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朱军  翁鸢  蔡铭  段超  陈晓峰 《临床肺科杂志》2013,(12):2146-2148
目的 探讨非小细胞肺癌胸腔镜肺叶切除术与常规开胸肺叶切除术的淋巴结清扫差异.方法 收集我院确诊的非小细胞肺癌伴纵隔淋巴结肿大(直径≥0.5 cm)的患者98例,其中胸腔镜肺叶切除术40例,常规开胸肺叶切除术58例,术后两周均行PET-CT检查并明确纵隔淋巴结有无阳性.采用卡方检验分析两组术后淋巴结的清扫有无差异.结果 PET-CT检查结果提示胸腔镜肺叶切除术组术后的纵隔淋巴结阳性率为7.50%(3/40),常规开胸肺叶切除组术后的纵隔淋巴结阳性率为5.17%(3/58).两组术后淋巴结清扫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胸腔镜肺叶切除术能够让非小细胞肺癌伴纵隔淋巴结肿大的患者取得与常规开胸肺叶切除术同样的效果.同时胸腔镜手术具有微创,术后恢复快等优点.  相似文献   

2.
肺癌的非手术治疗预后极差,高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由于年龄大和合并心肺功能的异常,往往不能耐受开胸手术。与传统开胸手术相比,胸腔镜肺叶切除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等优点,胸腔镜辅助技术为高龄肺癌患者提供了一条新的治疗途径。  相似文献   

3.
<正>肺癌(LC)患病率和病死率在全球范围内呈逐年递增趋势。2018年全球癌症协会统计全球新增病例约有209万和死亡病例约有176万[1]。LC现在已经成为全球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和致死原因之一[2]。依据组织病理学可以将LC分为占80%~85%非小细胞肺癌(NSCLC)及占15%~20%小细胞肺癌(SCLC)[3]。虽然近代医学在诊断技术及治疗手段 (包括手术、放疗和化疗)方面不断进步,但大部分LC患者就诊时已进入晚期[4]。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全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治疗早期肺癌的临床疗效.方法 分析我院胸外科施行的22例早期非小细胞肺癌全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淋巴结清扫患者资料.结果 22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无手术死亡及术后重大并发症.术中中转开胸2例,术后引流量150~450 ml,平均260 ml,术中失血量平均190 ml,平均住院日12天,手术中淋巴结清扫4~16个,平均10.5个,回访所有患者均生存良好.结论 全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是一种安全、有效、微创的手术方式,对于Ⅰ~Ⅱ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是合适的.  相似文献   

5.
<正>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NSCLC)占所有肺癌比例的80%~85%[1],鳞状细胞癌和腺癌是最常见的组织学类型[2],NSCLC患者5年生存率仍然非常低,约为16%[3],是癌症特异性死亡率的主要原因[4]。临床上,大部分NSCLC诊断时已为晚期疾病[5],故对参与NSCLC发生发展相关分子及其功能意义认识的提高,可能影响肺癌的预后及治疗。  相似文献   

6.
传统外科手术治疗肺癌常使用开胸肺叶切除术,也是目前临床上最常用的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术式,但术中所作切口较大,组织损伤重,不利于预后恢复,因此术后死亡率依然较高。随着胸腔镜技术不断发展,新型电视胸腔镜(VATS)应用日益广泛,主要优势为胸壁小切口入路,组织损伤轻,出血量少,术后患者疼痛感觉较轻,具有良好疗效,辅助小切口肺叶切除术逐渐成为非小细胞肺癌治疗的主要方法之一〔1〕。  相似文献   

7.
<正>2020全球癌症统计数据显示,肺癌为全世界发病率第二、死亡率第一的恶性肿瘤[1]。肺癌主要有两种病理类型:非小细胞肺癌(NSCLC)(约占85%)和小细胞肺癌 (SCLC)(约占15%)[2]。肺癌早期症状不典型,确诊时患者多处于疾病中晚期,已无手术机会。在过去十年中,免疫检查点抑制剂 (ICI)疗法改变了NSCLC的治疗格局[3]。ICI已成为NSCLC患者一线和二线的标准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8.
电视胸腔镜手术治疗非小细胞肺癌34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34例Ⅰ、Ⅱ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在电视胸腔镜辅助下行小切口肺叶切除术及肺门纵隔淋巴结清扫。结果3例术中因血管粘连将切口扩大至12~15cm。全组无支气管残端瘘、支气管胸膜瘘。随访1 a肿瘤复发率及转移率与常规术式开胸者相比,P均〉0.05。认为电视胸腔镜辅助下行小切口肺叶切除术及肺门纵隔淋巴结清扫治疗早中期非小细胞肺癌疗效确切,可明显减少患者的手术创伤。  相似文献   

9.
<正>随着低剂量薄层CT筛查的不断普及,以磨玻璃肺小结节为表现的早期肺癌发病率正逐年升高[1]。对于≤2cm的纯磨玻璃或混杂磨玻璃结节,肺段切除术展现了更好的生存获益,正逐渐取代肺叶切除成为一种标准术式[2]。另外,肺结节微波消融术及三维立体定向放疗在治疗早期同步多原发肺癌方面正展现出广阔的前景。T1a-c早期肺癌患者发生淋巴结转移的风险较低,是否需要接受系统性肺门纵隔淋巴结清扫目前仍有争议。在可切除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中,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3月—2014年1月在重庆市开州区人民医院行肺叶切除术的NSCLC患者96例,根据手术方式分为开胸组40例和胸腔镜组56例。开胸组患者行开胸肺叶切除术,胸腔镜组患者行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比较两组患者围术期指标(包括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时间、术后镇痛时间、住院时间)、术后30 d并发症发生率及术后3年生存率。结果胸腔镜组患者手术时间、术后引流时间、术后镇痛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开胸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开胸组(P<0.05)。两组患者总并发症发生率、轻微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胸腔镜组患者严重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开胸组(P<0.05)。两组患者术后3年生存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行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的NSCLC患者与行开胸肺叶切除术的NSCLC患者3年生存率相近,但其可有效缩短患者手术时间、术后引流时间、术后镇痛时间及住院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降低术后严重并发症发生风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