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   探讨胃癌异时性卵巢转移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及影响预后的因素。   方法   收集1999年1月至2011年12月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收治的63例胃癌术后异时性卵巢转移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 采用Log rank检验分析生存情况, 单因素分析可能影响预后的因素, 多因素分析采用Cox回归模型。   结果   本组胃癌术后卵巢转移发生率为3.4%(63/1 856), 平均年龄45岁, 65.1%(41/63)为绝经前患者, 卵巢转移与原发癌间隔时间平均为16个月; 原发胃癌以低分化癌为主, 87.3%(55/63)侵犯浆膜, N2~3淋巴结转移者占68.3%(43/63);85.7%(54/63)为双侧卵巢转移, 73.0%(46/63)同时合并腹膜转移, 31.7%(20/63)行转移病灶完全切除。全组中位生存期13.6个月, 1、2、3年生存率分别为52.5%、22.0%和9.8%, 5年生存率为0。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 腹膜种植转移、脉管瘤栓、病灶切除范围以及辅以化疗的综合治疗模式为影响患者预后的相关因素(均P < 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 腹膜种植转移是影响胃癌卵巢转移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P < 0.01)。   结论   有效防治腹膜种植转移是改善胃癌卵巢转移患者预后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卵巢来源腹膜假黏液瘤(pseudomyxoma peritonei,PMP)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及免疫组织化学表型。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9年1月272例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世纪坛医院确诊为PMP患者的临床资料,研究PMP肿瘤来源,复阅病理切片并行免疫组织化学标记,标记抗体包括CK7、CK20、CEA、Villin、CDX2、SATB2、CA125、ER、PR、PAX8、MUC1、MUC2等。  结果  272例PMP中阑尾来源245例(90.1%)、非阑尾来源27例(9.9%)。卵巢来源PMP仅5例(1.8%),其中4例为黏液性囊腺瘤、1例为交界性黏液性囊腺瘤,均发生在单侧,5例中2例合并成熟性囊性畸胎瘤;腹膜播散肿瘤中2例为无细胞性黏液、2例为低级别腹膜黏液癌、1例为高级别腹膜黏液癌。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显示,5例PMP患者组织中CK20、CEA、Villin、CDX2均阳性,2例黏液性囊腺瘤合并畸胎瘤患者的SATB2部分阳性、2例SATB2阴性、1例SATB2灶状阳性。  结论  卵巢来源PMP罕见,需对阑尾全部取材或对可疑组织块行连续切片,以排除阑尾黏液性肿瘤,并结合临床症状体征、影像学表现、手术所见、组织学特征及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进行综合分析。   相似文献   

3.
  目的  分析软组织肉瘤(soft tissue sarcoma,STS) 远隔软组织转移患者的临床特点、预后影响因素及不同治疗手段的疗效差异,为其临床诊疗提供参考。  方法  收集 2010 年 6 月至 2016 年 6 月北京大学肿瘤医院骨与软组织肿瘤科收治的发生远隔软组织转移的 STS 患者 25 例。统计分析其临床病理特点及预后情况。  结果  25 例远隔软组织转移患者中同时性转移 6 例(24%) ,异时性转移者 19 例(76%) ,原发灶手术后到出现转移病灶的平均时间为 45.3 个月。转移灶最常见的部位是躯干,共 18 例(72%) 患者,其次为头颈部 5 例(20%) 。本组患者 1 年总生存率 80%,3 年总生存率 33%,11 例(44%) 伴有肺转移患者 3 年总生存率较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  STS 远隔软组织转移患者中组织学分级 2 级、无肺转移者有更高的总生存率;新辅助化疗、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是主要治疗方案,靶向治疗作为新的治疗手段呈现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4.
  目的  腹腔化疗可将药物直接作用于腹膜转移病灶,正逐渐被应用于胃癌腹膜转移的治疗。通过腹腔化疗港可反复多次进行腹腔化疗,而化疗港的顺利使用是腹腔化疗持续进行的关键。本研究将探讨在胃癌腹膜转移患者留置腹腔化疗港的安全性。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6月至2018年6月于北京大学肿瘤医院行腹腔化疗港留置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腹腔化疗港在胃癌腹膜转移中应用的过程、注意事项及安全性,探讨并发症发生原因及预防处理方式。  结果  共有54例患者植入55个化疗港,平均使用时间为8.4(0.8~32.0)个月,共13例出现并发症(23.6%),发生率从高到低依次为堵塞(7.3%)、严重疼痛(5.5%)、感染(3.6%)、反流(3.6%)、置针困难(1.8%)及皮下硬结(1.8%)。并发症发生的中位时间为化疗港放置后2.1个月。分析未发现与并发症相关的高危因素(P > 0.05)。  结论  通过规范与细致的操作,腹腔化疗港在胃癌腹膜转移中的应用安全可行。   相似文献   

5.
  目的  评估粗针穿刺及术后乳腺癌标本的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指标与分子分型一致性,分析导致粗针穿刺标本的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指标差异的因素。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8月至2016年11月324例于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未经新辅助化疗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比较粗针穿刺及术后标本经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的指标ER、PR、HER-2、Ki-67与分子分型一致性。  结果  粗针穿刺及术后乳腺癌标本的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指标ER、PR、HER-2、Ki-67一致率分别为94.1%(305/324)、90.7%(294/324)、61.1%(198/324)、86.7%(281/324),Kappa值分别为0.84、0.76、0.38、0.34;分子分型一致率为73.4%(91/124),Kappa值为0.64。  结论  乳腺癌粗针穿刺活检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指标ER、PR与分子分型评估中准确性较高,在HER-2、Ki-67检测中一致性较低,粗针穿刺结合术后标本的免疫组织化学法结果,可为提高分子分型的准确性及选择最佳治疗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6.
  目的  研究分析肝内胆管癌(intrhepatic cholangiocarcinoma, ICC)的临床转移特点、治疗及预后。  方法  回顾性分析1989年1月至2009年12月本院收治的103例肝内胆管癌的临床资料, 分析根治手术与姑息手术、非手术治疗后患者预后的差异。  结果  103例肝内胆管癌患者1、3、5年总体生存率分别为66.1%, 30.1%, 18.4%, 中位生存时间20个月。根治手术组1、3、5年生存率分别为75.3%, 48.2%, 33.9%, 与姑息手术组(46.3%, 0, 0)、非手术组(7.7%, 0, 0)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单因素分析表明患者的肿瘤直径、组织学分化程度、肿瘤单发或多发、门静脉、淋巴结、腹膜转移、手术方式为影响肝内胆管癌预后的危险因素。多因素分析显示组织学分化程度、有无门静脉转移、淋巴结转移、腹膜转移及手术方式是影响预后的独立因素。  结论  ICC淋巴结转移率高, 肝内复发是导致死亡的重要因素, 根治性手术切除是ICC最有效的治疗方法。组织学分化程度、门静脉转移、淋巴结转移、腹膜转移及手术方式是影响ICC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7.
  目的  研究胃癌骨转移患者的临床特征、治疗模式及预后因子。  方法  收集1996年12月至2014年12月北京肿瘤医院收治的146例胃癌骨转移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生存分析。  结果  所有患者中,51例(34.9%)为同时性骨转移,95例为(65.1%)异时性骨转移。35例(24.0%)患者以骨转移为唯一远处转移灶;111例(76.0%)合并其他部位转移,包括肝(30.0%)、腹膜(24.0%)、肺(15.1%)和骨髓(7.5%)。发生骨转移后,99例(67.8%)患者接受双膦酸盐治疗,34例(23.3%)行骨放疗,5例(3.4%)行骨手术;此外,96例(65.6%)患者接受全身化疗。骨转移后患者的中位生存时间(median overall survival,mOS)为5.8个月(95%CI:4.284~7.316)。多因素分析显示KPS < 80分(P=0.030)、存在骨髓转移(P < 0.001)、骨转移后未全身化疗(P < 0.001)、糖类抗原199(carbohydrate antigen 199,CA199)升高(P < 0.001)是独立的不良预后因子。  结论  胃癌骨转移患者预后差,生存期短,尤其是合并骨髓转移、KPS评分较差及CA199升高者,发生骨转移后给予全身化疗可能给患者带来生存获益。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同期腋淋巴结转移病灶雌激素受体(estrogen receptor,ER)和孕激素受体(progesterone receptor,PR)补测在激素受体阴性浸润性乳腺癌中的临床意义。   方法   观察2012年7月至2013年1月,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内分泌乳腺外科门诊随访及住院患者中补测激素受体阴性乳腺癌同期腋淋巴结转移病灶ER和PR的表达情况,所有标本(包括原发癌病灶及同期腋淋巴结转移病灶)的免疫组织化学检测均由重庆医科大学病理检测中心进行,根据检测报告,原发病灶阴性而腋淋巴结转移病灶ER和/或PR阳性者补加内分泌治疗。   结果   56例激素受体阴性乳腺癌中,同期腋淋巴结转移病灶ER阳性8例(14.3%),PR阳性2例(3.6 %),ER和PR均阳性3例(5.4%),共13例(23.3%)因补查腋淋巴结转移病灶ER和/或PR变阳性而在随访中加用内分泌治疗。肿瘤原发病灶与腋转移淋巴结ER和PR均阴性43例(76.7%),即肿瘤原发癌病灶与腋转移淋巴结ER和PR均为阴性表达的总符合率为76.7%,不一致率为23.3%。   结论   受体阴性浸润性乳腺癌原发病灶与腋淋巴结转移病灶ER和PR表达具有一定的不一致性,对原发癌病灶激素受体阴性乳腺癌患者应检查其同期腋淋巴结转移病灶受体的表达,可能筛查出原发病灶受体阴性而复发转移病灶受体阳性患者,及时加用内分泌治疗,提高该类患者的疗效,亦可解释部分激素受体阴性而内分泌治疗也有一定疗效的原因。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结直肠癌卵巢转移组织中CDX-2与CK7和CK20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为结直肠癌卵巢转移的诊断和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结直肠癌卵巢转移患者54例临床病理资料.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和分析20例原发卵巢癌及结直肠癌卵巢转移患者癌组织中CDX-2、CK7和CK20的表达.对临床病理特征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结果:CDX-2,CK7和CK20在原发性卵巢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0(0/20),95% (19/20),15% (3/20),在结直肠癌卵巢转移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100%(20/20),10%(2/20),90% (18/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Cox回归模型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卵巢包块大小、转移发生时间、腹膜种植转移、卵巢转移灶是否切除、是否化疗是影响结直肠癌卵巢转移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卵巢包块大、卵巢转移灶未切除、同时性卵巢转移、伴有腹膜转移、未行化疗的结直肠癌卵巢转移患者生存期短,预后差.结论:通过检测原发卵巢癌及结直肠癌卵巢转移组织中CDX-2、CK7和CK20的表达,有助于鉴别诊断原发卵巢癌与结直肠癌卵巢转移;尽量创造卵巢转移灶切除的机会可能有助于提高结直肠癌卵巢转移患者生存期.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宫颈腺癌卵巢转移的危险因素。  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3年1月至2008年12月江西省妇幼保健院肿瘤科收治的138例宫颈腺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首次治疗方式均为手术治疗), 采用SPSS 19.0统计软件Fisher精确检验分析和Logistic回归分析其卵巢转移的危险因素。  结果  138例宫颈腺癌Ⅰ~Ⅱ期患者中发生卵巢转移4例, 转移率2.90%;Fisher精确检验分析显示: 临床分期(P < 0.01)、宫旁受侵(P < 0.01)、输卵管转移(P < 0.05)、盆腔淋巴结转移(P < 0.01)与卵巢转移相关; 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 FIGO 2009临床分期(0R=27.923)、输卵管转移(0R=133.000)与卵巢转移相关。  结论  对于临床Ⅰ~Ⅱ期宫颈腺癌患者保留卵巢存在一定风险, 但是对于希望保留卵巢功能的年轻患者, 在仔细评估卵巢转移高危因素后可考虑保留卵巢。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腹膜癌患者的自然病程,探索预后相关因素。方法:收集2015年8月至2022年4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世纪坛医院收治的135例腹膜癌患者完整的生存数据,行单因素和多因素生存分析,筛选独立预后因素。结果:135例腹膜癌患者中位生存期为12.2个月(95%CI:10.6~13.8)。单因素生存分析发现下述10项因素影响预后:年龄(P=0.002)、卡氏评分(Karnofsky performance status,KPS)(P<0.001)、营养不良(P<0.001)、初治TNM分期(P<0.001);原发肿瘤部位(P<0.001)、既往手术(P<0.001)、既往化疗(P<0.001)、既往放疗(P=0.028)、既往中药治疗(P=0.007)、合并脑梗死(P<0.001)。多因素分析发现下述5项独立预后因素:KPS评分(HR=4.986,95%CI:2.540~9.787,P<0.001)、营养不良(HR=3.164,95%CI:1.704~5.877,P=0.001)、初治TNM分期(HR=2.632,95%CI:1.344~5...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下咽癌颈淋巴结转移的规律、相关因素及其对预后的影响,以指导制定下咽癌的治疗策略。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0年1月至2016年12月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收治的140例经手术治疗的下咽癌患者临床资料,采用χ2检验行计数资料分析,采用Kaplan-Meier法进行生存分析,采用Cox模型对影响预后的因素进行多因素分析。  结果  140例患者中,颈淋巴结总转移率为68.6%,cN0期患者隐匿性转移率为25.0%,双侧颈淋巴结转移率为25.0%;淋巴结转移最常见区域Ⅱ、Ⅲ、Ⅳ区转移率分别为44.6%、45.2%、18.2%;Ⅰ、Ⅴ、Ⅵ区淋巴结转移率分别为10.7%、10.4%、7.9%。66.7%转移淋巴结伴有结外侵犯。单因素分析显示颈淋巴结转移与肿瘤病理分级关系密切(P=0.012),与性别、年龄、原发病灶部位、肿瘤T分期均无关(均P > 0.05)。本组患者3、5年总生存率分别为61.0%、49.1%。Cox回归分析表明转移淋巴结的直径(P=0.012)、数量(P=0.039)、结外侵犯(P=0.010)与下咽癌患者生存率明显相关。当转移淋巴结直径≥2.8 cm、数量≥2枚、伴有结外侵犯时预后较差。  结论  下咽癌恶性程度高,易发生颈部淋巴结转移,预后较差。颈淋巴结转移是影响患者预后的重要因素,对影响预后的淋巴结因素采取个体化治疗策略是提高下咽癌治疗效果的关键。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根治性肾输尿管切除术(radical nephroureterectomy,RNU)后高级别且淋巴结阴性上尿路尿路上皮癌(upper tract urothelial carcinoma,UTUC)患者的不同转移部位对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2月至2020年12月355例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行RNU后病理证实为高级别且淋巴结阴性UTUC患者的临床资料,行预后相关因素的单因素及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多因素分析。结果:355例患者中77例(21.7%)出现转移,93例(26.1%)死亡,中位随访时间为45个月,中位年龄为67岁。肝脏、骨骼和多部位转移的中位生存时间(overall survival,OS)分别为6、6和5个月。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多因素分析显示,膀胱内复发(intravesical recurrence,IVR)、肿瘤大小≥2 cm、肿瘤病理分期>T2期是患者转移的独立预测因素。结论:UTUC患者出现肝脏转移、骨转移和多部位转移相对较快,预后较差,而出现肺转移和淋巴结转移的预后相对较好。发生转移的晚期UTUC患者行同步放化疗、化疗联合免...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传统减瘤术与肿瘤细胞减灭术(cytoreductive surgery,CRS)联合术中腹腔热灌注化疗(hyperthermic intraperitone-al chemotherapy,HIPEC)治疗上皮性卵巢癌腹膜转移(peritoneal carcinomatosis of epithelial ovarian cancer,EOCPC)的疗效。  方法  收集2004年5月至2019年5月186例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世纪坛医院行手术切除的卵巢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采用倾向性评分匹配(propensity score matching,PSM)2:1匹配后,纳入133例EOCPC患者,分为行传统减瘤术80例为对照组、行CRS+HIPEC53例为研究组,并行亚组分析。比较两组中位生存期(median overall survival,mOS)。  结果  研究组患者mOS显著长于对照组(87.3个月vs.25.2个月,P=0.002),5年生存率为对照组2.5倍(46.5% vs.18.3%,P=0.003),3、4年生存率均为对照组1.9倍(70.0% vs.36.7%,P=0.016)。亚组分析显示,达到满意肿瘤细胞减灭研究组mOS较对照组显著延长(118.1个月vs.70.7个月,P=0.024);未达到满意肿瘤细胞减灭研究组mOS显著长于对照组(87.3个月vs.23.1个月,P=0.028)。  结论  标准化、规范化CRS+HIPEC为治疗EOCPC的必要措施,可为患者带来显著的生存获益。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回顾性研究探讨早期宫颈癌的临床病理特点、预后影响相关因素及淋巴结转移的高危因素。  方法  选择1999年1月至2005年1月在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妇科住院治疗的、经病理确诊的314例早期(Ⅰb~Ⅱa期)宫颈癌临床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分析影响其预后及淋巴结转移的高危因素。  结果  314例病例5年生存率为88.0%, 复发率为13.4%。单因素分析显示深肌层浸润、脉管内瘤栓、淋巴结转移为总生存时间不良因素(P < 0.05)。Cox回归分析显示淋巴结转移、深肌层浸润是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P < 0.05)。盆腔淋巴结转移组数≥3组与盆腔淋巴结转移组数 < 3组的生存时间有统计学差异(P=0.032)。单因素分析示SCCAg、FIGO分期、肿瘤直径、深肌层浸润、脉管内瘤栓、宫旁组织浸润均与盆腔淋巴结转移有关(P < 0.05)。Logistic回归多因素分析: 治疗前SCCAg > 3 ng/mL(P < 0.001, OR=4.966)、深肌层浸润(P=0.001, OR=5.503)与盆腔淋巴结转移有关。  结论  淋巴结转移、深肌层浸润是宫颈癌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 治疗前SCCAg > 3 ng/mL、深肌层浸润是盆腔淋巴结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6.
郝雅婷  刘君  张丽娜  顾林 《中国肿瘤临床》2012,39(19):1406-1409
  目的  分析乳腺大汗腺癌的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影响因素。  方法  收集1984年5月至2008年12月天津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乳腺科收治的140例乳腺大汗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 对其临床特征及影响预后的因素进行分析。  结果  140例乳腺大汗腺癌患者5年、10年总生存率分别为84.0%、63.0%;5年、10年无瘤生存率分别为73.0%、61.0%。术后腋窝淋巴结阳性率达67.9%, 肿瘤大小和肿瘤位置与AC腋窝淋巴结转移有关。肿瘤直径2 cm组淋巴结转移率明显高于≤2 cm组(80.9%vs.49.0%, P=0.000 2);肿瘤位于中央区的患者淋巴结转移率明显高于位于外侧区和内测区的患者(87.5%、70.5%、48.7%, P=0.002)。ER、PR、HER-2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36.5%、37.5%、32.9%。经单因素生存分析, 肿瘤大小、病理分期、腋淋巴结转移数、淋巴结外软组织转移(ETE)是影响预后的因素(P=0.005, 0.024, 0.001, 0.009)。经Cox多因素分析, 肿瘤大小是影响预后的独立因素(P=0.007)。  结论  乳腺大汗腺癌的ER、PR表达率低, 腋淋巴结转移率较高, 但其生存率较高, 所以对于乳腺大汗腺癌患者, 行积极全面的综合治疗可提高患者生存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血清AFP阳性胃癌(alpha-fetoprotein producing gastric cancer ,AFPGC)与普通型胃癌的差异以及其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的关系。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8年12月在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四〇医院行胃癌手术的患者1 321例,经筛选纳入研究1 144例,分为血清AFP阳性组(53例)与血清AFP阴性组(1 091例)。  结果  AFPGC占同期胃癌患者的4.6%,AFPGC与血清AFP阴性胃癌1、3、5年累计生存率分别为64.2%与92.2%、20.8%与45.1%、13.2%与25.7%,两者术前血清AFP、肿瘤大小、免疫组织化学HER2、肿瘤部位、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临床分期、脉管侵犯、手术方式、术后肝转移相比,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FPGC单因素以及Cox多因素生存分析显示:临床分期、脉管侵犯、手术方式、术后肝转移以及术后血清AFP再次升高是影响AFPGC预后的危险因素。  结论  AFPGC是一种特殊性的胃癌,具有临床分期晚、易发生术后肝转移和脉管侵犯且预后差,AFPGC患者即使肿瘤原发灶被切除后,仍有较高的肝转移风险,且术前血清AFP水平与患者预后无关,而术后监测血清AFP水平可及时发现肿瘤复发及术后肝转移,此外,早期行胃癌根治术有助于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研究转移性结直肠癌患者的生存率和预后风险因素,构建预后风险预测评分并进行验证。方法选取2010年至2015年美国监测、流行病和结果队列(surveillance,epidemiology,and end results,SEER)诊断的转移性结直肠癌患者。采用Kaplan-Meier法研究患者生存率,并采用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研究影响患者预后的风险因素。基于上述因素构建预后风险预测评分并进行预测准确性的内部评价,同时采用2016年诊断的患者进行预测评分的外部验证。结果研究共选取转移性结直肠癌患者37 092例,5年生存率为10.6%。年龄较高、黑种人、组织学分化程度较低、T分期较高、N分期、高癌胚抗原水平以及骨、脑、肝和肺转移是死亡的风险因素,而女性、已婚状态、有保险、非右半结肠和原发部位手术是死亡的保护性因素。验证性结果显示该预测评分具有较高的内部稳定性和外部适应性。结论转移性结直肠癌患者预后较差,基于预后风险因素建立的预测模型能准确预测患者生存概率,帮助医生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提高患者生存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首诊Ⅳ期乳腺癌骨转移(initially diagnosed stage Ⅳ breast cancer bone metastasis,IDBCBM)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治疗和预后的关系。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7年3月至2016年11月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收治的74例IDBCBM患者的临床资料,并行单因素分析和采用Cox回归模型进行多因素分析。  结果  患者的中位年龄为53.3岁。中位总生存时间(overall survival,OS)为34.3个月,3年和5年的生存率分别为37.8%和12.2%。首发转移模式仅为骨转移的患者预后较好,中位生存时间为41.7个月,3年和5年的总生存率分别为54.5%和20.4%。在单因素分析中,分子亚型、激素受体状态、HER-2表达情况、淋巴结状态、Ki-67指数、骨转移数目(number of bone metastasis,NBM)、初始转移模式、药物治疗模式及局部治疗与预后相关;74例IDBCBM患者的Cox回归模型多因素分析显示首发骨转移模式,NBM,药物治疗模式,Ki-67均是影响患者OS的独立预后因素(均P < 0.05)。  结论  Ki-67的高表达、单一的药物治疗模式、NBM较多、骨合并内脏转移均与患者预后较差相关,但局部的手术和放疗是否获益尚无定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