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4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目的 分析2011—2017年湖北省黄石市艾滋病疫情及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防控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2011—2017年新报告的现住址为黄石市的艾滋病病毒(HIV)感染者/艾滋病(AIDS)病人(简称HIV/AIDS)资料,采用Graphpad Prism 5、SPSS19.0软件和描述流行病学方法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11—2017年共新报告HIV/AIDS 1 518例,死亡471例;病例主要集中在大冶市,868例,占57.18%;男性1 156例占76.15%,女性362例占23.85%,男女性别比为3.2:1.0;50岁以上938例占61.79%;农民为主体,726例占47.83%,其次为无业人员,352例占23.19%。哨点监测显示MSM人群HIV感染率为3.89%,孕妇HIV感染率为0.00%。异性传播1 158例,占76.28%,同性性传播350例,占23.06%,且男男同性传播方式病例呈逐年上升趋势。结论 黄石市艾滋病疫情呈全市低流行和特定人群集中流行并存,性传播成为主要传播途径,大冶市和MSM人群流行形势严峻,须进一步加大防控力度。  相似文献   

2.
目的 了解北海市学生艾滋病流行特征,为有针对性地在学生中开展艾滋病防治工作提供防治策略。方法 对北海市2007—2018年艾滋病综合防治信息系统中报告职业为学生的艾滋病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感染者/艾滋病(Acquired immunodeficiency syndrome,AIDS)病人数据进行分析。结果 北海市2007—2018年共报告学生HIV感染者/AIDS病人51例,2013—2018年学生病例报告数占累计报告病例总数的64.71%,其中2015年全年报告10例,占累计学生报告病例总数的19.61%。病例分布在全市一县三区,感染HIV报告地在北海市的病例占80.40%,感染HIV报告地在外地的病例占19.61%。不同年份间感染地区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学生病例平均年龄为(18.59±4.02)岁,男性占90.20%(46例),女性占9.81%(5例)。文化程度为小学及以下占29.42%,初中占0%,高中或中专占29.42%,大专及以上占41.18%。从传播途径看,性传播占72.55%,其中同性传播占58.83%,异性传播占13.73%。病例通过自愿检测发现的占47.06%,其他就诊者占19.61%,无偿献血人员检测占11.77%。结论 北海市2007—2018年学生感染艾滋病数越来越多,疫情严峻,同性性行为是主要传播途径,年龄段主要集中在中学及大学阶段,应在学生阶段加强性和艾滋病知识教育,提高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  相似文献   

3.
目的 分析株洲市2008—2018年新增报告的≥50周岁HIV/AIDS病例流行趋势及相关特征,为针对性制定老年人群艾滋病防治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通过“艾滋病综合防治信息系统”下载历史数据,筛选2008—2018年≥50岁HIV/AIDS病例资料,分析感染率趋势、三间分布特点、传播途径构成、病例来源等相关信息。结果 2008—2018年株洲市累计新增报告≥50岁的HIV/AIDS病例521例,占总报告病例的31.54%;平均年龄(58.17±8.76)岁,小学以下文化占55.47%,农民和民工占69.10%,性传播途径占99.62%,样本来源医院途径占70.25%。2008—2018年报告≥50岁新增HIV/AIDS病例在当年新发现报告病例总数的百分比构成和该人群总体感染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4)。离异或丧偶者占比呈逐年上升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城区和县乡老年人HIV/AIDS感染者在职业构成、文化程度构成方面均存在区别,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仅有配偶/固定性伴阳性接触史病例在男、女老年人病例的占比存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 株洲市老年人艾滋病疫情发展迅猛,性接触传播是主要途径,应根据相应的流行病学分布特征,调整防治战略,制定针对性防控措施,遏制老年人艾滋病疫情。  相似文献   

4.
目的 了解湖北省2010—2019年15~24岁青年学生艾滋病的流行特征,为制订学校艾滋病相关政策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用历史回顾研究方法,利用全国艾滋病综合防治信息系统艾滋病疫情网络直报系统数据,对2010—2019年新报告现住址为湖北省的15~24岁青年学生HIV/AIDS病例流行特征作描述性分析。结果 2010—2019年,湖北省按现住址新报告15~24岁学生HIV/AIDS病例1 012例,其中男性1 002例(占99.01%),18~<22岁年龄组830例(占82.02%),学历为大专及以上849例(占83.89%)。青年学生发病人数呈逐年上升,年均增长率为19.12%。病例发现途径来源于自愿检测咨询(VCT)314例(占31.03%),医疗机构检测456例(占45.06%),专题调查55例(占5.43%),其他187例(占18.48%),来源不同的病例构成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3.898,P<0.001)。青年学生的传播途径以同性传播为主88.93%(900例),异性传播主要为非婚非商业性传播。青年学生首次 CD4+ T淋巴细胞计数 <200个/μL占比逐年降低,大部分介于200~<500个/μL。结论 湖北省青年学生HIV/AIDS病例数逐年上升,以男性和同性传播为主要流行特征。自愿咨询检测和医疗机构检测是青年学生HIV/AIDS病例主要的发现途径。目前青年学生HIV/AIDS病例晚发现比例较高,提高检测咨询的可及性和高危行为后的检测意识,对于控制新发感染和病毒传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 了解深圳市福田区艾滋病(AIDS)重点监测人群的艾滋病病毒(HIV)疫情分布和流行特征,为制定防治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深圳市福田区2008—2017年重点监测人群相关资料及实验室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福田区2008—2017年共检测3 349 782人, HIV/AIDS 3 554例,阳性率0.11%,男性占88.60%,性途径传播为主2 874例,占80.87%,异性传播1 471例,占41.39%,其中最多的前3类重点监测人群是其他就诊、羁押人员、术前检测,分别占31.00%、26.38%、15.98%。男男同性传播1 403例,占39.48%,最多的前3类重点监测人群是检测咨询、羁押人员、其他就诊,分别占24.16%、21.95%、17.18%。静脉吸毒传播的680例,前3类重点监测人群为羁押人员、其他就诊和术前检测,分别占95.15%、2.50%和1.18%。各类人群感染途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深圳市福田区重点监测人群中HIV疫情平稳,性接触是艾滋病传播的主要方式,应针对不同人群采取相应预防策略和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6.
目的 分析四川省彭州市2014—2018年新报告的≥50岁艾滋病病毒感染者/艾滋病病人(HIV/AIDS)流行特点,为彭州市有针对性开展艾滋病综合防控工作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通过全国艾滋病防治基本信息系统收集彭州市2014—2018年≥50岁人群艾滋病疫情报告资料,对病例分布特点、传播途径构成以及检测发现途径等进行分析。结果 2014—2018年共报告825例≥50岁HIV/AIDS,每年新报告病例占当年新报告病例总数的比例2014年最低(51.2%),2018年最高(73.1%)。报告病例以50~<60岁年龄组为最多,占40.5%;男性多于女性;婚姻状况以已婚有配偶为主,占61.8%;职业以农民为主,占85.0%;文化程度以小学及以下为主,占58.0%;感染途径以异性传播为主,占98.3%。病例报告来源以医疗机构检测发现为主,占81.0%,其次为疾控机构检测,占18.0%。结论 彭州市≥50岁HIV/AIDS的报告病例数和构成比均呈逐年增加趋势,异性性接触为主要传播途径,医疗机构检测为主要发现途径,应重点关注≥50岁人群性健康,有针对性地采取符合其行为和心理特点的健康教育预防干预措施,制定检测相关支持政策,继续加大检测力度。  相似文献   

7.
目的 分析2014—2018年广西梧州市老年人HIV/AIDS病例数据,为制定针对性防治措施和模式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以全国艾滋病综合防治信息系统数据为基础,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分析梧州市2014—2018年老年人HIV/AIDS病例报告特征。结果 梧州市2014—2018年新发现的老年HIV/AIDS报告病例737例,占新报告总病例数的48.01%(737/1 535)。男性病例547例,占74.22%(547/737);女性病例190例,占25.78%(190/737)。年龄主要集中在50~69岁,占88.33%(651/737),男性病例年龄最大的83岁,女性病例年龄最大的81岁。婚姻状况以已婚有配偶为主,占62.28%(459/737),其次是离婚或丧偶,占27.68%(204/737)。职业以农民为主,占83.58%(616/737)。文化水平普遍较低,以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为主,占91.99%(678/737)。病例样本来源以医疗机构检测为主,占71.10%(524/737),其次是自愿咨询检测,占18.18%(134/737)。97.70%(720/737)老年人HIV/AIDS病例的感染途径为异性传播。有非婚性接触史的病例占84.94%(626/737),有男男性行为接触史的病例占1.76%(13/737)。结论 预防艾滋病在老年人群体中传播,应将性健康教育作为服务老年人群体的重点工作。  相似文献   

8.
目的 了解2011—2016年长沙市艾滋病疫情的发展趋势,为防控措施的制定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卡方检验等统计学方法对2011—2016年长沙市艾滋病人群进行时间分布、年龄段、职业、传播途径以及检测途径分析。结果 从时间分布来看,长沙市的HIV/AIDS存活病例总数为3 624例。2011年以来病例数呈整体上升趋势,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男女比例为10.15,男性3 145名,女性479名。男性仍然是艾滋病主要发病群体。25~34岁年龄组病例数占比最高,为35.7%(1 294例)。青年病例(45岁以下)占全部病例的79.0%(2 862例),45岁以上中老年人组病例数占比21.0%(762例),且增速明显。艾滋病感染者中农民为主要群体,占18.8%,其次为无业人员,占16.2%。商业服务、学生、工人、干部职员等群体中病例也时有发现。异性性接触占病例传播途径的48.9%,男男同性接触占47.1%。但近3年新发现的经男男同性传播病例已超过经异性传播病例数,男男同性传播占比分别为52.0%,49.4%和49.0%,异性传播分别为43.0%,48.6%和47.7%。从检测途径来看,通过疾控部门就诊的人数显著增高,占比47.6%,超过医疗机构的35.1%。结论 长沙市近年来艾滋病发病数不断增加,男男同性传播已超过异性传播成为本市艾滋病传播主要途径,应重点加强农民群体和老年人群体的防控措施和宣传教育,同时应当继续加强对娱乐场所性工作者的干预工作,控制疫情蔓延。  相似文献   

9.
目的 分析江门市老年人(≥50岁)艾滋病疫情及流行特征,为制定针对性防控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从艾滋病综合防治信息系统收集2000—2017年江门市年龄≥50岁艾滋病病毒感染者/艾滋病病人(HIV/AIDS)疫情报告资料,进行流行病学特征分析。结果 2000—2017年江门市报告年龄≥50岁HIV/AIDS共1 085例,79.91%为男性,20.09%为女性;平均年龄 (62.58±8.95)岁;文化程度以小学及以下为主,占52.63%;职业以农民、家政、家务及待业为主,占65.99%;传播途径以异性传播为主,占84.15%,其中男性病例以非婚异性传播为主,占79.12%,女性病例以配偶阳性传播为主,占58.71%,通过医疗机构检测发现占74.10%,不同性别的样本来源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01)。老年病例占当年新报告病例的比例由2000年的0.87%上升到2017年的37.37%。病死率为51.71%,并且死亡病例中74.69%是在诊断后一年内死亡。结论 江门市老年HIV/AIDS病例呈持续增长趋势,病死率高,以异性传播为主,主要通过医疗机构检测发现,应针对老年人群探索新的艾滋病宣传干预模式,普及艾滋病防治知识及加大筛查力度,从而有效控制艾滋病在该人群中的蔓延。  相似文献   

10.
目的 了解深圳市龙岗区新增确证≥50岁老年艾滋病病毒感染者(HIV)/艾滋病病人(AIDS)的流行病学特征及耐药状况,为制定老年艾滋病防控策略提供参考数据。方法 对龙岗区2016—2019年新报告≥50岁老年HIV/AIDS开展流行病学横断面研究,对随机选取的血清样本提取病毒RNA,采用巢式RT-PCR法扩增HIV-1 pol区基因片段并测序,以邻接法(Neighbor-Joining method, NJ)构建系统进化树确定基因亚型,并将测序结果上传至美国斯坦福大学HIV耐药数据库进行耐药分析。结果 龙岗区 2016—2019年新报告≥50岁HIV/AIDS数253例,2016—2018年各年≥50岁病例构成比分别为14.41%、17.34%、18.41,呈上升趋势。男性占比最高(77.47%,196/253),外省户籍居多(71.54%,181/253),传播途径以非婚异性传播为主(75.10%,190/253)。对扩增成功的48份pol基因序列分析共发现CRF01_AE、CRF07_BC、CRF55_01B、B及G 5种基因亚型,以CRF01_AE和CRF07_BC为优势亚型;4例感染者携带耐药突变位点,总耐药率为8.33%,8例感染者具有潜在耐药突变位点,。结论 深圳市龙岗区新增确证老年HIV/AIDS患者的原发性耐药率处于中度流行水平,且潜在耐药突变较高,有必要加强HIV耐药监测。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掌握广州市男男性行为人群(MSM)艾滋病流行特征和趋势,为制定与落实防控策略和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广州市2000-2010年艾滋病病例报告、血清学横断面调查、新发感染率队列研究和疫情估计等数据进行综合整理分析。结果广州市2000年报告首例MSM病例,至2010年共报告526例,其中2008-2010年报告数占92.2%。2010年血清学监测MSM人群的HIV感染率为7.4%,较2006年的1.3%显著增加。2009-2010年MSM队列研究HIV发病密度为3.2/100人年。2009年疫情估计广州市MSM规模约34 810~61 616人,存活的MSM感染者约有1 666人。结论广州市2000-2010年MSM人群艾滋病感染人数呈逐年增加的趋势,但发现比例较小,亟需加强该人群的动员检测工作力度,提高病例发现率,并加强病例管理,阻断二代传播。  相似文献   

12.
目的 了解深圳市部分参与艾滋病防治工作社会组织现状及存在问题,为政府各级职能机构向社会组织购买艾滋病防治服务提供数据参考。方法 通过问卷调查对参加2016—2018年度国家基金项目深圳市部分参与艾滋病防治工作社会组织进行一对一访谈方法进行定性调查,同时通过国家基金项目系统下载社会组织指标数据,结合疾病预防控制(CDC)工作指标数据对各组织工作指标完成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14家参与国家基金项目的社会组织作为调查对象,共收集13家社会组织反馈问卷,问卷调查完成率92.85%,深圳参与艾滋病防治社会组织成立时间为3~13年,中位数为8年,民政注册登记率84.62%,92.31%组织服务范围局限于深圳。社会组织活动主要覆盖HIV感染者关怀和高危人群干预领域,其中69.23%组织开展HIV感染者关怀,61.54%组织开展MSM和FSW高危人群干预,2016—2018年社会组织每年均获得活动经费160万元以上,平均每个组织获得12.67万元。组织反映存在困难前三位分别为经费不足(100.00%),人力资源流动性大及能力不足(69.23%)和存在因执法部门对高危人群场所关停影响干预活动的政策风险(38.46%)等。结论 深圳目前拥有一批经验丰富在民政注册登记专门开展艾滋病防治活动的社会组织,深圳各级职能部门可以尝试加大资助力度,通过政府购买服务方式购买艾滋病防治服务。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深圳市2009—2011年艾滋病流行特点,为制定切实有效的预防和控制策略提供依据。方法对深圳市2009—2011年艾滋病疫情资料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2009—2011年深圳市累计报告HIV/AIDS病例2982例,其中HIV感染者2139例,AIDS病人843例。男女性别比为4.8:1;年龄主要集中在20。岁组,占77.7%,平均年龄(32.9~0.6)岁;初中、高中或中专文化程度人群占68.9%;流动和暂住人口占86.5%;性传播为主要传播途径,占76.6%,其中同性性传播的占31.9%,且异性性接触传播和同性性接触传播的感染比重均逐年上升(P〈O.01)。结论深圳市HIV/AIDS人群以流动和暂住人口占绝大多数,传播途径以性传播为主,且呈逐年上升趋势,同性性传播应给予关注。近期的控制策略为遏制经性途径传播的速度,预防二代传播,加强对男同性恋人群和流动人口的防治力度。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艾滋病合并马尔尼菲蓝状菌(Talaromyces marneffei,TM)感染者的临床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7月—2018年8月医院收治的53例确诊为艾滋病合并马尔尼菲蓝状菌感染住院患者的临床及实验室资料,总结其临床特点。结果 2016年7月—2018年8月共2 019例住院艾滋病患者,旱季(10月至次年4月)1 135例中合并TM感染16例,阳性率1.4%;雨季(5—9月)住院艾滋病患者884例,合并TM感染37例,阳性率4.18%;53例艾滋病合并马尔尼菲蓝状菌感染患者,临床表现多样,缺乏特异性,脐凹样皮疹对马尔尼菲蓝状菌感染有诊断意义。结论 TM是深圳地区艾滋病患者条件致病菌之一;艾滋病合并马尔尼菲蓝状菌病(PSM)临床表现多样,无特异性,住院率有明显季节性,在雨季对于CD4+T淋巴细胞计数<10个/μL且合并贫血、血小板数量减少的艾滋病患者要重点考虑马尔尼菲蓝状菌感染可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