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2.
目的 研究256排能谱CT低剂量对比剂用于门静脉成像的效果,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2020年12月至2022年12月南宁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60例接受肝门静脉扫描检查的患者为研究对象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检查方法不同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患者行256排能谱CT联合低剂量对比剂扫描,对照组患者行常规CT检查。记录两组患者辐射剂量,比较其图像质量、噪音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图像质量评分分级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CT容积剂量指数(CTDI)、有效辐射剂量(ED)及剂量长度乘积(DLP)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信噪比(SNR)和图像噪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对比度噪声比(CNR)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256排能谱CT低剂量对比剂用于门静脉成像检查所得的图像质量可靠,检查时辐射剂量小,安全性良好,具有可行性。  相似文献   

3.
CT冠脉血管成像是目前防治冠心病的重要手段,可以清晰准确的探测出冠状动脉是否狭窄,而不同的对比剂可以直接影响冠脉血管成像的效果[1]。本文通过对不同的对比剂进行研究,从而对不同对比剂在CT冠脉血管成像中的应用价值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估CT、MRI联合扫描时不同扫描时间间隔对图像质量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6月—8月期间在海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一天内同时行MR增强扫描以及腹部CT扫描的78例患者数据。依检查先后顺序将患者分为五组,A组先行腹部CT扫描,再行MR增强;B、C、D、E组先行MR增强,再行腹部CT扫描,间隔时间分别为1 h、2 h、4 h及4 h以上。评估图像并测量腹部CT图像中肾盂、输尿管的CT值。组间客观评价指标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主观图像质量评分的一致性分析采用Kappa检验,对图像质量的评估采用KruskalWallis非参数检验。结果:各组肾脏平均CT值分别为(34.7±4.4) HU、(42.0±15.2) HU、(38.9±2.9) HU、(35.9±6.5)HU、(37±2.4) HU,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2.21,P=0.077> 0.05)。各组肾盂平均CT值分别为(7.9±13.7)HU、(260.4±191.2)HU、(99.5±91.3) HU、(88.9±107.3) HU、(23.5±41.4) HU,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4.77,P ...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低流率团注高浓度对比剂在脑CT血管成像(CTA)中的可行性.方法 18只新西兰白兔随机分为3组,实验组使用A方案(碘迈伦400 mgI/ml,流率0.5 ml/s);对照组分别使用B方案(300 mgI/ml,流率1.0 ml/s)或C方案(400 mgI/ml,流率1.0 ml/s),每次注射对比剂含碘量为0.5 g/kg体重,行脑CT同层动态扫描,获得兔大脑中动脉强化的时间-密度曲线.对比各方案兔大脑中动脉强化峰值到达时间(PT)及到达峰值时大脑中动脉的CT值.结果 大脑中动脉平均强化峰值分别为(164.67±5.16)HU、(163.00±7.13)HU、(193.50±5.13)HU,C方案高于A、B方案(P<0.01),A、B方案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63).三组方案测得大脑中动脉PT分别为5 s、5 s、4 s,C较A、B方案提前.结论 在兔脑CTA扫描中,使用高浓度对比剂,可以大大降低注射流率而对血管强化效果无明显影响;在注射流率相同情况下,应用高浓度对比剂可使血管显示更清晰.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低剂量低对比剂螺旋CT肺动脉血管成像技术在诊断肺动脉栓塞应用。方法:选择2017年9月-2019年9月本院疑似肺动脉栓塞患者80例,按随机数表分为两组,对照组40例使用常规剂量对比剂,研究组40例采用低剂量低对比剂,对两组诊断结果进行比较。结果:两组固像噪声、倍噪比、对比噪声比与主观固像质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5.00%明显比对照组低20.00%(P<0.05)。结论:肺动脉栓塞诊断应用低剂量低对比剂螺旋CT肺动脉血管成像技术,对CT固像噪声、倍噪比、对比噪声比与主观固像质量不会造成影响,还能降低不良反应,临床上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寻使用64层CT冠状动脉成像最佳的对比剂注射方法。方法将接受64层CT冠状动脉检查的连续30位患者中,分出10位体重低于70kg(A组)和20位体重高于70kg的患者(随机均分成两组B1和B2组),其中A组及B1组注射50ml对比剂(注射速度4.5ml/s),B2组注射70ml对比剂(注射速度5ml/s)。分别比较三组患者的主动脉及冠状动脉主干、主要分支的强化程度。结果A组与B2组患者各段血管的增强程度没有显著性差异,B1组患者部分血管的增强程度明显低于B2组。结论64层CT冠状动脉成像对比剂注射剂量优化方案是可行的,其优越性是明显的。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价分次团注对比剂单期增强能谱CT成像对肾透明细胞癌的显示及辐射剂量。方法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的批准和患者的知情同意。收集经腹部彩超及超声造影诊断怀疑肾恶性肿瘤患者90例,随机将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采用分次团注单期增强扫描能谱成像,对照组采用单次注射对比剂双期动态增强扫描。实验组扫描方案:先团注70 ml对比剂,注入对比剂后25 s再注射50 ml对比剂并以相同流率跟注40 ml生理盐水。在第一次注射对比剂开始后70 s行能谱CT扫描。利用后处理软件,计算显示肿物、肾动脉和肾静脉的最佳单能量keV,并重组图像。对照组扫描方案:一次性注入对比剂120 ml,行多层螺旋CT双期扫描,于动脉CT值达到100 HU时扫描动脉期,延迟60 s扫描静脉期。测量肿瘤组织和相邻肾皮质间的比值LKR(LKR越远离1肿瘤显示越好)和对比噪声比CNR,肾动脉、肾静脉的CT值。记录患者BMI指数和辐射剂量。统计学分析采用t检验,Fisher精确检验和Mann-Whitney检验。结果实验组中肾透明细胞癌43例,嫌色细胞和乏脂肪血管平滑肌脂肪瘤各1例。对照组肾透明细胞癌44例,肾乳头状癌1例。两组患者在年龄、体重、性别和BMI指数无统计学差异。显示肾肿物、肾动脉的最佳单能量为58 keV,显示肾静脉最佳单能量为67 keV。实验组58 keV单能量图肿瘤显示力和CNR(0.7±0.02和10.3±3.2)优于常规组动脉期(1.08±0.04和5.3±2.2)(P0.01);实验组58 keV单能量图肾动脉CT值198±20.3 HU与常规组动脉期肾动脉CT值203±14.5 HU无明显差异(P0.05)。实验组67 keV单能量图肾静脉CT值200±34.0 HU高于常规组静脉期肾静脉CT值140±12.6 HU(P0.05)。实验组扫描剂量长度乘积[(735±162)mGy·cm]明显小于常规组[(1032±324)mGy·cm](P0.01)。结论分次团注对比剂单期增强能谱成像在肾透明细胞癌、肾动脉、肾静脉的显示等同于或优于常规双期增强扫描,同时辐射剂量明显减少。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不同浓度对比剂在下肢动脉CTA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将112例患者按照对比剂浓度随机分为4组,分别为对照组(350mgI/ml)、A组(300mgI/ml)、B组(240mgI/ml)及C组(200mgI/ml),每组各28例,各组行下肢动脉CTA检查,采集原始数据后,传至AW4.7工作站进行图像处理及评分并主、客观评价4组患者腹主动脉下段及下肢各段动脉显影情况及图像质量.结果 腹主动脉下段至小腿动脉全景MIP图像质量评分A、B两组与对照组比较分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组图像质量评分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段动脉图像质量比较分析 A 组、B 组腹主动脉下段、髂外动脉、股动脉、腘动脉图像质量评分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小腿动脉图像质量评分略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组腹主动脉至小腿各段动脉图像质量评分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段动脉图像信号强度(signal intensity,SI)分析比较A组腹主动脉下段至小腿各段动脉图像质量信号强度SI评分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B组腹主动脉下段至腘动脉图像质量信号强度SI评分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小腿动脉SI略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组腹主动脉下段至小腿各段动脉图像质量信号强度SI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下肢动脉CTA中,240mgI/ml为最佳对比剂造影浓度,既减少碘对比剂用量,降低对比剂不良反应发生的风险,同时满足临床诊断的需求,具有较强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改良3期对比剂注射方案对头颈部CT血管成像(CTA)图像质量和对比剂外渗的影响.方法 将2019年5月-2020年10月在我院接受头颈部CTA检查的56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8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头颈CTA对比剂注射方案,观察组实施改良3期对比剂注射方案.比较2组客观图像质量、主观图像质量、...  相似文献   

11.
目的:评价对比剂注射速率、扫描方向和对比剂用量对双源CT(DSCT)双能量肺灌注成像质量的影响,优选最佳对比剂注射参数。材料与方法:2008年5~8月共79例患者参加了本研究。将患者分为6组:第1~3组,对比剂浓度300mgI/ml、用量1.5ml/kg、头足方向、注射速率分别为3、4、5ml/s;第4、5组,对比剂浓度300mgI/ml、足头方向,注射速率4ml/s、用量分别为1.5、1.0ml/kg;第6组,对比剂浓度350mgI/ml、足头方向,注射速率5ml/s、用量1.2ml/kg。测量升主动脉、肺动脉主干以及上腔静脉的CT值、计数肺动脉显示级别并定量评价DSCT双能量肺灌注成像的影像质量。统计学分析应用SPSS 11.5软件进行。结果:组4和组6增强方案肺动脉强化值最高而上腔静脉强化值最低,同时有优良的双能量肺灌注和肺动脉图像质量。2名观察者分析双能量肺灌注图像质量的一致性好(Kappa值=0.619,P=0.000)。双能量肺灌注图像质量和肺动脉强化值之间有弱的正相关关系。双能量模式扫描的辐射剂量较常规单源模式降低了5.0%和12.4%。结论:组4和组6的增强方案可获得满意的肺双能量灌注成像的图像质量,结合临床实用情况,建议采用组4的增强方案。肺双能量扫描降低了患者接受的辐射剂量。  相似文献   

12.
13.
目的探讨优化对比剂注射技术在256排螺旋CT血管造影(CTA)中对主肾动脉及肾段动脉图像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行肾动脉CTA检查的98例体质量相近的患者,将其随机分为A组和B组,应用的对比剂为碘普罗胺(370mg/ml)。A组50例:根据患者体质量选择对比剂用量(1.0ml/kg);B组48例:对比剂用量在A组用量基础上减去10ml。以CT原始横断位图像为基础,结合容积再现(VR)、最大密度投影(MIP)等重建图像对两组各级肾动脉图像质量及对比剂用量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A组50例患者:共显示肾动脉100条;B组48例患者:共显示肾动脉96条。两组主肾动脉及各肾段分支显示清晰,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图像质量评分分别为(4.937±0.177)分和(4.565±0.189)分,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剂用量分别为(68.76±8.17)ml和(58.27±6.48)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256排螺旋CT血管造影在肾动脉造影中,与依据患者体质量选择对比剂用量比较,在此基础上再减少10ml的优化对比剂注射技术亦能清晰显示肾段动脉,获得满足诊断要求的图像,从而为临床诊断肾段动脉狭窄和了解肾肿瘤分支血供提供了重要的信息。  相似文献   

14.
15.
目的  探究血液循环速度与冠状动脉CT血管造影(CTA)增强效果的相关性,并分析对比剂优化方案。 方法  选取2020年1月~2021年4月于我院行冠状动脉CT血管造影患者161例,按照血液循环速度分为快速组(n=32)、中等组(n=35)和缓慢组(n= 94),分析血液循环速度与增强效果关系,并将缓慢组分为A、B、C 3个亚组,A组与快速组、中等组使用的对比剂浓度和注射速率相同(均为碘浓度320 mgI/mL,速率5 mL/s);B组采用对比剂的碘浓度为350 mgI/mL,速率5.5 mL/s;C组采用对比剂的碘浓度为370 mgI/mL,速率5.5 mL/s,比较各组伪影发生、室间隔显示、冠脉CT值及图像质量情况。 结果  快速组、中等组、B组、C组产生伪影概率均低于A组,且快速组低于中等组,C组低于B组(P < 0.05);快速组、中等组、B组、C组主动脉根部CT值、图像质量评分、室间隔显示评分均高于A组,且快速组高于中等组,C组高于B组(P < 0.05)。 结论  血液循环速度能增加冠脉CTA增强效果,清晰显示室间隔,对于血液循环较慢者可适当增加对比剂浓度和注射速率以保证图像质量。  相似文献   

16.
17.
目的通过对比研究离子型对比剂与非离子型对比剂在螺旋CT增强扫描中的应用,探讨离子型对比剂临床应用的安全性,以最好的效价比选择对比剂。方法分别观察离子型对比剂泛影葡胺(60%)106例、非离子型对比剂碘海醇(300mg/ml)120例的螺旋CT增强扫描,比较其不良反应发生率和图像增强效果。结果泛影葡胺(60%)、碘海醇(300mg/ml)均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轻、中度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5.7%、1.7%。二者之间无统计学意义(P&gt;0.05)。泛影葡胺(60%)、碘海醇(300mg/ml)所获图像质量均能达到诊断要求,二者之间无统计学意义(P&gt;0.05)。结论离子型对比剂泛影葡胺(60%)在应用于非高危人群时,是相对安全的,能有效降低检查费用。  相似文献   

18.
Background: To evaluate the relative effect of rate of injection and volume of contrast medium on aortic, portal, and hepatic enhancement during computed tomography (CT). Methods: Thirty-eight nonincremental CT examinations were performed in three mini-pigs by using a combination of three different volumes (1.5, 2, and 3 mL/kg) and five different rates (1.5, 3, 4.5, 6, and 7.5 mL/s) of contrast material injection. Time-density enhancement curves of the aorta, portal vein, and liver were plotted over time for each rate of injection, each volume of contrast, and each volume–rate combination. In addition, aortic, portal, and liver peak enhancements, time-to-peak enhancements, optimal scanning intervals, and contrast enhancement indices were calculated for each volume–rate combination. Results: Higher rates of injection increased peak aortic enhancement but had no effect on peak portal or hepatic enhancement. This result may be explained by the dilution of the bolus of contrast medium in the splanchnic circulation. When the results of a 6-mL/s injection of 1.5 mL/kg of contrast material were compared with a 3-mL/s injection of 2 mL/kg, maximum aortic enhancement increased by 32%, whereas maximum liver enhancement decreased by 35%. Conclusion: An increase in the rate of contrast injection results in an increase of peak aortic enhancement even when the total iodine load is decreased. However, an increase of the rate of contrast injection does not increase maximum liver enhancement, which is related to the total iodine dose injected. Therefore, one cannot compensate a decrease in the iodine load by an increase in injection rate in contrast-enhanced CT of the liver. Received: 3 September 1997/Revision accepted: 13 January 1999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评价低浓度对比剂结合能谱CT最佳keV成像技术对胆囊动脉的显示能力。方法 前瞻性选取体质量指数为25.15~34.91 kg/m2的90例患者,按照扫描方式和对比剂浓度分为能谱扫描低浓度对比剂组(A组)和常规扫描高浓度对比剂组(B组)。对两组分别测量胆囊动脉、相同层面竖脊肌的CT值及竖脊肌CT值的标准差,计算胆囊动脉与竖脊肌间的CNR和SNR。对胆囊动脉行VR、MIP及CPR。由2名观察者分别独立评价两组重建后的图像质量。对以上指标进行统计学分析,并进行观察者间一致性检验。结果 能谱CT单能量成像显示胆囊动脉的平均最佳keV值为(60.62±5.85)keV。A组胆囊动脉CT值、竖脊肌CT值均高于B组(P均<0.05),但两组CNR及SNR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两名观察者主观评分一致性良好(Kappa=0.804、0.773),主观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243,P=0.808)。结论 低浓度对比剂结合能谱CT最佳单能量成像技术可提供良好的胆囊动脉的图像质量,并可显著降低对比剂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