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笔者自2002年3月~2004年3月运用针刺加放血疗法,先后治疗了周围性面神经麻痹80例,取得了较好的疗效,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80例患者中,男42例,女38例;年龄16~5岁,平均40.5岁;病程2~3个月。诊断标准:参照《国际针灸交流手册》拟定,以口眼歪斜为主要症状,患侧睑裂扩大,眼睑闭合不全,患侧耳后高骨乳突处阿是穴压痛( );患侧额纹消失,鼻唇沟变浅,口角歪向健侧。排除中枢性面神经麻痹。取穴:患侧阳白、丝竹空、攒竹透鱼腰、地仓透额车、四白、太阳、下关、迎香、水沟、承浆、牵正配合谷、患侧翳风。针刺透穴:患者取坐位,穴位常规消毒后,取规格为…  相似文献   

2.
李平  陈惠君 《农垦医学》2000,22(2):113-114
面瘫分为中枢性面瘫和周围性面瘫 ,在这里仅讨论周围性面瘫。周围性面瘫即现代医学的“周围面神经麻痹” ,为临床常见病之一 ,任何年龄均可发病 ,药物不易控制。笔者采用浅刺、艾灸、拔罐相结合治疗 2 5例 ,均取得满意疗效 ,现介绍如下 :1 一般资料本组 2 5例患者中 ,门诊 2 0例 ,住院部 5例。其中男 1 8例 ,女 7例。年龄最大的 68岁 ,最小 4岁 ,以 2 0~ 2 5岁者居多。病程最短一天 ,最长 4年。经用中西医药或针刺方法治疗不佳者 5例 ,未经治疗者 2 0例。2 治疗方法2 .1 针刺法主穴 :下关、完骨、合骨 (对侧为主 )。配穴 :眼睑闭合不全…  相似文献   

3.
针刺配合药物熏洗治疗儿童腓神经麻痹18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院儿科近年来用针刺配合药物熏洗的方法 ,治疗儿童腓神经麻痹18例 ,全部治愈 ,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18例患儿中 ,男10例 ,女8例 ;年龄最小3岁 ,最大13岁。病程 :5~30d者10例 ,1~3个月者7例 ,8个月者1例。病因 :因注射药物引起者12例 ,因跌仆或过度运动引起者6例。临床表现 :均为1侧足不能背屈、外展 ,小腿肌张力减低 ,跟腱反射消失或减弱。有4例患儿足背麻木 ,感觉减弱或消失。2治疗方法2.1针刺主穴 :足三里 ,鹤足 。配穴 :悬钟、解络、承山。每天针刺1次 ,每次选1个主穴 ,1~2个配穴。治疗1个…  相似文献   

4.
我科1995年1月至8月,应用毫米波治疗仪与电脑中频电疗仪,共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20例,取得较为满意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 周围性面神经麻痹20例,其中男笥7例,女性13例;右侧16例,左侧4例;年龄8~10岁2例,21~30岁8例,31~40岁5例,41~50岁3例,50岁以上2例;平均年龄为32.5岁。病程1~3天4例,4~7天6例,8~14天5例,15~30天3例,1~3个月2例。病情轻度8例:睑裂扩大约2mm,无睑外翻鼻唇沟变浅,口角下垂2mm,蹙额力弱,险闭合稍不全,吹哨能力稍差;重度5例:睑裂扩大>3mm,下睑外翻,鼻唇沟消失,口角下垂>3mm,蹙额不显额纹,睑闭不能或有Bell氏征,吹哨不能。中度7例:病情介于轻重度之间。  相似文献   

5.
针药并用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90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笔者近5a来在临床收治面神经麻痹病人90例,采用针刺和中草药并用治疗方法,取得了比较满意的疗效,兹总结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90例病人均为门诊病例;其中男40例,女50例;发病年龄最大为73岁,最小仅有8岁;右侧53例,左侧37例;病程最短的为1d,最长为4周。2治疗方法针刺疗法:病人在发病以后即可以针刺,针刺取穴以扶正祛邪、活血通络为基本治则,以患侧经穴为主,急性期取穴:阳白、太阳、地仓透颊车、风池、牵正、合谷、翳风。每次取穴5~6穴,1次/d,留针30min。慢性恢复期:除取上述穴以外,还应加足三里、三阴交、肾俞以补足正气增加祛邪能力。针刺治疗…  相似文献   

6.
电针与普通针刺治疗面神经炎对比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 临床资料  1999 0 9/ 2 0 0 2 0 7我科确诊的面神经炎患者 97(男 6 1,女 36 )例 ;有同侧舌前 2 / 3味觉减退或丧失者 2 6例 ;伴乳突疼痛者 2 1例 .发病时间 5d以内 ;年龄 2 0~ 5 0岁 ;一侧面部表情肌瘫痪 ,额纹消失 ,眼睑不能闭合或闭合不全 ,用力闭合时 ,上下睑裂之间至少有 2~ 3mm ,病侧鼻唇沟变浅 ,口角下垂 ,示齿时口角歪向健侧 ;对伴有外耳道或鼓膜出现疱疹的严重患者 (即Hunt综合征 )不纳入本次观察 .将患者按就诊顺序随机分成 2组 ,即电针治疗组 (电针组 )和普通针刺治疗组(针刺组 ) ,两组所选腧穴相同 ,即阳白、太阳…  相似文献   

7.
1 临床资料4 5例病人中 ,男性 2 5例 ,女性 2 0例 ,最少 16岁 ,最大 6 4岁 ,平均 30岁。病程最短 7天 ,最长 30天 ,平均 14天。 4 5例均为头面部外伤所致周围性面神经麻痹 ,其他病因所致面瘫除外。2 治疗方法主穴取 :阳白、攒竹、地仓、颊车、迎香、水沟、承浆、双侧合谷、太冲。配穴取 :鱼腰、太阳、听会、风府等。每次选取 6~ 8穴 ,主配穴交替使用。用平补、平泻法针刺 ,得气后接 6 80 5治疗仪留针 30min ,10天为 1疗程。疗程之间停 3天。3 疗效判断标准痊愈 :口眼歪斜症状完全消失 ,眼睛闭合良好 ,进食物时口腔颊部无食物存留 ;显效 …  相似文献   

8.
房晶 《吉林医学》2006,27(11):1323-1323
周围性面神经麻痹,临床相当常见,笔者近几年采用针刺配合牵正散治疗面神经麻痹50例,取得显著疗效。现介绍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50例,男性28例,女性22例,年龄最小16岁,最大65岁;病程1周内者36例,2周内者8例,3周内者5例,4周以上者1例。诊断标准:根据病人患侧额纹消失,眼裂增宽,眼睑闭合不全,鼻唇沟平坦,口角下垂,示齿时口角向健侧歪斜,不能鼓腮、吹口哨,漱口漏水。排除由于颅内、面神经管等炎症,肿瘤、脑血管病变和外伤所致继发性面神经麻痹。1.2治疗方法1.2.1针刺法选穴:阳白、太阳、四白、下关、迎香、地仓透颊车、牵正、承浆、人…  相似文献   

9.
急性腰扭伤是以腰痛、功能障碍为主要特征的临床上常见病,笔者近年来应用针刺穴位治疗的50例急性腰扭伤患者取得了较好效果。现介绍如下: 1 临床资料 50例患者中男性32例,女性18例,年龄15—50岁,两侧腰扭伤21例,一侧扭伤29例,发病最长2天,最短3小时。 2 治疗方法 病人取坐位或侧卧位,主穴印堂,阿是穴、肾穴、配腰腿志室、委中、一组主穴印堂,肾俞、配  相似文献   

10.
调跷脉治疗上睑下垂40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调跷脉针刺法与常规针刺法治疗上睑下垂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上睑下垂患者随机分为调跷脉治疗组和常规对照组,每组各40例。调跷脉治疗组采用调跷脉针刺法治疗,取风府、照海、申脉、跗阳、交信;常规对照组采用常规针刺治疗,取风池、攒竹、丝竹空、阳白、三阴交等穴,两组均治疗10次为1个疗程,共治疗3个疗程。结果:调跷脉治疗组和常规对照组有效率分别为92.5%和70%,调跷脉治疗组明显优于常规对照组(P〈0.01);治疗后两组患者睑裂均增宽,但调跷脉治疗组为优(P〈0.05)。结论:调跷脉治疗上睑下垂疗效肯定,值得进一步研究和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1.
1980年至1983年我科用针刺加红外线照射等综合治疗面神经麻痹69例,治愈率达98.5%,有35例治疗3~5次、26例治疗6~10次、7例治疗11~15次后痊愈,有1例双侧患者.治疗15次疗效不显著。所有病例随访2~3年均无复发。治疗方法 1、针刺原则:取穴少,透穴多,取颊车透地  相似文献   

12.
从1978年以来,笔者用针刺结合中药治疗面神经麻痹114例,取得较为满意的疗效,现总结如下: 一、临床资料 本组114例患者,男63例,女51例;年龄12~85岁,以20~50岁为多;病程2月以内者87例,2~6月27例。本组均为单侧面肌瘫痪,其中右侧68例,左侧46例;均有患侧额纹消失,眼睑不能闭合,鼻唇沟变浅,人中歪斜,口角漏水,口腔藏饭等症状、体征。  相似文献   

13.
目的通过采用针刺足三里三阴交合穴的方法,研究分析其对于治疗糖尿病肠麻痹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取我市某院2014年1月至2016年12月收治的糖尿病肠麻痹患者100例,将其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实验组两个组,各50例。对比观察两组糖尿病肠麻痹患者在临床疗效和患者满意度两个方面。结果通过采取针刺足三里三阴交措施的实验组糖尿病肠麻痹患者的临床疗效明显高于采取常规治疗的观察组患者,满意度亦是如此。结论通过采取针刺足三里三阴交合穴的治疗方法,可有效地抑制糖尿病肠麻痹患者的病情,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14.
吴兴县第二人民医院,从1972年11月~1973年4月,采取中西结合以水针为主治疗坐骨神经痛50例,取得较满意效果。一、治疗方法:体针主穴取新环跳、环跳;配穴取大肠俞、关元俞、秩边、阳陵泉、委中、悬中、昆仑、丘墟。水针主穴取新环跳,配穴取环跳。取穴时,大部分采取卧位,令患者双足伸直,以患者尾尖为标准,向上1寸,旁开3寸为新环跳(在环跳穴斜上方1寸)。针刺手法和步骤是:第一步用26号4寸毫针,快速刺入,进针3寸左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针刺上廉泉穴配合功能训练治疗假性球麻痹的临床疗效。方法:60例患者均为2008年至2014年在我院康复科治疗的患者,按入院的先后顺序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对照组30例,治疗组采用针刺配合功能训练相结合的方法,对照组只采用康复训练的方法,对比临床效果。结果:治疗组痊愈12例,明显好转9例,好转6例,无效3例。对照组痊愈8例,明显好转7例,好转5例,无效10例。治疗组的各项指标明显高于对照组,与对照组比较有非常显著性的差异(P0.01)。结论:针刺上廉泉穴配合功能训练治疗假性球麻痹临床效果显著,值得在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6.
假性球麻痹又称延髓中枢性麻痹,临床主要表现为吞咽困难,发音不清,饮水发呛,多见于2次中风病人。近年来,笔者对26例该病患者进行针刺治疗,取得较满意的疗效,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 26例患者中,男性17例,女性9例;年龄在48~60岁者16例,61~70岁者7例,71~80岁者3例。病人均经头颅CT检查确诊,其中脑出血5例,脑梗塞21例;病程最短1个月,最长2年。2 治疗方法 取穴:人中、风池、廉泉、三阴交。患者均在中风病情稳定后接受针刺治疗。其中肝阳上亢者加太冲;风痰壅盛者加丰隆,气滞血瘀者加血海…  相似文献   

17.
电针加中药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玉琴 《吉林医学》2010,31(22):3681-3682
目的:观察电针在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治疗中的作用。方法:将95例患者分为电针加中药组(治疗组)50例,针刺加中药组(对照组)45例,对照组针刺患者太阳、阳白等穴,并服用加味牵正散,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电针。对两组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分析与评定。结果:治疗组有效率92%,对照组有效率75.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针刺加中药基础上加用电针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8.
4年来 ,我科运用针药并用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 (面瘫 ) 5 6例 ,疗效满意 ,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治疗组 5 6例均为门诊患者 ,其中男 2 9例 ,女 2 7例。年龄 :2 0岁以下者 8例 ,2 0~ 40岁者 39例 ,40岁以上者 9例。病程 :10天以内 42例 ,1月以内 14例。对照组 30例 ,与治疗组性别年龄病程相似。2 诊断依据突然起病 ,每在睡眠后发现一侧面部麻木瘫痪 ,额纹消失 ,不能做蹙眉、皱眉 ,眼裂不能闭合或闭合不全 ,贝耳征 ( )病侧鼻唇沟变浅、口角下垂 ,露齿时口角歪向健侧 ,鼓腮、示齿不能。3 治疗方法治疗组 :1)针灸。以手足阳明经穴为主 ,…  相似文献   

19.
1989年以来,我们采用艾条薰灸加服藏药“七十味珍珠丸”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30例,男19例,女11例,年龄最小者22岁,最大者69岁。 1 艾条薰灸治疗:一组取医风穴、地仓穴、四白穴、迎番穴、太阳穴、下关穴。二组取风池穴、牵正穴、颊车穴、耳门穴、合谷穴、压痛点(阿是穴) 2 辩证加减:眼睑闭合困难加攒竹、阳白,人中沟平坦  相似文献   

20.
笔者用电针、穴位注射结合理疗治疗桡神经麻痹,取得满意效果,报道于下。1 临床资料23例均符合戴自英主编《实用内科学》中的诊断标准,均为1994~1998年夏季发病门诊医治者。其中男性16例,女性7例,发病年龄39~58岁。左侧桡神经麻痹10例,右侧13例。完全性桡神经麻痹5例,不全性桡神经麻痹18例。发病至就诊时间,1小时~1周。2 治疗方法2.1 电 针 1取穴:按病变部位循经取穴,取患侧手阳明、少阳经穴为主:合谷、手三里、曲池、手五里、外关、四渎、天井、消泺等。每次1经选2穴。2操作:常规消毒皮肤,进针后行捻转提插,得气后接沪产G6805电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