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低频脉冲电刺激对乳腺炎的预防和早期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低频脉冲电刺激应用在产后乳汁淤积阶段对预防乳腺炎的发生及对早期乳腺炎的治疗效果的观察。方法选择无哺乳禁忌症的初产妇,年龄23~35岁,无产科并发症及全身疾病。其中,选取乳汁淤积的产妇80名,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选取早期乳腺炎的产妇70名,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所有产妇均实施正确的母乳喂养指导,分别对观察组产妇应用低频脉冲电刺激辅助治疗。对照组中,对乳汁淤积的产妇实施单纯的母乳喂养指导;对早期乳腺炎的产妇应用抗生素治疗。结果乳汁淤积的两组产妇中,观察组较对照组乳腺炎的发生率明显减少(χ2=3.41,P<0.05)有统计学意义。早期乳腺炎的两组产妇中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治愈效果比较无明显差别(χ2=0.215,P>0.5)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低频脉冲电刺激应用于乳汁淤积阶段可有效预防乳腺炎的发生;乳腺炎早期应用低频脉冲电刺激治疗与药物治疗比较有同样的治愈效果。但药物治疗可以改变乳汁成份、损害乳儿,所以低频脉冲电刺激很适合哺乳期乳腺炎的预防和治疗。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低频脉冲电穴位刺激对产褥期早期乳腺炎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早期乳腺患者125例,均为初产妇,其中产褥期75例,哺乳期50例,随机分组,二组年龄、病程、体温、乳房肿块大小,发病乳房侧别无差异,对照组63例,常规应用抗生素静脉点滴治疗,每日一次,观察组62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对膻中、章门、期门等穴及患病乳房进行低频脉冲电刺激治疗,6天为一疗程,治疗期间继续母乳喂养,并注意排空患侧乳房。分别观察两组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治愈率为85.5%,对照组治愈率为66.7%,二者比较,χ^2=6.71,P〈0.01,两组复发率比较,经0.5-2.0个月随访,^2=4.55,P〈0.05,差异有显著性。结论对产褥期早期乳腺炎患者采用低频脉冲电穴位刺激综合治疗,可提高治愈率,疗程短,复发率低。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强化早期训练对语言发育迟缓患儿DQ值的影响。方法干预组除每天进行一对一的训练外,训练完毕,每天给家长及学生留家庭作业,供家长在家中继续进行训练。对照组采用由工作人员将训练方法交给家长,使家长在家中进行训练。结果经过3个疗程的训练,干预组对患儿的智能发育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在治疗6月、12月、18月的评测中,干预组的DQ值明显高于对照组。截止到治疗12个月时,干预组患儿DQ≤85分的患儿6例,对照组13例,经统计学处理,χ2=4.9 P(0.05两者差异有显著意义。  相似文献   

4.
2008年以来,我院小儿脑瘫康复中心针对痉挛型脑瘫患儿的治疗增加了低频电疗和中频电疗法,取得了较好的疗效.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在我院康复中心治疗的痉挛型脑瘫患儿60例,均符合2004年全国小儿脑性瘫痪专题研究会通过的诊断条件及分型标准[1],所有患儿下肢均存在中到重度的肌张力增高,足背屈角增大(90°~135°),痉挛指数大于7分,影响粗大运动功能,随机按比例将患儿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康复治疗(运动、按摩、针灸、水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给予痉挛肌治疗及中频电治疗,每组30例,年龄1~7岁.治疗组30例中,男18例,女12例,平均年龄(3.25±1.7)岁;对照组30例中,男16例,女14例,平均年龄(3.40±1.7)岁.两组之间的一般资料、性别、年龄及痉挛型程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究头部低频电刺激联合抗重力姿势维持、运动训练治疗痉挛性脑瘫患儿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92例痉挛性脑瘫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常规组、研究组,每组46例.常规组给予抗重力姿势维持、运动训练治疗,研究组给予头部低频电刺激联合抗重力姿势维持、运动训练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脑血流循环平均速度、相关神经递质水平、躯干功能障碍量表(Trunk Impairment Scale,TIS)评分.结果:治疗后,研究组脑血流循环平均速度及TIS评分均高于常规组,相关神经递质水平优常规组(P<0.05).结论:头部低频电刺激联合抗重力姿势维持、运动训练可明显改善痉挛性脑瘫患儿脑血流循环平均速度及相关神经递质水平,可有效改善患儿身体平衡能力.  相似文献   

6.
脑瘫合并语言发育迟缓患儿的语言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应用CRRC版(S-S)法对80名脑瘫合并语言发育迟缓患儿进行检查.方法针对不同临床表现的患儿制定不同的语言治疗计划,辅以作业、运动疗法、针灸、心理治疗等一般康复治疗方法.同时与仅采用一般康复治疗方法(不含语言治疗)的同病对照组相比.结果交流态度良好患儿疗效较好,交流态度不良患儿疗效较差.结论语言治疗组疗效明显好于非语言治疗组,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7.
苏成鹏 《医学信息》2018,(4):113-114
目的 分析应用康复综合治疗仪脉冲电刺激穴位治疗产后尿潴留的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在2014年3月~2017年3月收治的60例经阴道分娩后4~6 h不能自解小便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参照组,每组30例。参照组采取传统诱导排尿方法治疗,实验组采取康复综合治疗仪脉冲电刺激穴位治疗结合新斯地明肌肉注射,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实验组总有效率为96.67%,高于参照组的8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并发症发生率为3.33%,明显低于参照组的2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经阴道分娩后4~6 h不能自解小便患者采取康复综合治疗仪脉冲电刺激穴位治疗,提高了治疗效果,降低了并发症的发生,有效促进子宫恢复正常,值得临床上借鉴以及进一步普及。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低频电刺激疗法治疗VBI血液动力学变化和疗效。方法:采用低频电刺激疗法作用于脑血循环敏感区域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VBI)患者,治疗前后应用经颅多普勒超声技术(TCD)观察V-BA系统血流动力学变化,结果:统计显示:治疗后VBI患者的V—BA系统平均血流速度较治疗前明显增快,且患者临床症状的改变采用视觉模拟尺评分法(VAS)对症状程度、生活质量进行评价P值〈0.05,结论:用低频电刺激疗法治疗VBI有显著的疗效。  相似文献   

9.
染色体异常是先天性智力低下及先天畸形的主要原因之一,也是儿科遗传性疾病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总结1992年以来,333例智力低下、发育迟缓、两性畸形等患儿进行外周血染色体核型分析,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咽部冰刺激联合低频脉冲电刺激在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康复治疗中的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4月至2018年4月在德阳市人民医院神经内科住院治疗的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患者168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每组各5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吞咽训练,电刺激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施加低频脉冲电刺激,联合刺激组在电刺激...  相似文献   

11.
精神发育迟缓 (MR)是一种较常见的脑发育障碍疾病。现将我院 1986~ 1998年经各种检查后确诊的 6 8例MR患儿的CT及脑电图分析如下。1 病例资料一般资料 :6 8例MR患儿中 ,男 45例 ,女 2 3例 ,男女之比 2∶1。年龄 4岁~ 2 3岁。 4~ 6岁 16例 ,7~ 8岁 2 0例 ,9~10岁 13例 ,11~ 13岁 9例 ,14~ 16岁 8例 ,17~ 2 3岁 2例。其中城市 6例 (9% ) ,农村 6 2例 (91% )。可能病因 :6 8例中 ,早产 (7个月 ) 4例 ,近亲结婚 3例 ,出生时难产 5例、窒息 8例和用过产钳助产 4例 ,产后反复高热伴抽搐 6例 ,服避孕药期怀孕 2例 ,患过乙脑 3例 ,…  相似文献   

12.
精神发育迟缓(MR)是一种综合征,其主要特征是智力低下和社会适应困难,智商低于70者,一般是指发生在婴幼儿期,特别在2岁前受先天或后天各种有害因素对脑的损害,使脑正常发育受阻,导致精神发育尤其是是智力受阻。  相似文献   

13.
患儿男,4个月,因"不能竖头,对视追视差,逗笑少"入院。患儿系第3胎第1产,胎龄37+3周剖宫产(彩超示S/D值高),出生体重2.1 kg(第3百分位以下)。生后因"足月小样儿"住院治疗4天,无病理性黄疸史。患儿2月偶会逗笑,2月半会对视。1月前发现患儿发育落后,表现为脖子软、反应迟钝。  相似文献   

14.
高压氧综合治疗胎儿宫内发育迟缓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在综合改善胎盘微循环的基础上,应用高压氧纠正胎儿宫内发育迟缓的疗效.方法将符合筛选指标的住院IUGR孕妇61例分为高压氧组28例(A组)和非高压氧组33例(B组),另外选择同期正常孕妇30例作为正常妊娠对照组(C组),比较B型超声、胎儿监护及新生儿结局等指标.结果1.高压氧综合治疗能显著降低PI、RI值,明显改善IUGR患者的脐血流;2.能明显促进胎儿生长,增加新生儿体重,提高IUGR的治愈率.结论高压氧结合常规治疗IUGR可获得较好临床疗效,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兰州地区智力低下和(或)发育迟缓与患儿染色体异常的关系,并分析唐氏综合征(Down syndrome,DS)患儿染色体核型的分布及特点。方法对289例有智力低下和(或)发育迟缓疑似DS的患儿抽取外周血,行淋巴细胞培养,G显带核型分析。结果 289例患儿中检出异常核型215例,检出率为74.39%,其中常染色体异常202例,性染色体异常13例。DS为主要异常(68.51%),以单纯型DS为主(90.91%)。62.42%的DS患儿母亲生育年龄35岁。结论发生智力低下和(或)发育迟缓的主要原因是染色体异常,所以应加强育龄女性的产前筛查和孕前指导。  相似文献   

16.
低频脉冲电治疗预防阴道分娩产妇尿潴留的发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阴道分娩产妇早期实施低频脉冲电治疗对预防产后尿潴留的效果观察.方法 选取100名阴道分娩的初产妇(均有产程延长、器械助产)按生产方式的不同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产妇实施一般护理措施即健康指导和诱导排尿,观察组产妇于产后2h低频脉冲电治疗.结果 对照组尿潴留的发生率为8%,观察组无尿潴留的发生.经统计学处理效果有显著差异.结论 低频脉冲电治疗能改善膀胱肌肉组织的舒缩,排尿通畅,有效预防产后尿潴留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幼儿言语发育迟缓与听力情况.方法:对30例言语发育迟缓患儿,进行了解咨询其家属有关与患儿生活环境客观因素及既往病史,并行听觉脑干诱发电位(ABR)听阈测试.结果:30例ABR波V反应阈为25dBnHL,2例I~V波间期稍延长.通过进一步检查经儿科专科医生会诊,发现有孤独症行为和大脑发育不全18例,诊断不明确者12例.在孤独症和不明确诊断的患儿中存有一些自身与成长环境的客观因素.结论:如果听力正常,言语发育迟缓主要是患儿孤独症与智力低下所致.  相似文献   

18.
经颅电刺激运动皮层的运动诱发电位(——evokal叫规M,MEP)是八十年代应用于临床的一项监测中枢运动传导通路的新技术t’1。它具有刺激器轻便、价格便宜,反复刺激后不发热,描记的波形稳定等特点,已经广泛用于实验室和临床工作。本文就其技术的发展、生理学基础、安全性及临床应用等诸方面作一概述。l电刺激技术的发展早在扣年代,就有学者进行过应用经颅重复电刺激兴奋人的运动皮层的研究。但因造成刺激局部剧痛,很难应用于临床。继后还有作者在脑外科手术中用电流直接刺激运动皮层,在手部肌肉记录到诱发的动作电位。八十年代初期…  相似文献   

19.
胎儿宫内发育迟缓36例临床治疗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本文收集分析了36例胎儿宫内发育迟缓的临床资料,显示其发病率为3.4%,正常妊娠发病占61.1%,有妊娠合并症者占38.9%。结果:孕期给予及时治疗可使胎儿增长速度加快、围产儿死亡率下降。认为加强孕期监测、积极治疗原发病及妊娠合并症、增加母体营养、血氧含量可取得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低频脉冲电刺激联合摄食训练对脑梗死后吞咽障碍患者吞咽困难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8年1月至2019年6月康复科收治的68例脑梗死后吞咽障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抽签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4例.对照组采用摄食训练,观察组采用摄食训练联合低频脉冲电刺激治疗.对比治疗后两组患者吞咽困难恢复情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