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18F-FDG PET/CT可明显提高恶性肿瘤诊断的准确性,指导恶性肿瘤的分期与再分期,对患者治疗方案的选择产生了重要影响。其在全身许多肿瘤中的应用价值已获得认可,但还存在一些不足。随着正电子标记药物的不断研发,放射性核素标记的胆碱逐渐应用于临床。胆碱是细胞膜的重要组成成分,恶性肿瘤的胆碱代谢增高。近年来的研究表明,胆碱PET/CT在胶质瘤、头颈部肿瘤、肺癌、肝细胞肝癌、前列腺癌、膀胱肿瘤等的诊断、分期及复发检测等方面具有很好的应用价值,特别是对颅内病变的观察、高分化肝细胞肝癌的诊断、生物靶区勾画、复发病灶的定位等,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18F-FDG PET/CT的不足。笔者回顾了放射性核素标记的胆碱(11C-胆碱和18F-胆碱)在肿瘤显像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脑脊液生物标志物与 11C-匹兹堡化合物B (PIB)PET/CT显像在阿尔茨海默病(AD)中的诊断准确率及相关性,确定脑脊液生物标志物诊断AD的最佳临界值。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20年3月在北部战区总医院行 11C-PIB PET/CT显像和腰椎穿刺的66名...  相似文献   

3.
卵巢癌是妇科恶性肿瘤中病死率最高的肿瘤。18F-FDG PET/CT在卵巢癌的诊断、分期、疗效及预后的评估上优于常规影像技术,可以指导临床采取有针对性的治疗方案,以获得更好的治疗效果。PET/MRI是最近几年继PET/CT后投入临床应用的另外一种多模态影像技术,因其多序列成像、软组织分辨率较高和辐射剂量较低,对卵巢癌的诊治具有独特的优势。笔者对18F-FDG PET/CT和18F-FDG PET/MRI在卵巢癌中的临床应用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4.
PET/CT作为一种集功能代谢及解剖形态信息于一身的影像学诊断方法,在疾病良恶性诊断、肿瘤分期与再分期和疗效与预后评价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目前,甲状腺偶发瘤的发现愈来愈多,引起了临床医师的密切关注。笔者分别就PET/CT检查中发现的局灶性及弥漫性甲状腺偶发瘤的发生率、恶性率、良恶性病变的影像学特征及研究新进展等方面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5.
18F-氟脱氧葡萄糖PET/CT在胰腺癌的放疗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PET/CT较常规影像学检查能提高胰腺癌放疗前的诊断及分期准确性。在放疗过程中,以PET/CT检查为基础的靶区勾画能够准确地覆盖肿瘤组织及保护周围正常组织,同时可以按照其所提示的肿瘤代谢活性调整放疗计划。PET/CT还能够进行放疗的疗效评估及预后评判。相信随着研究的进展,18F-氟脱氧葡萄糖PET/CT将在胰腺癌放疗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18F-FDG PET/CT显像在肾上腺转移瘤中的诊断价值及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2月至2016年10月行PET/CT检查的95例无症状的肾上腺病变患者,分为肾上腺转移瘤组(40例)和肾上腺良性病变组(55例),分别测量肾上腺病灶大小、CT值、最大标准化摄取值(SUVmax)、肾上腺病灶SUVmax/肝脏本底SUVmax比值(SUVmax比值),分别进行单因素检验、独立样本t检验、Mann-Whitney U秩和检验统计分析。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肾上腺转移瘤的危险预测因素,并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确定肾上腺转移瘤与良性病变鉴别诊断的最佳临界点。结果110个肾上腺病灶中良性病变60个,转移瘤50个,大小为0.65~5.70 cm,平均(1.65±0.82)cm。CT值-20.4~46.8 HU,平均(24.2±14.9)HU。SUVmax为1.1~31.9,平均4.5±4.6。SUVmax比值为0.44~14.5,平均1.99±2.15。单因素分析得出两者在病灶大小、CT值、SUVmax、SUVmax比值之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Z=-4.908、-6.030、-7.966、-8.252,均P < 0.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SUVmax比值是影响肾上腺转移瘤发生的独立因素,ROC曲线分析得出SUVmax比值=1.24为鉴别诊断肾上腺转移瘤与良性病变的最佳临界点,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90.0%和93.3%。结论18F-FDG PET/CT显像对肾上腺转移瘤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SUVmax比值是肾上腺转移瘤的独立危险预测因素,鉴别诊断肾上腺良性病变与转移瘤的SUVmax比值最佳临界点为1.24。  相似文献   

7.
放疗和化疗是治疗食管癌的重要手段,治疗后疗效评价对于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具有重要意义。既往用于评价疗效的影像学技术仅基于形态学的变化,不能早期准确地反应肿瘤大小的变化,存在一定的局限性,而分子影像学技术PET/CT能够使用不同类型的显像剂,分别从代谢、增殖、乏氧、凋亡等方面早期评价治疗后反应,提高了诊断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具有较好的发展前景。笔者就多种PET/CT显像剂在食管癌非手术治疗疗效评价中的应用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8.
胃癌是最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18F-FDG PET/CT作为一项集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与计算机断层扫描于一体的成像模式,被广泛地应用于胃癌的诊断、分期、复发、疗效的评估及生存预后。笔者就18F-FDG PET/CT在胃癌的分期、复发及预后中的价值进行综述,以了解18F-FDG PET/CT在胃癌临床应用中的新进展。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阿尔茨海默病(AD)患者脑区葡萄糖代谢变化特征及意义.方法 依据临床诊断标准纳入AD患者17例(AD组),同时选择基本特征匹配的15例健康志愿者做对照(HC组),2组患者均行18 F-FDG PET脑显像,计算机处理获得三维重建图像.采用视觉分析、感兴趣区(ROI)技术与脑功能分析软件对2组PET图像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①AD患者葡萄糖代谢减低主要累及顶叶、颞叶、额叶皮质、后扣带回和海马,不累及枕叶、基底核、丘脑和小脑,不影响躯体感觉和运动功能.②与轻度AD比较,中重度AD顶叶、颞叶、额叶、后扣带回和海马区葡萄糖代谢减低程度更为显著,范围也有所扩大,部分患者可累及视觉与语言中枢.③系统自带脑代谢分析软件较视觉评价和ROI分析技术更加客观,精细度更高,能够精确反映脑区葡萄糖代谢变化,适合推广应用.结论 AD患者大脑皮层葡萄糖代谢减低区分布具有一定特点和规律,18 F-FDG PET显像对于AD的诊断、鉴别诊断与疗效评价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10.
黑色素瘤易转移、复发率高,已经成为严重危及人民健康的恶性肿瘤之一,早期诊断和准确分期对预后及远期生存十分关键。18F-FDG PET/CT作为一项集PET与CT于一体的成像模式,被广泛地应用于包括黑色素瘤等在内的恶性肿瘤的诊断、分期及疗效的评估。随着一体化PET/MR成像系统研发的成功,多模态成像技术向前迈进了一大步,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数据同步采集。笔者就18F-FDG PET/CT及PET/MR在黑色素瘤分期、复发和疗效评价中的研究现状进行综述,介绍了多模态成像技术在黑色素瘤中的新进展。  相似文献   

11.
阿尔茨海默病(AD)作为神经变性病, 起病隐袭, 早期诊断困难。β淀粉样蛋白(Aβ)沉积形成的老年斑是其特征性病理改变, 并且发生在疾病的早期阶段。N-[11C]甲基-2-4′-甲基氨基苯基-6-羟基苯并噻唑(11C-PIB)作为Aβ特异性的分子探针, 能够无创、实时、定量地监测脑内纤维状Aβ的变化。因此, 明确PIB在不同时期AD中的分布特点, 对AD的早期诊断、抗Aβ治疗的人群筛选以及疗效监测方面都具有重要意义。该文就近年来11C-PIB PET在不同时期AD中的应用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帕金森病(PD)患者11C-2β-甲氧甲酰-3β-(4-氟苯基)托烷(CFT)脑多巴胺转运体(DAT)PET/CT显像的特点,分析其对PD的临床诊断价值。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8月至2021年2月于贵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行11C-CFT PET/CT脑显像且经临床确诊的41例原发性PD患者的临床资料和影像学资料,其中男性21例、女性20例,年龄34~81岁(57.6±12.2)岁。根据Hoehn-Yahr(H-Y)分级将PD患者分为早期PD组(19例)和晚期PD组(22例)。同时纳入与PD组患者年龄匹配的8名健康受检者作为正常对照组,其中男性4名、女性4名,年龄42~72(61.0±9.8)岁。通过勾画感兴趣区(ROI)得到双侧尾状核、壳核及小脑3个层面的11C-CFT摄取值,按相应公式计算双侧尾状核、壳核、新纹状体的11C-CFT摄取值和不对称指数、壳核与尾状核摄取值的比值。计量资料的比较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的比较采用卡方检验;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评价PD患者新纹状体及各亚区DAT分布与各临床指标之间的相关性。 结果 在11C-CFT PET/CT脑显像中,PD组双侧尾状核放射性分布呈稍降低但尚均匀,双侧壳核放射性分布呈不同程度的降低或稀疏缺损。其中,早期PD组患者双侧壳核放射性分布呈不对称性降低或缺损;晚期PD组患者双侧壳核放射性分布呈较对称性稀疏缺损。与正常对照组比较,PD组新纹状体11C-CFT摄取值减低,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2.29±2.75 对 7.69±2.42,t=4.818,P<0.01);PD组不对称指数增高,且在壳核中表现最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6±0.08 对 0.14±0.09,t=2.184,P<0.05);PD组壳核与尾状核摄取值的比值降低,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13±0.13 对 0.74±0.21,t=4.929,P<0.01)。与早期PD组比较,晚期PD组在新纹状体的摄取值降低最明显,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8.50±1.77 对 6.99±2.71,t=2.070,P<0.05),晚期PD组在尾状核、壳核不对称指数之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0.06±0.06 对 0.11±0.08、0.18±0.10 对 0.11±0.07,t=2.251、2.858,均P<0.05)。PD患者新纹状体11C-CFT摄取值与年龄、起病年龄、H-Y分级均呈负相关(r=?0.444、?0.514、?0.426,均P<0.01),与壳核11C-CFT摄取不对称指数呈正相关(r=0.331,P<0.05)。PD患者尾状核11C-CFT摄取值与年龄、起病年龄、H-Y分级均呈负相关(r=?0.537、?0.581、?0.380,均P<0.05),与壳核不对称指数呈正相关(r=0.410,P<0.01);PD患者壳核11C-CFT摄取值与起病年龄、H-Y分级均呈负相关(r=?0.353、?0.453,均P<0.05),与病程、壳核与尾状核摄取值的比值均呈正相关(r=0.322、0.396,均P<0.05)。 结论 PD患者DAT在11C-CFT PET/CT脑显像上主要表现为双侧尾状核及壳核的放射性分布降低,11C-CFT PET/CT脑DAT显像有助于PD的诊断及其严重程度的评估。  相似文献   

13.
目的评价测定纹状体突触前多巴胺代谢水平对路易小体性痴呆(DLB)诊断、鉴别诊断的价值.方法研究对象分为3组7例DLB患者,10例老年性痴呆(AD)患者及9例年龄相匹配的正常对照者.用18F-fluorodopa(DOPA)PET显像测定受检者纹状体突触前多巴胺的摄取(即脑内18F-DOPA放射性水平, 以流入速率常数Ki表示),然后对3组Ki值进行比较.结果①DLB组Ki值(壳核0.006 4±0.001 7,尾状核0.005 1±0.001 9)明显低于AD组(分别为0.011 9±0.002 1及0.009 2±0.001 4)及对照组(分别为0.013 1±0.002 8及0.012 2±0.003 5),差异均有显著性(P均<0.01);而AD组与对照组间的Ki值差异无显著性(P>0.05).②DLB的尾状核Ki值(正常值的42%)降低较壳核(正常值的49%)更为明显.③以Ki=0.006 2作为临界点(正常尾状核-2s),DLB与AD鉴别的灵敏度和特异性分别为86%和100%.结论用18F-DOPA PET显像检测多巴胺代谢功能有助于DLB的早期诊断和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11C-胆碱和18F-FDG PET/CT在脑胶质瘤显像中的意义,以提高PET/CT对脑胶质瘤病变的诊断价值。 方法 分别对21例颅脑占位疑似脑胶质瘤患者行11C-胆碱及18F-FDG PET/CT颅脑显像,分析11C-胆碱和18F-FDG最大标准化摄取值(SUVmax)与患者年龄、病理类型之间的关系。 结果 21例患者的18F-FDG和11C-胆碱SUVmax与患者年龄无显著相关性,18F-FDG SUVmax与病变的良、恶性也无显著相关性,而11C-胆碱SUVmax与病变良、恶性存在一定相关性。 结论 11C-胆碱PET/CT在诊断和鉴别颅内胶质瘤病变中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相似文献   

15.
目的自动化制备D2受体显像剂11 C-雷氯必利(11 C-raclopride),并应用于正常新生猪脑D2受体PET/CT显像。方法气相循环法合成11 C-碘甲烷(CH3I)为中间体制备11 C-raclopride,应用于正常新生猪脑PET/CT动态显像,绘制双侧基底节时间—活性动态曲线。结果制备11 C-raclopride最终产物14.6±3.6(8.8~15.0)mci,比活度68.8±20.9(39.0~86.8)GBq/μmol,放化纯度>99%。PET/CT显像示:3~5min基底节区放射性达高峰,双基底节显示清晰,放射性分布明显高于脑内其它部位;随后,基底节区放射性缓慢降低,30min达稳定水平。结论自动化制备11 C-raclopride的方法简便,过程容易控制,可应用于新生猪D2受体PET/CT显像,为缺氧缺血脑损伤D2受体功能状态的研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 18F-氟脱氧葡萄糖(FDG) PET/CT双时相显像及 18F-FDG联合 11C-胆碱(CHO) PET/CT多模态显像对原发性肝细胞肝癌(HCC)的诊断价值。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3月至2018年12月于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就诊的临床疑似原发肝占位...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甲状腺良性病变的18氟-脱氧葡萄糖(18 F-fluorodexyoxyglucose,18F-FDG)PET/CT表现,以提高对该病变PET/CT影像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明确诊断的24例甲状腺良性病变的18 F-FDG PET/CT影像学资料,包括结节性甲状腺肿13例、甲状腺腺瘤10例、甲状腺局限性增生2例、桥本氏甲状腺炎4例、慢性甲状腺炎1例、亚急性甲状腺炎1例,其中10例患者甲状腺存在两个或多个病变。结果结节性甲状腺肿的异常PET/CT征象包括①甲状腺低密度结节或密度弥漫性减低;②甲状腺肿大;③钙化;④甲状腺局灶性或弥漫性FDG代谢增高。13例结节性甲状腺肿4例未见PET/CT异常征象,仅2例FDG代谢增高(局灶性、弥漫性)。甲状腺腺瘤的PET/CT异常征象包括①甲状腺低密度或略低密度结节;②囊变;③钙化;④甲状腺局灶性FDG代谢增高。10例甲状腺腺瘤仅2例局灶性FDG代谢增高。甲状腺局限性增生的PET/CT异常征象包括①甲状腺低密度结节;②甲状腺局灶性FDG代谢增高。2例甲状腺局限性增生1例局灶性FDG代谢增高。桥本氏甲状腺炎的PET/CT异常征象包括①甲状腺密度弥漫性减低;②甲状腺肿大;③甲状腺弥漫性FDG代谢增高。4例桥本氏甲状腺炎2例弥漫性FDG代谢增高。亚急性甲状腺炎和慢性甲状腺炎的PET/CT异常征象包括①甲状腺片状低密度灶;②甲状腺局灶性或弥漫性FDG代谢增高。结论甲状腺良性病变可出现FDG摄取增高,但在结节性甲状腺肿、甲状腺腺瘤、甲状腺局限性增生出现比例低,而在桥本氏甲状腺炎等炎性病变比例相对较高;甲状腺弥漫性FDG摄取多提示良性病变,而局灶性FDG摄取需作进一步的鉴别。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11 C-胆碱PET/CT显像在肺癌中的应用价值及胆碱代谢机理。方法目测法和半定量法分析38例可疑肺癌患者PET/CT显像结果;RT-PCR和Western blot方法进行分子生物学检测。结果手术病理证实29例为肺癌,3例为良性病变。6例因发生远处转移未行手术。肺癌原发病灶、纵隔及肺门淋巴结转移及远处转移灶均显示放射性摄取明显增高。目测法及半定量分析法均显示良、恶性病变无显著性差异。鳞癌、腺癌、不典型类癌的11 C-胆碱摄取值相比也不具有显著性差异。12例肺癌组织细胞中,9例Chok mRNA及蛋白质的表达比正常肺组织升高,5例ChATmRNA及蛋白质表达升高,其中5例Chok及ChAT表达均升高。结论 11 C-胆碱PET/CT显像能够发现肺癌原发病灶、纵隔及肺门淋巴结转移及远处转移灶,有助于准确临床分期;但不能有效鉴别肺部病灶的良恶性。肺癌组织细胞中不仅有磷酸化途径的增强,而且存在乙酰化途径。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肺神经内分泌肿瘤(PNETs)的CT与 18F-氟脱氧葡萄糖(FDG)PET/CT显像特征,比较单纯PET/CT与基于PET/CT联合增强CT及高分辨率CT多模态显像的诊断准确率。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9年5月于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经组织病理学检查确诊的44例PNET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