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应用艾塞那肽治疗口服药物血糖控制不佳的2型糖尿病患者,评价其降糖疗效、对体重及全身各部位体质成分的影响。方法:选取2011年2月-2012年6月本收治的15例口服药物血糖控制不佳的2型糖尿病患者,在原有口服降糖药基础上,联用艾塞那肽皮下注射3个月,用药前后分别通过人体成分分析仪测定体重、体重指数、体脂百分数、腰臀脂肪比率及内脏脂肪区域,通过双能x线骨密度仪测定上肢、下肢、躯干及全身脂肪量及脂肪百分比、肌肉及骨矿物盐含量,并进行统计。结果:经过3个月的治疗,患者HbAlc有所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472,P〈0.01);腰围、臀围及腰臀比有所下降,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体重、体重指数、体脂百分比及内脏脂肪区域均明显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号量意义(t体重=4.424,P〈0.01;0体重指数=4.337,P〈0.01;t体脂百分比=4.426,P〈0.01;t内脏脂肪区域=4.025,P〈0.01);腰臀脂肪比率有所下降,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下肢、躯干、全身脂肪量较治疗前均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下肢脂肪量=4.008,P〈0.01;t躯干脂肪量=2.914,P〈0.05;t全身脂肪量=3.474,P〈0.01);下肢、躯干、全身脂肪百分比较治疗前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下肢脂妨百分比=2.405,P〈0.05;t躯干脂肪百分比=2.756,P〈0.05;t全身脂肪百分比=2.281,P〈0.05);上肢脂肪量及脂肪百分比有所下降,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后上肢、下肢、躯干、全身肌肉及骨矿物盐含量无明显改变;治疗后体重下降幅度与躯干和全身脂肪量下降幅度高度相关(r=0.860、0.819,P〈0.01);治疗后全身脂肪量下降幅度与下肢和躯干脂肪量下降幅度高度相关(r=0.834、0.955,P〈0.01)。结论:口服药控制不佳的2型糖尿病加用艾塞那肽治疗,在有效地控制血糖的同时,可减轻体重,减重以脂肪量减少为主,主要减少下肢、躯干脂肪,对肌肉和骨矿物盐含量无影响。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低体重和肥胖儿童身体成分特点及其脂肪肌肉含量与骨密度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2015年6月至2016年6月于眉山市妇幼保健院儿保门诊体检的5~7岁儿童为研究对象,按体质量指数(BMI)分为低体重组、肥胖组和对照组,测量身体成分各项指标,包括体脂比、全身脂肪含量、肌肉含量及局部和全身骨密度,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同性别儿童低体重组的体脂比、全身脂肪含量、肌肉含量及局部和全身骨密度均分别明显低于对照组,二者之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t=3.076~3.326,均P<0.05);同性别儿童对照组的体脂比、全身脂肪含量、肌肉含量及局部和全身骨密度均分别明显低于肥胖组,二者之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t=2.998~3.427,均P<0.05).经Logistic回归分析:低体重组儿童的肌肉含量与不同部位骨密度均呈正相关性(r=0.779~0.889,均P<0.05);肥胖组男性儿童的肌肉含量与下肢骨密度、体脂比和全身脂肪含量与躯干骨密度均呈正相关性(r=0.779~0.882,均P<0.05),肥胖组女性儿童肌肉含量与上肢骨密度,以及体脂比、全身脂肪含量和肌肉含量与下肢骨密度均呈正相关性(r=0.781~0.901,均P<0.05);对照组儿童的肌肉含量与不同部位骨密度均呈正相关性(r=0.779~0.912,均P<0.05),对照组女性儿童的体脂比、全身脂肪含量和肌肉含量均与下肢骨密度和全身骨密度均呈正相关性(r=0.805~0.912,均P<0.05).结论 与正常儿童相比,低体重和肥胖儿童身体成分构成,各指标与骨密度的相关关系明显不同于正常儿童.在对儿保门诊儿童管理中,体重、体脂比、全身脂肪含量、肌肉含量的变化均是需要关注的重要指标,从而促进其骨骼健康发育.  相似文献   

3.
目的通过对大学生静息代谢率与体格发育的相关性研究,获得在校大学生静息代谢率的多重线性回归方程,为大学生膳食能量摄入与能量失衡相关疾病的预防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整群随机抽样方法,抽取广东省大学生1 450人,年龄18~26岁。对受试者分别进行静息代谢率(RMR)和体格指标的测定。以年龄、身高、体重、腰围、臀围、上臂围等为自变量,通过多重线性回归拟合出在校大学生的静息代谢率的回归方程。采用配对t检验验证所建立的回归方程。结果男大学生中,体重(r=0.830)、腰围(r=0.806)与静息代谢率相关性最大。建立的回归方程为RMR=4.244BW+7.451WC+6.401H+4.010HC+0.757UC+3.944A-881.245(P0.001,R2=0.838)。女大学生中,体重(r=0.926)、臀围(r=0.827)和静息代谢率相关最大。建立的回归方程为RMR=8.516BW+3.678H+5.551UC+2.984HC+1.030WC-341.119(P0.001,R2=0.896)。结论本次研究发现大学生静息代谢率与体格营养指标息息相关;在校大学生静息代谢率的多重线性回归方程的建立,可以更好地指导大学生维持能量平衡平衡膳食,降低能量失衡相关疾病的风险。  相似文献   

4.
探究12岁儿童能量代谢率及其与身体成分的关系,为儿童生长发育研究提供基础.方法 在上海市某中学招募30名12岁儿童(男童18名,女童12名),采用双能X线仪(DEXA)测量身体成分,包括体脂率(%)、脂肪量(kg)、瘦体重(kg)和肌肉量(kg).采用能量代谢仓测量受试者静息代谢率(RMR)、睡眠代谢率(SMR)和基础代谢率(BMR).结果 校正体重后,儿童的餐后2 h RMR(RMR-2 h)[(0.026±0.004) kcal/(kg·min-1)]高于餐后4 h RMR(RMR-4 h)[(0.023±0.004) kcal/(kg· min-1)]和BMR[(0.023±0.004) kcal/(kg· min-1)],SMR[(0.019±0.003) kcal/(kg·min-1)]低于BMR(P值均<0.05).RMR-2 h,RMR-4 h和SMR分别与BMR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603,0.657,0.870,P值均<0.05).男生中,RMR-2 h与BMR的相关性高于RMR-4 h与BMR的相关性,男生RMR-4 h与BMR,SMR与BMR的相关性均低于女生.男生的BMR分别与体重、BMI、脂肪量、瘦体重、肌肉量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737,0.553,0.470,0.597,0.598,P值均<0.05),女生的BMR仅与瘦体重、肌肉量相关(r值分别为0.718,0.723,P值均<0.05).结论 采用RMR-4 h预测儿童的BMR较RMR-2 h更准确.总体水平上可采用BMR预测SMR,但需注意个体间差异.儿童RMR,SMR,BMR之间及能量代谢率与身体成分具有相关性,性别间有差异.  相似文献   

5.
了解8周抗阻训练对肥胖儿童身体成分、血脂及血清瘦素的影响,为改善肥胖儿童的健康水平以及寻求更好的减肥方法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根据WHO推荐的身高标准体重法,选取晋中市18名肥胖儿童(男、女各9名)进行8周抗阻训练,然后对运动前后身体成分[体重、体质量指数(BMI)、肌肉量及躯干肌肉量、身体脂肪量、身体各部位脂肪量及身体脂肪比率]、血脂[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LDL)、高密度脂蛋白(HDL)]及血清瘦素水平进行比较.结果 肥胖儿童抗阻训练后血清瘦素、TG、LDL水平均下降(P值均<0.05),HDL水平上升(P<0.01);男性肥胖儿童抗阻训练后体重,BMI,身体脂肪量,左右上肢及躯干脂肪量均下降(P值均<0.05),肌肉量及躯干肌肉量均增加(P值均<0.05);女性肥胖儿童抗阻训练后BMI,身体脂肪量,右下肢、右上肢及躯干脂肪量均下降(P值均<0.05),肌肉量及躯干肌肉量增加(P值均<0.01).结论 8周抗阻训练可以降低肥胖儿童BMI、身体脂肪量和血清瘦素水平,增加肌肉质量,改善血脂紊乱.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超声测量成年男性腹壁脂肪厚度(subcutaneous fat thickness,SFT)与身体成分(体脂肪率、脂肪质量、内脏脂肪率)的关系,了解超声评估腹部脂肪含量的临床价值.方法:以358例空军地勤及空勤人员为研究对象,晨起空腹,应用频率为7 Hz的超声线阵探头测量SFT,根据SFT值将被测者分为低、中、高值3组;采用生物电阻抗法进行身体成分测定.计算和比较腹部脂肪厚度与身体成分的相关性.结果:SFT平均值为(1.22±0.55)cm,与低值组比较,中、高值组体脂成分明显增加(P<0.01),SFT与体脂肪率(r=-0.680,P=0.000)、脂肪质量(r=0.699,P=0.000)和内脏脂肪率(r=0.769,P=0.000)均呈正相关.结论:采用B超、生物电阻抗法评估身体脂肪有很好的相关性,超声测量SFT具有简便准确、可重复性高的特点,可以用于体脂相关研究及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健走对职业人群血压和体成分的影响。方法选择机关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392人,参加为期100 d的健走比赛。分析比较健走前后舒张压、收缩压、脂肪含量、肌肉含量、体脂率、BMI、内脏脂肪指数等变化情况。结果健走后收缩压、舒张压均下降,但是仅舒张压的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健走前后体成分检测指标比较,体重、BMI、腰臀比、脂肪含量、体脂肪率、内脏脂肪指数均有所下降,肌肉含量百分比上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健走后各项身体指标良好率均有所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健步走可以降低职业人群的血压,改善体成分的各项指标。  相似文献   

8.
了解南阳地区回族6~ 15岁中小学生躯干、四肢脂肪与总体脂肪关系的年龄变化特点,为指导学生进行科学锻炼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身体成分分析仪对南阳市9所回族学校6~15岁中小学生进行体成分测量,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 南阳市回族6~15岁期间女生脂肪率及躯干脂肪量均高于男生,男生脂肪率最高为16.6%,女生最高为28.0%.6~9岁男生脂肪量高于女生,10~15岁女生脂肪量高于男生,且男、女生脂肪率及脂肪量在10岁以后性别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南阳市回族6~15岁男生和6~11岁女生躯干脂肪量、上肢脂肪量、下肢脂肪量与总脂肪量具有高度相关性(r值均>0.9),但相关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但12~15岁女生躯干脂肪量与总脂肪量具有高度相关性(r值均>0.9),且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而上肢、下肢脂肪量与总脂肪量仅具有中度相关性(0.50.05).结论 男女生总脂肪量与各部位脂肪量存在年龄和性别差异;通过腹部皮褶厚度能准确推测南阳回族12岁后女生的总脂肪量.  相似文献   

9.
目的 了解北京市城区中老年人超重/肥胖率,分析体成分和静息代谢率随年龄改变的趋势。方法 对2014年11月至2015年12月在北京医院体检的51~99岁的858例(男性760例,女性98例)进行体成分和静息代谢率检测。结果 超重率为51.4%,肥胖率为16.9%,且女性超重/肥胖率明显低于男性(P<0.001);骨骼肌量、肌肉指数、体脂百分比、内脏脂肪面积和静息代谢率在不同年龄段的分布有差异(均P<0.001)。在体重正常组,≥80岁年龄段的骨骼肌量、肌肉指数、静息代谢率显著减少(P<0.05),体脂百分比和内脏脂肪面积明显增多(P<0.05);在超重/肥胖组,70~岁年龄段的骨骼肌量、肌肉指数、静息代谢率开始显著减少(P<0.05),≥80岁年龄段减少更加显著,而70~岁年龄段体脂百分比和内脏脂肪面积明显增多(P<0.05)。结论 北京市城区中老年人超重/肥胖率较高,且男性高于女性;随年龄增长,骨骼肌量、肌肉指数、静息代谢率逐渐减少,而体脂百分比、内脏脂肪面积增加。超重/肥胖人群更早出现体成分和静息代谢率的改变。  相似文献   

10.
探究广西某高校男大学生引体向上能力与上肢体成分的相关性,为指导大学生科学参加锻炼提供科学指导.方法 分层随机整群抽取广西某高校685名男大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参照国家体质健康测试标准统一测试目标人群引体向上的成绩,并采用奥美体成分测量仪(TANITA MC-180)测量双上肢肌肉量、脂肪量、脂肪率等值.采用SPSS23.0进行数据录入和分析.结果 男大学生引体向上的成绩及格率为21.7%;不同引体向上能力男大学生的左上肢脂肪量、右上肢脂肪率/右上肢脂肪量、右上肢脂肪率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值分别为11.30,14.18,12.91,15.22,P值均<0.01);在控制年龄、身高、体重、体质量指数(BMI)后,偏相关分析显示,男大学生的引体向上能力与左上肢脂肪量、右上肢脂肪率、右上肢脂肪量、右上肢脂肪率呈负相关(r值分别为-0.22,-0.33,-0.31,-0.38,P值均<0.01).结论 广西男大学生引体向上能力有待提高.引体向上锻炼可以减少上肢脂肪量、脂肪率,改善体成分.  相似文献   

11.
目的调查北京某社区80岁以上老年男性增龄性骨骼肌减少的患病率,探讨不同部位骨骼肌含量、体脂含量与行走功能改变的关系。方法 2013年2月~2014年5月随机选取116名80岁以上在门诊体检的北京社区退休老年人和85名20~40岁的健康志愿者,使用双光能X线骨密度仪测量骨骼肌含量,检测6米步行速度及握力。结果 80岁以上男性肌少症前期、肌少症、严重肌少症的检出率分别为12.1%、21.2%、20.2%;老年肌少症组体重、握力、步速、下肢骨骼肌含量、四肢骨骼肌含量、相对骨骼肌指数(RASM)均显著低于非肌少症组(P0.05),下肢脂肪含量、总体脂肪含量在两组之间无显著差异;步速与大腿骨骼肌含量(r=0.246,P=0.036)呈正相关,与年龄(r=-0.253,P=0.030)、上肢脂肪含量(r=-0.358,P=0.043)、大腿脂肪含量(r=-0.285,P=0.018)、躯干脂肪含量(r=-0.253,P=0.037)、全身脂肪含量(r=-0.281,P=0.015)、总体脂肪百分比(r=-0.345,P=0.002)呈负相关;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大腿骨骼肌含量(β=0.232,P=0.016)与步速呈正相关,年龄(β=-0.532,P=0.000)、总体脂肪含量(β=-0.217,P=0.002)与步速独立负相关。结论根据EWGSOP标准,北京地区高龄老年肌少症的患病率较高,大腿骨骼肌含量与步速正相关,年龄、总体脂肪含量与步速负相关。在高龄老年肌少症与机体功能的研究中,除了开展改善下肢骨骼肌肌力、肌量的研究,还应关注体脂含量对躯体功能影响的研究。  相似文献   

12.
目的 研究超重肥胖小学生BMI、腰围与体脂百分比及腹部脂肪率的相关性.方法 于2010年5月,采用方便抽样方法在北京市东城区抽取2所小学,以两所学校医务处4月份体检记录中符合超重肥胖标准的162名2~5年级学生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体检,测量其体脂百分比、腹部脂肪率和内脏脂肪等级,并计算BMI.采用t检验和秩和检验分析各指标性别间的差异;采用相关分析探索各脂肪分布指标(体脂百分比、腹部脂肪率和内脏脂肪等级)与BMI及腰围的相关性;运用单因素回归分析探索各变量对各脂肪分布指标的贡献率.结果 超重肥胖小学生体脂百分比为(43.62±2.98)%,腹部脂肪率为(28.06±6.02)%,内脏脂肪等级为7.51±3.43,BMI为(23.41±2.83) kg/m2.男生腰围、体脂百分比和腹部脂肪率分别为(78.57-±7.76)cm、(42.36±2.56)%和(26.47±5.39)%,女生分别为(73.34 ±7.22)cm、(45.88±2.26)%和(30.92±6.0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4.22、8.75和4.81,P值均<0.01);男、女生内脏脂肪等级分别为8.86±3.42和5.09±1.7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7.08,P<0.01).BMI与体脂百分比的相关性及对其方差贡献率(r =0.563,R2 =31.7%)高于腰围(r=0.402,R2=16.1%)(P值均<0.01),腰围与内脏脂肪等级的相关性及对其方差贡献率(r=0.723,R2=57.3%)高于BMI(r=0.621,R2=41.7%)(P值均<0.01).结论 BMI对体脂百分比的相关性及预测能力优于腰围,腰围则对内脏脂肪的相关性和预测性较BMI强.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天津市体检人群腰围、体质指数(BMI)、内脏脂肪面积、皮下脂肪体积与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的关联性和诊断价值。方法选取364例体检者为研究对象,根据2010年中华医学会非酒精性脂肪肝诊断标准及B超结果,分为NAFLD组182例和对照组182例。对所有研究对象均进行一般检查、腹部B超检查、人体成分分析和生化指标测定,内科医生询问饮酒史、既往病史、用药史等情况,采用4项体脂测量指标(腰围、BMI、内脏脂肪面积和皮下脂肪体积)反映肥胖者脂肪堆积情况,并比较各指标与NAFLD间的关联。结果无论男女,NAFLD组腰围、BMI、内脏脂肪面积和皮下脂肪体积平均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发现,男性BMI、女性腰围对NAFLD具有最高诊断效能,且男性内脏脂肪面积诊断效能高于女性,而皮下脂肪体积低于女性。ROC曲线确定各体脂测量指标诊断发生NAFLD的最佳切点值,男女性腰围分别为91.50和86.50 cm;男女性BMI分别为26.07和25.68 kg/m2;男性内脏脂肪面积为112.40 cm2,女性为95.60 cm2;男性皮下脂肪体积为193.70 cm3,女性为226.37cm3。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内脏脂肪面积更易增加NAFLD发生风险[男性OR=7.240(95%CI:3.099~16.913),女性OR=9.360(95%CI:3.563~24.487),增加1标准差]。结论 4项体脂测量指标(腰围、BMI、内脏脂肪面积和皮下脂肪体积)与NAFLD之间存在关联,其中女性腰围、男性BMI对NAFLD具有最高诊断效能,同时确定了各体质指标诊断NAFLD发生的最佳切点值,内脏脂肪面积比其他指标更易增加NAFLD的发病风险。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考察达格列净与利拉鲁肽对超重2型糖尿病患者体脂成分变化影响。方法 选取2020年1~12月于我院诊治的超重2型糖尿病患者100例,随机数字法分为利拉鲁肽组(Lir组)和达格列净组(Dap组),每组50例,均连续治疗3个月,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有效率、治疗前后血糖相关指标及体脂成分指标(体脂肪率、内脏脂肪指数及四肢皮下脂肪率)。结果 相比于Dap组,Lir组的临床治疗有效率显著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Lir组和Dap组治疗前在血糖相关指标及体脂成分上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相比于Dap组,Lir组治疗后HbA1c、FPG和2hPG均显著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比于Dap组,Lir组治疗后体脂肪率、内脏脂肪指数及四肢皮下脂肪率均显著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相比于达格列净,利拉鲁肽能够显著降低超重2型糖尿病患者的体脂成分及血糖相关指标,临床治疗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乳腺癌患者人体成分变化,分析乳腺癌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阳性与阴性患者人体成分是否存在差异。方法利用生物电阻抗分析法对2015年5-6月吉林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84例乳腺癌患者进行相关人体成分分析,应用SPSS 13.0软件进行数据录入和统计学检验。结果调查对象中明显异常指标包括体质指数(BMI)、体脂率和体脂肪,其中BMI过高者53例(63.10%),体脂过高者61例(72.62%)。体脂百分比、内脏脂肪面积与BMI呈明显正相关(r=0.71、0.76),与年龄成正相关(r=0.24、0.28)。其余测量指标总水分正常者48例(57.14%),蛋白质正常者47例(55.95%),机体水分、蛋白质与年龄呈负相关(r=-0.29、-0.34)。HER2阳性和阴性患者各测量指标无明显差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人体成分分析较好地反映了乳腺癌患者存在BMI、体脂率过高等问题,有利于临床工作中为乳腺癌患者提供良好的治疗或护理计划。  相似文献   

16.
目的调查分析空军航空机务人员体成分、血糖、血脂和血尿酸的特点及相关性,掌握其基本健康水平,并探讨导致代谢性疾病的相关影响因素。方法 2016年1—12月,共抽取229名空军航空机务人员,平均年龄(27.0±6.4)岁,分为≤24、25~29和≥30岁3个年龄组。使用TANITA BC-420身体成分分析仪检测体成分,贝克曼AU5800生化仪检测血糖、甘油三酯、总胆固醇和血尿酸,并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不同年龄组空军航空机务人员体脂肪率、体脂含量、内脏脂肪率、体质指数(BMI)、血糖、甘油三酯和总胆固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且随着年龄增长,各指标均有所增加。而不同年龄组空军航空机务人员血尿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年龄与体脂肪率、体脂含量、内脏脂肪率、BMI、血糖、甘油三酯和总胆固醇呈正相关(R=0.37、0.25、0.51、0.23、0.32、0.31、0.41,均P0.01);BMI与体脂肪率、体脂含量和内脏脂肪率高度相关(R=0.93、0.97、0.91,均P0.01),与血糖相关性较低(R=0.18,P0.05);甘油三酯与体脂肪率、体脂含量、内脏脂肪率和血糖有一定相关性(R=0.30、0.26、0.32、0.25,均P0.01);总胆固醇与体脂肪率、体脂含量和内脏脂肪率有一定相关性(R=0.35、0.29、0.38,均P0.01),与血糖无明显相关性(R=0.12,P0.05)。结论不同年龄组空军航空机务人员体成分和血脂关系较密切,体成分的分析对血脂异常的预判有一定指导价值,可为调整机务人员膳食及合理运动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7.
目的 了解3~12岁儿童体成分构成现状,探索不同体成分对骨龄发育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2年4月1日-2013年12月31日在武汉市妇女儿童保健中心儿保科进行体格测量、人体成分分析、骨龄评价的1 351例3~12岁儿童作为研究对象,进行现况研究。结果 1 351例儿童中,男童748例,女童603例,性别比例为1.24∶1。矮身材、低体重、超重和肥胖比例分别为17.25%,12.95%、11.18%和7.62%。不同年龄组儿童的骨龄均低于实际年龄,骨龄落后比例为4.66%,偏落后的比例为18.65%;体成分含量不足主要体现在骨骼肌(44.19%)、骨矿物质(37.38%)和无机盐(37.16%),含量过量主要体现在脂肪 (23.24%)。上肢皮下脂肪厚度、身体脂肪含量、体重和体质指数等指标是儿童骨龄超前发育的促进因素,下肢皮下脂肪厚度、身体骨骼肌和骨矿物质含量等指标是儿童骨龄超前发育的抑制因素。结论 合理膳食,适当运动,避免体重增加(尤其脂肪含量增加),适当补充维生素和矿物质制剂,可有效延缓儿童骨龄发育,使儿童获得更高的终身高成为可能。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骨髓脂肪含量与身体成分之间的关系,以期为临床实践提供理论支持。方法用相关系数的Meta分析来评价骨髓脂肪与皮下脂肪、内脏脂肪和肌肉含量之间的关系。结果骨髓脂肪与皮下脂肪关系的5篇报道纳入分析对象,相关系数的Meta分析没有发现两者显著相关(r=0.249,P0.05),骨髓脂肪与内脏脂肪关系的3篇报道纳入分析对象,相关系数的Meta分析没有发现两者显著正相关(r=0.310,P0.01),骨髓脂肪与肌肉关系的3篇报道纳入分析对象,相关系数的Meta分析没有发现两者显著相关(r=-0.129,P0.05)。结论骨髓脂肪与内脏脂肪显著正相关,暗示通过改善骨髓造血增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抑制内脏脂肪含量,而运动诱导的骨髓脂肪含量下将也伴随着内脏脂肪含量的降低,对于预防由于内脏脂肪堆积引发的代谢性疾病具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梁晋裕  郝亮 《中国学校卫生》2018,39(11):1729-1732
比较12周HILT(高强度间歇训练)和MICT(中等强度连续训练)对肥胖儿童身体成分、安静状态下收缩压、舒张压及血清Chemerin脂肪因子水平的影响,为更好地控制体重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将晋中市18名肥胖儿童随机分为HIIT组(9人)和MICT组(9人).MICT组(30~60 min的持续锻炼,运动强度达到80% HRmax)及HIIT组(运动期:3~6组100%的运动速度60s冲刺;间歇期:3min 50%的运动速度主动恢复)分别进行12周(3次/周)运动强度逐渐递增的跑台运动干预,运动干预前、后测试所有受试者身体成分指标(体重、体质量指数、身体脂肪量、身体脂肪比率、内脏脂肪面积)、腰围,安静状态下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及血清Chemerin水平的变化.结果 12周HIIT和MICT均能降低肥胖儿童体重、体质量指数、身体脂肪量、脂肪比率、收缩压及血清Chemerin水平(P值均<0.05);而只有HIIT使肥胖儿童内脏脂肪面积、腰围显著下降(P值均<0.05).与MICT组比较,HIIT组肥胖儿童运动后身体脂肪量、内脏脂肪面积、腰围、收缩压及血清Chemerin水平均显著下降(t值分别为2.31,1.67,0.76,0.76,-2.18,P值均<0.05).结论 12周HIIT及MICT均可显著改善肥胖儿童的身体成分,降低血清Chemerin水平;高强度间歇训练是肥胖儿童减肥及预防高血压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吉林市医学院校学生肌肉含量和身体素质状况。方法共调查1285名大学生,其中男生276名,女生1008名。采用欧姆龙身体脂肪测量器HBF-701型,测定全身、躯干、上肢和下肢肌肉含量及体重。身体机能和素质测量采用体质健康测试仪采集肺活量、立定跳远和坐位体前屈。结果医学院校男大学生身高高于全国男大学生平均值,女大学生身高与全国女大学生基本一致。男女大学生体重均高于全国大学生体重平均值,且男大学生体重有显著性差异(P<0.05)。男大学生全身肌肉率低于正常值的人数达69%,女生躯干和下肢肌肉率低于正常值的人数分别是80.5%和60.2%。身体机能和身体素质结果表明,大学生的身体素质不容乐观,各项测试指标优秀和良好率较低,尤其是男女生的立定跳远、男生的引体向上、女生的仰卧起坐和50 m跑及格率低。结论大学生体质健康状况不容乐观,各项素质指标能力有待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