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合欢蠲忿 ,萱草忘忧”一语 ,出自西晋·嵇康《养生论》,李时珍在《本草纲目》萱草、合欢条曾两次引用 ,其中萱草条下是这样转引的 :“嵇康养生论 :‘神农经言中药养性 ,故合欢蠲忿 ,萱草忘忧。’亦谓食之也。”合欢与萱草 ,一木一草 ,基原不同 ,功用有别 ,本来是风马牛不相及的两种药物 ,却怎么会被嵇康硬扯到一起呢 ?原来 ,二者都可以治疗情志不遂 ,令人“欢乐无忧”。考合欢一药 ,始载于《神农本草经》 ,历代都曾有过一些别名异称 ,如合昏、夜合、青裳、萌葛、乌赖树等。合欢树的叶子极细而繁密 ,互相交结 ,风轻轻一吹 ,就各自分开而不…  相似文献   

2.
合欢树叶镇静催眠作用的药理实验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张晓峰  徐健 《中成药》1996,18(8):48-48
合欢树叶镇静催眠作用的药理实验研究上海市中医医院(200070)张晓峰,徐健,施明,庞传宇,王翘楚合欢(ALbiziajulibrissinOnrazz),又名夜合槐,夜关门,属豆科植物,其叶具有“昼开夜合”现象。古人取它能顺乎自然界阴阳消长规律:“...  相似文献   

3.
合欢皮安神功效之我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古今注》云:“欲蠲人之忿,则赠以青裳。青裳,合欢也”。《养生论》:“合欢蠲忿,萱草忘忧”。都说明合欢有解郁之功效。合欢皮,其性甘、平。入心、肝经。《本经》云:“安五脏、和心志、令人欢乐无忧”。《日华子本草》:“煎膏、消痈肿并续筋骨”。《本草拾遗》:...  相似文献   

4.
嵇康在《养生论》中说:“合欢蠲忿,萱草忘忧。”《中国药学大辞典》亦谓:“合欢树植立庭院,使人不忿而欢乐。”所以,自古以来,合欢便成了使人不怒、不气、不愁、令人欢乐愉快的象征性植物。  相似文献   

5.
“萱草忘忧,合欢蠲忿”。合欢皮,性味平甘,功专宁心悦志,解郁安神。《本经》谓能“安五脏,和心志,令人欢乐无忧”。盖心为君主之官,心安则五脏自趋安和。太子参,其用介于党参之补、沙参之润之间,  相似文献   

6.
《本经》言合欢,未论及是合欢皮还是合欢花,二者虽然均有较强的安神作用,均具有“安五脏,和心志,令人欢乐无忧”之功效。但其临床是有区别的:合欢皮,性平,味甘。归心、肝、肺经。安神解郁,活血消肿。合欢花,性平,味甘,归心、肝经。安神解郁,无活血消肿之能。花与皮同源,然花气缓力薄,必重用久服,方能奏效。  相似文献   

7.
据《女红余志》载:有一位书生杜羔,娶妻赵氏。她每届端午节合欢花初放时都要采集曝干收藏备用。如发现丈夫不愉快时,即取合欢米、花少许浸酒,命人送到书房给杜羔饮用。不久,便能消除不愉快的心情而感到欢乐。宋代诗人韩琦有诗咏《合欢》道:“合昏枝老拂檐牙,红白开成蘸晕花;最是清香合蠲忿,累旬  相似文献   

8.
<正> 合欢,又名夜合花,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古代多以树皮及叶药用,至宋代始有以花作药用者,如《圣惠方》之夜合花丸,《本草衍义》之合欢花药酒等。历代本草以寇氏描述较为详细,寇宗奭云:“合欢花,其色如今之醮晕线,上半白,下半肉红,  相似文献   

9.
正合欢原来名为"夜合",因为它的叶子很受光线的刺激,到了晚上光线变暗,叶子就会萎缩,就像合起来的花。后来为了推广和取义吉祥就改名"合欢",为"合家欢乐"之意。古代传说,"虞舜南巡不归,二妃相誓死江湄。空留万古得魂在,结作双葩合一枝"。(唐·韦庄《合欢》)江湄波涛,千年万载,合欢繁衍,几多春秋。韦庄的诗讴歌了舜为民众,劳碌奔波的精神,赞颂了娥皇、女英二妃纯洁的爱  相似文献   

10.
《养生论》记载“合欢解忿,萱草忘忧”,意指使用这两味药,能够起到让人欢乐、解除忧烦的作用。何为合欢、萱草?合欢即合欢皮(花),为合欢树的树皮或花’花蕾,其性平、味甘.具有安神解郁.活血消肿的功效.是一味常用的中药材。  相似文献   

11.
合欢花:别名,夜合树花。原植物为合欢花为豆科合欢属植物,合欢Albizzia jubibrissia Duraz.或者山合欢Albizzia kalkora(Rob.)Pain的花。性味归经:性平,味苦,无毒;入心、脾二经。功能主治:能合心志,开胃理气,消风明目,解郁;治心虚失眠。配伍:配官桂、黄连、夜交藤治心肾不交型失眠。草药医也采集本花入药,其识别方法与"合欢皮"同。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以中医"天人相应"理论指导,对豆科植物花生叶、合欢树叶"昼天夜合"现象进行了临床和实验研究,证明部分豆科植物之"昼开夜合"花叶确有镇静安眠作用。后又从文献中发现有些非豆科植物,如睡莲科的睡莲,酢浆草科的酢浆草,都有"昼开夜合"现象,也有治疗失眠作用的报道,提示非豆科植物,只要有"昼开夜合"现象,也有镇静安眠作用。实践说明中医"天人相应"理论,不仅古代对实践有指导意义,对现代中医临床和科研也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3.
“保产无忧散”出自《医学心悟》,古人誉其为安胎妙剂,习用于保产、催生。我院采用“保产无忧散”加量矫治胎位不正86例,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14.
据说,古时候的“鲜”字。是“合”字和“赞”字的合写,意思是人吃一口,赞扬一声。后来是孔子把它改成“鱼”字和“羊”字的合写了。孔子为啥要这样改呢?  相似文献   

15.
烦,本义是由于发热而引起头痛,《说文解字》谓:“烦,热头痛也”。这是一个会意字,“火”表示有火,发热,“页”(xie),为头,合起来表示人发热头痛,引申为烦躁、烦闷,为形容词。在《景岳全书·小儿则总论》中指出热者心有热证。如热渴、烦躁、秘结、痈疡之类。尽管“烦”字的意义还包括劳苦、繁多、混乱、频繁搅动等,但在宋代林亿校正编撰的《伤寒论》中更偏向于其本义及引申义。《伤寒论》语言极为精炼,却出现了 70个烦字,加上近义的“心愤愤”、“懊忄农”等词语则更多。“烦”字出现的频率如此之高,实属罕见。其根本原因在于张仲景重视…  相似文献   

16.
中国古人所讲的养生,主要是指“内养”,也就是说要从改善身体的内环境入手,通过内视入静、呼吸调节、意念冥想、肢体导引、欲望管理等一系列的手段,来达到身体免疫力的提高。中国古人向来认为“天地是个大宇宙,人体是个小宇宙”,所以不提倡人们总是把目光盯在外部世界上,而是应该以天地万物的变化机理来作为调节身心的依据,以此达到天人合一的美妙境界。因此,中国的儒、释、道、医、武等各宗各派无不把“内视”作为养生的关键途径。古人内视的习惯源于对自身体内资源的珍惜,养生者“内视”的对象包括:丹田、气血、经络、穴位、脏腑等。孔子…  相似文献   

17.
放松功的第二步是“意与气合”,呼吸松。它是在第一步“形与意合”,身体松的基础上进行的。一、呼吸锻炼问题调炼呼吸是气功方法的重要环节之一,古人称为“练气”、“调气”、“调息”等等。关于呼吸的形态,古人把它分为四类,即“四相”:风、喘、气、息。风相是指呼吸比较急促,可收  相似文献   

18.
古人云:“民以食为天”。人一生下来,首先要饮食,才能维持生命,才谈得上生活和工作。因此,厨灶至关重要。古人把厨灶列为阳宅三要(门、床、灶)之一,既要它为人提供养命之源,又谨防它作祟而使人“病从口入”。  相似文献   

19.
正合欢,俗名"马樱",也称"绒花"、"夜合花"、"夜关门",是一种很常见的豆科落叶乔木,广泛分布于东北、华东、中南、西南各地。合欢外观华丽,披着满身翠羽状的偶数叶子,清晨会像孔雀开屏般地舒张开来,夜晚又会像折扇一样双双闭合。仲夏前后,那开满红樱樱、毛茸茸的花朵,散发着清雅的香气,闻之令人心旷神怡。  相似文献   

20.
<正> 通假字亦称通借字或假借字,是指意义不同的两个字,由于音同或音近而将甲字借作乙字。如“输”是输送之输,“俞”是俞穴之俞,二字意义完全不同,可是由于二字读音相同,所以古人在书写时常用“输”字代替“俞”字使用。《扁鹊传》中:“因五脏之输”即是一例,这里的“输”便是“俞”的通假字。通假字在古医籍中非常之多,若望文生义,便格格不入,实为阅读古医籍的一大障碍,尤其是青年读者更为感到困难。故此,我们从有关的古代医药书籍中择出习见者凡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