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透皮药物递送系统作为一种非侵入式给药途径,与传统给药方式相比具有顺应性高、无首过效应等优势。纳米技术的应用使得透皮药物递送系统的药物选择范围进一步扩大,并提高了药物的治疗效果,形成了一种极具价值、令人期待的新型给药方式。目前常用于透皮药物递送系统的纳米制剂包括纳米乳、脂质纳米囊泡、脂质纳米粒、聚合物纳米粒、纳米晶体、溶致液晶纳米粒等。介绍了皮肤屏障和透皮递送的常用促渗方法,综述了各类应用于透皮药物递送系统的纳米制剂及其与物理促渗方法联合应用的研究进展,以期为纳米制剂在透皮递送方面的深入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免疫细胞介导的药物靶向递送系统是使用免疫细胞为载体,利用其天然的组织或器官趋向性将药物选择性递送至特定病灶部位的制剂.本文系统介绍了免疫细胞的迁移级联特性,单核/巨噬细胞、中性粒细胞、T细胞和NK细胞等免疫细胞的类型及其作为药物递送载体的主要特点,以及免疫细胞与纳米制剂技术相结合的靶向递送载药策略,为同类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我院门诊非甾体抗炎药及其复方制剂的应用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促进我院非甾体抗炎药使用进一步合理化和规范化。方法:利用"军卫一号"信息数据库,检索我院2010年门诊非甾体抗炎药及其复方制剂的使用数据,对该类药使用科室分布情况、销售金额、用药频度、日用药金额、用药合理性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非甾体抗炎药在临床各科室广泛使用,以骨科为最多;购药金额与用药人次同步性较好。结论:我院非甾体抗炎药的使用与适应证相符率较高,该类药物的使用基本合理。  相似文献   

4.
目的综述以纳米颗粒作为基因载体进行基因治疗的发展概况。方法依据国内外刊物公开发表的文献,对有关以纳米颗粒作为基因递送载体进行基因治疗的研究进行分类、归纳与整理。结果纳米颗粒转运系统能够保护被转运的基因,有较高的转染效率,具有良好的靶向性,并且提高了药物的生物利用度,显示出一定的缓控释作用。结论纳米颗粒作为基因递送载体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5.
安飞  刘德杰  冷佳蔚 《药学研究》2018,37(10):604-608
紫杉醇是微管抑制剂,临床用于治疗乳腺癌、卵巢癌等癌症的一线药物,溶解度较低为其临床应用带来诸多难题。纳米载体在药物递送中具有独特的优势,包括提高药物溶解度、增加药物循环时间、靶向运输至肿瘤部位、降低全身毒性等。本文综述了近几年紫杉醇纳米制剂的研究进展,为紫杉醇的进一步研究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6.
目的 芳基丙酸和苯并噻嗪类非甾体抗炎药是一种强效的解热镇痛抗炎药,常用于类风湿性关节炎和骨关节炎的治疗,将其制成透皮制剂是临床上使用非甾体抗炎药治疗相关疾病的常见手段.对于透皮制剂来说,如何使治疗剂量的药物进入体循环发挥治疗作用引起了越来越多的关注.方法 本文首先对芳基丙酸类和苯并噻嗪类非甾体抗炎药透皮制剂的种类,优缺...  相似文献   

7.
血脑屏障的存在严重阻碍了脑肿瘤化疗药物向脑内递送。纳米粒、脂质体、胶束等纳米载体可显著增加药物的穿过血脑屏障转运的能力,采用单一或双功能基制备的双级靶向纳米载体还可进一步增加药物的脑内递送及在脑肿瘤病变部位的浓集,从而显著提高脑肿瘤的诊断和治疗效果。笔者主要介绍双级靶向纳米载体的设计思路、靶向功能基的最新研究进展,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估北京市朝阳区妇儿医院非甾体抗炎药的应用现状。方法:采用Excel软件对2007—2009年非甾体抗炎药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我院非甾体抗炎药的数量、金额等逐年递增;布洛芬、对乙酰氨基酚销售数量总量、DDDs在3年中居前2名;且在单方制剂中,3年来布洛芬占销售数量、DDDs皆位于首位。结论:布洛芬、对乙酰氨基酚在我院非甾体抗炎药治疗中居主导地位,该类药物使用是合理的。  相似文献   

9.
先进的药物递送技术可以提高一个产品的临床和商业价值,近年来,一些采用前沿技术制备的特殊药物递送系统发展迅速,如纳米载体、靶向药物递送和结肠定位药物递送等。  相似文献   

10.
《辽宁医药》2003,18(4):42-46
含织物载体和酶的伤口绷带,生物粘附药学系统的粘附性参数体外测定方法的改进,经由交叉脂质双层形成的用于包封囊泡、胶体和大分子的纳米室,非甾体抗炎药(NSAIDs)的透皮制剂,含氨基酸衍生物稳定剂的药物气溶胶,香菇多糖冷冻干燥粉末及其制备过程  相似文献   

11.
多药耐药(multidrug resistance,MDR)是肿瘤治疗成功的主要障碍,药物共递送纳米载体因其肿瘤靶向、控制释放、一致的药动学曲线而被认为是克服MDR的有效策略。本综述总结了当前克服MDR的药物共递送纳米载体的设计思路,并分析了具有前景的研究方向,包括精确药物负载纳米载体、呈时序释放的纳米载体和对肿瘤微环境设计纳米载体,这些新兴策略为临床肿瘤治疗提供了新颖且更好的定制组合方案。  相似文献   

12.
《中国药房》2017,(31):4452-4455
目的:为小干扰RNA(siRNA)纳米制剂递送的研究提供参考。方法:以"基因治疗""RNA干扰""小干扰RNA""载体系统""siRNA""Gene therapy""RNA interference""Protamine"等为关键词,组合查询1996-2016年在PubMed、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中的相关文献,对载siRNA的纳米制剂的导入方法、载体类型及影响递送过程的主要因素进行综述。结果:共检索到相关文献500余篇,其中有效文献40篇。载siRNA的纳米制剂导入方法主要分为物理化学法和载体介导法。在载体介导法中的非病毒载体,不仅克服了siRNA半衰期短、生物利用度低等缺点,而且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siRNA的递送效率,是现代药剂学研究的一个热点。常用非病毒载体包括阳离子脂质体、二元复合物纳米载体、三元复合物纳米载体。载体靶向性修饰、粒径与表面电荷是递送siRNA纳米载体主要影响因素。siRNA的高效递送依赖于新的高效、低免疫原性载体的开发以及纳米制剂递送系统的优化。因此,可载siRNA的高效、低免疫原性纳米制剂的研究任重而道远。  相似文献   

13.
目的回顾1847年至今的吞噬细胞系统研究历程,并对其在药物递送领域中的指导作用进行综述。方法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115篇,对整个吞噬细胞系统的研究历程及其在药物递送领域中的重要意义进行概述总结。结果在对吞噬细胞系统近170年的研究探索中,从网状内皮系统(reticuloendothelial system,RES)的提出到单核吞噬细胞系统(mononuclear phagocyte system,MPS)的建立,人们对于吞噬细胞的起源与分类、吞噬行为的意义有了更为深刻且全面的认识。作为纳米制剂清除的执行者,吞噬细胞系统的基础研究在纳米制剂递送领域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需要得到药学研究者的更多关注。结论对吞噬细胞系统的深入研究,将为纳米制剂递送的未来发展提供更为完善的理论依据和实际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纳米技术在医药学治疗和诊断领域展现出明显的优势,通过纳米载体的包裹,药物不仅能够增强治疗效果,降低不良反应,还可通过基团于纳米载体表面的修饰,成为智能响应型靶向药物体系。然而,由于在相关的基础研究、生产条件、成本控制和临床试验等方面存在障碍,各类载药体系的药代动力学研究缺失,造成转化率低的现状。针对以上问题,本文就纳米载体在药物递送中的辅助作用及特点、种类及功能、药代动力学、应用前景、面临的挑战等方面进展做出综述分析。  相似文献   

15.
尉广飞  刘东飞 《药学进展》2018,21(11):831-837

纳米药物递送系统的研究进展迅速,多项研究表明该系统对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具有一定的应用潜力。但纳米药物递送系统的工业转化速度较为缓慢,主要是由常规制备方法的局限性所致,包括批次间质量差异大和工业化放大可行性差等。微流控技术对于流体的混合具有良好的可控性和重现性,能够突破常规制备方法的局限,加快纳米药物制剂的工业化和临床转化。从微流控纳米沉淀法的机制和特点、相关的微流控装置以及所制备的纳米药物制剂等3个方面,对微流控技术用于制备纳米制剂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6.
pH敏感型纳米药物载体在癌症治疗方面的研究正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显示出诸多优势和良好的应用前景。已报道的pH敏感型纳米药物载体包括多种类型。本文针对含原酸酯基团的pH敏感纳米药物载体,综述了其近年来的研究进展,并介绍了该类药物载体在抗肿瘤药物递送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7.
小干扰RNA(siRNA)具有沉默互补的目标信使RNA(mRNA)从而抑制疾病相关基因表达的作用。因其高效性及特异性,siRNA具有作为基因药物的巨大潜力,但其在体内易受到血管屏障、内涵体及RNA酶等因素的影响,从而难以发挥药效。因此,设计高效的能够负载siRNA的纳米载体以使其富集至靶标是目前siRNA药物研发的重要任务,高分子聚合物纳米载体是目前研究热点之一。本文就高分子聚合物纳米载体实现siRNA药物递送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8.
非甾体抗炎药的临床研究新进展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张骏艳  李俊  金涌 《安徽医药》2005,9(2):81-84
非甾体抗炎药(NSAIDs)是临床上广泛应用的一类具有解热镇痛,大部分还有抗炎、抗风湿作用的药物.非甾体抗炎药的不良反应如消化道损害,肝肾损害发生率较高,针对这些不良发应开发了许多新的药物,如非甾体缓(控)释剂、非甾体和胃肠道保护剂的复方制剂、NO型非甾体药物等.近期研究还发现,非甾体抗炎药除了传统的治疗作用外,对阿尔茨海默病、早产、癌症等疾病均有预防或治疗作用,其临床应用不断扩展.本文就非甾体抗炎药的临床研究新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9.
传统的治疗药物存在稳定性差、摄取效率低、细胞毒性大以及靶向能力差等缺点。因此需要安全的药物传递系统来延长药物在体内的循环和暴露。以红细胞为载体的新型药物递送系统凭借其良好的生物相容性、低免疫原性以及长循环时间而逐渐成为理想的药物递送平台。基于红细胞的药物递送系统包括多种类型,主要有红细胞膜包裹纳米颗粒载药系统和基因工程红细胞等。另外,对红细胞进行功能化修饰,可显著增强靶向性,进一步开发和扩大红细胞载药体系在多种疾病治疗中的应用。本研究介绍了以红细胞为载体的化学药物及疫苗的递送方法,重点讨论了仿生纳米红细胞药物递送系统及其对机体各部位的靶向性研究,并且总结了近年来基因工程红细胞策略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20.
目的:介绍非甾体抗炎药经皮给药的进展。方法:就常见非甾体抗炎药的透皮剂型、促渗方法和透皮模型进行综述。结果与结论:研究非甾体抗炎药经皮给药对此类药物的透皮制剂开发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