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目的探讨头部MRI、实验室检查、临床表现等对早期诊断结核性脑膜炎的价值。方法对2010年9月-2012年9月在深圳市宝安区慢性病防治院就诊的18例确诊结核性脑膜炎患者的头部MRl、脑脊液(CSF)常规与生化检查、结核菌素试验、csF涂片及培养找抗酸杆菌、结核抗体、临床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8例患者中头部MRl检查异常16例(89%);主要临床特点为发热(100%)、头痛(89%)、恶心及呕吐(61%)、颈部强直(56%)、意识障碍(22%)、脑神经损害(11%)等;CSF常规检查异常18例(100%);结核菌素试验强阳性10例(555%);结核抗体阳性8例(44%);CSF涂片及培养找抗酸杆菌阳性1例(56%)。结论头部M剐、csF常规与生化检查、临床表现及结核菌素试验对结核性脑膜炎的早期诊断价值较大。  相似文献   

2.
39例结核性脑膜炎的临床特征及实验室检查对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结核性脑膜炎的临床诊断。方法回顾分析39例患者的临床表现、脑脊液特点及头颅影像学结果。结果结核性脑膜炎症状以头痛、发热为主,可伴有颅神经损害、意识障碍、精神障碍、脑膜刺激征阳性、病理征阳性,其中2例为卒中样表现,大部分脑脊液以淋巴细胞为主及蛋白升高等典型表现,影像学检查以脑实质病变最多。结论结核性脑膜炎临床诊断缺乏特异性,需结合临床表现及实验室综合检查,尤其要重视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3.
63例结核性脑膜炎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结核性脑膜炎的临床特点,以提高对其诊断水平。方法回顾分析2006年1月~2006年9月在该院诊治的结核性脑膜炎(结脑)患者63例临床资料。结果63例结核性脑膜炎中脑膜脑炎型最多;多数在脑膜刺激征期;脑脊液不典型者占31.7%(20/63);头颅CT或MRI检查多数显示有脑积水(26/47)。结论综合分析临床表现、脑脊液、头颅CT或MRI检查以及试验性治疗是提高诊断率的有效方法,早期诊断与及时合理的治疗是降低致残率和死亡率的关健。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276例颅内结核临床及头颅 CT 影像学特征。方法分析276例确诊颅内结核住院患者的临床及头颅CT 影像学特点。结果276例颅内结核均合并肺结核,其中血液传播型肺结核占49.6%;中青年患者(72.5%)居多;发热(70.0%)和头痛(66.2%)居多;夏秋季发病率高,有167例(80.7%)。头颅 CT 平扫检查阳性率63.4%,增强扫描阳性率98.6%。其中结核性脑膜炎236例(85.5%);结核性脑炎158例(57.2%);结核瘤144例(52.2%);结核性血管炎133例(48.2%)。结论颅内结核临床表现不典型,头颅 CT 平扫检查多有异常,增强扫描阳性率明显增加,脑膜、脑血管、脑实质病变常常相伴而行。诊断依据要结合临床、实验室检查及头颅 CT ,尤其要重视头颅增强 CT 扫描的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结核性脑膜炎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以提高结核性脑膜炎的诊治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于2017年1月至2018年3月收治的63例结核性脑膜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患者临床特点进行观察,包括入院时体征与表现、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同时给予患者实施抗结核治疗,统计患者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情况。结果 63例患者入院后体征以头痛、发热、恶心呕吐等症状为主;实验室检查显示脑脊液改变,具体以脑脊液压力、蛋白升高等有关;影像学检查显示50例患者影像表现异常,以低密度病灶、脑梗死、脑积水为主;实施抗结核治疗后,63例患者治愈48例,好转12例,无效3例。结论针对结核性脑膜炎,结合临床症状、脑脊液检查及影像学检查可诊断,诊断后早期予以患者抗结核治疗,可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6.
卢家桀  唐红  雷秉钧 《西部医学》2005,17(4):302-303
目的总结结核性脑膜炎的临床资料,提高对结核性脑膜炎的认识。方法对我院2001年1月至2004年9月收治的78例结核性脑膜炎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总结。结果78例患者中临床治愈59例,好转12例,死亡或自动出院7例。结论结核性脑膜炎的诊断手段较多,但缺乏特异性,早期诊断需综合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及影像学检查结果。早期、联合、足量、长期、分阶段抗结核是治疗结核性脑膜炎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48例结核性脑膜炎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分析结核性脑膜炎及脑结核瘤的临床及检查特点。方法回顾分析10年来住我科初治结核性脑膜炎(TBM)患者48例的临床及实验室资料。并报道1例脑结核瘤合并结核性脑膜炎。结果多有脑脊液压力升高、白细胞计数升高、糖及氯化物降低、蛋白升高、头颅CT呈现脑积水及基底池炎性渗出物,脑膜可有强化。多合并胸部X线肺结核表现,易误诊和复发;均使用异烟肼、利福平、乙胺丁醇、吡嗪酰胺四联治疗,部分病例加用对氨基水杨酸钠治疗,大部分患者使用糖皮质激素治疗。脑结核瘤治疗同结核性脑膜炎。结论结核性脑膜炎临床表现复杂,症状多不典型,呈亚急性或慢性病程,早期不易确诊,神经系统并发症发生率高;患者的临床表现、脑脊液检查和颅外结核感染及影像学为诊断结核性脑膜炎提供了依据;早期正规抗结核治疗和激素治疗是提高治愈率、降低死亡率的关键。注意将脑结核瘤与脑脓肿、颅内转移瘤、胶质瘤及脑囊虫病相鉴别。  相似文献   

8.
唐书福  陈诚  张建勇  陈雪融  聂进  陈玲 《重庆医学》2016,(36):5153-5155
目的:通过对结核性脑膜炎合并脑外多脏器结核患者的临床分析,提高其早期诊断和治疗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5年10月遵义医学院附属医院收治的74例结核性脑膜炎合并脑外2个及以上脏器结核患者的临床资料、实验室与影像学检查、诊断及初步疗效。结果74例患者中合并脑外2个脏器结核47例(63.5%),以肺结核、结核性胸膜炎常见,合并脑外3个脏器结核21例(28.4%),以肺结核、结核性胸膜炎及淋巴结结核常见,脑外4个及以上的脏器结核共6例(8.1%)。经正规抗结核治疗,55例好转出院,14例自动出院,死亡2例,放弃治疗3例。结论结核性脑膜炎合并脑外多脏器结核表现复杂,病情严重,易漏诊,治疗难度大,临床医师应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成人结核性脑膜炎的临床特点,进一步提高诊疗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46例成人结核性脑膜炎患者的临床资料,从发病年龄、起病方式、临床症状、体征、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脑电图、治疗及预后等方面进行综合性分析.结果:46例患者均明确诊断、资料完整,治愈18例(39.1%),22例好转(47.8%),6例无效(13.1%).结论:早期诊断,尽早合理治疗是提高治愈率、降低病死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
老年结核性脑膜炎28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英石 《海南医学》2010,21(8):55-56
目的探讨老年结核性脑膜炎的临床特点、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8例老年结核性脑膜炎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病例临床表现不十分典型,均合并有慢性疾病,以低热、嗜睡、表情淡漠为主要表现,占57.1%;其次表现为消化道症状,占39.3%。脑脊液检查:颅内压升高15例(53.6%),细胞数升高28例(100%)。脑脊液细胞分类以淋巴细胞升高为主,占67.9%,中性粒细胞升高为主,占32.1%,白蛋白升高100%,氯化物升高100%,糖含量下降13例(46.4%),涂片找到抗酸杆菌8例(28.6%)。头颅CT阳性11例(39.3%),合并肺结核9例(32.1%),结核菌素实验阳性15例(53.6%),血沉升高16例(57.1%)。经综合治疗,痊愈13例(46.4%),死亡4例(14.3%),后遗症11例(39.3%)。结论老年结核性脑膜炎的临床表现及脑脊液生化检查十分典型,细胞学检查阳性率低,应根据临床表现,结合脑脊液改变及其他相关检查综合分析,或进行诊断性抗痨治疗以早期诊断和及时治疗,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究脑电图在诊断结核性脑膜炎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对48例结核性脑膜炎患者的临床表现、脑脊液检查以及脑电图检查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结核性脑膜炎患者的脑电图异常率为82.25%,其异常率与患者的意识障碍、脑脊液成分异常、颅内压升高等临床表现呈相关性,脑电图的变化与患者病情变化存在平行发展关系。结论:多数结核性脑膜炎患者的脑电图检查结果表现异常,脑电图检查对结核性脑膜炎的早期诊断、病情评估以及预后评价都有着极其重要的临床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2.
李君  丁月荷  冶赓祉 《广东医学》2012,33(17):2643-2644
目的分析高海拔地区重症结核性脑膜炎的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特点,以提高对该病的救治成功率。方法对112例结核性脑膜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实验室检查结果、诊断及预后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112例重型结核性脑膜炎临床表现以发热、头痛、呕吐、意识障碍最为常见,所有病例均合并肺结核3,2.1%为血行播散型肺结核,脑脊液改变以压力高、淋巴细胞比例高、蛋白升高、低葡萄糖、低氯为主,头颅CT或MRI检查异常者96例,经规律抗结核治疗8,9例(79.5%)患者经治疗后好转1,3例自动出院,死亡10例。结论高海拔地区重症结核性脑膜炎发病率、病死率高,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是救治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3.
62例急性胰腺炎临床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62例急性胰腺炎患者的病因、临床表现、实验室及影像学检查、治疗及转归逐一分析。结果:62例急性胰腺炎患者中,胆源性40例(64.5%),酒精性10例(16.1%),原因不明12例(19.4%);轻型56例(91.3%),重症6例(9.7%);肝功能受损42例(67.7%)。CT检查的敏感性和准确性优于B超。62例中,治愈60例,好转1例,死亡1例。结果表明,急性胰腺炎以胆源性最常见,内科综合治疗是主要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神经梅毒的实验室及影像学诊断。方法回顾性分析26例神经梅毒患者的实验室及影像学资料。结果26例中脑膜炎型2例(7.69%),脑膜血管型9例(34.62%),麻痹性痴呆型12例(46.15%),脊髓痨型3例(11.54%)。脑脊液检查中,白细胞增高23例(88.46%),单核细胞增高22例(84.62%),脑脊液蛋白增高23例(88.46%),葡萄糖定量降低12例(46.15%),氯化钠降低 3例(11.54%);血清检查中,血清甲苯胺红试验(TRUST)及梅毒螺旋体明胶凝集试验(TPPA)均为阳性。 MRI检查,脑膜炎型均未见异常;脑膜血管型中小脑、半卵圆中心、基底核区、额叶、丘脑、脑干多发性梗死灶8例,枕叶异常信号1例;麻痹型痴呆型额颞叶萎缩、脑室扩大8例(其中合并胼胝体、丘脑、颞叶内侧、额颞叶异常信号6例),另4例表现为颞叶、额颞叶、海马多发长 T1、长 T2异常信号;3例脊髓痨型呈退行性改变。结论临床诊断神经梅毒需要结合病史、临床表现等综合分析,影像学检查可作为鉴别诊断方法,TRUST检查操作简单,易于掌握,可作为基层医院诊断及临床筛查方法。  相似文献   

15.
张润  姚明 《基层医学论坛》2012,16(25):3301-3303
目的分析青海地区结核性脑膜炎的临床特点。方法对112例资料完整诊断明确的结核性脑膜炎病例的临床与实验室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青海结核性脑膜炎以边远农牧区患者居多,临床表现多样化;脑脊液检查依然是该病诊断的主要方法。结论结核性脑膜炎的预后依赖于早期诊断及治疗,医务人员应提高对该病的认识,减少误诊、漏诊。  相似文献   

16.
王崇忠  胥亚福 《西部医学》2012,24(6):1132-1133,1136
目的总结婴幼儿肺结核的临床特点。方法对37例婴幼儿肺结核的结核接触史、临床表现、卡介苗接种情况、PPD试验结果、实验室检查、影像学特点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7例患儿有结核接触史者22例(59.4%),高原常住儿童37例(100%),卡介苗接种者3例(8.1%);发热34例(91.9%),有呼吸道症状者31例(83.8%),有神经系统症状者7例(18.9%),CRP升高者23例(62.1%),血常规检查白细胞升高28例(75.7%),胸部CT检查异常者37例(100%),头部CT异常者5例(13.5%),头部MRI异常者6例(16.2%),PPD(+)者25例(67.5%)。最后诊断为原发性肺结核4例(10.8%),血行播散型肺结核11例(29.7%),继发性肺结核22例(59.5%),并发结核性胸膜炎者5例(13.5%),并发结核性脑膜炎者9例(24.3%)。结论婴幼儿结核有一定的临床特点,临床医生应高度重视,作出早期诊断;同时应加强高原常住儿童的结核病防治工作,提高高原常住儿童的卡介苗接种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对布氏杆菌的临床特点进行探讨。方法:选取某院2014年6月至2015年6月收治的28例布氏杆菌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所有研究对象进行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治疗与预后观察和分析。结果:所有患者均出现脑膜炎症状,18例(64.29)表现为脑膜炎,10例(35.71)表现为脑膜脑炎;所有患者经检查,其布氏杆菌血清的凝集试验均表现为阳性;28例患者中,共3例患者影像学检查发现异常;采用多西环素、头孢三嗪、利福平、喹诺酮类、氨基糖苷类、复方磺胺甲基异噁唑其中一种进行治疗,疗程为6-8周;治疗后27例痊愈,1例死亡,治愈率为%96.43%。结论:布氏杆菌病的临床特点比较多样化,脑膜炎最其中最常见的临床表现。神经性布氏杆菌需要与多种疾病进行鉴别,并采用布氏杆菌血清凝集试验进行确诊。进而采用多种抗生素进行长期治疗,具有显著疗效。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小儿结核性脑膜炎的临床特点,为提高早期诊断提供帮助.方法 对我院2007年1月至2010年12月收治的小儿结核性脑膜炎55例患者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结核性脑膜炎患儿临床症状不典型,各项辅助检查阳性率不高.结论 小儿结核性脑膜炎多发生于3岁以下,诊断时询问结核接触史及卡介苗接种史,同时参考实验室检查及影像学结果,尽早明确诊断,尽早治疗.  相似文献   

19.
[背景 ]结核性脑膜炎伴发蛛网膜下腔出血少见、且易误诊 .[病例报告 ]收治 1例结核性脑膜炎伴发蛛网膜下腔出血病例 .[讨论 ]应通过其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及影像学检查结果及早诊断结核性脑膜炎伴发蛛网膜下腔出血 .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结核性脑膜炎的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特点,以提高对该病的诊治水平。方法:对2007年2月-2012年2月笔者所在防治所收治的51例结核性脑膜炎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实验室检查结果、诊断及预后情况进行总结分析。结果:本组51例结核性脑膜炎患者临床表现以发热、头痛、呕吐为主要症状,脑脊液改变以压力、白细胞、蛋白升高,葡萄糖、氯化物降低为主。96.08%合并颅外结核。头颅CT或MRI检查异常51例。经正规抗结核治疗,恢复良好33例,恢复不理想18例,死亡2例。结论:患者的临床表现、脑脊液、头颅CT或MRI检查、是否合并颅外结核感染及正规抗结核治疗是否有效,是诊断结核性脑膜炎的重要依据;早期诊断及合理治疗可提高结核性脑膜炎的治愈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