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16 毫秒
1.
目的评价64层螺旋CT血管成像联合钙化积分在冠状动脉病变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200例患者行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经肘前静脉注射对比剂,平静吸气后屏气进行钙化积分扫描,采用回顾性心电门控技术,并将图像传送到工作站进行钙化积分计算、容积再现、多平面重建、曲面重建和最大密度投影进行图像后处理重建,其中全部患者有传统X线冠状动脉造影作对照。结果患者钙化积分与年龄成正相关,r值为(0.34,P〈0.001),钙化积分与狭窄程度具有一般相关关系,但无明确证据表明为线性正相关,当钙化积分值〉400组冠状动脉狭窄阳性率明显高于积分值〈400组,两组血管间总体存在显著差异(χ2检验,P〈0.01)。结论 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与钙化积分相结合,能从多角度对患者冠状动脉血管进行较为全面的评估,获取更多的诊断信息,得出更为客观全面的诊断。  相似文献   

2.
目的 应用64层双源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dual-source CT,DSCT)检查方法评价老年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冠脉斑块性质,同时分析老年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血清学标志物的变化,为预测急性冠脉事件风险、早期识别易损斑块患者提供诊断依据.方法 选取2010年12月至2013年10月期间在昆明医科大学附属延安医院老年科和心内科住院,临床疑诊冠心病的老年患者,经行64层双源螺旋CT检查、冠脉造影检查诊断明确为冠心病共129例,根据有无2型糖尿病(T2DM)病史分为:老年冠心病组(n=69)和老年T2DM合并冠心病组(n=60).采用酶联免疫法测定C反应蛋白(CRP)、血浆粘附分子-1(VCAM1)、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白细胞介素6(IL-6)和同型半胱氨酸(Hcy).评价64-DSCT对老年冠心病患者冠脉斑块性质及血清学标志物等方面的差异.结果 老年T2DM合并冠心病与老年冠心病组比较冠脉斑块构成有差别,老年T2DM合并冠心病组软斑较老年冠心病组所占比例高(P<0.05).老年T2DM合并冠心病组IL-6、VCAM1、MMP-9、Hcy表达均高于老年冠心病组,非钙化斑块组血清学标志物CRP、IL-6、VCAM1、Hcv比钙化斑块组高,2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64-DSCT能够对冠状动脉粥样斑块进行初步定性分析,老年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冠脉斑块以软斑和混合斑为主,血清学标志物CRP、IL-6、VCAM1、Hcv可作为预测斑块稳定性的指标.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老年2型糖尿病(T2DM)骨密度(BMD)的分布特点.方法:用DXA DAS 600EX型骨密度仪对146例老年患者进行腰椎椎体侧位BMD检测.结果:T2DM组与其他疾病组患者骨质疏松(OP)的患病率分别为76.92%和31.4%,两组差异显著(p<0.001);累及骨丢失率(ABLR)比较:T2DM组和其他疾病组ABLR差异显著(p<0.001);相关关系显示:T2DM组和其他疾病组患者的体重变化与BMD呈正相关(p <0.001),T2DM组患者年龄变化与BMD呈正相关(p<0.001).结论:该组人群中老年T2DM患者的OP患病率明显高于其他疾病组患者,而且前者的T值及ABLR的下降幅度明显大于后者;老年T2DM组患者随增龄和体重增加,其BMD降低加重.  相似文献   

4.
目的 运用64层双源CT冠状动脉血管成像和外周血管超声分析老年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颈动脉、足背动脉病变性质等方面的特征.方法 选取2010年12月至2013年10月期间在昆明医科大学附属延安医院老年科和心内科住院诊断为冠心病的患者共129例,根据有无2型糖尿病(T2DM)病史分为:老年冠心病组(n=69)和老年T2DM合并冠心病组(n=60).经64层双源螺旋CT检查、颈动脉和足背动脉超声检查对比2组患者冠状动脉、颈动脉、足背动脉病变性质的差异.结果 64-DSCT显示老年T2DM合并冠心病组冠脉病变以多支病变为主,与老年冠心病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老年T2DM合并冠心病组颈动脉和足背动脉超声斑块检出率分别为81.6%和55%,均高于老年冠心病组的65.2%和39.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老年T2DM合并冠心病组易损斑块的检出率较老年冠心病组高,且老年T2DM合并冠心病组IMT、斑块积分均高于老年冠心病组,2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冠脉双支病变组和多支病变组外周血管斑块数较单支病变组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老年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冠脉病变以多支血管病变为主,颈动脉、足背动脉病变以易损斑块为主.颈动脉和足背动脉超声可以预测冠脉病变,外周血管斑块数越多,冠脉病变的支数越多.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血清内皮抑素(ES)水平与老年2型糖尿病(T2DM)患者冠状动脉钙化的相关性。方法选择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附属海口医院2016年6月至2017年6月门诊的老年冠心病患者110例,其中男62例,女48例,年龄61~72(66.81±5.16)岁。根据是否患有T2DM将患者分为两组,观察组为冠心病合并T2DM的患者(55例),对照组为冠心病无T2DM的患者(55例)。采用ELISA法测定两组患者血清ES水平,采用GEVivid9超声心动仪行经胸超声心动图检查,用螺旋CT增强扫描行冠状动脉CT血管造影(CTA)。比较两组患者实验室检查、超声心动图检查及CTA结果。采用Pearson法分析血清ES水平与Agatston评分的相关性。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Agatston评分、糖化血红蛋白(HbA1C)及ES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499.50±212.82)分比(311.94±120.53)分、(8.41±0.80)%比(4.73±0.45)%、(85.63±18.27)ng/ml比(47.67±14.27)ng/ml,均P<0.01]。观察组不同冠状动脉病变支数患者血清ES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冠状动脉病变支数越多,血清ES水平越高。两组不同Agatston积分患者血清ES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且Agatston评分越高,ES水平越高。血清ES水平与Agatston积分呈正相关(r=0.979,P<0.01)。结论血清ES水平与老年T2DM患者冠状动脉钙化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老年糖尿病患者64层CT冠脉钙化积分对冠脉事件的相关性分析.方法 对282例老年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DM)患者行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扫描,专用测量软件行钙化评分,观察钙化积分预测冠脉事件的价值.结果 282例DM老年患者共分析冠状动脉448支,272支有不同程度钙化(69%),其中174例为多支钙化,98例为单支钙化;16例为点状钙化;另外156例患者钙化积分平均为467.29分,钙化积分与冠脉事件有明显相关性;弥漫性钙化者不稳定心绞痛明显高于近端钙化(p<0.05);弥漫性钙化者PCI术后无复流现象亦明显多于近端钙化者,冠脉钙化阳性合并吸烟、高低密度脂蛋白血症患者冠心病发病率亦明显增高.结论 64层CT诊断弥漫性冠状动脉钙化对预测DM老年患者冠脉事件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7.
邱文 《中国热带医学》2005,5(9):1989-1990,2008
目的探讨单层螺旋CT扫描在冠脉钙化检出的价值。方法2001年5月-2002年6月,对60例临床诊断为冠心病患者及30例成年无症状患者行冠脉扫描,图象行薄层重叠无间隔重建。结果60例冠心病患者中有54例检出钙化,24例为单支钙化,26例为双支钙化,4例为三支钙化,按钙化灶CT值高低分为轻度钙化(CT值90—199HU)、中度钙化(CT值200—299HU)和重度钙化(CT值〉-300HU),其中轻度钙化34例,62.9%,中度钙化14例,25.9%,重度钙化6例,11.1%。30例成年无症状患者均未检出冠脉钙化灶,二组具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单层螺旋CT是无创伤性检查方法,对冠脉钙化检查简单易行,费用低廉,可作为冠心病的普查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锰超氧化物歧化酶(MnSOD)基因rs4880位点多态性与2型糖尿病(T2DM)发生及认知功能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08年3月—2010年3月唐山工人医院住院治疗的T2DM患者450例为病例组,同期于北京某社区招募无T2DM者512例为对照组。检测受试者空腹血糖(FPG)及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临床表型。采用重复性成套神经心理状态测验量表(RBANS)评价受试者认知功能。采用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技术检测MnSOD基因rs4880位点多态性。结果 MnSOD基因rs4880位点基因型为TT、CT和CC。两组rs4880位点基因型及等位基因频率分布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女性受试者rs4880位点基因型分布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CT基因型受试者发生T2DM的风险是TT基因型的2.188倍〔95%CI(1.413,3.388)〕。两组女性受试者rs4880位点等位基因频率分布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C等位基因发生T2DM的风险是T等位基因的1.926倍〔95%CI(1.310,2.830)〕。两组男性受试者rs4880位点基因型及等位基因频率分布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病例组rs4880位点多态性与TC、LDL-C及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相关(P<0.05),而未发现与FPG、TG、HDL-C相关(P>0.05)。病例组rs4880位点多态性与RBANS延迟记忆相关(P<0.05),而未发现与即刻记忆、视觉广度、言语功能、注意及总分相关(P>0.05)。结论 MnSOD基因rs4880位点CT、C是女性T2DM发病的危险基因型和等位基因,T2DM患者RBANS延迟记忆评分与MnSOD基因rs4880位点多态性有关。  相似文献   

9.
刘涛  柳梅  芦涤 《西部医学》2018,30(3):365-368
目的 探讨冠状动脉钙化病变特点及其与高血压动态脉压指数(PPI)及踝臂指数(ABI)的相关性。方法 将收治的疑似冠状动脉钙化患者220例,依照是否存在高血压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采用东芝Aquilion one 320排容积CT对患者行冠状动脉CTA检查,依照冠状动脉CT扫描检查结果及AHA分类标准对患者检查结果进行评估。结果 冠状动脉钙化病变除可见轻度或中度狭窄合并部分/点状钙化,重度狭窄合并血管钙化外,也可见轻度、中度、重度狭窄合并弥漫性/多发血管钙化;高血压组患者ABI评分结果与冠状动脉钙化评分(CACS)评分呈显著负相关关系(P<0.05),ABI评分与CACS无相关性(P>0.05);观察组患者PPI评分与CACS评分正性相关(P<0.05),但对照组患者PPI评分与CACS评分无显著相关关系(P>0.05)。结论 冠状动脉钙化常合并血管狭窄,且其冠状动脉钙化程度与高血压患者PPI、ABI呈正性相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基于腰椎CT检查所得图像中腰椎松质骨定量CT值在绝经后女性骨质疏松性骨折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1年1月—2023年1月在本院行腰椎CT检查与双能骨密度仪(DXA)检查的绝经后女性患者47例的临床资料,其中20例为60岁以上伴有腰椎骨质疏松性骨折的女性,设为骨折组,27例为年龄、BMI相匹配的无骨折女性患者设为对照组。通过ROI曲线获得腰1椎体松质骨的CT值,双能X线骨密度仪获得腰1椎体的骨密度T值(T-score),比较两组腰1椎体松质骨CT值与T-score值的差异并分析其相关性,采用受试者工作曲线(ROC曲线)分析腰椎松质骨CT值及骨密度仪T值对绝经后女性骨质疏松性骨折的诊断价值。结果 骨折组腰1松质骨CT值及BMD-T值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两组患者腰1椎体松质骨与BMD-T值呈正相关(r=0.874、0.463,P<0.05)。腰1椎体松质骨CT值及BMD-T值骨质疏松性骨折的诊断价值ROC曲线分析获得腰1椎体松质骨CT值诊断骨质疏松性骨折的AUC为0.967(95%置信区间:0.816~1.118,P=0....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尿毒症患者血管钙化与血压变异性的相关性。方法收集患者的一般资料,利用24 h动态血压仪检测脉压、血压变异系数及昼夜节律变化,利用双源螺旋CT 对心脏平扫,计算冠状动脉(冠脉)钙化评分,分析冠脉钙化评分与血压变异的相关性。结果72例尿毒症患者,冠脉钙化阳性组与阴性组相比,24 h脉压、日间脉压、夜间脉压、独立于夜间收缩压的变异系数及独立于夜间舒张压的变异系数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按冠脉钙化评分分组,中度钙化组与阴性组比较,24 h脉压、日间脉压及夜间脉压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性(P <0.05)。相关性分析显示,冠脉钙化评分与24 h收缩压变异系数(r =0.468,P=0.028)、夜间收缩压变异系数( r=0.641, P=0.001)、独立于24 h 收缩压的变异系数( r=0.540,P =0.009)及独立于夜间收缩压的变异系数(r =0.756, P=0.000)均正相关。结论尿毒症患者冠脉钙化阳性组的脉压及夜间血压变异系数高于阴性组;尿毒症患者冠脉钙化评分与收缩压变异系数正相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16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临床诊断或拟诊冠心病的126例患者分别行钙化积分平扫及冠状动脉增强扫描,利用平扫图像行钙化积分分析,增强扫描图像行最大密度投影(MIP)、多平面重建(MPR)和容积再现(VRT)等图像后处理技术,分析冠状动脉显示情况,判断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结果:钙化积分分析显示126例中,无钙化46例,轻微钙化14例,轻度钙化23例,中度钙化30例,重度钙化13例。126例共显示冠状动脉节段数1327个,CT图像能够满足评价的节段数1193个(89.9%)。其中16例与导管法冠状动脉造影比较,CT示血管狭窄30处,导管法冠状动脉造影示血管狭窄29处,两者一致25处。结论:16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在诊断冠状动脉狭窄及评价冠状动脉钙化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可作为筛选检查冠心病的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CT冠脉钙化积分与冠心病危险因素的相关性。方法选取本院100例冠心病患者,分析冠脉钙化积分与其年龄、血糖、胆固醇、甘油三酯及血钙的相关性。结果多层螺旋CT冠脉钙化积分与受检者的血糖、胆固醇及甘油三酯具有显著的正相关,随着血糖、胆固醇及甘油三酯的升高,冠脉钙化积分显著升高。结论多层螺旋CT冠脉钙化积分与冠心病危险因素密切相关,对于冠心病的诊断及风险预测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4.
背景 下肢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LEAD)作为2型糖尿病(T2DM)常见并发症之一,可导致肢体坏疽、截肢风险增加,且与心脑血管病变存在相关性,严重影响T2DM患者的生存质量。单核细胞/高密度脂蛋白比值(MHR)是新近发现的一个炎性标志物,研究发现其与血管疾病密切相关。目的 探讨MHR与T2DM患者LEAD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18年9月-2019年9月于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四医院内分泌科就诊的T2DM患者400例,按照下肢动脉粥样硬化(AS)严重程度将患者分为四组:T2DM+AS1(单纯T2DM患者)组109例,T2DM+AS2(T2DM并下肢动脉内膜增厚)组97例,T2DM+AS3(T2DM并下肢动脉斑块形成)组109例,T2DM+AS4(T2DM并下肢动脉狭窄)组85例。收集四组患者临床资料、实验室检查结果,并计算MHR。结果 四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吸烟史、高血压病史、胰岛素使用史、体质指数(BMI)、MHR、单核细胞计数(M)、糖化血红蛋白(HbA1c)、空腹血糖(FPG)、高密度脂蛋白(HDL)、肌酐(Cr)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Spearman秩相关分析结果显示,T2DM患者MHR与BMI(rs=0.176,P<0.001)、中性粒细胞计数(N)(rs=0.426,P<0.001)、M(rs=0.739,P<0.001)、淋巴细胞计数(L)(rs=0.261,P<0.001)、三酰甘油(TG)(rs=0.215,P<0.001)、尿酸(UA)(rs=0.203,P<0.001)、Cr(rs=0.127,P=0.011)呈正相关,与总胆固醇(TC)(rs=-0.200,P<0.001)、HDL(rs=-0.630,P<0.001)、低密度脂蛋白(LDL)(rs=-0.102,P=0.042)呈负相关。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高龄〔OR=1.853,95%CI(1.398,2.456)〕、长病程〔OR=1.323,95%CI(1.002,1.746)〕、吸烟史〔OR=2.854,95%CI(1.440,5.658)〕、高血压病史〔OR=2.116,95%CI(1.281,3.661)〕、MHR升高〔OR=1.777,95%CI(1.190,2.653)〕是T2DM患者发生下肢AS的危险因素(P<0.05),BMI升高〔OR=0.590,95%CI(0.422,0.824)〕是T2DM患者发生下肢AS的保护因素(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高龄是T2DM患者发生2~4级下肢AS 的危险因素,吸烟史、高血压病史、MHR是T2DM患者发生3~4级下肢AS 的危险因素,长病程是T2DM患者发生4级下肢AS 的危险因素,BMI升高是T2DM患者发生2、4级下肢AS 的保护因素(P<0.05)。结论 MHR与T2DM患者LEAD及其严重程度密切相关。T2DM患者下肢AS的严重程度随MHR的增高逐渐增加,并主要体现在3~4级下肢AS 患者中。  相似文献   

15.
桑雅荣   《中国医学工程》2014,(10):12-13
目的探讨128层MSCT低剂量"一站式成像"在急性胸痛病因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120例急性胸痛患者行128层MSCT"一站式成像"检查,所选患者采用简单随机法分为A、B两组,分别行前瞻性心电门控轴扫描(A组,62例)及回顾性心电门控螺旋扫描(B组,58例)。采用t检验和χ2检验分别比较两组的辐射剂量及图像质量。结果A组平均有效剂量为(7.92±2.19)mSv,B组平均有效剂量为(24.01±7.62)mSv,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4.089,P〈0.001);两组冠脉图像质量无明显差异(χ2=3.521,P=0.318);两组肺动脉及主动脉增强后CT值均大于200HU,两组肺动脉及主动脉增强后CT值无明显差异(t=0.733,P=0.467;t=1.636,P=0.107)。结论 128层MSCT低剂量"一站式成像"对于低心率的患者,采用前瞻性心电门控扫描能够在保证图像质量的同时,又明显降低了辐射剂量。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血清内皮抑素(ES)与冠心病(CHD)合并2型糖尿病(T2DM)病人冠状动脉钙化程度的关系。方法纳入115例CHD病人,其中合并T2DM者60例(观察组),无T2DM者55例(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测定2组病人血清ES水平,通过CT获得冠状动脉钙化积分(CACS)。结果观察组血清ES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 < 0.01)。观察组0支、单支、双支及三支病变病人的血清ES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1),而对照组0支、单支、双支及三支病变病人血清ES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病人CACS明显高于对照组(P < 0.01)。根据CACS等级分布,观察组病人各级血清ES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 < 0.05~P < 0.01)。ROC曲线分析显示,ES预测CACS>100分的最佳截断值为69.18 ng/mL,预测灵敏度为62.9%,特异度为75.6%,AUC为0.700,95%CI为0.604~0.796(P < 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血清ES水平为观察组病人冠状动脉明显钙化(P < 0.01)及冠状动脉阻塞(P < 0.01)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血清ES水平与CHD合并T2DM病人的冠状动脉病变血管支数和钙化程度密切相关,可能作为冠脉动脉粥样硬化进展的监测指标。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病变与糖尿病、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之间的关系。方法:对2004年4月至2006年4月四川省泸州医学院附属医院就诊的200例临床怀疑冠心病的患者进行冠状动脉造影,将其中冠状动脉狭窄大于50%诊断为冠心病的164例患者,按照中国糖尿病诊断标准分为糖尿病组(n=68)和血糖正常组(n=96)。对两组同时进行hsCRP水平的测定。两组的冠状动脉造影和hsCRP结果进行组内及组间统计学分析。结果:不同hsCRP水平下冠状动脉病变支数的比较表明,随着hsCRP水平的升高,糖尿病组的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加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特别是在hsCRP〉3.0μg/ml时,这种差异尤其明显。结论:hsCRP可以作为预测糖尿病合并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的预测指标。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64层螺旋CT(MSCT)冠状动脉造影的临床应用。方法:对256例患者行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利用其先进的后处理功能对冠状动脉进行重建,以显示冠状动脉各主支及其分支,并对冠状动脉病变进行诊断。其中66例患者同时行选择性血管造影检查。结果:256例行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造影的患者有249例成功地显示冠状动脉各主支(左冠脉主支、左冠脉回旋支、左冠脉前降支及右冠状动脉主支)及其分支(包括右冠脉的后降支、左室后支、圆锥支、窦房结动脉及左冠脉的对角支、钝缘支等),另外7例由于扫描过程出现心率过快(>90次)或出现严重心律不齐,重建图像质量欠佳或出现锯齿状伪影,部分冠状动脉显影欠佳。138例64-MSCT诊断201支冠状动脉有斑块形成并管腔不同程度的狭窄。其中66例患者的64-MSCT诊断冠脉狭窄的患者行选择性血管造影检查,诊断 62例的78支冠状动脉伴有不同程度的狭窄,64层螺旋CT的诊断准确率为93.94%。结论:64层螺旋CT对冠脉疾病的诊断准确率接近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是一种准确可靠的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9.
蒋建玲  王伟  侯春风  王华 《当代医学》2009,15(31):76-77
目的探讨64层螺旋CT(MSCT)冠状动脉造影在急诊2型糖尿病伴胸痛患者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50例急诊2型糖尿病伴冠心病患者行64层MSCT冠脉造影检查,利用其先进的后处理功能对冠脉进行重组,以显示冠脉各主支及分支,并对冠脉病变进行诊断。结果50例行64层MSCT冠脉造影均成功,显示冠脉各主支(左冠脉主支、左冠脉回旋支、左冠脉前降支及右冠脉主支)及其分支(包括右冠脉的后降支、左室后支、圆锥支、窦房结动脉及左冠脉的对角支、钝缘支等),98例患者的208支冠脉有不同程度的硬斑块和软斑块,其中88例的128支冠脉伴有不同程度的狭窄,88例病员同时行选择性血管造影的患者显示125支冠脉有不同程度的狭窄。结论64层MSCT是一种安全可靠的检查方法,在急诊2型糖尿病伴胸痛患者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