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陈兆  陈佩杰 《中国临床康复》2002,6(11):1636-1637
目的:探讨男性青少年生长发育过程中血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及睾酮(T)水平与下肢骨骼和肌肉形态、跳跃能力的关系。方法: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血清IGF-1及T浓度;B型超声仪测量下肢腓肠肌腱,跟腱,腓肠肌和比目鱼肌长度,Rebound Jumping测定装置测度下肢跳跃能力,结果:男性青少年发育过程中血IGF-1及T水平与生长发育速度下肢骨骼和肌肉形态、跳跃能力存在不同程度正相关,结论:在男性青少年发育过程中,IGF-1和T同时起到了促进生长作用。  相似文献   

2.
辽西地区汉族城市青少年体型发育特征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调查分析辽西地区汉族城市青少年的体型发育特征与规律,为体质人类学补充必要的资料。方法:对辽西地区城市525名14~19岁汉族青少年进行体型特征的调查、分析和研究,测量学生的身高、体质量、上臂紧张围.小腿围、肱骨和股骨内外上髁间径、肱三头肌皮褶、肩胛下皮褶、髂前上棘皮褶和腓肠肌皮褶lO项指标,按照Heath-Carter体型法测试数据,通过测量和计算得出各年龄组的内因子值、中因子值.外因子值、体脂率和体型分布等,借以评价个体或群体的体型。结果:辽西地区城市汉族青少年男性平均体型值为3.8~3.3~3.5,属中间型:女性平均体型值为4.8~2.9~3.2,属均衡的内胚层体型。女生在内因子值占优势,而中.外因子值男生大于女生,表明女生的皮下脂肪发达,体态丰满;而男生骨骼和肌肉发育良好,体型稍显修长。经t检验,各年龄组的男女体型均存在显著差异。通过与国内其他群体的体型比较,可见辽话城市青少年与其他少数民族体型有明显差异。结论:辽西地区城市汉族青少年骨骼、肌肉不甚发达.体脂较多,身体线性度中等,应注意合理饮食并加强体育锻炼。  相似文献   

3.
葫芦岛市农村汉族儿童身体发育的Heath-Carter体型法评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背景:研究儿童体质发育及体型的方法很多,其中Heath-Carter体型法是一种综合评价身体形态的方法,该方法从几十项身体测量指标中精选出10项作为评价发育与体型的指标。 目的:分析葫芦岛市农村汉族儿童的体型发育规律和特点,为体质人类学补充必要的数据。 设计:以正常儿童为调查对象,横断面调查。 单位:锦州医学院解剖学教研室。对象:按整群分层抽样法,抽取2001-07/2003-09葫芦岛市绥中县明水乡中心小学7~10岁经学校正常体质检查证明身体健康的汉族学生为检测对象,按性别分两大组,每大组按年龄分4小组,每岁为一组,每小组46-63名,共分8组,搜集完整资料408名(男213名,女195名)。 方法:采用Heath-Carter体型法,每项指标测量2次,取平均值,10项指标由专人负责,测试数据按年龄和性别在微机中建立数据库,依次计算出各年龄组的内因子、中因子和外因子,体型图上的X,Y坐标值,身高/体质量”,样本中平均体型点到所有体型点空间距离的均数,三维空间中两个体型点间的差异,体脂百分比和各类体型分布频数。主要观察指标:身高、体质量、上臂紧张围、小腿围、肱骨和股骨内外上髁间径、肱三头肌皮褶、肩胛下皮褶、髂前上棘皮褶、腓肠肌皮褶。 结果:参加调查408名,均进入结果分析。①7~10岁儿童身高、体质量随年龄的增加而增长,身高/体质量”指数7,8,10岁女孩〉男孩,9岁男孩〉女孩,这与八九岁男孩身高增长(5.61cm)比女孩(3.88cm)较多有关。体脂含量女孩〉男孩。3个体型值中男孩在3.2~3.9,2.3~2.6,3.0~3.4,女孩在3.5-4.6,1.9-2.6,3.3-3.5,所以男女以内因子、外因子为主,女孩内因子〉男孩,说明葫芦岛市农村儿童体内脂肪含量相对较高,身体相对瘦高程度较好,骨骼肌肉欠发达,并且女孩的皮下脂肪更丰富。男女各年龄组间体型比较,7~,8-,9~,10~11岁三维空间中两个体型点间的差异值分别为0.46,0.68,1.03,0.6l,除7~岁组外,其余各年龄组男女间体型差异有显著性(P〈0.01)。②葫芦岛市农村汉族男孩的平均体型值为3.4-2.5-3.2,属中间型,女孩平均体型值为4.0-2.3-3.4,属偏外胚层的内胚层体型。男孩和女孩的内因子和外因子占优势,中因子值偏低,随着年龄的增长,体型频数不断变化。③与国内外资料相比,葫芦岛市农村汉族儿童内因子偏高,中因子偏低,外因子相差不多。 结论:葫芦岛市农村汉族儿童体脂发育较好,身材修长,但骨骼肌肉欠发达,儿童的体型发育随年龄呈多变倾向。  相似文献   

4.
Heath-Carter法分析辽西地区汉族农村青少年的体型发育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应用Heath-Carter法分析辽西地区汉族农村青少年的体型发育特点与规律。方法:于2003—06随机选择辽西地区周边农村普通中学的14~19岁汉族男女中学生575名(男293名,女282名)为测量对象。每岁为一组,由于18,19岁年龄组例数偏少,故把两组合并,每个年龄组按性别又分男、女两个小组,每小组测量人数不低于50人。由专人负责按Heath-Carter体型法进行指标测量和计算。10项测量指标分别是身高、体质量、上臂紧张围、小腿围、肱骨和股骨内外上髁间径、肱三头肌皮褶厚度、肩胛下皮褶厚度、髂前上棘皮褶厚度、腓肠肌皮褶厚度,测试数据按年龄、性别在微机中建立数据库。依次计算出各年龄组的内因子、中因子、外因子、体型图上的X,Y坐标值、身高体质量比、体型位置均数、两体型点间距离、体脂率和各类体型分布频数等。并与国内其他群体进行比较。结果:575人的各项指标均被测得,全部进入结果分析。④体型特征:男生平均体型值为3.6—3.2—3.5,属中间型;女生平均体型值为4.7—2.5—3.1,属偏外胚层的内胚层体型。男生体型有16.6%分布在偏内胚层的外胚层体型,14.5%分布在中间型,10.0%分布在外胚层-内胚层均衡体型;女生体型集中分布在偏外胚层的内胚层体型(27.3%),偏中胚层的内胚层体型(20.6%),均衡内胚层体型(17.1%),偏内胚层的外胚层体型(11.9%),外胚层-内胚层均衡体型(10.5%)。②体型频数的变化提示男生体型分布较分散,而女生体型分布较集中。③体型的年龄变化:在三角体型图上,5个年龄组的体型点男生呈逆时针方向排列在内、中、外胚层的中间区域;女生的体型点略呈8字型排列在内胚层区。④性别差异:女生内因子值占优势,而中、外因子值男生大于女生。各年龄组的男女体型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0.001)。⑤辽西汉族农村青少年体型与国内其他地区汉族群体的体型比较男生内因子值偏高,中、外因子值偏低;女生内中外因子值均处于中等水平。结论:辽西地区农村汉族青少年骨骼、肌肉中等发达,体脂较多,身体线性度尚佳。  相似文献   

5.
背景:研究青少年体型的方法有很多,其中Heath-Carter体型法是一种综合评价体质的方法,它通过3种不同的体型因子来分别反映体脂、骨骼肌及身体线性度的发育情况.目的:分析湖南侗族学生装体型发育特征及其规律.设计、时间和地点:横断面调查,于2006-05在湖南怀化学院生物工程系完成实验.对象:选择来自湖南通道侗族自治县中小学的989名学生为调查对象,将对象按性别以每一周岁为单位分为11个组.方法:按Heath-Carter体型法活体测量10项体质指标,每项指标测2次取其平均值.将各数据输入计算机建立数据库,计算出体型3因子、体型图上的X与Y值、平均体型点间距和体型差异等.主要观察指标:身高;体质量:肱三头肌位、肩胛下位、髂前上棘位、小腿中部四处皮褶厚度、肱骨远端宽、股骨远端宽、上臂围、小腿围.结果:① 侗族男女学生体型3因子平均值变异范围分别是内因子为1.2~1.9和1.3~4.1、中因子为4.2~5.1和1.9~3.0、外因子为2.8~3.7和2.6~3.9.中因子平均值在7~17岁各年龄段均存在明显的性别差异(P<0.05~0.01);内因子均值12~17岁各年龄组的女生大于男生,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外因子13岁以前女生大于男生,9,11和15~17岁男生大于女生,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0.01).7~17岁年龄组男女体型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0.01).② 侗族女生平均体型发育存在一个动态变化过程,其增龄变化趋势为中胚层-外胚层均衡型→均衡外胚层型→偏内胚层的外胚层型→内胚层-外胚层均衡型→均衡内胚层型,但男生的相对较稳定,其各年龄组的平均体型均为中胚层体型.③ 侗族青少年学生先天性体型与其他群体明显不同,有其独特的特征.但进入青春期后,侗族男生体型与朝鲜族最接近(SAD=0.37),与城市汉族最远(SAD=2.15);侗族女生的体型与壮族最相近(SAD=0.71),与朝鲜族(SAD=2.35)及苗族(SAD=2.10)最远.结论:侗族学生的先天性体型有其独特的特征,男女学生的体型特征存在明显的差异.  相似文献   

6.
目的:调查分析辽西地区汉族城市青少年的体型发育特征与规律,为体质人类学补充必要的资料。方法:对辽西地区城市525名14~19岁汉族青少年进行体型特征的调查、分析和研究,测量学生的身高、体质量、上臂紧张围、小腿围、肱骨和股骨内外上髁间径、肱三头肌皮褶、肩胛下皮褶、髂前上棘皮褶和腓肠肌皮褶10项指标,按照Heath-Carter体型法测试数据,通过测量和计算得出各年龄组的内因子值、中因子值、外因子值、体脂率和体型分布等,借以评价个体或群体的体型。结果:辽西地区城市汉族青少年男性平均体型值为3.8~3.3~3.5,属中间型;女性平均体型值为4.8~2.9~3.2,属均衡的内胚层体型。女生在内因子值占优势,而中、外因子值男生大于女生,表明女生的皮下脂肪发达,体态丰满;而男生骨骼和肌肉发育良好,体型稍显修长。经t检验,各年龄组的男女体型均存在显著差异。通过与国内其他群体的体型比较,可见辽西城市青少年与其他少数民族体型有明显差异。结论:辽西地区城市汉族青少年骨骼、肌肉不甚发达,体脂较多,身体线性度中等,应注意合理饮食并加强体育锻炼。  相似文献   

7.
辽西地区汉族成人的体型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应用Heath-Carter法分析辽西地区汉族成人的体型特征,为体质人类学补充必要的资料。方法:于2002-09随机选择辽西地区20~82岁的汉族成人1002名(男490名,女512名)为测量对象。从20岁起,每5岁为一组,55岁以上为1个年龄组;每个年龄组按性别又分男、女两个小组,每小组测量人数不低于30名。由专人负责按Heath-Carter体型法进行指标测量和计算。10项测量指标分别是身高、体质量、上臂紧张围、小腿围、肱骨和股骨内外上髁间径、肱三头肌皮褶厚度、肩胛下皮褶厚度、髂前上棘皮褶厚度、腓肠肌皮褶厚度,测试数据按年龄、性别在微机中建立数据库。依次计算出各年龄组的内因子、中因子、外因子、体型图上的X,Y坐标值、身高体质量比、体型位置均数、两体型点间距离、体脂率和各类体型分布频数等。结果:1002名的各项指标均被测量,全部进入结果分析。①城市男女在内因子值(代表脂肪发育程度)方面占有明显的优势,中因子值(代表骨骼肌肉发育程度)方面和外因子值(代表身材相对瘦削程度)方面,城乡两组呈交替领先局面。提示汉族成人城市男女与农村男女相比,脂肪较发达,骨骼肌肉发育中等,身体线性度较差。②男性体型分布主要集中在偏中胚层的内胚层体型(53.5%),均衡内胚层体型(13.9%),偏外胚层的内胚层体型(9.1%),女性体型分布主要集中在偏中胚层的内胚层体型(62.8%),偏外胚层的内胚层体型(16.3%),均衡内胚层体型(13.7%)。体型频数分布提示汉族成年男女体型分布均较集中,以女性最为突出。③男女间体型相比,只有20~24岁和40~44岁年龄组男女间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其余各组差异无显著性意义。提示20~24岁为青春期的发育后期,男性得到充分的发育,而女性由于发育较早,发育已经停滞或缓慢。40~44岁女性更容易有脂肪沉积,而影响到其他有关体型的参数,出现男女差异。④辽西汉族城市成年人与农村成年人体型比较,内因子值城市成年男女均明显高于农村成年男女,中因子值和外因子值城乡较为接近,差异无显著性意义。结论:辽西地区城市成年男女骨骼、肌肉中等发达,体脂较多,身体线性度较差;农村成年男女,骨骼、肌肉较发达,体脂少于城市成人,身体线性度尚佳。  相似文献   

8.
背景:研究儿童体质发育及体型的方法很多,其中Heath-Carter体型法是一种综合评价身体形态的方法,该方法从几十项身体测量指标中精选出10项作为评价发育与体型的指标。目的:分析葫芦岛市农村汉族儿童的体型发育规律和特点,为体质人类学补充必要的数据。设计:以正常儿童为调查对象,横断面调查。单位:锦州医学院解剖学教研室。对象:按整群分层抽样法,抽取2001-07/2003-09葫芦岛市绥中县明水乡中心小学7~10岁经学校正常体质检查证明身体健康的汉族学生为检测对象,按性别分两大组,每大组按年龄分4小组,每岁为一组,每小组46~63名,共分8组,搜集完整资料408名(男213名,女195名)。方法:采用Heath-Carter体型法,每项指标测量2次,取平均值,10项指标由专人负责,测试数据按年龄和性别在微机中建立数据库,依次计算出各年龄组的内因子、中因子和外因子,体型图上的X,Y坐标值,身高/体质量1/3,样本中平均体型点到所有体型点空间距离的均数,三维空间中两个体型点间的差异,体脂百分比和各类体型分布频数。主要观察指标:身高、体质量、上臂紧张围、小腿围、肱骨和股骨内外上髁间径、肱三头肌皮褶、肩胛下皮褶、髂前上棘皮褶、腓肠肌皮褶。结果:参加调查408名,均进入结果分析。①7~10岁儿童身高、体质量随年龄的增加而增长,身高/体质量13/指数7,8,10岁女孩>男孩,9岁男孩>女孩,这与八九岁男孩身高增长(5.61cm)比女孩(3.88cm)较多有关。体脂含量女孩>男孩。3个体型值中男孩在3.2~3.9,2.3~2.6,3.0~3.4,女孩在3.5~4.6,1.9~2.6,3.3~3.5,所以男女以内因子、外因子为主,女孩内因子>男孩,说明葫芦岛市农村儿童体内脂肪含量相对较高,身体相对瘦高程度较好,骨骼肌肉欠发达,并且女孩的皮下脂肪更丰富。男女各年龄组间体型比较,7~,8~,9~,10~11岁三维空间中两个体型点间的差异值分别为0.46,0.68,1.03,0.61,除7~岁组外,其余各年龄组男女间体型差异有显著性(P<0.01)。②葫芦岛市农村汉族男孩的平均体型值为3.4-2.5-3.2,属中间型,女孩平均体型值为4.0-2.3-3.4,属偏外胚层的内胚层体型。男孩和女孩的内因子和外因子占优势,中因子值偏低,随着年龄的增长,体型频数不断变化。③与国内外资料相比,葫芦岛市农村汉族儿童内因子偏高,中因子偏低,外因子相差不多。结论:葫芦岛市农村汉族儿童体脂发育较好,身材修长,但骨骼肌肉欠发达,儿童的体型发育随年龄呈多变倾向。  相似文献   

9.
赵海容 《护理研究》2011,25(4):319-320
[目的]探讨神经发育疗法(又称Bobath疗法)对双重瘫型脑瘫患儿下肢运动发育的影响。[方法]以2008年9月1日—2009年9月1日来我院康复科就诊的8例双重瘫型脑瘫患儿为研究对象,对患儿及家长进行相关健康教育,并依据下肢运动月龄检查法和脑瘫患儿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定法由康复医师给予康复评定,鼓励进行早期积极康复,8例患儿的家属均配合患儿接受专业康复功能训练,3个月后由同一康复医师采用上述评定方法再次评定。[结果]治疗3个月后,下肢运动商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分值两项指标分别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Bobath疗法能有效地促进双重瘫型脑瘫患儿下肢的正常运动发育和生活自理能力的提高。  相似文献   

10.
Bobath疗法在双重瘫型脑瘫肢体康复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神经发育疗法(又称Bobath疗法)对双重瘫型脑瘫患儿下肢运动发育的影响。[方法]以2008年9月1日—2009年9月1日来我院康复科就诊的8例双重瘫型脑瘫患儿为研究对象,对患儿及家长进行相关健康教育,并依据下肢运动月龄检查法和脑瘫患儿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定法由康复医师给予康复评定,鼓励进行早期积极康复,8例患儿的家属均配合患儿接受专业康复功能训练,3个月后由同一康复医师采用上述评定方法再次评定。[结果]治疗3个月后,下肢运动商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分值两项指标分别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Bobath疗法能有效地促进双重瘫型脑瘫患儿下肢的正常运动发育和生活自理能力的提高。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辽西地区农村汉族儿童的体型发育规律和特点,为体质人类学补充必要数据。 方法:于2001-07/2003-09按整群分层抽样法抽取辽西地区绥中县明水乡中心小学、锦州市太和区营盘乡营盘小学、盘锦市盘山县第二小学经学校正常体质检查证明身体健康的汉族学生为检测对象,年龄7~13岁,监护人均知情同意。按性别分两大组,每大组按年龄分7小组,每岁为1组,搜集资料完整者733名,男397名,女336名。采用Heath-Carter体型法,共10项指标,即身高、体质量、上臂紧张围、小腿围、肱骨和股骨内外上髁问径、肱三头肌皮褶、肩胛下皮褶、髂前上棘皮褶、腓肠肌皮褶,每项指标测量2次,取平均值。测试数据按年龄和性别在微机中建立数据库,依次计算出各年龄组的内因子、中因子和外因子.体型图上的X,Y坐标值,身高/体质量^1/3,样本中平均体型点到所有体型点空间距离的均数,三维空间中两个体型点间的差异,体脂百分比及各类体型分布频数。 结果:733名儿童全部进入结果分析,无脱落。①7~13岁儿童身高、体质量随年龄的增加而增长。身高/体质量^1/3指数各年龄组女孩和男孩平均值相同。体脂含量女孩〉男孩。3个体型值中男孩在3.2~4.0、1.6~2.6、3.0~4.0,女孩在3.5~4.6、0.8~2,6、3.2~4.1,所以男女以内因子、外因子为主,女孩内因子〉男孩。②男女各年龄组间体型比较,7~,8~,9~,10~,11~,12~,13~14岁三维空间中两个体型点间的差异值分别为0.46,0.67,1.03,0.54,0.76,0.30,0.93,除7~,12~,13~14岁组外,其余各年龄组男女间体型差异有显著性意义(t=2.66~3.58,P〈0.05)。③辽西地区农村汉族男孩的平均体型值为3.6-2.1-3.6,属外胚层一内胚层均衡体型,女孩平均体型值为4.0-1.9-3.5,属偏外胚层的内胚层体型。男孩和女孩的内因子和外因子占优势,中因子值偏低,随着年龄的增长.体型频数不断变化。④与国内外资料相比,辽西地区农村汉族儿童内因子偏高,中因子偏低,外因子相差不多。 结论:辽西地区农村汉族儿童体脂发育较好,身材修长,但骨骼肌肉欠发达,儿童的体型发育随年龄增加呈多变倾向。  相似文献   

12.
目的:应用Heath-Carter法分析辽西地区汉族农村青少年的体型发育特点与规律。方法:于2003-06随机选择辽西地区周边农村普通中学的14~19岁汉族男女中学生575名(男293名,女282名)为测量对象。每岁为一组,由于18,19岁年龄组例数偏少,故把两组合并,每个年龄组按性别又分男、女两个小组,每小组测量人数不低于50人。由专人负责按Heath-Carter体型法进行指标测量和计算。10项测量指标分别是身高、体质量、上臂紧张围、小腿围、肱骨和股骨内外上髁间径、肱三头肌皮褶厚度、肩胛下皮褶厚度、髂前上棘皮褶厚度、腓肠肌皮褶厚度,测试数据按年龄、性别在微机中建立数据库。依次计算出各年龄组的内因子、中因子、外因子、体型图上的X,Y坐标值、身高体质量比、体型位置均数、两体型点间距离、体脂率和各类体型分布频数等。并与国内其他群体进行比较。结果:575人的各项指标均被测得,全部进入结果分析。①体型特征:男生平均体型值为3.6-3.2-3.5,属中间型;女生平均体型值为4.7-2.5-3.1,属偏外胚层的内胚层体型。男生体型有16.6%分布在偏内胚层的外胚层体型,14.5%分布在中间型,10.0%分布在外胚层-内胚层均衡体型;女生体型集中分布在偏外胚层的内胚层体型(27.3%),偏中胚层的内胚层体型(20.6%),均衡内胚层体型(17.1%),偏内胚层的外胚层体型(11.9%),外胚层-内胚层均衡体型(10.5%)。②体型频数的变化提示男生体型分布较分散,而女生体型分布较集中。③体型的年龄变化:在三角体型图上,5个年龄组的体型点男生呈逆时针方向排列在内、中、外胚层的中间区域;女生的体型点略呈8字型排列在内胚层区。④性别差异:女生内因子值占优势,而中、外因子值男生大于女生。各年龄组的男女体型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0.001)。⑤辽西汉族农村青少年体型与国内其他地区汉族群体的体型比较男生内因子值偏高,中、外因子值偏低;女生内中外因子值均处于中等水平。结论:辽西地区农村汉族青少年骨骼、肌肉中等发达,体脂较多,身体线性度尚佳。  相似文献   

13.
乳糜反流综合征(CRS)是指乳糜回流途中的淋巴管先天性发育异常或缺陷,乳糜液不能正常地回流至静脉,而反流到正常的组织器官中并由此产生的一组罕见的症候群[1],乳糜反流被分为:先天性发育异常、创伤性和非创伤性,而先天性发育异常分为两型:Ⅰ型(巨大淋巴管megalymphatics)、Ⅱ型(淋巴管缺陷lymphatic deficiency)。Ⅰ型-先天性阴道乳糜漏主要表现为阴道流液,女性发病少于男性,儿童和青少年起病为常见,主要的临床表现为一侧下肢淋巴水肿以及有乳糜液从生殖器或下肢流出,亦可有乳糜尿、乳糜腹水、乳糜胸等[2]。此病罕见,病例报道少[3],现将1例原发性乳糜反流综合征Ⅰ型的护理措施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单侧下肢股骨、腓骨先天性不发育,合并第三、四趾骨缺如,属罕见畸形.我院遇到一例,现报告如下:患儿男性,八个月,第二胎足月顺产,生后发现左下肢畸形,左下肢比右下肢明显短小无膝关节,下肢主干外形像小腿,左足缺少第三第、四足趾。  相似文献   

15.
16.
目的探讨男性青少年生长发育过程中血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及睾酮(T)水平与下肢骨骼和肌肉形态、跳跃能力的关系。方法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血清IGF-1及T浓度;B型超声仪测量下肢腓肠肌腱、跟腱、腓肠肌和比目鱼肌长度;ReboundJumping测定装置测试下肢跳跃能力。结果男性青少年发育过程中血IGF-1及T水平与生长发育速度下肢骨骼和肌肉形态、跳跃能力存在不同程度正相关。结论在男性青少年生长发育过程中,IGF-1和T同时起到了促进生长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采用Heath—Carter法分析大连市区汉族青少年学生的体型发育状况、分布特点以及性差异、地区差异等,为指导青少年儿童健康成长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实验于2004—05/12抽取大连市区的两所小学、一所初中、一所高中的7~18岁在校汉族学生2134名,男1121名,女1013名。采用国际通用的Heath—Carter人体测量法,具体包括:身高、体质量、肱三头肌部皮褶厚、肩胛下角部皮褶厚、髂前上棘部皮褶厚、小腿后皮褶厚、上臂紧张围、小腿围、肱骨远端宽和股骨远端宽共10个指标。数据全部输入计算机的Excel表格中,并编辑程序计算内、中、外因子值、身高体质量指数、X和Y值作体型图,最后进行数据的统计学处理。结果:按意向处理分析,实验抽取大连市区7~18岁在校汉族学生2134名,全部完成测量内容而进入结果分析。①大连市区7~18岁在校汉族学生各年龄段内、中、外因子值情况:大连男女学生随年龄增长内因子值呈增加趋势,中因子值随年龄变化不明显,外因子值在青春期前随年龄逐渐增加,而青春期后均呈下降趋势。②大连市区7~18岁在校汉族学生各年龄段体型分布图的构建:在体型分布图上,男生在7岁、8岁年龄段趋向于中胚层区域,而随年龄增长逐渐向内胚层偏移;女生在7岁、8岁年龄段处于三角体型图的中心附近,随年龄变化由中间向偏外胚层的内胚层区域偏移,13岁以后又向内胚层方向移动,直至达到偏中胚层的内胚层体型区域。③大连市区7~18岁在校汉族学生各年龄段内、中、外胚层体型的构成情况:男生总体内胚层体型占45.51%,中胚层体型占14.51%,外胚层体型占36.42%,三胚层中间型占3.56%。女生总体内胚层体型占62.38%,中胚层体型占4.75%,外胚层体型占31.48%,三胚层中间型占1.39%。各年龄段内、中、外3种胚层体型的构成比均有明显的性别差异(P〈0.05)。④大连市区7~18考在校汉族学生各年龄段与其他群体体型均值的比较:大连男生在各年龄段内因子值均高于其他群体,中因子值与其他群体相接近,外因子值在多数年龄段则均处在所有人群中的最低位。大连女生内因子值和外因子值在多数年龄段均高于其他群体,而中因子值在7~10岁处于中等水平,12岁开始处最低位。结论:不同地区的青少年,由于受营养状况、饮食习惯、生活环境、气候、体育锻炼等因素的影响,男女学生体型存在着明显的性别差、地区差和民族差。  相似文献   

18.
病史简介:患者,女性,62岁,体型偏胖,有慢性支气管炎病史,结节性甲状腺肿术后20小时出现左下肢肿胀、疼痛,皮肤出现青紫花斑,皮温正常,足背动脉扪及,予彩色多普勤检查提示左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凝血检查提示高凝状态,抗凝、溶栓、活血化淤,抬高患肢等治疗护理18天治愈出院。下面我就谈谈护理该病人的体会:  相似文献   

19.
患者女,11岁。该患儿自出生以来左下肢畸形,随生发育较右侧生长迅速,至今已明显粗大。整个病程期间左下肢间断疼痛无力,未给予任何治疗。磁共振下肢血管CE—MRA示:左下肢较健侧粗大,双侧髂总,髂内、外动脉,股动脉未见异常,  相似文献   

20.
目的:采用Heath—Carter人体测量法对辽西农村汉族成人的体型特征进行分析。 方法:于2002-09随机选择辽西地区义县七里河乡的汉族农民506人为测量对象。从20岁起,每5岁为1个年龄组,55岁以上为1个年龄组,每个年龄组按性别分组,每组测量人数不低于30人。由专人负责按Carter和Heath(1990)的规定进行指标测量和计算。10项测量指标分别是身高、体质量、上臂紧张围、小腿围、肱骨和股骨内外上髁间径、肱三头肌皮褶厚度、肩胛下皮褶厚度、髂前上棘皮褶厚度、腓肠肌皮褶厚度,测试数据按年龄、性别在微机中建立数据库。依次计算出各年龄组的内因子、中因子、外因子、体型图上的X、Y坐标值、身高体质量比、体型位置均数、两体型点间距离、体脂率和各类体型分布频数等。并与国内外其他群体进行比较。 结果:506人的各项指标均被测得,全部进入结果分析。①农村汉族成人的体型特征:成年男性的体型均值为4.9-3.5-2.3,成年女性的体型均值为6.0-3.1-1.9,均属偏中胚层的内胚层体型。男性体型主要集中在偏中胚层的内胚层体型(49.5%),均衡内胚层体型(12.1%),内胚层-中胚层均衡体型(9.3%);女性体型分布较高是偏中胚层的内胚层体型(68.3%),均衡内胚层体型(14.7%),偏外胚层的内胚层体型(9.7%)。②体型频数的变化提示辽西农村汉族男性体型分布呈多态性,而女性体型分布较集中。③辽西汉族农民体型的年龄变化:30~34岁和50-54岁年龄组的男性及25岁以后的女性平均体型点分布于平面体型图的弧线之外,提示辽西汉族农民这些年龄组的成人皮下脂肪较厚,体型偏胖。④农村汉族成年体型的性别差异:女性的内因子值占优势,而中、外因子值男性大于女性,除40-44岁年龄组有显著性差异外,其余组均无明显差异。⑤辽西汉族农民体型与其他群体的比较:辽西汉族农民男性体型与鄂温克族、回族、墨西哥和美国爱斯基摩人差异有非常显著性,与美国东北和中西部人群相接近,女性与回族和墨西哥人差异有非常显著性,与印度和蒙古族相接近。结论:①辽西汉族农民皮下脂肪较厚,骨骼、肌肉系统较发达,身体线性度中等。②女性皮下脂肪发达,体态丰满。③而男性骨骼和肌肉发育良好,体型稍显修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