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探讨成人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早期X线和CT表现。方法 回顾性分析具有典型X线和CT表现并经病理或随访证实的 33例成人股骨头坏死的早期X线和CT片 ,分析其征象和变化。结果  33例共 5 6个关节受累 ,X线平片上 10个关节出现骨小梁模糊 ,骨质疏松 ;2 8个关节出现斑片状骨硬化及不规则的透亮区 ;CT表现 12个关节骨小梁星芒结构增粗 ,扭曲变形 ,2 4个关节出现斑片状硬化及囊状透亮区 ,19个关节出现新月征 ,关节面微陷。结论 股骨头内高密度硬化及不规则透亮区是本病的早期征象  相似文献   

2.
唐士军 《西部医学》2003,1(2):161-162
目的 探讨X线和CT检查对早期股骨头缺血坏死(ANFH)病变征象及其诊断价值。方法 全部患者均行X线摄片和CT扫描,并分别进行影像上分期,进行早期ANFH敏感性对比分析。结果 X线检查:75例中共发现I、Ⅱ、Ⅲ期早期ANFH106个部位,其中,单侧32例,双侧37例,其X线表现为I期为轻度骨质疏松和骨小梁模糊,Ⅱ期为囊状透亮区和斑片状骨硬化,Ⅲ期出现“新月征”。CT检查:75例中发现早期ANFH117个部位,其中,单侧29例,双侧44例,其CT表现为I期骨小梁星芒状结构增粗、变形及斑片状骨硬化和骨质疏松;Ⅱ期表现为星芒状结构消失并骨硬化和囊状透亮区;Ⅲ期出现“新月征”、关节面微陷。结论 CT与X线相比,在病变显示上优于X线,在骨小梁结构改变上,X线不能显示微细结构,难以发现早期病变。因此,临床上怀疑早期ANFH而X线表现正常(0期)病例,应进一步行CT检查。有条件的可行MRI检查。  相似文献   

3.
股骨头缺血坏死的早期X线和CT诊断35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研究ANFH的分期、早期影像学表现及诊断价值。方法35例双侧股骨头行X线及CT检查,并对其影像学改变进行分期。结果X线平片诊断为早期ANFH23例,共36个部位,其中Ⅰ期14个,表现为骨质疏松及骨硬化;Ⅱ期22个,为骨硬化和囊状透亮区。CT发现30例早期ANFH,共45个部位,其中Ⅰ期19个,表现为星芒结构变形、骨质疏松和骨硬化;Ⅱ期17个,呈骨硬化及囊状透亮区;Ⅲ期9个,以"新月征"为特征。结论CT可准确地显示早期ANFH病变,且敏感性及诊断价值高于X线平片。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早期成人股骨头缺血性坏死CT征象及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本院2010年10月-2013年10月疑似早期成人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患者117例,均行X线检查和CT检查,后经手术证实早期成人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患者71例,比较两种检查方法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分析早期成人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CT征象。结果在早期成人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诊断中,CT检查的灵敏度(98.6%)、特异度(97.8%)、准确度(98.3%)均明显高于X线检查(85.9%)、(84.8%)、(85.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T诊断出早期成人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患者45例:31例患者骨小梁的星芒结构明显增粗,出现了扭曲变形,可见斑片状高密度的硬化区,可伴有骨折疏松。14例患者出现了斑片状骨硬化,可见囊状透亮区,且骨小梁的星芒结构消失。结论 CT检查可清晰显示早期成人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征象,具有较高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可为患者后续的治疗提供有效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5.
股骨头缺血坏死的CT早期诊断及分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探讨股骨头缺血坏死 (ANFH)的早期CT表现。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CT诊断的 5 3例早期ANFH的CT表现 ,并据其影像表现进行分期。结果  5 3例发现 72个股骨头出现早期缺血性坏死。其中Ⅰ期 2 3个 ,坏死股骨头内表现为骨小梁星状征变形及斑片状骨硬化或 (和 )骨疏松。Ⅱ期 2 8个 ,表现为星状征消失 ,斑片状骨硬化及囊状透亮区出现。Ⅲ期2 1个 ,表现为新月征及轻度骨碎裂和关节面微陷。结论 CT与X线对Ⅰ期ANFH的发现率存在显著性差异 ,在确定病变范围等方面也优于普通X线  相似文献   

6.
周忠学  黄建宁  张爱华  王大成  陈炯 《广西医学》2009,31(12):1791-1793
目的 探讨低场MRI在诊断早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ANFH)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临床确诊的40例53个股骨头早期缺血坏死的X线、CT、低场MRI影像学表现.结果 53个早期ANFH中,X线平片显示:32个正常,21个有骨质改变,表现为骨质疏松及骨硬化.CT显示:13个正常,24个表现为星芒状结构变形、骨疏松和皮质变薄,16个表现为轻度骨硬化和小囊状透亮区.MRI显示:3个正常,50个有异常信号,其中表现为T1WI斑点状低信号22个,T1WI、T2WI序列上斑片状或不规则形低、等、高混杂信号28个,23髋出现典型"双线征".结论 低场MRI可以更准确显示早期股骨头缺血坏死病变,对股骨头缺血坏死的早期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SARS患者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早期影像学表现和诊断价值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分析SARS患后遗症一股骨头缺血性坏死(ANFH)的X线、CT和MRI早期表现,评价它们的诊断价值。方法:对50例SARS患康复期的双侧股骨头行X线、CT和MRI检查,分析其对早期ANFH的显示能力。结果:X线平片无阳性表现:CT发现Ⅰ期ANFH5例;MRI发现Ⅰ期ANFH15例。结论:X线平片难以发现ANFH的早期表现,MRI是显示早期ANFH有效而可靠的方法,可提供更多的诊断信息,诊断价值高于CT和X线平片。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CT在早期股骨头缺血坏死(ANFH)的影像表现及分期诊断价值。方法回顾分析152例经病理或随访证实为股骨头缺血坏死病例的X线及CT片征象、变化,并对两种方法的分期诊断进行对照研究。结果 X线平片确诊股骨头坏死144例(94.74%),其中8例未检出(5.26%),CT检查全部152例患者确诊,诊断准确率100%,有8例X诊断0级,而CT检查诊断为股骨头坏死Ⅰ期;CT检出32例III期股骨头坏死患者,X线无III期患者检出;CT检查诊断准确率组高于X线(P<0.05)。结论 CT能准确地显示ANFH病变的早期特征,可作为ANFH病变分期诊断的重要辅助检查。  相似文献   

9.
低场MRI在早期股骨头缺血坏死中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何华 《河北医学》2009,15(6):656-659
目的:探讨低场MR I在诊断早期股骨头缺血坏死中的价值。方法:对38例56个股骨头经临床证实股骨头坏死患者X线平片、CT及低场MR Ⅰ检查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其影像学改变进行分期及敏感性对照。结果:全部患者X线平片诊断早期ANFH共35个部位,其中Ⅰ期占15个,X线表现为骨质疏松及骨硬化;Ⅱ期20个,表现为骨硬化和囊状低密度区。CT发现早期ANFH共43个部位,其中Ⅰ期占17个,表现为组成骨小梁星芒结构消失,骨质疏松变和骨硬化;II期26个,表现为囊状低密度区及骨硬化。低场MR I发现38例56个部位,I期25个,表现为斑点状T1W I低或高信号;Ⅱ期21个,表现为T1W I、T2W I序列呈不规则低等高信号;Ⅲ期12个,在T1W I及T2W I序列呈片状低信号,并可见高信号环绕。三者比较差异较大,意义显著。结论:低场MR I诊断ANFH具有高度敏感性,能准确反映坏死的部位及分期,对ANFH的敏感性及诊断价值高于X线平片及CT。  相似文献   

10.
许明  林振东  陈文瑞  李莹 《吉林医学》2014,(13):2874-2875
目的:分析MRI、CT及X线平片在诊断成人早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ANFH)中的优缺点及诊断价值。方法:选择资料齐全的早期ANFH患者54例共69髋,分析其X线平片、CT和MRI的诊断阳性率,主要影像特征及各自的优缺点。结果:69髋中,Ⅰ期25髋,Ⅱ期44髋,X线平片的检出阳性率为29.0%,CT为60.9%,MRI为100%。结论:MRI对早期ANFH的诊断最敏感,应作为诊断首选。  相似文献   

11.
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早期诊断及临床治疗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磐石 《吉林医学》2008,29(24):2316-2316
目的:探讨成人股骨头缺血性坏死(ANFH)的早期CT征象并指导临床治疗。方法:对2005年8月~2007年12月期间临床疑诊ANFH的病例均行X线平片及CT检查,分析ANFH的早期CT表现。结果:早期ANFH的CT表现:40例58个股骨头,其中18个股骨头骨小梁呈放射状高密度的“星状征”,骨小梁境界清楚、锐利,属Ⅰ期;34个股骨头表现为骨硬化,骨小梁结构消失、模糊不清,骨密度减低及囊性改变,属Ⅱ期;并有6个股骨头在Ⅱ期影像学改变基础上出现软骨下骨折及轻微塌陷,属Ⅲ期。结果:Ⅰ期行钻孔髓内减压术,Ⅱ、Ⅲ期行钻孔减压植骨术。经随访大部份症状减轻或延缓发展。结论:CT可以诊断早期ANFH并分期,较X线平片诊断率明显增高,并且能很好地指导临床治疗。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低场MRI对早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ANFH)的诊断价值及其病理基础。方法对20例经病理或临床证实的ANFH患者的MRI征象进行分析。结果股骨头X线、CT无异常或CT轻微骨质异常改变,股骨头不变形、关节间隙正常者,MRI均为阳性,表现为线样或条带状T1WI低信号、T2WI高信号10个股骨头;呈片状、斑片状或不规则形T1WI低信号、T2WI高信号13个股骨头;呈小囊状TIWI低信号、T2WI高信号5个股骨头。压脂序列上病变相应区域均呈较高信号。结论低场MRI诊断ANFH亦具有高度敏感性,能准确反映坏死的部位及分期,可达到早期诊断的目的,为防止坏死股骨头塌陷提供治疗机会。  相似文献   

13.
CT扫描对股骨头坏死的诊断价值(CT片与X线片对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检验CT扫描对股骨头坏死的诊断价值,我们对病理证实的33例病人,42例股骨头坏死的X线平片与CT片进行了对比分析。37例股骨头坏死由CT扫描检出(88.1%),其中仅有26例股骨头坏死从X线平片中检出(61.9%)CT优于X线平片。但仍有5个早期股骨头坏死是靠放射核素扫描得以确诊,因而早期股骨头坏死CT扫描诊断尚存在一定限制。  相似文献   

14.
成人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早期CT征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成人股骨头缺血性坏死(ANFH)的早期CT征象并指导临床治疗。方法:对临床疑诊AN-FH的全部病例均行X线平片及CT检查,分析ANFH的早期CT征象。结果:早期ANFH的CT表现:31例38个股骨头,其中13个股骨头骨小梁呈放射状高密度的“星状征”,骨小梁境界清楚、锐利,属Ⅰ期;25个股骨头表现为骨硬化,骨小梁结构消失、模糊不清,骨密度减低及囊性改变,属Ⅱ期;并有5个股骨头在Ⅱ期影像学改变基础上出现软骨下骨折及轻微塌陷,属Ⅲ期。治疗结果:Ⅰ期行钻孔髓内减压术,Ⅱ、Ⅲ期行钻孔减压植骨术。结论:CT可以诊断早期ANFH并分期,而且能很好地指导临床治疗。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分析股骨头缺血性坏死 (avascularnecrosisoffemoralheadANFH)的X线、CT表现 ,评价它们对早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 6 7例双侧股骨头X线、CT表现 ,比较二者对早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显示能力。结果 :X线发现Ⅰ期~Ⅱ期ANFH 2 6例 ,诊断准确率 38.8% (2 6 / 6 7) ;CT发现Ⅰ期~Ⅱ期ANFH4 6例 ,诊断准确率 6 8.6 % (46 / 6 7)。结论 :X线平片难以发现AFNH的早期表现 ,CT是显示早期ANFH较有效而可靠方法 ,诊断价值高于X线平片。  相似文献   

16.
蒋光仲 《华夏医学》2011,24(3):342-344
目的:分析骨海绵状血管瘤的X线及CT诊断表现,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方法:应用X线及CT诊断的观察方法,回顾性分析3例临床证实的骨海绵状血管瘤的影像特征。结果:2例为原发性骨海绵状血管瘤,1例为继发性。X线2例表现为囊状膨胀性骨质破坏,内见斑点状致密形及粗骨嵴影,边缘部分硬化,1例表现为不规则形小囊状斑片状骨质破坏,内见斑...  相似文献   

17.
目的 研究股骨头缺血性坏死(ANFH)的早期诊断。方法 回顾性分析54例股骨头经临床证实为早期缺血性坏死的X线髋关节平片表现,采用对每一位患者的股骨头进行测量的方法 ,按时间先后顺序逐一测量、记录,并对记录数据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54例病例所记录的数据均显示逐渐缩小(股骨头塌陷所致),股骨头密度增高,持重区斑点状高密度影。股骨头皮质变薄。早期股骨头缺血坏死为股骨头持重区硬化。说明了X线平片对诊断早期股骨头缺血坏死具有重要意义。结论 此方法 可以早期预测ANFH。  相似文献   

18.
目的 通过X线平片、CT及磁共振观察早期成人股骨头缺血坏死的表现,探讨其影像学检查方法,为临床早期诊治提供影像诊断依据.方法 对50例成人早期股骨头缺血坏死患者,年龄在20~65岁之间分别进行X线平片、CT及磁共振平扫.X线平片(20例)、CT(20例)、MRI(10例),比较三种影像学的不同表现.结果 X线平片20例,均表现为股骨头持重区骨小梁增粗且模糊不清,持重部位呈斑片状或斑点状密度增高影,本组均可见(占100%).CT扫描20例,平扫均表现为股骨头形态塌陷,其中显示高密度硬化4例(占20%),股骨头碎裂,显示高密度区内有不规则透亮区,呈高低混杂密度改变有3例(占15%).MRI扫描10例,T1WI呈斑点状或小囊状低信号,T2WI为高信号,本组4例,T1WI与T2WI均为不规则低、等、高混杂信号,本组3例,股骨头塌陷、变形,T1WI与T2WI均为不规则形低信号3例.结论 MRI能及时发现X线平片和CT呈阴性的病例,而在MRI上显示双线征,MRI发现早期股骨头缺血坏死最敏感.  相似文献   

19.
早期股骨头坏死的螺旋CT表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王海增  陈红娜 《中国现代医生》2007,45(8S):74-74,F0003
目的探讨成人股骨头坏死的早期螺旋CT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具有典型螺旋CT表现并经病理或随访证实的34例中42个成人股骨头坏死的螺旋CT片征象。结果螺旋CT主要表现为:“星状征”异常改变,占95.2%;股骨头骨质增生硬化,占40.5%;股骨头囊状低密度区,占21.4%。结论早期成人股骨头坏死具有特征性的螺旋CT表现,这些征象对该病的诊断具有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20.
X线与CT在股骨头缺血性坏死诊断中的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X线与CT在早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采用Toshiba 850 X线机和GE Prospeed CT扫描机,CT扫描层厚和间距为5.0 mm。将41例已确诊为股骨头缺血坏死患者的X线和CT表现进行对照分析。结果X线检查早期改变16髋,其中6髋股骨头中心部位表现局限性密度增高,发生于持重部位;中期改变:共24髋,其中18髋股骨头囊性改变,呈囊性密度减低影。晚期改变:共12髋,其中8髋囊变区涉及股骨头的1/2以上,骨小梁密度增高且不规则。CT表现:早期共15髋,其中9髋股骨头内斑点、条形或斑片状密度增高影;中期22髋,其中19髋股骨头骨皮质中断,其内出现裂隙及散在囊状低密度影;晚期共15髋,其中10例表现为股骨头碎裂、塌陷、变形。结论X线和CT对早期诊断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有很重要的作用,有利于早期诊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