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网络团体认知行为治疗对育龄期复发性阴道炎患者遵医行为及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选取于2021年3月1日~2022年3月1日接受治疗的80例育龄期复发性阴道炎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网络团体认知行为治疗;比较两组遵医行为、干预前后自我管理能力[采用自我管理能力量表(ESCA)]、疾病不确定感[采用成人疾病不确定感量表(MUIS-A)]、心理状态[采用心理弹性量表(CD-RISC)]、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遵医率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两组ESCA中疾病相关知识水平、自我管理能力、自我认知、自我管理责任感评分均高于干预前(P<0.05),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1);干预后,两组MUIS-A中复杂性、不明确性评分均低于干预前(P<0.05),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1);干预后,两组CD-RISC中坚韧、力量、乐观评分高于干预前(P<0.05),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网络团体认知行为治疗可提高育龄期复发性阴道炎患者遵医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团体心理辅导对卒中后轻中度抑郁患者情绪、认知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将120例卒中后轻中度抑郁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盐酸氟西汀治疗及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团体心理辅导干预,观察8周。比较干预前后两组抑郁自评量表、自我感受负担量表、洛文斯顿认知功能评定测验、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评分。结果 干预后两组抑郁自评量表及自我感受负担量表评分均较干预前显著降低(P<0.01),研究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干预后两组洛文斯顿认知功能评定测验的定向力、知觉、视运动组织、思维运作、注意力与集中维度评分均较干预前显著升高(P<0.01),研究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或0.01)。干预后两组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的躯体功能、社会功能、心理功能和物质生活状态维度评分均较干预前显著升高(P<0.01),研究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 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团体心理辅导干预能有效改善卒中后轻中度抑郁患者的心理状态和认知功能,提高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分析在进行急性脑梗塞患者的治疗时,选择静脉溶栓方式,分析其临床安全性和治疗效果。方法:于2020年1月至2021年3月,收集96例急性脑梗塞病患的临床资料,所选患者均采用阿替普酶进行静脉溶栓治疗,将用药剂量作为分组方法,48例患者采用标准剂量(0.9mg/kg),作为研究组,另外48例患者采用低剂量进行治疗(0.6mg/kg),作为对照组,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研究组NIHSS评分为(12.28±1.26)分,对照组为(13.02±1.09)分,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MMSE评分为(23.62±3.23)分,对照组为(22.98±3.36)分,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后DD水平为(0.25±0.02)μg/mL,低于对照组(0.48±0.21)μg/mL,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后APTT水平为(31.28±1.89)s,低于对照组的(33.23±2.26)s,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后Fib水平为(2.12±0.23)g/L,对照组治疗后Fib水平为(2.21±0.28)g/L,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进行急性脑梗塞患者的临床治疗时,选择静脉溶栓治疗,能够获得较为良好的效果,而具体的用药方式以及用药剂量,需根据患者的个体状况进行调整。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团体认知干预疗法在宫颈癌化疗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在我院2017年1—12月就诊的宫颈癌患者260例,将其随机等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化疗施行常规护理,研究组在术后化疗中进行团体认知干预。依据两组患者的焦虑自评量表评分(SAS)、抑郁自评量表评分(SDS)及患者满意程度进行比较。结果采用不同方法护理过后,研究组患者SAS评分与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 0. 05);研究组患者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 0. 05)。结论在宫颈癌化疗患者中进行团体认知干预能明显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提高患者满意度,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IMB干预模式联合团体心理疗法对前列腺增生合并高血压患者的影响。方法:将2019年1月1日~2021年4月30日收治的108例前列腺增生合并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5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IMB干预模式联合团体心理疗法。比较两组生命体征情况、护理满意度、负性情绪[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干预后,研究组收缩压、舒张压、脉搏情况均优于对照组(P<0.01);研究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研究组SAS、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1);研究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IMB干预模式联合团体心理疗法可有效控制患者血压,缓解患者焦虑情况,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6.
目的 研究脑生物反馈仪联合正念情绪疗法在混合性焦虑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焦作市第四人民医院2020年8月至2022年4月收治的82例混合性焦虑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就诊顺序分为对照组、研究组,各41例。对照组常规药物治疗,在此基础上研究组加用脑生物反馈仪联合正念情绪疗法。比较两组临床症状改善情况、情绪状态、睡眠质量、生活质量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干预后研究组心悸、气短、胸闷、口干症状评分分别为(1.49±0.39)分、(1.56±0.35)分、(1.28±0.32)分、(1.45±0.39)分低于对照组(2.16±0.42)分、(2.24±0.47)分、(2.06±0.37)分、(2.16±0.36)分(P<0.05);干预后研究组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分别为(57.15±3.98)分、(49.38±2.59)分低于对照组(60.46±4.27)分、(51.24±2.84)分(P<0.05);干预后研究组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评分(8.47±2.15)分低于对照组(11.36±2.24)分,简明健康状况量表(SF-36)评分(79....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团体心理治疗联合作业疗法对酒精依赖患者自我意识、潜在认知及复饮率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1年9月—2022年8月本院收治的80例自愿戒酒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入组的奇偶顺序分为研究组(团体心理治疗+作业疗法)与对照组(常规护理),比较两组自我意识、认知功能及复饮率。结果 两组患者干预2周至干预8周的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呈降低的趋势,并且随时间延长而降低,研究组各时刻SAS评分、SD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干预2周至干预8周的自我意识量表(SCS)、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ECS)评分呈升高的趋势,研究组各时刻SCS评分、MoCA评分、GSES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干预2周至干预8周的酒精依赖量表(ADS)评分呈降低的趋势,研究组各时刻AD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干预后6个月、12个月复饮率分别为7.50%、10.00%,低于对照组的25.00%、30.00%(P<0.05)。结论 将团体心理治疗结合作业疗法用于酒精依赖患者,在提高患者戒酒愿望...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团体认知行为疗法对冠心病患者心理状态、应对方式及不良事件的影响。方法:将2016年1月1日~2019年7月31日收治的80例冠心病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团体认知行为疗法;比较两组干预前后心理状态[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应对方式[采用医学应对问卷(MCMQ)]及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干预后,两组SAS、SDS、回避、屈服评分均低于干预前(P<0.05,P<0.01),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1);干预后,两组面对评分高于干预前(P<0.05,P<0.01),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1);研究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将团体认知行为疗法应用于冠心病患者护理中,能缓解患者负性情绪,改善应对方式,从而降低不良事件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多感官训练联合早期介入丹佛模式密集训练在自闭症患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82例自闭症患儿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41例、对照组41例。对照组予以多感官训练,研究组在此基础上联合早期介入丹佛模式密集训练,观察3个月。统计并比较两组患儿首次训练、末次训练的社交行为(语言交流、主动肢体接触、目光交流)次数。干预前后采用儿童孤独症评定量表评定病情严重程度,采用患儿孤独症治疗评估量表评定训练效果。结果 末次训练时两组患儿语言交流、主动肢体接触、目光交流次数均较首次训练时显著增多(P<0.01),研究组显著多于对照组(P<0.01)。干预后两组儿童孤独症评定量表评分较干预前显著降低(P<0.01),研究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两组患儿孤独症治疗评估量表总分及健康/生理/行为、感知/认知能力、表达/语言沟通、社交能力维度评分均较干预前显著降低(P<0.05或0.01),研究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或0.01)。结论 多感官训练联合早期介入丹佛模式密集训练可改善自闭症患儿社交行为,减轻病情严重程度,干预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0.
卢淑霞  刘燕平  夏荣梅 《系统医学》2023,(21):113-115+119
目的 研究讨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采取冠脉介入术疗法的意义与价值。方法 选取2022年1月—2023年1月商河县人民医院收治的70例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35例。常规治疗方案用于对照组,常规治疗+冠脉介入术用于研究组,比较两组患者心功能、心绞痛症状及临床疗效。结果 研究组治疗后的左室收缩末内径为(40.28±5.26)mm、左室舒张末内径为(43.18±4.51)mm低于对照组,左室射血分数为(47.58±4.96)%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654、3.869、3.726,P<0.05);研究组活动能力受限(48.63±4.79)分、疾病认知(12.49±1.72)分、心绞痛稳定状态(4.18±0.24)分、发作心绞痛情况(9.59±1.36)分、治疗满意度(16.32±3.31)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668、5.963、8.248、4.133、4.063,P<0.05);研究组总疗效为94.29%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认知行为团体心理干预对儿童监护人第二类疫苗接种意愿的影响。方法 将150名儿童监护人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75例。两组均给予常规心理干预,研究组在此基础上给予认知行为团体心理干预,观察3个月。干预前后比较两组预防接种知识知晓度、预防接种态度、预防接种行为、应对方式、二类疫苗接种率。结果 干预后两组预防接种知识知晓率较干预前显著升高(P<0.01),研究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干预后两组预防接种态度各维度评分较干预前显著升高(P<0.01),研究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干预后研究组接种前自查儿童状况、主动询问未来接种信息、接种后主动留观等预防接种行为占比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干预后两组应对方式问卷的消极应对评分较干预前显著降低(P<0.01),研究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干预后两组简易应对方式问卷的积极应对评分较干预前显著升高(P<0.01),研究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干预后研究组二类疫苗接种率高于对照组(P<0.05或0.01)。结论 认知行为团体心理...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疾病特点,对患者实施团队式授权教育,探讨该教育方式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借助数字表法将中华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2018年1~12月期间收治的88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行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行团队式授权教育模式干预。对比两组自我管理能力、疼痛改善情况及护理优良率。结果研究组认知状态(34.4±5.0)分、行为状态(35.0±4.6)分及态度(36.4±4.0)分,均高于对照组认知状态(24.6±5.3)分、行为状态(25.9±5.0)分及态度(26.1±5.1)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前两组疼痛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护理7 d疼痛得分(4.2±1.0)分、护理14 d(2.0±0.5)分均低于对照组护理7 d(6.2±2.0)分、护理14 d(5.1±1.5)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护理优良率(97.7%)高于对照组护理优良率(70.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治疗期间应用团队式授权教育,可有效提高患者自我管理能力,减轻疼痛,护理效果较理想,该教育方式在临床上具有较高使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胺碘酮联合倍他乐克治疗对心肌梗死患者心功能及不良反应发生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3月至2019年3月延安大学咸阳医院收治的心肌梗死后室性心律失常患者94例,按治疗方式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各47例。对照组仅予胺碘酮治疗,研究组予胺碘酮联合倍他乐克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有效率、心功能各项指标变化情况、出现不良反应的概率、心理状态变化及生存质量变化情况。结果对照组治疗有效率为72.3%,低于研究组93.6%(P<0.05);治疗后对照组左心室射血分数值为(53.3±7.4)%,低于研究组(59.5±7.4)%,左心室收缩末期容积为(89.4±12.7)ml、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值为(140.9±15.1)ml,分别高于研究组的(75.7±11.5)ml、(126.1±10.2)ml(P<0.05);对照组出现不良反应的概率为27.8%,高于研究组6.3%(P<0.05);治疗后对照组焦虑自评表评分为(38.6±3.2)分、抑郁自评表评分为(39.6±3.3)分,分别高于研究组的(23.3±2.9)分、(24.5±3.1)分(P<0.05);治疗后对照组角色领域评分为(71.1±3.8)分、认知领域评分为(72.2±3.7)分、社会领域评分为(73.5±3.7)分、躯体领域评分为(72.6±3.4)分,分别低于研究组的(81.4±4.6)分、(83.2±3.8)分、(84.7±5.1)分、(82.8±4.3)分(P<0.05)。结论在治疗心肌梗死患者的过程中,胺碘酮联合倍他乐克治疗效果显著,有利于改善患者心功能,减少不良反应发生。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心理干预对惊恐障碍患者的影响.方法 对惊恐障碍患者42例,随机分为两组,进行为期4周的对照研究,分别实施医院常规治疗护理(对照组)和医院常规治疗护理联合心理干预(研究组);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及汉密顿焦虑量表(HAMA)和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进行评定.结果 研究组在4周心理干预后HAMA评分(7.83±3.12)分,对照组(11.42±4.02)分,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研究组HAMD评分(19.45±3.92)分,对照组(18.67±4.33)分,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研究组SCL-90评分中焦虑、抑郁,躯体化以及人际关系因子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心理干预在改善惊恐障碍患者的焦虑、抑郁程度,改善认知及应对方式方面,具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脑卒中后认知障碍患者磁共振波谱(MRS)与洛文斯顿认知评定量表评分的相关性,分析其临床意义。 方法 采用简易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筛查脑卒中认知障碍患者30例(认知障碍组)和脑卒中无明显认知障碍患者30例(卒中对照组),另选30例健康志愿者作为健康对照组。3组间性别、年龄、文化程度、病程等一般资料均相匹配,3组均行MRS检查及LOTCA评定,比较3组评定结果,分析MRS与LOTCA相关性。 结果 ①认知障碍组LOTCA总分及各项评分均低于卒中对照组和健康对照组(P<0.05),卒中对照组LOTCA总分及定向力、空间知觉、视运动组织、思维运作各项评分低于健康对照组(P<0.05),而视知觉和动作运用评分低于健康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认知障碍组双侧海马区NAA/Cr低于卒中对照组和健康对照组(P<0.05),双侧海马区Cho/Cr高于卒中对照组和健康对照组(P<0.05),卒中对照组双侧海马区NAA/Cr低于健康对照组(P<0.05),双侧海马区Cho/Cr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③左侧海马区NAA/Cr与LOTCA总分、各分项及注意力评分呈低至中度正相关(r=0.376~0.661,P<0.05);右侧海马区NAA/Cr与LOTCA总分、各分项及注意力呈低至中度正相关(r=0.396~0.691,P<0.05);左侧海马区Cho/Cr与LOTCA总分及各分项呈低至中度负相关(r=-0.368~-0.619,P<0.05),与注意力无明显相关性(r=-0.312,P>0.05);右侧海马区Cho/Cr与LOTCA总分及定向力、视知觉、视运动组织及思维运作呈低至中度负相关(r=-0.391~-0.632,P<0.05),与空间知觉、动作运用及注意力无明显相关性(r=-0.263,r=-0.339,r=-0.219,P>0.05)。 结论 MRS用于评定脑卒中患者的认知功能可有效鉴别认知障碍的存在,MRS与LOTCA评分具有相关性,两者结合能更全面和客观地评价认知功能障碍。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慢性肾脏病透析前认知干预对患者治疗依从性与疾病改善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2月至2017年2月我院收治的11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等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实施透析前认知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治疗依从性、血清肌酐(SCr)及内生肌酐清除值(Ccr)改善情况。结果干预后两组患者SCr较干预前低(P 0. 05),Ccr较干预前高(P 0. 05),且研究组SCr较对照组低(P 0. 05),Ccr较对照组高(P 0. 05);研究组患者治疗依从性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透析前认知干预可有效提高慢性肾脏病透析患者的治疗依从性,改善其疾病症状,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团体艺术疗法改善青年抑郁症患者抑郁及失眠症状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7 年1 月至2018 年12月淄博市精神卫生中心收治的青年抑郁症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5 例.对照组患者给予抑郁症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联合团体艺术治疗.干预4周后,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价2组患者抑郁程度,比较2组患者睡眠质量优良率.结果:观察组HAMD评分(19.74 ±3.15)分,明显低于对照组(23.56 ±3.28)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睡眠质量优良率91.11%明显优于对照组75.5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团体艺术疗法有助于改善青年抑郁症患者的抑郁及失眠症状,是一种有效的心理干预方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分析老年缺血性脑卒中合并原发性失眠患者应用生物反馈放松训练结合耳针对睡眠质量及血清神经递质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0年9月至2021年9月期间就诊于信阳市中医院的97例老年缺血性脑卒中合并原发性失眠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抽签的方式分组。对照组48例给予生物反馈放松训练,研究组49例增加耳针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睡眠结构参数、睡眠质量、血清神经递质水平变化。结果 干预后,研究组总睡眠时间(TST)(7.19±1.52)h高于对照组(5.16±1.08)(P<0.001);睡眠潜伏期(SL)(24.37±6.12)min、觉醒时间(AWT)(30.34±6.73)min均低于对照组(40.25±8.23)min、(39.17±8.62)min(P<0.001)。干预后,研究组失眠严重程度指数量表(ISI)(11.86±2.16)分、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7.92±1.53)分均低于对照组(16.18±3.22)分、(10.52±2.10)分(P<0.001)。干预后,研究组去甲肾上腺素(NE)水平(3.67±0.51)μmol/L低于对照组(3.98±0...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预见性护理在预防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微创术后便秘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2月至2015年5月收治的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124例依照入院先后顺序依次交替归属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各62例,所有患者均接受同样治疗,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行预见性的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排便积分、Bristol大便性状分型中理想便形和便秘发生率。结果干预14d后,研究组患者排便积分由(2.48±0.49)分下降到(0.97±0.50)分,对照组由(2.46±0.53)分下降到(2.03±0.57)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Bristol大便性状分型中理想便型由14.52%(9/62)上升至70.97%(44/62),对照组理想便形由12.90%(8/62)上升至19.35%(12/6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便秘发生率低于对照组(25.81%/77.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预见性护理干预对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具有很好的临床护理作用,能有效改善排便积分及大便性状分型,患者微创术后便秘及便秘并发症的发生率均明显降低。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认知行为干预联合系统护理在角膜屈光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方法及效果。方法:将98例角膜屈光手术治疗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9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研究组实施认知行为干预联合系统护理。比较两组手术前后裸眼视力(UCVA)及屈光度、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视觉满意度,干预前后遵医行为、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情况。结果:术后7、30 d,两组UCVA高于干预前、屈光度低于干预前(P<0.05),且研究组UCVA、屈光度均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研究组遵医嘱用药、护眼意识强、按时复诊、健康教育、规律作息方面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两组SAS、SDS评分均低于干预前(P<0.05),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视觉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认知行为干预联合系统护理应用于角膜屈光手术患者,可改善其遵医行为和不良情绪,降低术后并发症,使患者获得理想的治疗效果,提高视觉满意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