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9 毫秒
1.
目的 对一株南海深海海洋沉积物来源放线菌SCSIO 11594分离出的5个天然次级代谢产物进行初步的抗肿瘤活性研究.方法 将5个天然次级代谢产物命名为化合物1~5,通过CCK8细胞毒性试验检测化合物作用于5株肿瘤细胞及1株正常肝脏细胞HL-7702后的效果,通过Graphad prism软件测定其IC50,并与经典抗肿瘤药物顺铂对比.结果 顺铂作用于5株肿瘤细胞的IC50值范围3.75~5.32μmol/L,化合物2作用于5株肿瘤细胞的IC50值范围0.24~0.74μmol/L,对肿瘤细胞的抑制作用是顺铂的10~20倍;化合物4作用于5株肿瘤细胞的IC50值范围0.28~6.93μmol/L,对肿瘤细胞的抑制作用是顺铂的1~10倍;化合物2和4作用于正常肝脏细胞HL-7702的IC50值分别为3.67μmol/L和12.47μmol/L,与作用于肿瘤细胞的IC50值相比,提示具有较好的抗肿瘤选择性.结论 放线菌SCSIO 11594分离出的次级代谢产物2和4具有较好的抗肿瘤活性和选择性,具有潜在的开发前景.  相似文献   

2.
目的 利用核糖体工程技术,改造放线菌次级代谢功能,筛选获得抗肿瘤活性突变株,并对突变株新产活性产物进行研究。方法 以海洋来源无活性放线菌野生株HLF-39和HLF-43为出发菌,通过单菌落挑选与平板划线培养,分离纯化链霉素抗性突变株,通过摇床液态发酵和发酵提取物乙酸乙酯萃取样品的抗肿瘤活性筛选,获得抗肿瘤活性突变株;采用活性跟踪与微量预试先导 放大实验制备组合的实验模式,与原始菌样品对照比较,在快速确定差异活性斑点基础上,组合各种色谱技术,分离纯化突变株新产抗肿瘤活性产物;根据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鉴定化合物结构;采用MTT法测评抗肿瘤活性。结果 链霉素对HLF-39和HLF-43的最低抑菌浓度分别为3和10 mg·L-1。经抗性筛选,得到对链霉素产生抗性的HLF-39突变株28株、HLF-43突变株204株。在所得突变株中,3株HLF-39突变株和14株HLF-43突变株有抗肿瘤活性,100 mg·L-1样品对K562细胞的抑制率大于20%;其中,4株分别对11、100、200和300 mg·L-1链霉素产生抗性的HLF-43突变株CHS-21101、CHS-210010、CHS-220002和CHS-230001活性显著,100 mg·L-1样品对K562细胞的抑制率分别达59.5%、50.0%、44.1%和59.6%。从CHS-21101发酵物中分离得到2个该突变株新产抗肿瘤活性产物,并分别鉴定为环(4-羟脯-亮)二肽(1)和phencomycin(2)。化合物1和2对K562细胞呈抑制活性,100 mg·L-1抑制率分别为33.9%和21.4%。结论 利用核糖体工程抗性筛选技术,从2株无活性放线菌野生菌株成功筛选得到17株具有抗肿瘤活性的链霉素抗性突变株,从其中1株发酵物中分离鉴定了2个该突变株新产抗肿瘤活性产物。用核糖体工程技术改造无活性放线菌野生株的次级代谢功能,可筛选获得活性突变株并提供深入研究新产活性产物,从中筛选新药及其先导结构,从而拓展药源放线菌活性菌株新资源。  相似文献   

3.
目的 研究蜚蠊肠道内生放线菌WA23-4-4的抗金黄色葡萄球菌次级代谢产物.方法 采用硅胶柱色谱、葡聚糖凝胶柱色谱、半制备高效液相等方法分离纯化菌株WA23-4-4次级代谢产物;采用紫外光谱(UV)、红外光谱(IR)、核磁共振光谱(NMR)、质谱(MS)等技术鉴定结构;微量肉汤稀释法体外测定抗金黄色葡萄球菌活性.结果 ...  相似文献   

4.
5.
目的 研究海洋放线菌Nocardiopsis sp.SCSIO 11492的抗肿瘤活性成分.方法 采用ODS反相硅胶中压柱色谱、正相硅胶柱色谱、Sephadex LH-20凝胶柱色谱等方法分离纯化次级代谢产物;13 C NMR、1 H NMR、HSQC、1 H-1 HCOSY、HMBC等波谱技术并结合电喷雾电离质谱法鉴定结构;MTT法进行体外抗肿瘤活性测试.结果 从海洋放线菌Nocardiopsis sp.SCSIO 11492的乙酸乙酯萃取物中分离得到8个化合物,分别为2′-脱氧腺苷(1)、2′-脱氧胸腺嘧啶核苷(2)、2′-脱氧尿苷(3)、尿嘧啶核苷(4)、1-棕榈酰-3-β-D-半乳糖甘油酯(5)、环(亮-缬)二肽(6)、环(缬-脯)二肽(7)、环(脯-脯)二肽(8).其中化合物5对小鼠单核巨噬细胞白血病细胞RAW264.7显示出较好的生长抑制活性(IC50=10.9μmol/L),其他化合物均没有表现出明显的细胞毒活性(IC50>20.0μmol/L).结论 以上8个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菌中分离得到,其中化合物5可能是该菌的抗肿瘤活性成分.  相似文献   

6.
目的检测蜚蠊肠道内生放线菌WA2-4和WA2-5的抗真菌活性,并对菌株进行初步分类学鉴定。方法采用牛津杯法测定菌株WA2-4和WA2-5发酵液对白色念珠菌和红色毛癣菌等真菌生长的影响,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菌株发酵液对受试真菌形态的影响,利用16S rDNA测序、Blast比对和构建系统发育树等方法,结合菌株形态学特征对菌株WA2-4和WA2-5进行初步分类学鉴定。结果菌株WA2-4和WA2-5发酵液对白色念珠菌和红色毛癣菌的生长均有抑制作用;扫描电子显微镜结果显示菌株WA2-4和WA2-5发酵液破坏了白色念珠菌的细胞膜结构,使红色毛癣菌的菌丝断裂成碎片;初步分类学鉴定结果显示,菌株WA2-4和WA2-5分别为链霉菌属和戈登氏菌属,与其各自亲缘菌株的16S rDNA序列同源相似性分别为93.5%和92.3%,均低于98.2%,因此推断该两株菌株很有可能是新菌种。结论蜚蠊肠道WA2-4和WA2-5放线菌具有抗真菌活性。  相似文献   

7.
产紫青霉G59的两株突变株新产抗肿瘤活性产物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阐明无活性真菌产紫青霉G59的两株抗肿瘤活性突变株2-2-3和PDN-f-2新产活性产物。方法 采用与原始菌样品直接对照和活性跟踪分离的实验模式,利用液液萃取、柱层析、重结晶等方法分离纯化活性产物。利用现代波谱技术鉴定化合物结构。用MTT法测试样品对K562细胞的抑制活性。结果 从2-2-3和PDN-f-2发酵物中分别分离鉴定了ergone (1) 和citrinin (2)。化合物1和2抑制K562细胞的IC50分别为7.4和48.0 μg/ml。结论 化合物1和2均为产紫青霉产物中未见报道的G59的两株突变株新产活性产物。将无活性真菌野生株转化成活性突变株并研究其新产活性产物,将有可能成为拓展药源真菌活性菌株新资源的很好途径。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放线菌菌株GYM39-2发酵液对临床常见病原性细菌及真菌的抗菌活性,同时观察温度、光照、pH值及紫外线等理化因素对发酵液稳定性的影响.方法:利用纸片扩散法测定放线菌株GYM39-2发酵液对临床病原菌的抗菌谱,观察改变温度、光照、pH及紫外线等理化因素时对发酵液的抗菌活性及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菌株GYM39-2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乙型副伤寒沙门菌、白念珠菌及新生隐球菌均有抗菌活性,发酵液对温度、光照的改变及紫外线的照射均有较好的稳定性,pH在5~7之间发酵液抗菌活性最强.结论:菌株GYM39-2发酵液具有良好的抗菌活性及稳定性,能为相关研究提供菌株资源.  相似文献   

9.
目的 研究藏药水母雪莲内生真菌Aspergillus sp. TPXq的次级代谢产物。方法 菌种采用震荡培养箱扩大培养,经反复硅胶柱色谱、Sephadex LH-20凝胶柱色谱、开放ODS柱色谱、高效液相色谱等方法进行分离纯化;并根据化合物的理化性质及波谱数据鉴定结构。结果 从来自藏药水母雪莲的一株内生真菌Aspergillus sp. TPXq的培养液中分离得到8个环二肽和1个生物碱类化合物。分别鉴定为3-异丁基-吡咯并哌嗪-2,5-二酮(Ⅰ)、3-异戊基-吡咯并哌嗪-2,5-二酮(Ⅱ)、3-仲丁基-吡咯并哌嗪-2,5-二酮(Ⅲ)、3-苄基-吡咯并哌嗪-2,5-二酮(Ⅳ)、3-苄基-6-对羟基苄基-2,5二酮(Ⅴ)、3,6-二甲基哌嗪-2,5-二酮(Ⅵ)、3-异丁基-6-异丙基哌嗪-2,5-二酮(Ⅶ)、3-异丁基-6-苄基哌嗪-2,5-二酮(Ⅷ)、Chaetominine(Ⅸ)。结论 其中化合物Ⅳ~Ⅷ为曲霉属Aspergillus.sp真菌中首次分离得到。细胞毒测试结果表明,以上化合物Ⅰ~Ⅷ对于A549和MCF-7肿瘤细胞均显示弱细胞毒活性(>50μg/mL),化合物Ⅸ对A549和MCF-7肿瘤细胞均具有显著的细胞毒活性,IC50值分别为0.18μg/mL和0.89μg/mL。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分离筛选具有抗菌活性及抗肿瘤活性的药用植物内生菌.方法 采集贵州地道药用植物大黄、刺梨、杜仲、白芍和刺五加等5种组织材料,经表面消毒、无菌匀浆后,用改良的GYM培养基和TWYE培养基进行分离,利用耐药大肠杆菌、耐药金黄色葡萄球菌、藤黄微球菌及白色链球菌等测试菌和稻瘟霉模型对分离菌株的发酵产物进行筛选,并通过HPLC对活性菌株发酵产物做进一步分析.结果 分离得到植物内生菌180株,其中46株有不同程度的抗菌活性,占分离菌株总数的25.6%,58株菌有不同程度的抗稻瘟霉活性,占分离菌株总数的32.2%.结论 5种药用植物中内生菌种类极其丰富,且有活性的菌株所占比例较高,HPLC检测有新的紫外吸收峰,值得对其次级代谢产物进一步研究.可见贵州药用植物具有丰富的活性内生菌资源,有巨大的开发研究价值.  相似文献   

11.
目的 研究深海来源链霉菌Streptomyces sp.WP6具有生物活性的次级代谢产物.方法 采用正相硅胶柱色谱、反相硅胶柱色谱、Sephadex LH-20凝胶柱色谱、TLC薄层制备层析色谱、中压快速制备层析色谱和高压液相色谱等方法分离纯化次生代谢产物,采用13C NMR、1H NMR、HMBC、HSQC、1H-1H COSY、LC-MS等波谱技术鉴定结构.结果 从该菌株发酵产物中分离得到8个次级代谢产物,分别鉴定为:邻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基)酯(1)、N-乙酰基酪胺(2)、脯氨酸-亮氨酸(3)、N-乙酰色胺(4)、吲哚-3-甲酸(5)、苯乙酸(6)、环(脯氨酸-苯丙氨酸)(7)、(4S)-4,10二羟基-10甲基-2烯-1,4内酯(8).结论 首次从Streptomyces sp.WP6发酵产物中分离到上述8个次生代谢产物.  相似文献   

12.
湛江地区初次无偿献血者HCV感染情况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检测湛江地区初次献血者丙型肝炎病毒(HCV)-RNA,调查初次献血人群HCV感染的"窗口期"情况以及感染HCV的具体基因型.方法:分别采用ELISA法和RT-PCR法检测2 357名在2004年1~12月初次无偿献血者感染HCV的情况.并把经RT-PCR法检测阳性的标本进行基因型检测.结果:在2 357名初次献血者中,ELISA法阳性率为1.64%,而RT-PCR法的阳性率为1.86%,2种方法符合率为99.5%,二者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感染者中2型基因型为84.1%,3型基因型为13.6%,2/3混合型为2.27%.结论:RT-PCR法检测血液HCV-RNA能早期发现"窗口期"HCV感染者,湛江地区初次无偿献血者感染丙型肝炎病毒的基因型以2型和3型为主.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对具有抗肿瘤活性的海洋细菌Halomonas elongate进行次级代谢产物的分离、纯化及抗肿瘤活性研究.方法 通过大孔吸附树脂、硅胶、ODS、Sephadex LH-20凝胶柱色谱等分离纯化手段,对H.elongate的次级代谢产物进行分离纯化;根据1H NMR谱、13C NMR谱及MS分析,并结合文献确定结构:采用MTT法对分离得到的次级代谢产物进行活性检测.结果 从海洋细菌H.elongate的发酵粗提物中分离鉴定3个化合物,分别为胸腺嘧啶-2 '-脱氧核苷(1)、环(L-甘氨酸-L-脯氨酸)二肽(2)、1-(2'-脱氧-β-D-赤式-呋喃戊糖)-1氢-1,2,4-三嗪酮(3),活性检测结果显示3个化合物对人肺癌细胞H1299生长活性均无显著抑制作用(IC50>20 μμmol/L).结论 化合物1~3均为首次从Halomonas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4.
海绵是目前海洋天然产物研究中最吸引人的海洋生物之一,海绵中含有丰富的、结构新颖的次生代谢产物,大多数具有显著的生理活性。Phakellia属海绵属于寻常海绵纲软海绵目小轴海绵科,种类较多,分布广泛,在国内外得到了广泛的研究。对近几十年来从Phakellia属海绵中分离鉴定的次生代谢产物进行了系统的归纳整理,这些化学成分主要包括环肽、生物碱、聚醚、萜类、甾醇、炔酸等种类,并对其药理活性进行了简单总结,对Phakellia属海绵的进一步研究开发具有一定的借鉴和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5.
目的 筛选具有抑菌活性的华南毛蕨内生真菌及分析其中1株活性较强的菌株的代谢产物.方法 以敏感型金黄色葡萄球菌、耐药型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铜绿假单胞菌为供试指示菌,采用琼脂块法对43株内生真菌进行抑菌活性筛选,以Pestalotiopsis sp.CYC38作为目标菌株,对其次级代谢产物进行分离,并采用波谱学分析手段鉴定化合物结构.结果 43株内生真菌中有19株菌株至少对1种指示菌有抑菌作用,占分离菌株总数的44%;从高活性菌株CYC38的发酵产物中分离到2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啤酒甾醇和1-(4-羟基苯基)-2氨基乙醇.结论 华南毛蕨内生真菌具有较好的抗菌活性,且对耐药型金黄色葡萄球菌也表现出良好的抑制作用,该结果为开发新型的抗耐药菌药物提供基础.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对来自深海沉积物中的海洋细菌Psychrobacter submarinus1 A01998的次级代谢产物进行研究.方法 采用大孑L吸附树脂、硅胶、ODS和Sephadex LH-20凝胶等柱层析色谱分离方法,对海洋细菌Psychrobacter submarinus1 A01998进行次级代谢产物的分离纯化,根据1H NMR、13C NMR和MS等波谱数据分析并结合相关文献对化学结构进行鉴定.结果 从深海细菌Psychrobacter submarinus 1A01998的发酵粗提物中分离得到4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环(L-脯氨酸-L-酪氨酸)(1)、环(D-脯氨酸-L-酪氨酸)(2)、3-吲哚甲醛(3)、2'-O-甲氧基尿嘧啶核苷(4).结论 化合物1~4均为首次从该属中分离得到,其中化合物1、2为环二肽类化合物.  相似文献   

17.
海洋微生物因其特殊的生存环境而具有产生新型生物活性物质的巨大潜力,从海洋微生物中筛选药用活性物质已成为当今研究的热点.近年来,研究者们从海洋真菌中分离鉴定出了大量结构新颖的次级代谢产物,这些化合物表现出良好的抗肿瘤、抗菌或抗病毒等生物活性.本文对2010年来研究者们从海洋真菌中分离得到的部分次级代谢产物及相关生物活性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以期为海洋真菌天然药物的研究与开发提供借鉴和指导.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采自中国南海海域的肉芝软珊瑚Sarcophyton crassocaule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硅胶柱层析和HPLC等分离手段从南海肉芝软珊瑚的乙酸乙酯提取部位分离得到单体化合物,采用现代波谱技术、物理常数对照以及化学方法对单体化合物的结构进行研究。结果从肉芝软珊瑚Sarcophyton crassocaule中分离得到4个单体化合物。应用化学方法、物理常数对照和现代波谱分析技术对其结构进行解析,确定为:氢醌双苄醚(1)、N-正十六烷酰基-十八碳-4(E)-烯神经鞘氨醇(2)、Δ4,5(E),Δ8,9(E)-鞘胺醇-正十六碳酰胺(3)、(2S,3S,4R)-N-2-(1,3,4-三羟基-十八烷基)-十八酰胺(4)。结论化合物1为首次得到的天然氢醌双苄醚类化合物;化合物2-4为神经酰胺类化合物。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湖州铁线莲乙醇提取物体外抗肿瘤作用。[方法]干燥湖州铁线莲经石油醚脱脂、乙醇回流得到初提物。采用MTT法观察经AB-8树脂静态吸附70%乙醇解析处理后湖州铁线莲乙醇提取物体外对人白血病K562细胞及人胃癌MGC-803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结果]在倒置显微镜下,湖州铁线莲处理组K562细胞形态不规则,MGC-803细胞体积缩小,部分细胞收缩变圆。两种细胞均生长缓慢,随着药物作用时间的延长,细胞的贴壁能力逐渐减弱,呈现出典型的凋亡形态学改变。MTT实验表明湖州铁线莲乙醇提取物对K562细胞及MGC-803细胞有增殖抑制作用,其作用68h的IC50值分别为133.66mg·L-1、317.87mg·L-1。[结论]体外实验中,湖州铁线莲乙醇提取物具有抗肿瘤作用,且呈现良好的浓度-效应依赖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