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经食管超声心动图在胸主动脉瘤介入治疗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血管内修复术创伤性小,可应用于治疗多种主动脉疾病,如动脉瘤和主动脉夹层。经食管超声心动图(TEE)对主动脉疾病很敏感。术前可通过TEE找到撕裂的内膜片、发现内膜破口、区分类型、区分真假腔及了解心脏状况。术中TEE用于引导导管插至正确位置、观察支架放置过程、监测心功能和室壁运动状况、评价手术疗效。术后随诊通过TEE观察支架内血流情况、检出并发症如内漏等。  相似文献   

2.
术中经食管超声心动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TEE及术中TEE的发展 术中经食管超声心动图(transesopha geal echocardiogra phy,TEE)是指在手术室中进行的TEE,包括麻醉后手术前的"术前诊断"、术中监测和手术效果即刻评价.也可将TEE探头带到ICU病房继续监测.  相似文献   

3.
经食管超声心动图在心血管手术麻醉与监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评价经食管超声心动图 (TEE)在心血管手术麻醉中的价值。方法 本组共完成 1 2 2例TEE监测。主要观察指标 :(1 )对 4 1例瓣膜置换患者的瓣膜作返流和狭窄分级及评价机械或生物瓣的功能 ;(2 ) 4 8例不停跳冠状动脉搭桥 (CABG)患者手术前后心功能变化〔①面积减少分数(FAC) ;②E波与A波峰值流速比率 (E/A)和各自的流速时间积分比率 (VTIE/VTIA) ;③E波减速时间 (DT) ;④心脏指数 (CI)〕 ;(3)手术前后对 2 0例不停跳CABG患者左室室壁 (前壁、后壁、侧壁和室间隔 )运动分级 ;(4 )监测先心病矫正前后心脏结构变化。结果 TEE检测瓣膜病变与经胸超声结果一致 ,手术后瓣膜活动正常。术后FAC、CI和VTIE/VTIA分别为 (0 5 2± 0 0 8)、(2 6 4± 0 6 9)L·min 1 ·m 2 和 1 2 9± 0 1 8,与术前比较 (0 4 2± 0 0 9)、(2 0 5± 0 4 8)L·min 1 ·m 2 和 1 1 4± 0 1 6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术后E/A 0 86± 0 2 1与术前 0 77± 0 1 8比较P <0 0 1。DT无显著性变化。术前节段性室壁运动异常大于 2级的占 1 0 % ,术后为 5 %。结论 在心血管手术中 ,TEE是一种新的有用的监测技术  相似文献   

4.
正经食管超声心动图(transesophageal echocardiography,TEE)已成为目前围术期监测与诊断的一种重要手段[1,2]。本文旨在标准化围术期TEE操作,提高TEE操作的质量及安全性。TEE显像方式TEE有如下成像方式[3,4]:(1)M型超声心动图;(2)二维(2D)超声心动图;(3)脉冲多普勒(PWD);(4)连续多普  相似文献   

5.
目的:应用负荷超声心动图技术提高注射用益气复脉(冻干)治疗缺血性舒张性心衰疗效的评价作用。方法52例冠心病心肌缺血导致的舒张性心衰患者(左室射血分数LVEF>50%),在常规西药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注射用益气复脉(冻干)治疗,应用负荷超声心动图评价其治疗效果。结果中西医联合治疗后,超声心动图指标LVEF、E/A、E/e’等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好转,心功能有所提高。结论用负荷试验检测能提高缺血性舒张性心衰的诊断率,可以有效地预测药物的治疗反应。  相似文献   

6.
目的采用组织多普勒成像(TDI)技术监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前、后左心室前壁心肌组织功能的变化,评价TDI术中监测左心室功能的可行性。方法随机连续选择左前降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患者40例,采用TEE探头在胃底左心室短轴切面取左心室前壁中层行TDI采样,记录收缩速度(Vs)、舒张早期速度(Ve)、舒张晚期速度(Va),并计算Ve/Va;采用TEE二维超声行左室室壁运动视觉评分,测量左心室射血分数(EF)、左心室充盈早期血流速度(E)、晚期速度(A)频谱,并计算E/A;通过肺动脉导管记录心输出量(CO)、肺毛细血管楔压(PCWP)和中心静脉压(CVP)。将TDI技术测定的左心室功能参数分别与TEE二维超声和肺动脉导管测定的参数进行直线相关分析。结果所有患者均可获得满意的左心室前壁中层TDI频谱;冠状动脉旁路移植后左心室前壁Vs、Ve、Va较移植前增加(P<0.05),Ve/Va无明显变化(P>0.05);移植后室壁运动视觉评分改善,EF增加(P<0.05),二尖瓣频谱显示A波增加(P<0.05),E波无明显变化,E/A下降(P<0.01);移植后CO及心指数(CI)增加(P<0.01)。直线相关分析显示左室前壁Vs与CO、CI无相关关系,Ve/Va与CVP、PCWP和二尖瓣血流E/A在移植前、后均无相关关系。TDI未提示患者出现新的心肌缺血证据。结论左心室前壁TDI能定量测定冠状动脉旁路移植前、后局部心肌组织功能的变化,但不能反映左心室整体功能的变化。  相似文献   

7.
目的应用经食管超声心动图(TEE)监测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前后冠状静脉窦(CS)的血流动力学变化。方法 29例择期需行CABG的患者,全麻诱导后行TEE检测,分别测量CABG前后患者CS血流指标及相关血流动力学指标。结果 27例患者CABG后心脏指数(CI)、左室射血分数(LVEF)明显高于CABG前(P0.05);与CABG前比较,CABG后CS前向血流峰值流速(SPV、DPV)与前向血流速度时间积分(SVTI+DVTI)均明显增高,CS血流量(CSBF)明显增高(P0.05);CS最大直径(CSD)CABG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CABG术中使用TEE可方便、快速、定量地测定CS血流量变化,CABG术后早期CS血流量明显增加,与LVEF及CI改变一致。  相似文献   

8.
<正>经食管超声心动图(transesophageal echocardiography,TEE)在近些年正发展成为一项重要的快速床旁心血管系统影像评估检查技术。TEE检查的经胃-食道路径所得图像能减少信号衰减,提高超声频率,继而提高图像空间分辨率,使所获得的超声图像更加清晰。此外,与术前其他影像检查或者经胸超声心动图(transthoracic echocardiography,TTE)相比,TEE能够提供实时信息并可实现动态监测,而且不影响手术进行。本文拟综述TEE在常见心脏介入治疗中的应用及其优势。  相似文献   

9.
目的 建立兔早期急性心肌缺血模型,通过测量应变、应变率及纵向旋转角度等指标判断兔早期急性心肌缺血时心脏功能的变化.方法 新西兰大白兔48只,常规测量其左心室壁各节段的径向收缩期峰值应变及收缩期、舒张早期、舒张晚期的径向峰值应变率,左心室壁各节段及整体的峰值旋转角度.常规麻醉,开胸后结扎左前降支,关胸10 min后测量术前相同指标,比较二者间差异.结果 心率(HR)、左心房内径(LAD)及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在手术前、后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且术后指标明显低于术前.各室壁径向收缩期峰值应变率在手术前、后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径向收缩期峰值应变、舒张期峰值应变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术后指标稍低于术前.对手术前、后各室壁节段性旋转及整体旋转角度的比较,显示术前左心室侧壁基底段的旋转角度与术后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4.42±4.99)°对(1.17 ±5.07)°,P<0.05],而其余室壁的旋转角度及左心室整体的旋转角度的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术后指标均低于术前.结论 兔早期急性心肌缺血时心肌收缩功能发生改变,径向收缩期峰值应变率可以较为敏感的反映,左心室侧壁基底段旋转角度的改变也可能是反映心肌早期急性缺血的指标.  相似文献   

10.
《中华麻醉学杂志》2022,(2):253-256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及心脏疾病年轻化, 心脏病患者行心脏及非心脏手术的例数呈逐年增多趋势[1]。术前需要对此类患者进行全面的麻醉风险评估, 以明确合适的手术时机, 并针对术中及术后可能发生的心血管事件做好应对措施, 尤其需要熟知各种血流动力学监测手段及其相应的数据解读。在现有的围术期血流动力学监测中, 超声心动图可以直接或间接评价心功能、血容量和外周血管阻力三要素, 是一种无创、直观、重复性好的方法, 因此应用超声心动图可提高术中循环功能监测和管理的准确性。一项纳入214例非心脏手术患者的前瞻性研究发现, 经食道超声心动图(TEE)或经胸超声心动图(TTE)的使用对40%的患者产生显著影响, 如改变了药物或手术治疗、证实诊断, 避免了有创性肺动脉导管监测;而在有TEE最强指征的患者和手术中, 该比例更高[2]。其中将TEE对围术期决策的影响分为:主要影响, 即治疗可能危及生命的事件、改变麻醉或手术治疗决策、有临床意义的术后评估;次要/有限影响, 即改变药物治疗、消除血流动力学变化的可能原因、代替更具侵入性的装置来评估心脏功能[3]。在非心脏手术的高危患者中, TEE或TTE检查最常见的术...  相似文献   

11.
目的:应用偏相关分析左室长短轴应力与反映左室收缩功能的生物力学指标:最大心肌劲度的相关性,以获得直接反映左室收缩功能的生物力学指标。方法:选取37例健康人,应用超声心动图测定心脏左室收缩末期内径和后壁厚度;左室收缩末期中壁长短径、室壁厚度;联合袖带肱动脉血压值计算左室收缩末期压力。应用上述各测值计算最大心肌劲度(maxEav)、左室收缩末期短轴及长轴应力(σ、σm),进行偏相关性统计学分析。结果:maxEav与σ无相关性(r=-0.15,P>0.05);maxEav与σm有显著相关性(r=0.34,P<0.05)。结论:左室收缩末期长轴应力是评价左室收缩功能直接且准确的生物力学指标。  相似文献   

12.
【摘要】〓目的〓探讨超声心动图在经胸微创房间隔缺损(ASD)封堵术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在本院2013年7月至2014年12月经胸超声心动图(TTE)诊断的房间隔缺损患者43例中,筛选适合进行经胸微创房间隔缺损封堵术病例31例,术中采用经食道超声心动图(TEE)监测引导封堵过程,术后采用TTE随访评价疗效。结果〓31例ASD患者在TEE引导下行经胸微创封堵治疗,全部封堵成功,术后无并发症。随访3个月仅1例出现3 mm残余分流。结论〓超声心动图对经胸微创ASD封堵术的术前病例筛选、术中监测引导和术后疗效评价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拟采用食管超声心动图(TEE)法评价容量性肺动脉导管法监测右心容量参数的可行性。方法 拟行非体外循环下冠脉搭桥术病人32例,麻醉诱导后置入食管超声探头,经右颈内静脉置入容量性肺动脉导管。用TEE法测量左室舒张末期容量(LVEDV1)、左室收缩末期容量(LVESV1)和左室射血分数(LVEF1)以及右室舒张末期容量(RVEDV1)、右室收缩末期容量(RVESV1)和右室射血分数(RVEF1),同时采用容量性肺动脉导管法测定右室舒张末容量(RVEDVv)、右室收缩末容量(RVESVv)和右室射血分数(RVEFv)。10min内经外周静脉快速输入6%羟乙基淀粉10ml/kg,在容量负荷试验后即刻,采用容量性肺动脉导管法和TEE法同时测定RVEDV、RVESV和RVEF。结果 与基础值比较,容量负荷试验后RVEDVv、RVESVv,、RVEDV1、RVESVt、LVEDVt和LVESVt增加(P〈0.05),RVEFv、RVEFt和LVEFt的变化无统计学意义。容量负荷前后,ARVEDVv、ARVESVv、ARVEDVt、ARVESVt、ALVEDVt和ΔLVESVt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容量性肺动脉导管法用于监测非体外循环下冠脉搭桥术病人的右心室容量参数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4.
目的应用超声心动图评价大心脏患者左心室扩张形态与功能性二尖瓣反流(functional mitral regurgitation,FMR)的关系,并探讨其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6年5月我院117例大心脏患者(左心室舒张期末内径≥60 mm)的临床资料,其中男78例、女39例,年龄31~77岁,按二尖瓣反流程度分为无/微量反流组(FMR-N/T组,33例)、轻度反流组(FMR-Mi组,37例)、中度反流组(FMR-Mo组,34例)和重度反流组(FMR-Se,13例)。比较各组患者的基本资料及超声心动图测值(左心室内径、容积、收缩功能、球形指数、局部室壁运动积分指数、二尖瓣隆起面积、隆起高度、前后叶成角)。结果 FMR程度越高,下壁、后壁、侧壁心肌梗死所占的比例越高(FMR-N/T vs.FMR-Mi vs.FMR-Mo vs.FMR-Se分别为12.1%vs.18.9%vs.44.1%vs.46.2%,P=0.001)、基底部运动减低或室壁瘤的发生率越高(FMR-N/T vs.FMR-Mi vs.FMR-Mo vs.FMR-Se分别为12.1%vs.27.0%vs.47.1%vs.53.8%,P=0.005);二尖瓣隆起面积、高度、二尖瓣前后叶成角、乳头肌附着区域局部室壁运动在不同FMR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与FMR程度呈正相关。结论大心脏患者左心室局部扩张与FMR发生存在相关性。二尖瓣隆起高度、隆起面积、二尖瓣前后叶成角、乳头肌附着区域局部室壁运动指数与FMR的发生及程度呈正相关,能否改善这些指标对FMR的临床治疗决策和预后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5.
经食管超声心动图验证持续右心容量监测参数的准确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经食管超声心动图(TEE)与容量性肺动脉导管方法测定右心射血分数(RVEF)、右室舒张末期容量(RVEDV)和右室收缩末期容量(RVESV),进行同期比较验证右心容量参数的准确性。方法28例拟行不停跳冠状动脉搭桥术的病人,麻醉诱导后置入食管超声探头,经右颈内静脉置入容量性肺动脉导管。在TEE上,分别计算左室舒张末期容量(TLVEDV)、左室收缩末期容量(TLVESV)和左室射血分数(TLVEF);右室舒张末期容量(TRVEDV)、右室收缩末期容量(TRVESV)和右室射血分数(TRVEF)。同时记录Vigilance血液动力学监测仪的右室舒张末期容量(VRVEDV)、右室收缩末期容量(VRVESV)和右室射血分数(VRVEF)作为基础值。经外周静脉在10min内快速输入10ml/kg的6%羟乙基淀粉。快速输入后即刻记录上述参数。结果与基础值比较,给予容量负荷后即刻,(1)Vigilance监测:VRVEDV、VRVESV均增加(P<0·01);VRVEF的差异无显著意义;(2)TEE参数TRVEDV和TLVEDV均增加(P<0·01);TRVESV和TLVESV也增加(P<0·05);TRVEF和TLVEF的差异无显著意义。容量性肺动脉导管和TEE两种测量方法测定的RVEDV和RVESV均有良好相关性,RVEF的相关性较好。结论容量性肺动脉导管方法测定的右心容量参数RVEDV、RVESV和RVEF可以反映病人的容量状态的变化。  相似文献   

16.
自从20世纪80年代围手术期经食道超声心动图(transesophageal echocardiography,TEE)被引入临床后,它已由仅在三级医院心脏/大血管麻醉中使用的特殊工具推广为世界范围内麻醉医师厘症监护医师常规使用的工具。与任何新技术一样,该技术的临床用途最初被过度期待了,如通过手术中节段性室壁运动异常预测手术后心肌梗死扭。但对TEE而言,许多已被证实或尚在研究的指征将它的临床用途拓展得更宽。  相似文献   

17.
区域阻滞麻醉下剖宫产时心电图(ECG)可发生急性心肌缺血性改变,其发生率超过37%,原因可能是心肌氧供/需平衡失调.二维超声心动图对测定心肌缺血有高度的敏感性和特殊的指导价值.本文研究区域阻滞下择期剖宫产时"缺血型"ECG改变的发生率,并用超声心动图测定是否有心肌缺血.25例健康产妇行择期区域阻滞下剖宫产.分两组:Ⅰ组只作ECG,Ⅱ组联合应用超声心动图监测.术前晚  相似文献   

18.
兔慢性室壁瘤模型的建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建立一种兔慢性左心室室壁瘤(LVA)模型.方法 取成年新西兰大白兔35只,结扎冠状动脉前降支和回旋支中段,造成急性心肌梗死(AMI).结扎前、结扎后当时和1个月后经心尖部测左心室内收缩末压(LVESP)和舒张末压(LVEDP).结扎前和1周及1个月后行超声心动图检查,测量左心室前后径(D1)、长径(D2)、室间隔厚度(IVS)、左室后壁厚度(LVPw)、左室舒张末容积(LVEDV)和收缩末期容积(LVESV)、射血分数(LVEF),计算室壁瘤所占左心室面积比例.留心脏标本做大体病理检查,用琼脂做左心室腔内铸型.结果 动物存活率88.6%,LVA模型成功率83.9%.超声心动图见心尖部和左室前侧壁膨出,运动消失或呈反常运动,LVA面积(33.4±2.4)%.形成LVA后,D2、IVS、LVEDV和LVESV显著增加,LVEF显著降低,D1和LVPW有增加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扎冠脉后LVESP显著性降低,1个月后有回升,但仍显著低于正常.LVEDP进行性升高.病理检查室壁瘤累及左室心尖部和前侧壁,室间隔未受累.左心室腔内铸型见室壁瘤形成后心尖部和前侧壁明显膨出.结论 同时结扎冠脉前降支和回旋支中段,可形成面积较恒定的解剖性LVA,累及左室心尖部和前侧壁,不累及室间隔.腔内铸型法可用于研究左心室腔内立体构型.  相似文献   

19.
背景 围术期发生的心肌缺血使得冠状动脉监测的临床应用及研究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目的 分析对冠状动脉血流量监测的相关文献,为围术期冠状动脉监测提供参考. 内容 综述近年来冠状动脉监测的方法,并分析其相关优缺点. 趋向 近年来冠状动脉监测的技术不断更新,经食管超声心动图(transesophageal echocardiography,TEE)可作为一项更加有效的监测手段.  相似文献   

20.
超声技术及探头的不断改进,使经食管超声心动图(TEE)、在术中的应用发展很快。在一些医院的某些手术,TEE已成为常规的监测手段。检查步骤TEE检查一般可分为四个步骤:1、心底短轴图:超声探头从门齿到进入食管约25~30cm,探头位于左心房后,可观察主动脉瓣、近端升主动脉、近端冠状动脉、心房、心耳、上腔静脉、下腔静脉、房间隔、肺静脉和近端肺动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