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目的:采用2种不同手术方式对患有胃十二指肠溃疡合并穿孔疾病的患者实施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方法选择患有胃十二指肠溃疡合并穿孔疾病的患者7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n=39)。对照组患者采用胃大部分切除术实施治疗;治疗组患者采用单纯修补术实施治疗。结果治疗组患者手术操作时间和术后恢复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胃十二指肠溃疡合并穿孔疾病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手术期间出血量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围手术期的不良反应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应用单纯修补术对患有胃十二指肠溃疡合并穿孔疾病的患者实施治疗的临床效果非常明显。  相似文献   

2.
陈和平  韩盛玺  杨尧  雷秉钧 《四川医学》2001,22(12):1093-1095
目的研究慢性肝病相关的胃十二指肠溃疡愈合的影响因素.方法胃镜确诊慢性肝病相关的胃十二指肠溃疡45例患者应用奥美拉唑(洛赛克)20~40mg/d 4周,复检胃镜;45例非肝病胃十二指肠溃疡门诊患者作为对照,仅予以洛赛克20mg/d4周,复栓胃镜.治疗前后行肝肾功能检查,乙肝血清学标志物(HBVm)、B超、胃镜、胃粘膜组织病理及幽门螺杆菌栓测.结果慢性肝病相关胃十二指肠溃疡的幽门螺杆菌(Hp)感染率在42.86%~51.63%之间,比非肝病胃十二指肠溃疡的感染率低(84.44%,P<0.05).洛赛克20mg/d剂量治疗非肝病性的胃十二指肠溃疡愈合38例,好转7例,高于同样剂量治疗的慢性乙肝相关的消化性溃疡的疗效(63.64%,100%,P<0.01),与洛赛克40mg/d应用4周疗效相似(85.71%~95%,P>0.05).治疗前血TB而不是ALT升高不利于慢性肝病相关的胃十二指肠溃疡愈合(93.1%,68.75%,P<0.05).结论奥美啦唑治疗慢性肝源性胃十二指肠溃疡的剂量应当加倍,幽门螺杆菌感染不是其致病的主要原因,治疗前血TB水平影响溃疡转归.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1受体拮抗剂(IL-1RN)基因多态性与消化性溃疡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8年1月在我院治疗的消化性溃疡患者180例,其中十二指肠溃疡患者91例(十二指肠溃疡组),胃溃疡患者89例(胃溃疡组),同时选取健康志愿者270例作为对照组,检查IL-1RN基因多态性,采用快速尿素酶测定幽门螺旋杆菌感染情况。结果:十二指肠溃疡组IL-1RN基因型L/2+2/2比例和等位基因2比例分别为50.55%和29.67%,明显高于胃溃疡组和对照组(P<0.05);十二指肠溃疡组幽门螺旋杆菌阳性者IL-1RN基因型L/2+2/2比例和等位基因2比例分别为50.15%和29.38%,明显高于胃溃疡组和对照组(P<0.05);胃溃疡组幽门螺旋杆菌阴性者IL-1RN基因型L/2+2/2比例和等位基因2比例分别为62.50%和37.50%,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十二指肠溃疡幽门螺旋杆菌阴性者等位基因2比例为31.82%,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十二指肠溃疡组、胃溃疡组不同IL-1RN基因型患者治疗痊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IL-1RN基因多态性可能与十二指肠溃疡发病有一定的关系,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幽门螺杆菌(Hp)与十二指肠球部胃化生及溃疡的关系,试阐明Hp致十二指肠球溃疡的机制。方法:前瞻性研究十二指肠球溃疡球部Hp检出率及胃化生发生率,同时研究胃窦部Hp检出率。结果:十二指肠球溃疡球部Hp检出率及胃化生发生率分别为57.69%及90%,胃窦部Hp检出率为84.6%;活动期十二指肠球溃疡球部Hp检出率高于愈合期及疤痕期,但无统计学差异(P>0.05)。球部Hp阳性与阴性者的胃化生发生率大致相同。结论:Hp致十二指肠球溃疡的机制除与Hp直接定植于球部胃化生区,造成损害,继而形成炎症、溃疡外,可能尚有其它途径。  相似文献   

5.
目的 了解老年慢性病患者的生命质量,并探讨其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整群随机抽样法,选取2013年3-12月在南京市秦淮医院进行体检的老年人1454名。按是否患有慢性病,将其分为慢性病组和无慢性病组。采用本课题组前期研究制定的生命质量评价量表对2组老年人的生命质量进行评价,分析老年慢性病患者生命质量的影响因素。结果 老年人的慢性病患病率为72.2%(1050/1454)。老年慢性病患者的躯体机能、情绪性格、社会适应及总体健康得分与无慢性病老年人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生活自理和记忆功能得分与无慢性病老年人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患有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高血脂及白内障的老年人,其总体健康得分与未患该病的老年人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年龄、饮酒情况及退休前职业对老年慢性病患者躯体机能得分的影响有统计学意义(P<0.05);年龄和学历对老年慢性病患者生活自理得分的影响有统计学意义(P<0.05);退休前职业和居住状况对老年慢性病患者情绪性格得分的影响有统计学意义(P<0.05);年龄和居住状况对老年慢性病患者记忆功能得分的影响有统计学意义(P<0.05);退休前职业、居住状况、学历及年龄对老年慢性病患者社会适应得分的影响有统计学意义(P<0.05);年龄、居住状况、饮酒情况及学历对老年慢性病患者总体健康得分的影响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老年慢性病患者的生命质量较差,影响因素主要包括年龄、学历、退休前职业、居住状况及饮酒情况,加强慢性病的防治是提高其生命质量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和观察采用规范疗法对胃及十二指肠溃疡患者进行临床诊治的情况和疗效。方法随机择取74例胃及十二指肠溃疡患者。按照数字表法将患者平均分成2组,各37例。给予对照组常规治疗,观察组规范治疗,比较、统计和分析2组患者的临床诊治情况和效果。结果观察组的临床总有效率(97.30%)较之对照组(81.08%)明显更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胃及十二指肠溃疡患者进行规范治疗的效果显著,能够有效消除和减轻患者的临床症状,因而,它是一种有效、理想、科学的临床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深圳市城中村老年人多种慢性病共存情况,以期为深圳市老龄化社区的医疗资源配置、完善基层医疗的老年人管理模式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在2016年5月—2017年7月到黄贝岭社区健康服务中心体检/全科医生上门巡诊的黄贝岭村老年人共100例。采用综合健康评估(CHA)量表评价其慢性病患病种数,采用累计疾病计分量表(CIRS)评价其多种慢性病共存的发生情况和严重程度。结果 100例老年人均患有慢性病,其中92例(92.0%)为多种慢性病共存。男、女性老年人的多种慢性病共存发生率分别为96.9%(31/32)、95.6%(65/68);年龄为60~69、70~79、≥80岁老年人的多种慢性病共存发生率分别为91.7%(44/48)、100.0%(27/27)、100.0%(25/25)。100例老年人平均CIRS评分为(6.6±4.1)分,其中70~79岁男性、女性老年人,≥80岁男性老年人的平均CIRS评分≥5分;≥80岁女性老年人的平均CIRS评分≥10分。60~69岁男性老年人多病共存评分高于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严重性指数、CIRS评分与女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70~79、≥80岁男性老年人多病共存、严重性指数、CIRS评分与女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慢性病多病并存情况主要集中在7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且慢性病多病并存情况的性别差异不大。  相似文献   

8.
岳虹 《西部医学》2017,29(4):494-498
【摘要】 目的 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颈动脉斑块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112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脑卒中组)采用彩色超声诊断仪观察颈动脉管腔直径、斑块数量、形态及血流参数;选取同期72例健康者作对照(对照组)。结果 缺血性脑卒中组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增厚检出率为38.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22.9%(P<005);脑卒中组颈动脉斑块检出率为71.4%,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的36.1%(2=37.707,P<0.05);脑卒中组颈动脉粥样斑块检出80例,其中43例为单发斑块,37例为多发斑块。缺血性脑卒中面积越大,颈动脉斑块检出率越高(2=12.145,P<0.05);且颈动脉舒张期最小血流速度(EDV)低于对照组(t=21.181,P<0.05),而阻力指数(RI)高于对照组(t=3.718, P<0.05)。结论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颈动脉IMT增厚和颈动脉斑块检出率均较高,颈动脉超声的血流参数有助于提高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诊断的准确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 研究奥美拉唑(奥克)和泰胃美三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HP)相关性十二指肠溃疡的愈合率、HP根除率、主要症状缓解率及其安全性。方法 经胃镜证实的十二指肠溃疡患者采用随机抽样、配对分组法分为奥克三联组(A组)和泰胃美三联组(B组);2周为一疗程,停药4周后复查胃镜。结果 溃疡愈合率A组为90.9%,B组为42.1%,有极显著性差异P<0.001。HP根除率A组为86.4%,B组为78.9%,P>0.05,无显著性差异。1周疼痛、烧心和反酸缓角率,A、B两组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奥克2周三联疗法对十二指肠溃疡的疗效及症状缓解率明显优于泰胃美,而根除HP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0.
欧阳泽 《当代医学》2016,(16):70-71
目的:探讨单纯修补术治疗胃及十二指肠溃疡的效果。方法选择76例诊断为急性胃及十二指肠穿孔的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所施术式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8例。其中对照组经胃大部切除治疗,研究组经单纯修补术治疗。观察对比2组患者治疗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早期并发症发生率及手术疗效。结果研究组Visick标准Ⅰ级9例,Ⅱ级16例,Ⅲ级9例,Ⅳ级4例,4例出现不同程度的溃疡复发情况,手术疗效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研究组手术时间(44.3±7.1)min、住院时间(28.7±3.2)d短于对照组(P<0.05);术中出血量(76.2±12.1)mL少于对照组(P<0.05);早期并发症发生率2.63%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单纯修补术具有安全、手术风险小、并发症少等特点,术后结合正规内科治疗对溃疡穿孔有很好疗效。  相似文献   

11.
从<脉书·十一脉><黄帝内经>等文献人手,梳理了血气、经络、腧穴理论的形成与发展,简要介绍了四肢部的基本腧穴、躯体部要穴,以及腧穴配伍的基本要义.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痰瘀相关,意在梳理痰瘀知识、并强调痰瘀相关的重要性。方法:通过多角度地分析、刍议"痰瘀同源"、"痰瘀互结"、"痰瘀同治"等痰瘀经典理论的方式论述痰瘀相关。结果:痰与瘀是中医界里重要的元素,痰与瘀互结是许多疾患共同的病机,痰瘀同治是常用治法。结论:痰瘀同源、互结、同治,不但在临床上有着实用的指导意义,又能与时俱进、在探究中创新。  相似文献   

13.
载脂蛋白(apo)是脂蛋白的重要组成成分,其主要功能是调节酶活性,介导细胞受体与脂蛋白结合,保持脂蛋白结构的稳定性。目前已发现数十种载脂蛋白,其结构的显著特点是分子中具有多个双性alpha螺旋及Beta-折叠结构。载脂蛋白的这种双性alpha螺旋结构是其结合及转运脂质的结构基础。在HIV外壳结构中的一种糖蛋白(gP)也具有这种alpha螺旋结构。近年研究表明,载脂蛋白和由载脂蛋白组成的脂质体还具有抗肝炎病毒、抗HIV病毒、抗单纯疱疹和中和细菌内毒素的功能。以脂蛋白和载脂蛋白为主要成分构成的脂质体已成为运载抗病毒和抗肿瘤药物受体的靶向性载体。  相似文献   

14.
考试是检验教学效果的有效方法,是教学过程中不可缺少的环节。多年来,人们对考试改革不断进行探索,总结出不同的考试模式,例如教考合一与教考分离就是2种完全不同的考试模式。通过对比2种考试模式的优势与劣势,提出适合医学基础课的综合性考试模式。  相似文献   

15.
目的评价神经病学与神经解剖学优化整合教学法的教学效果,寻找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为今后的神经病学教学改革提供参考。方法采用问卷调查、访谈的方式,分析神经病学教改后的教学效果、对学生学习态度的影响、教学中存在的不足。结果教改班的教学效果、对学生学习态度的改善优于非教改班(P<0.01)。结论神经病学与神经解剖学优化整合的教学改革效果显著,达到了预期的目的。  相似文献   

16.
从必要性、要求及实质3个角度梳理了“医信融创”教育的内涵,并在此基础上探索“医信融创”教育的模式。“医信融创”需要遵循由“融”到“创”的逻辑主线,通过“融行-融智-融心”的过程最后走向“创新”的目的。最后以山西医科大学的实践案例证明了“医信融创”教育的必然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17.
邬俏璇  魏倩杰 《实用医技杂志》2008,15(22):2873-2874
目的:探讨新生儿游泳的护理以及对生长发育的影响。方法:按照知情同意制度,选取125例实施游泳的新生儿为观察组,随机选取同期未游泳的新生儿为对照组(125例)。观察两组新生儿出生后42d头围、生长和体重的变化,比较两组生后7d、15d和28d的24h摄乳量。结果:42d后游泳组的婴儿头围、生长、体重增长明显,特别是体重增幅较大,两组统计学有明显差异;游泳组摄乳量从第7天开始均高于对照组,出生后28d更是明显增多,有显著统计学意义。结论:游泳有利于新生儿增加摄乳量,促进新生儿体格发育。  相似文献   

18.
目的 了解消化科门诊躯体形式障碍诊疗费及相关因素.方法 对87例消化科门诊躯体形式障碍患者采用既往检查调查表(自编)、症状自评量表(SCL-90)进行评估.结果 患者既往检查总费用212-28652元(中位数为3792元),检查频率为5-82次,检查项目为3-11项,重复检查频率为3-72次,检查项目为血常规、彩超、X线、内窥镜、MRI、粪常规,重复度高的项目为彩超、内窥镜、X线、MRI.检查频度与病程、性别、年龄、文化程度有相关性,检查费用与检查频度呈正关(P<0.01).结论 消化科门诊躯体化障碍患者检查项目多,频度高,医疗花费多.  相似文献   

19.
解剖学与中医理论的隔阂与融合(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解剖学与中医理论发展的历史关系。指出古代的解剖在构建了中医基础理论之后逐步走向式微,中医理论与解剖学之间的隔阂在近代达到顶峰。这种隔阂是一种历史性的结果,随着历史条件的改变,中医理论可以实现与解剖学的融合,从解剖脏器非对称特征中蕴含的阴阳规律具体论证了这一问题。在现代条件下,对解剖的反思和排斥已不具有积极意义,建立中医理论的形态学基础是中医理论发展的必然。  相似文献   

20.
4 解剖脏器非对称特征中的阴阳规律显示出中医理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可以实现与解剖的融合 中医学认识解剖结构问题,当然要从自己的基本理论出发,最重要的首先是阴阳,同时要以确切的现代解剖内容为客观研究对象。就阴阳和解剖的关系这一具体问题而言,内脏基本结构的非对称性符合阴阳规律,中医理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可以实现与解剖的融合,从而为未来进一步的发展奠定新的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