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目的: 探讨麻醉前应用阿托品以及不同剂量盐酸戊乙奎醚对接受口腔颌面部手术的老年患者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7年12月—2018年7月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择期行口腔颌面部手术的老年患者134例,麻醉诱导前随机接受阿托品0.5 mg(A组,n=32)、盐酸戊乙奎醚0.01 mg/kg(C1组,n=34)、盐酸戊乙奎醚0.015 mg/kg(C2组,n=33)、生理盐水(NS组,n=35)作为术前用药。比较4组患者术前焦虑评分、术前认知功能评分、用药后生命体征变化、口腔腺体分泌程度、手术时间、失血量、苏醒时间、术后疼痛评估、术后认知功能评分。采用SPSS 18.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A组患者用药后心率变化较其余3组显著升高(P<0.05),A组、C1组、C2组患者用药后在准备室需要吸引口腔内分泌物次数较对照组显著减少(P<0.05),C2组苏醒时间较其余3组显著延长(P<0.05),MMSE评分显著下降(P<0.05)。结论: 麻醉诱导前应用小剂量(0.01 mg/kg)盐酸戊乙奎醚,不延长苏醒时间、不增加术后认知功能下降风险,同时其抑制口腔腺体分泌效果好,对老年患者心肺系统影响较小,是老年口腔颌面部手术患者理想的术前用药。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价牙源性边缘性颌骨骨髓炎术中应用内镜辅助的疗效。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8年12月云南省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牙源性边缘性颌骨骨髓炎患者60例,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常规组和辅助组各30例,常规组患者行常规手术治疗,辅助组患者行内镜辅助手术治疗。对2组患者的平均手术时间、术后恢复时间、术前术后疼痛程度、开口功能、咀嚼功能进行评价。随访3个月,统计治疗效果、术后并发症,并作组间比较。采用SPSS 20.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辅助组患者平均手术时间、术后恢复时间均显著短于常规组(P<0.05)。术前2组患者疼痛、开口功能、咀嚼功能评分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2组患者疼痛评分低于术前,开口功能、咀嚼功能评分高于术前(P<0.05);术后辅助组患者疼痛评分低于常规组、开口功能、咀嚼功能评分高于常规组(P<0.05)。辅助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辅助组患者复发率显著低于常规组(P<0.05)。辅助组患者术后总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常规组(P<0.05)。结论:内镜辅助手术治疗牙源性边缘性颌骨骨髓炎可有效缩短手术时间,促进患者术后恢复,显著改善开口功能,降低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治疗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区域神经阻滞联合阿片类药物多模式镇痛用于口腔颌面肿瘤根治及股前外侧皮瓣修复术后患者镇痛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将择期行口腔颌面肿瘤根治股前外侧皮瓣修复患者6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实验组在术毕前30 min,于B超引导下行术侧股神经联合股外侧皮神经阻滞,分别注入0.25%左旋布比卡因15 mL,同时接PCIA泵(舒芬太尼1.5 μg/kg+地佐辛0.1 mg/kg+雷琼0.4 mg/0.9%NS 100 mL)。对照组于术毕前30 min接PCIA泵(舒芬太尼2 μg/kg+地佐辛0.2 mg/kg+雷琼0.6 mg/0.9%NS 100 mL)。分别记录2组患者的一般情况,观察术后6 h(T1)、12 h(T2)、24 h(T3)、48 h(T4)时的镇静镇痛评分,比较2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采用SPSS19.0软件包进行数据分析。结果:在T1、T3、T4时,2组患者VAS和Ramsay评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在T2时,实验组的VAS 评分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的不良反应率为10.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36.6%(P<0.05)。结论:区域神经阻滞联合阿片类药物静脉镇痛用于口腔颌面肿瘤根治及股前外侧皮瓣修复术后镇痛的效果确切,且可减少阿片类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 比较分析前臂皮瓣和股前外侧皮瓣修复重建口腔颌面部肿瘤术后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 收集 54例行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根除术并接受游离皮瓣修复术的患者资料,其中33例患者采用前臂皮瓣修复(A组)、21例采用股前外侧皮瓣修复(B组)。应用SPSS 19.0软件包分析2组患者的手术持续时间、皮瓣存活率、受区功能与外形恢复情况、供区恢复情况及患者满意度等。结果 A组手术时间为(41.6±8.9)min,B组为(47.2±10.2)min,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皮瓣存活率(93.9%)高于B组(90.5%),但差异无显著性(P>0.05);受区功能与外形恢复情况2组基本相似;供区功能恢复B组优于A组,A组永久性功能障碍比率为24.2%,B组仅有暂时性功能障碍且比率为9.5%;A组供区色素沉着发生率显著高于B组(P<0.05);B组的满意度显著优于A组(P<0.05)。结论 应用前臂皮瓣与股前外侧皮瓣修复,术后受区功能、外形恢复情况相似。前臂皮瓣成功率高,但需要植皮,且术后供区易形成永久性功能障碍;股前外侧皮瓣供区隐蔽,可以提供的组织量大,术后供区功能障碍很少,患者满意度高,但是手术难度大于前臂皮瓣,技术要求高。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影响颌面头颈外科手术术后发生气道管理困难的手术因素。 方法: 对我院2015年1月—12月间的180例颌面头颈外科术后带人工气道入SICU患者进行回顾分析。根据手术类型分为3组,即肿瘤切除术组(60例)、先天性畸形矫正术组(60例)和创伤手术组(60例)。使用SPSS 13.0软件包对各组围术期资料进行χ2检验和t检验,筛选差异指标。 结果: 肿瘤切除术组手术和麻醉时间较另外2组长(P<0.05),需行清醒气管插管比例高(P<0.05),术中出血量多(P<0.05),术后带管时间较长(P<0.05)。创伤手术组镇静不足、躁动发生率较另外2组高(P<0.05)。 结论: 颌面头颈外科手术患者因局部解剖结构改变,出血、水肿压迫气道等原因,气道梗阻风险较高,给予适度的镇静、镇痛,保留气管插管并延迟拔管,可以避免发生严重并发症。  相似文献   

6.
目的: 通过观察分析肝、肾或造血干细胞移植术后口腔临床表现,探讨移植术后4种常用免疫抑制剂对口腔临床表现的影响。方法: 收集118例接受4种常用免疫抑制剂他克莫司、西罗莫司、环孢素或吗替麦考酚酯的实体器官或造血干细胞移植术后患者,采用问卷调查、口腔临床检查,记录患者术后口腔临床表现和免疫抑制剂的使用情况,并采用SPSS 21.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术后使用他克莫司的患者,口腔苔藓样病变和唇炎的发生率均显著低于未使用他克莫司组(P<0.01);术后使用环孢素的患者,口腔苔藓样病变的发生率显著高于未使用环孢素组(P<0.05),且唇炎的发生率显著高于未使用环孢素组(P<0.01);术后使用他克莫司的患者,苔藓样病变、唇炎的发生率均显著低于使用环孢素组(P<0.01);术后使用吗替麦考酚酯的患者,自觉口干的发生率显著低于未使用吗替麦考酚酯组(P<0.01);术后使用西罗莫司的患者,口腔临床表现发生率无明显降低。结论: 移植术后使用他克莫司,可改善口腔苔藓样病变和唇炎的症状,效果优于环孢素。使用吗替麦考酚酯可改善患者自觉口干症状。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水通道蛋白3(AQP3)在口腔鳞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 收集2014年3月—2017年4月盘锦辽油宝石花医院保存的202例口腔黏膜组织石蜡标本。其中健康者41例(对照组)、口腔黏膜上皮异常增生45例(A组)、口腔鳞癌116例(B组)。利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3组口腔黏膜组织中AQP3的表达情况,分析口腔鳞癌口腔黏膜组织中AQP3表达与临床病理因素及预后的关系。采用SPSS 18.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B组口腔黏膜组织中AQP3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A组和对照组(P<0.05),A组口腔黏膜组织中AQP3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肿瘤侵袭深度>5 mm、临床T4分期、颈淋巴结转移、低分化患者,口腔黏膜组织中AQP3阳性表达率分别高于肿瘤侵袭深度≤5 mm、临床T2分期、无颈淋巴结转移、中高分化患者(P<0.05)。AQP3阳性表达的口腔鳞癌患者,术后3年生存率(65.85%)显著低于阴性表达患者(90.00%,P<0.05)。Cox回归分析显示,肿瘤临床分期、分化程度、颈淋巴结转移情况、AQP3阳性表达率是影响总生存率的独立预后因素(P<0.05)。结论: 口腔鳞癌患者口腔黏膜组织中AQP3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口腔黏膜上皮异常增生者,AQP3表达与口腔鳞癌患者临床分期、颈淋巴结转移、分化程度、肿瘤侵袭深度及总生存率相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血栓弹力图(thromboelastography, TEG)检测在口腔颌面部缺损游离皮瓣修复围术期行抗凝治疗预防游离皮瓣吻合口血栓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回顾分析70例行口腔颌面部缺损游离皮瓣修复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凝血检查方法及抗凝依据不同,分为对照组(常规凝血试验,根据常规凝血指标行抗凝治疗)和试验组(TEG实验和常规凝血实验,根据TEG指标行抗凝治疗),每组35例,比较2组的凝血状态及皮瓣血栓形成、血肿等并发症。采用SPSS 24.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2组常规凝血试验的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水平在3个时间点依次降低,纤维蛋白原(FIB)在3个时间点水平上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国际标准化比率(INR)在3个时间点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TEG中的Angle、MA、LY30%、EPL在3个时间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R和K值在3个时间点依次减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和术后24 h,TEG实验的高凝患者阳性检出例数比常规凝血试验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皮瓣并发症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血栓弹力图比常规凝血试验的高凝患者检出率高,血栓弹力图和常规凝血试验结果对抗凝药物的使用均有临床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在下颌阻生牙拔除术后应用胶原蛋白海绵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1月—2017年11月在天津市口腔医院行下颌阻生牙拔除术的患者150例,随机分为常规组和胶原蛋白海绵组。胶原蛋白海绵组患者进行下颌阻生牙拔除术后在拔牙窝内填入胶原蛋白海绵,常规组患者则只进行常规拔牙处置,比较2组患者拔牙后的相关情况。采用SPSS 20.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胶原蛋白海绵组患者拔牙后30 min内拔牙窝出血率显著低于常规组(P<0.05),拔牙后第1天和第3天疼痛程度评分显著低于常规组(P<0.05),拔牙后干槽症和其他并发症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常规组(P<0.05)。结论:在下颌阻生牙拔除术后应用胶原蛋白海绵,不仅可以有效减少术后出血量,而且可以有效降低术后干槽症和其他并发症的发生率,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头颈部鳞状细胞癌患者经腮腺保留式调强放疗后唾液组成、流量及口干的变化。方法:收集2016年5月—2018年11月庆阳市人民医院进行放疗的头颈部鳞癌患者101例,按照治疗方法分为调强放疗组(54例)与常规放疗组(47例),比较2组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参数,治疗前、后腮腺摄取指数,治疗后唾液成分、口干、口咽反应症状与分度。采用SPSS 20.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2组患者肿瘤部位、TNM临床分期与分化程度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调强放疗组患者唾液中总蛋白,分泌型IgA,钙、磷浓度显著大于常规放疗组(P<0.05);治疗后2组患者腮腺摄取指数、分泌指数与唾液流速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5);且调强放疗组患者腮腺摄取指数、分泌指数与唾液流速显著大于常规放疗组(P<0.05);调强放疗组治疗后口干情况显著优于常规放疗组(P<0.05);治疗后调强放射组出现咽痛与咽下困难患者比例显著低于常规放疗组(P<0.05);调强放疗组患者治疗后口咽分度情况显著优于常规放疗组(P<0.05)。结论:腮腺保留式调强放疗对唾液组成、流量及口干情况影响较小,对腮腺分泌功能有显著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封闭式负压引流和传统切开引流在治疗颌面间隙感染中的效果差异.方法:选择2017年2月—2019年8月收治的颌面部间隙感染患者139例,采用随机区组方式分为负压组69例(封闭式负压引流)和传统组70例(传统切开引流);比较2组的视觉模拟疼痛量表(VAS)评分、血清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变化,治...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右美托咪定结合氟比洛芬酯辅助镇静镇痛在局麻下多颗复杂牙拔除术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依照纳入和排除标准,将40例多颗(4~6)复杂牙拔除术患者随机分为2组(n=20),实验组(右美托咪定结合氟比洛芬酯辅助镇静镇痛组)和对照组(单纯局麻组):记录4个时间点T0(术前)、T1(局麻麻醉时)、T2(手术操作时)、...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口腔颌面外科术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entilator-associated pneumonia,VAP)患者血清铁调素和铁蛋白的含量及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017年1月-2019年12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收治的口腔颌面外科手术后行呼吸机治疗的患者196例,依据是否发生呼吸机相关肺炎分为VAP...  相似文献   

14.
目的: 通过建立模型,探讨相貌社会文化因素对牙颌面畸形患者选择正颌手术的影响,以引导患者建立更加切合实际的治疗动机,提高治疗的配合度及满意度。方法: 选择137例确诊为骨性错畸形的正颌患者作为正颌组,另选择245名贵州某高校学生作为对照组,分别运用整形手术接受量表、正颌学相关生命质量问卷、对外貌的社会文化态度问卷等量表进行施测,问卷结果使用SPSS 24.0软件包进行分层回归分析。结果: 模型拟合度良好(R2=0.22),社会文化因素能显著预测牙颌面畸形患者对正颌手术的选择。正颌组中,上行社会比较有显著预测力(t=2.28,P<0.024);对照组中,上行社会比较(t=2.47,P<0.014)和外貌媒体压力(t=2.30,P<0.022)都有显著预测力。正颌相关社会压力能够显著解释正颌组整形手术的考虑(P<0.000),而对对照组解释力较弱(P<0.779)。结论: 社会文化因素对牙颌面畸形患者选择正颌手术有着促进作用,同时也影响着患者对正颌手术结果的期待。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比较2种羟基磷灰石复合材料在上颌窦内提升术植骨同期植入种植体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收集2018年3月—2019年4月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上颌后牙区种植、骨量不足患者72例,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36例)和对照组(36例),对照组放置羟基磷灰石复合材料,实验组放置纳米羟基磷灰石复合材料。比较2组种植体植入的临床效果、骨增量、骨密度等情况,统计2组术后种植体稳定性及并发症发生情况。采用SPSS 18.0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实验组24个月的种植体存留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术后6个月的牙槽骨骨吸收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术后6个月、12个月的种植体牙槽骨骨密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术后12个月的种植体稳定系数值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2组术后总并发症发生率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上颌窦内提升术放置纳米羟基磷灰石复合材料同期植入种植体存留率高,可改善术后骨代谢,增强种植体稳定性,且安全性良好。  相似文献   

16.
目的:调查分析口腔颌面恶性肿瘤合并糖尿病患者围术期营养状况.方法:收集接受手术治疗的口腔颌面恶性肿瘤合并糖尿病患者64例,并分别于术前、术后第1天、第3天、第7天清晨空腹抽取静脉血,检测血蛋白功能[血红蛋白(Hb)、总蛋白(TP)、白蛋白(ALB)、前白蛋白(PA)]、免疫功能[总淋巴细胞计数(L)、淋巴细胞百分比(L...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儿童安氏Ⅰ、Ⅱ、Ⅲ类错牙合畸形患者舌体积、舌骨位置、气道容积及颌面部形态的关系。方法: 收集2015年12月—2018年12月无锡市儿童医院口腔科收治的112例错牙合畸形患儿资料,采用安氏分类法分为Ⅰ类(42例)、Ⅱ类(38例)和Ⅲ类(32例)。利用口腔B超测量舌体积,头颅侧位片评估舌骨位置,锥形束CT(CBCT)测量气道容积和评估颌面部形态。对患儿舌体积、舌骨位置、气道容积及颌面部形态进行相关性分析。采用SPSS 20.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Ⅲ类患儿舌体积显著大于Ⅰ类和Ⅱ类(P<0.05);Ⅱ类患儿H-FH、H-MP显著大于Ⅰ类和Ⅲ类,H-VL显著小于Ⅰ类和Ⅲ类(P<0.05);Ⅲ类患儿H-FH、H-MP显著小于Ⅰ类,H-S显著大于Ⅰ类(P<0.05);3组患儿V从小到大依次为Ⅱ类、Ⅰ类、Ⅲ类,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患儿V从小到大依次为Ⅲ类、Ⅰ类、Ⅱ类,Ⅲ类患儿V显著小于Ⅰ类和Ⅱ类(P<0.05);3组患儿SNB角从小到大依次为Ⅱ类、Ⅰ类、Ⅲ类,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患儿ANB角从小到大依次为Ⅲ类、Ⅱ类、Ⅰ类,组间差异显著(P<0.05);患儿舌体积与V、V、 SNB呈正相关,与H-FH、ANB呈负相关(P<0.05);H-FH和H-MP与SNB角呈负相关,与H-MP和 ANB角呈正相关(P<0.05);患儿V与SNB角呈负相关,V与ANB角呈负相关(P<0.05)。结论: 安氏Ⅲ类错牙合畸形患儿舌体积较大,舌骨向上移位,鼻咽容积较小。安氏Ⅱ类错牙合畸形患儿舌体积较小,舌骨向下移位,口咽容积较小。错牙合畸形患儿舌体积、舌骨位置、气道容积及颌面部形态具有相关性。正畸治疗时,应重视下颌骨后退对上气道形态的影响,以达到最佳的美观和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IL-10多态性对牙周炎患者牙周微生态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6月—2019年3月淄博市第一医院收治的牙周炎患者作为实验组(n=79),按照牙周炎类型分为中度牙周炎(n=47)与重度牙周炎(n=32)。另选择同期来院体检的牙周健康人作为对照组(n=50)。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所有研究对象龈下牙菌斑中细菌定植水平;抽取静脉血,通过PCR技术检测IL-10中的-1082、-819、-592位点上的基因型及等位基因频率。通过多因素分析,探讨IL-10不同基因型与龈下牙菌斑中细菌定植水平的关系。采用SPSS 22.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中度牙周炎患者伴放线放线杆菌(Actinomycetes actinomycetes,A.a)定植量显著低于重度牙周炎患者(P<0.05);中度牙周炎与重度牙周炎患者牙龈卟啉单胞菌(Porphyromonas gingivalis,P.g)及A.a定植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中度牙周炎患者中,-819位点的CC基因型比例显著低于对照组,TT基因型比例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819位点CC、TC、TT基因型比例与重度牙周炎患者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592位点的CC基因型比例显著低于对照组,AA基因型比例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中度牙周炎中,-592位点的AA基因型患者A.a定植量显著高于本组AC基因型患者(P<0.05);-819位点的TT基因型患者A.a定植量显著高于本组TC基因型患者(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中度牙周炎中IL-10-592-AA基因型、-819-TT基因型与A.a定植水平密切相关(P<0.05)。结论:IL-10基因多态性是中度牙周炎患者龈下微生态环境的影响因素,其中,IL-10-592-AA基因型、-819-TT基因型与A.a定植水平相关性最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