41.5%):缺铁性贫血最常见,共计209例(占全部贫血病例的19.6%),女性较多,原因为月经过多、子宫功能性出血等,占缺铁性贫血的54.1%;白血病占第二位,共88例(占8,2%)。继发于其他疾病的贫血625例(占58.5%),其中消化性溃疡与胃炎共计249例(占23.2%);其次为各种慢性或感染共166例(占15.5%);第三位为涉及各系统的恶性肿瘤共67例(占6.3%);值得提出的是8例甲亢伴贫血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