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观察内口切/挂管腔放射状切开浮线对口引流术治疗高位腔隙性肛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45例高位腔隙性肛瘘患者,均行内口切/挂管腔放射状切开引流术治疗,观察其疗效。结果 45例患者均一次性治愈,平均住院时间为13 d,切口平均愈合时间为32 d。随访3-6个月,无肛门失禁、狭窄、畸形、缺损,肛门功能正常,无复发。结论内口切/挂管腔放射状切开浮线对口引流术治疗高位腔隙性肛瘘疗效确切,能降低复发率,又可很好地保护肛门括约肌。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高位复杂性肛瘘合并高血压应用切开挂线对口引流术治疗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肛肠科2014年2月~2015年2月收治的高位复杂性肛瘘合并高血压患者80例,依据入院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对比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两组患者均达到治愈标准。但观察组住院时间、创面恢复时间均短于对照组,肛门括约肌功能恢复正常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无复发,对照组复发3例。结论高位复杂性肛瘘合并高血压患者采用切开挂线对口引流术治疗,可缩短病程,改善肛门括约肌功能,预防复发,对保障患者生存质量意义显著。  相似文献   

3.
目的比较隧道式拖线术与多切口挂线引流术治疗高位后马蹄型肛周脓肿的临床疗效。方法将该院2014-12~2015-12收治的高位后马蹄型肛周脓肿患者88例,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4例。对照组应用多切口挂线引流术,观察组应用隧道式拖线术。比较两组手术疗效、术后恢复时间及肛门恢复情况。结果两组手术疗效相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恢复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肛门恢复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隧道式拖线术是治疗高位后马蹄型肛周脓肿安全、有效的术式,能够明显改善患者肛门功能,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糖尿病合并肛周脓肿中切开挂线法一次性治疗效果。方法选取该院于2014年11月—2015年1月收治的60例糖尿病合并肛周脓肿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0例)与观察组(30例),对照组采取单纯切开引流术,观察组采取切开挂线法一次性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愈合时间、疼痛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愈率为90.00%,对照组为60.00%,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未发生并发症,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3.33%,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糖尿病合并肛周脓肿采取切开挂线法一次性治疗,疼痛轻、愈合时间短、治愈率高、并发症少,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背景肛周脓肿是一种常见的肛肠疾病,主要由肛腺感染引起,脓肿一旦形成应及时手术治疗.目前有多种治疗肛周脓肿的方法,但均存在一定的缺点,我们根据肛周脓肿发病的生理病理机制设计了一种新的手术方式-三间隙引流术,以最大限度保护肛门括约肌功能,减轻患者痛苦.目的探讨三间隙引流术(three-cavity clearance, TCC)在腺源性肛周脓肿治疗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以2017-01/2018-01在南京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肛肠诊疗中心收治的行肛周脓肿TCC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此建立队列;对照组选取同期行肛周脓肿单纯切开引流术的患者,以年龄差距5岁以内、性别相同且脓肿部位相同与实验组进行1:1配对,比较两组患者住院时间、创面愈合时间、肛瘘形成率及肛门失禁情况.结果每组各32例,共64例患者纳入本研究,三间隙引流组的肛瘘形成率为6%,明显低于单纯切开引流组(34.0%, P0.01);三间隙引流组与单纯切开引流组均未出现肛门失禁的情况;两组的住院时间、创面愈合时间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肛周脓肿TCC是一种安全的完全肛门括约肌保留的治疗肛周脓肿的术式,能有效降低术后肛瘘形成率,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价内镜超声(endoscopic ultrasound,EUS)胰腺假性囊肿经胃穿刺置管引流术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02/2010-05于我院行EUS引导下经胃穿刺置管引流术的36例胰腺假性囊肿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36例患者中,34例成功完成穿刺和置管,成功率为94.4%(34/36).并发症发生率17.6%(6/34),分别为感染、支架堵塞与移位.平均手术时间为50(40-65)min.置入支架后平均住院时间为4.7(2-9)d.平均支架留存时间为6.9(4-11)mo.平均随访时间为30(10-60)mo.内镜治愈率为97.1%(33/34).未见囊肿复发.结论:EUS引导下经胃穿刺置管引流术是一种安全、有效、微创的治疗胰腺假性囊肿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康复新液促进高位肛周脓肿置管引流术后创面愈合的临床疗效。 方法将天山中医医院肛肠科从2015年7月至2017年6月诊断为高位肛周脓肿的住院患者60例按照入院顺序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均采用高位肛周脓肿置管引流术。术后第2 d起,治疗组在换药时应用康复新冲洗脓腔,对照组应用甲硝唑液冲洗脓腔,比较两组术后拔除引流管时间、创面完全愈合时间、术后第3 d、7 d、14 d肛门疼痛和脓腔渗液情况,术后1个月总有效率、随访半年的脓肿复发率及成瘘率。 结果治疗组的拔引流管时间(t=3.506,P=0.001)、创面完全愈合时间(t=6.64,P<0.001)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两组间在术后第3 d的疼痛评分(H=0.182,P=0.670)和渗液评分(H=0.001,P=0.973)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术后第7 d、14 d疼痛评分(H=4.480,P=0.034;H=4.516,P=0.034)和渗液评分(H=5.263,P=0.022;H=4.345,P=0.037)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术后1个月的总有效率治疗组(93.3%)明显优于对照组(7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320,P<0.05);随访半年,两组复发病例均只有1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00,P>0.05);明确形成肛瘘的病例中,治疗组(6.7%)明显少于对照组(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455,P<0.05)。 结论康复新液可加快高位肛周脓肿置管引流术后创面愈合速度,减少渗液,减轻疼痛,疗效显著,具有临床使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前,手术治疗肛瘘的方法较多,但对于复杂性肛瘘的治疗仍是临床的难点.2005 ~2009年,我们采用切开挂线加对口引流治疗复杂性肛瘘56例,临床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本组56例复杂性肛瘘按均符合1975年全国肛肠学术会议制定的肛瘘诊断标准,其中男46例、女10例,平均年龄32.5岁,平均病程3.6年;1个内口者45例,2个内口者11例;外口最少2个,最多4个;合并急性感染18例、痔8例、肛裂3例、2型糖尿病3例.  相似文献   

9.
目的调查肛周脓肿单纯切开引流术后近期复发率的情况,分析不同的预后因素与术后近期复发率的关系。 方法选择2013年2月~2014年10月期间在我院诊断为肛周脓肿并行切开引流术的患者123例,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多因素与术后复发的关系。 结果术后一个月内肛周脓肿复发率为29.27%,形成肛瘘率为75.6%。男女复发率相近,无明显差异(P>0.05)。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BMI指数、脓肿深浅、肿痛病史、切排病史、糖尿病、发热是影响肛周脓肿术后近期复发的主要因素;多因素分析显示,深部的肛周脓肿及既往有过肛周肿痛病史与肛周脓肿术后近期复发密切相关(P<0.05)。 结论深部脓肿或既往有过肿痛病史会增加肛周脓肿术后近期复发的风险,所以完善的术前检查,术中避免脓腔的残留,术后引流通畅,形成肛瘘后尽早手术,是避免肛周脓肿术后再复发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价腹腔镜辅助下经肛门柱状切除联合乙状结肠腹膜外造口治疗低位直肠癌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总结武汉市第一医院于2013-01/2015-02对25例低位直肠癌患者运用腹腔镜辅助下经肛门柱状切除联合乙状结肠腹膜外造口的临床资料.结果:25例均顺利完成手术,手术时间162.5min±35.6 min,术中出血55.5 m L±26.8 m L,术后平均1.2 d±0.5 d,2例患者会阴切口脂肪液化感染,经换药愈合,随访24例,随访时间3-36 mo,平均时间25 mo,无复发病例.结论:腹腔镜辅助下经肛门柱状切除联合乙状结肠腹膜外造口具有操作可行、并发症少、复发率低、近期疗效满意,是针对低位直肠癌较好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直接肘关节外侧入路内固定治疗肘关节恐怖三联征的可行性及疗效。方法12例肘关节恐怖三联征患者采用直接外侧肘关节入路切开复位内固定尺骨冠状突、桡骨小头,不单独修复肘关节侧副韧带,术后指导功能锻炼,并进行随访。根据Mayo肘关节功能评分评价疗效。结果12例均获随访,随访时间4~20个月、平均11个月,优良率83.3%。结论直接肘关节外侧入路内固定治疗肘关节恐怖三联征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评价肘外侧切口入路内固定治疗肱骨髁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32例肱骨髁间骨折患者,按骨折AO/ASIF分型为:C1型17例,C2型9例,C3型6例,采用肘外侧切口入路内固定治疗,应用克氏针、钢板或螺丝钉作骨折内固定.结果 随访6~18月,平均10个月,骨折全部愈合,愈合时间平均4.5个月.优21例,良6例,可4例,差1例,优良率84.3%.结论 肘关节外侧入路治疗肱骨髁间骨折,不损伤伸肘装置,是一种疗效较好的方法,配合早期主动功能锻炼,能最大程度恢复肘关节的功能.  相似文献   

13.
1材料和方法 1.1材料经治疗11例患者,恶性6例,良性5例,男8例,女3例,年龄33岁~73岁,有胃病史1 a~29 a,平均7.9 a.消化道胃钡餐造影和内镜检查报告有溃疡或癌变,其中1例伴霉菌感染.全部痊愈,恢复饮食出院.出院后1mo复查胃钡餐,并动态录相观察,胃排空有控制,具有类似幽门括约肌控制功能,与传统Billroth Ⅰ武术后患者X线钡餐复查对照,有明显效果;与正常胃钡餐检查对照功能接近.随访最短时间6mo,1例良性病变患者随访最长10 a.  相似文献   

14.
中医挂线治疗直肠狭窄12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索直肠狭窄的治疗方法.方法:收集2004-07/2008-10广安门医院肛肠科住院患者12例,均采取中医挂线进行治疗,观察其疗效.结果:12例患者均获得临床治愈,其中痊愈9例,有效3例,无效0例,总有效率100%.疗程7-33 d,平均21 d.治疗期间未出现大出血等严重并发症.术后随访1mo-4年,无狭窄发生.结论:中医挂线治疗直肠狭窄是一种安全、有效、简便、价廉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腹膜后神经鞘瘤的一般资料、诊断、治疗及预后.方法:收集2004-11/2011-11中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普通外科收治的腹膜后肿物患者113例的临床资料(其中20例为腹膜后神经鞘瘤),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回顾复习国内外现有相关文献资料.结果:本组患者均行影像学检查并且均行手术治疗,术后进行病理诊断.20例中除1例肿瘤部分切除,1例包膜内切除外,获得随访18例.其中完整切除者17例,随访时间最短11mo,最长83mo,平均随访时间40.5mo,中位随访时间41mo,生活质量均良好,期间经复查均无复发迹象.包膜内切除者1例,随访时间28mo,预后良好,无复发迹象.结论:腹膜后神经鞘瘤是一种罕见的肿瘤,术前诊断困难缺乏特异性,手术完整切除肿瘤是首选的治疗方法,预后良好,少见复发.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糖尿病合并肛周脓肿患者实施切开挂线法一次性治疗的效果。方法对该科室2016年1月—2018年5月收治的80例糖尿病合并肛周脓肿患者(2016年1月—2018年5月间)进行研究,按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常规组(n=40)和挂线组(n=40),常规组应用常规切开引流治疗,挂线组进行切开挂线法一次性治疗,对比不同方案的治疗效果。结果挂线组术后即刻血糖(8.2±0.6)mmol/L与常规组(8.1±0.6)mmol/L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95)。挂线组治疗总有效率97.50%明显高于常规组80.00%(P=0.013)。挂线组患者创面渗液时间(9.1±2.2)d、创面愈合时间(20.1±3.8)d明显低于常规组(12.2±2.1)、(24.2±4.3)d(P0.001)。结论糖尿病合并肛周脓肿患者实施切开挂线法一次性治疗效果良好,患者术后恢复快。  相似文献   

17.
改良胰胃吻合在胰头十二指肠切除术中重建消化系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胰十二指肠切除术中将改良胰胃吻合应用于重建消化系的手术安全性及其近期疗效.方法:收集我院2006-03/2009-07采用改良胰胃吻合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治疗44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其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患者手术时间200-420(平均260)min,失血量150-1600(平均260)mL,无手术死;出现胰瘘2例(4.55%,2/44),经保守治疗后痊愈;5例出现胃排空障碍(11.36%,5/44);胰腺残端出血1例(2.27%,1/44);无手术伤口感染或腹腔感染的病例;术后住院时间13-27(平均15)d;随访率100%,随访6 mo至3年,无远期手术并发症发生.结论:改良胰胃吻合使胰十二指肠切除成为一种操作容易、安全可靠的术式,值得各级医院推广.  相似文献   

18.
肠系膜上动脉狭窄的腔内介入治疗4例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目的:探讨肠系膜上动脉(SMA)狭窄所致缺血性肠病的诊断和治疗方法,评估腔内介入治疗的安全性及临床效果.方法:4例SMA狭窄患者通过介入治疗技术行SMA球囊扩张(PTA)及腔内支架植入术,术后随访了3-32 mo,观察腔内治疗的效果以及预后情况.结果:4例患者支架植入均成功.3例采用1枚支架,1例采用2枚支架.有3例在术后1 wk内症状消失,恢复良好.最快者术后当天腹痛消失,第2天肠梗阻即解除.3例患者在术后3 mo至6 mo内体质量恢复至接近正常.1例虽然术后症状较前明显缓解,但仍有间歇腹部不适,体质量恢复不明显.1例患者在术后32 mo死于突发心肌梗死,其生前症状未复发.随访期间复查腹部血管超声未发现有SMA再狭窄.结论:腹部血管CTA,MRA及选择性血管造影对确诊SMA狭窄致肠缺血具有重要意义.血管腔内技术应用于肠系膜血管疾病的治疗,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等特点.  相似文献   

19.
肛周脓肿三间隙引流术(three-cavity clearance, TCC)是一种完全保留肛门括约肌的创新术式,能有效降低术后肛瘘形成的概率,减少脓肿的复发,创伤小,风险低,值得在临床进一步推广和研究.本文就肛周脓肿TCC的理论基础、临床应用及相关问题予以探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管状吻合器在腹腔镜Miles术中乙状结肠腹膜外造瘘中的临床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01/2014-01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38例行腹腔镜辅助直肠癌经腹会阴联合切除术(Miles)中采用管状吻合器行乙状结肠腹膜外造瘘患者临床资料术中将造口用乙状结肠从腹膜外拖出,于断端置入吻合器底钉座,同时腹壁行荷包缝合,进行吻合完成乙状结肠腹膜外造瘘观察并分析本术式的安全性、术中术后的造口相关并发症以及术后造口功能的恢复情况.结果:38例均获得随访,术后中位随访时间18 m o(8-32mo),术后1例患者造瘘口轻度凹陷,1例患者术后早期出现造口结肠黏膜局部缺血坏死,均未予特殊处理,1例患者发生梗阻,经再次手术解除梗阻后治愈,无脱垂、造瘘口旁疝等其他远期并发症.31例(81.6%)的患者术后2-3 mo起开始出现排便反射,具有一定的控便功能,人工肛门功能综合评价较高,易于护理,患者心理障碍发生率低.结论:管状吻合器在腹腔镜Miles术中乙状结肠腹膜外造瘘中的应用安全、可靠,操作简单,术后并发症少,且美观、易于护理,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