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下咽癌颈淋巴结转移的临床病理学特点及其对预后的影响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目的探讨影响下咽癌颈淋巴结转移的临床病理因素和颈淋巴结转移对预后的影响。方法采用X^2检验和Logistic回归分析,对98例下咽癌患者的临床病理学因素与颈淋巴结转移的关系进行回顾性研究。并对颈淋巴结转移状态、转移颈淋巴结大小、转移颈淋巴结数目、转移颈淋巴结累及区域数、转移颈淋巴结最低受累区域等淋巴结病理学因素对生存率的影响,进行Cox回归分析。结果下咽癌患者5年生存率为28.6%。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均证实,肿瘤生长方式、肿瘤大小与发生颈淋巴结转移关系密切。而肿瘤突破基底膜达黏膜下层后对下咽癌颈淋巴结转移发生率不再产生进一步影响。Cox回归分析表明,临床N分期、颈淋巴结转移状态、转移颈淋巴结大小、转移颈淋巴结最低受累区域因素影响患者生存率,特别是转移颈淋巴结大小、转移颈淋巴结最低受累区域因素与下咽癌患者生存率明显相关。结论下咽癌颈淋巴结转移是影响患者预后的重要因素,预测下咽癌颈淋巴结,对其作出早期正确诊断,并对影响预后的淋巴结因素采取相应治疗措施是提高下咽癌治疗效果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影响下咽癌颈淋巴结转移的临床病理因素和颈淋巴结转移对预后的影响。方法 采用 χ2 检验和Logistic回归分析 ,对 98例下咽癌患者的临床病理学因素与颈淋巴结转移的关系进行回顾性研究。并对颈淋巴结转移状态、转移颈淋巴结大小、转移颈淋巴结数目、转移颈淋巴结累及区域数、转移颈淋巴结最低受累区域等淋巴结病理学因素对生存率的影响 ,进行Cox回归分析。结果 下咽癌患者 5年生存率为 2 8 6 %。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均证实 ,肿瘤生长方式、肿瘤大小与发生颈淋巴结转移关系密切。而肿瘤突破基底膜达黏膜下层后对下咽癌颈淋巴结转移发生率不再产生进一步影响。Cox回归分析表明 ,临床N分期、颈淋巴结转移状态、转移颈淋巴结大小、转移颈淋巴结最低受累区域因素影响患者生存率 ,特别是转移颈淋巴结大小、转移颈淋巴结最低受累区域因素与下咽癌患者生存率明显相关。结论 下咽癌颈淋巴结转移是影响患者预后的重要因素 ,预测下咽癌颈淋巴结 ,对其作出早期正确诊断 ,并对影响预后的淋巴结因素采取相应治疗措施是提高下咽癌治疗效果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喉癌的远处转移和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 分析与喉癌远处转移显著相关的因素。方法 回顾1990~1995年于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住院治疗的277例喉癌患者,对随访中18例出现远处转移的患者进行总结,明确喉癌远处转移的发生率、发生部位、时间以及预后情况。同时应用单因素Kaplan—Meier和多因素Cox模型分析277例喉癌远处转移的相关因素。结果 喉癌远处转移的发生率为6.5%(18/277),肺转移占83.3%(15/18),肝转移16.7%(3/18),3例肺转移合并骨转移(其中椎骨1例,肋骨1例,以及多发性骨转移者1例)。2例初诊入院时即发现远处转移,其余患者从初诊入院治疗到发现远处转移的时间间隔为1~103个月,间隔中位时间为7个月。喉癌远处转移患者的3年和5年累计生存率分别为23.8%和11.9%。出现远处转移距死亡的间隔时间介于2~77个月,间隔中位时间为4.6个月。喉癌出现肝转移的预后最差,最长仅为4.6个月。对277例喉癌进行单因素Kaplan—Meier分析显示病理诊断、鳞状细胞癌病理分化程度、N分期以及临床分期是影响喉癌远处转移的显著因素。多因素Cox模型分析仅有N分期是喉癌远处转移的显著因素(Wald=7.889,P=0.005)。结论 喉癌存在一定比率的远处转移,主要发生在肺,而且预后很差。非鳞状细胞癌的其他恶性肿瘤、低分化鳞状细胞癌、颈淋巴结转移和临床晚期都可能影响喉癌的远处转移,但只有颈部N分期对喉癌远处转移具有显著的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4.
远处转移是影响头颈肿瘤患预后的重要原因。尽管近年来在肿瘤治疗上取得了显的进步,头颈肿瘤远处转移的治疗仍然十分不理想。对头颈肿瘤医生来说,头颈部恶性肿瘤远处转移的临床诊断、治疗仍然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本对目前头颈肿瘤远处转移的相关影响因素、发生部位以及临床筛查、治疗方面的近期研究结果进行回顾。  相似文献   

5.
淋巴结转移已经成为影响下咽癌预后的主要因素。本文从颈深淋巴结转移、咽后淋巴结转移、气管旁淋巴结转移三个部分,综述了下咽癌淋巴结转移的转移方式、处理方法和对预后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IVc期下咽癌患者临床特征,筛选预后影响因素,构建列线图预后模型。 方法 在监测、流行病学及预后数据库中收集IVc期下咽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应用χ2检验分析远处转移的相关特征,单因素及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筛选预后影响因素,并构建列线图预后模型。 结果 肺(53.7%)是最常见的转移部位。位于梨状窝的肿瘤(P=0.029)和高级别肿瘤(P=0.010)更易发生肺转移。手术、化疗、骨和肝转移是独立预后因素。基于独立预后因素的列线图预后模型C-index为0.686(95%CI 0.649-0.723)。 结论 下咽癌最易向肺转移。基于手术、化疗、有无骨转移和肝转移的列线图预后模型预测能力较好。  相似文献   

7.
头颈部鳞状细胞癌远处转移的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头颈肿瘤远处转移的相关影响因素.方法对532例头颈部原发鳞状细胞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选择性别、年龄、临床分期、T分级、N分级、原发癌部位、原发癌浸润深度、原发癌病理分级、有无颈淋巴结转移、颈阳性淋巴结数目、颈淋巴结转移累及区域、颈阳性淋巴结破膜情况等临床病理因素,用χ2检验和Logistic回归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并用Kaplan-Meier法对发生远隔部位转移患者进行生存分析.结果在532例头颈部原发鳞状细胞癌患者中,60例(11.3%)发生远处转移.单因素分析显示,临床分期(P=0.0126)、T分级(P=0.0082)、原发癌部位(P=0.0011)、原发癌浸润深度(P=0.0005)、有无颈淋巴结转移(P=0.0057)、颈阳性淋巴结数目(P=0.0149)、颈淋巴结转移累及区域(P=0.0034)、颈阳性淋巴结破膜情况(P=0.0118)与发生远处转移有关.多因素分析结果表明,仅原发癌部位、原发癌浸润深度与发生远处转移明显相关.用Kaplan-Meier法进行生存分析,结果显示60例发生远隔部位转移患者的1年生存率、3年生存率、5年生存率分别为51.7%、13.3%、6.5%.结论原发肿瘤部位和浸润深度是发生远处转移的共同决定性因素.而原发癌临床分期、T分级和有无颈淋巴结转移是头颈鳞癌远处转移的影响因素,但不是导致远处转移的初始和根本因素.喉癌、下咽癌以及原发癌侵犯肌肉、骨或软骨患者易发生远处转移.  相似文献   

8.
下咽癌发生位置隐蔽,早期症状不明显,超过2/3的下咽癌临床上初诊时为中晚期,是头颈肿瘤中预后较差的一种恶性肿瘤。近年来,倡导手术、放疗与化疗相结合的综合治疗模式以改善预后。诱导化疗在器官保留以及减少远处转移上的治疗价值日渐受到重视。但在实际临床工作中,主管医师对指南和各治疗手段利弊的理解以及临床经验的差异,诱导化疗在局部晚期下咽癌治疗中的作用仍存在争议。如何根据患者的全身和局部情况在众多的治疗方法中选择最合理的治疗手段是下咽癌治疗过程中一直在探讨的问题。通过文献回顾和个案剖析讨论诱导化疗在局部晚期下咽癌治疗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总结分析下咽癌的临床特征、治疗效果及预后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01-2012-12期间我院耳鼻咽喉科收治的下咽癌97例患者临床病例资料;梨状窝型75例,咽后壁型16例,环后型6例。手术方式包括下咽部分切除术21例(21.6%),部分喉切除加下咽部分切除7例(7.2%),全喉加下咽部分切除术53例(54.6%),全喉全下咽切除加胃上提胃咽吻合术12例(12.4%),全喉全下咽切除加空肠代食道修补术4例(4.1%)。61例术后于肿瘤科进行放疗。采用χ2检验行计数资料分析,采用寿命表法计算生存率,采用KaplanMeier法进行生存分析,并行Log-rank检验。采用Cox回归模型对影响患者预后因素行多因素分析。结果:本组患者随访率为90.7%。全部患者1年生存率为76.0%,3年生存率为56.0%,术后病理颈部淋巴结转移率为71.1%,隐匿性淋巴结转移占19.6%。术后局部复发率为21.6%。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包括:颈部淋巴结转移7例(21.9%),局部复发12例(37.5%),远处转移10例(31.3%)等。单因素分析显示肿瘤的大小(P<0.01)以及肿瘤的T分期(P<0.05)对生存预后有影响,Cox回归模型多因素分析未发现影响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下咽癌早期不易发现,术后极易发生复发及转移,慎重选择病灶切除术式及颈清扫方式,辅助术后放射治疗是主要的治疗策略。咽后壁型下咽癌较另外两型下咽癌更易出现术后的复发及转移,治疗创伤较大,应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10.
头颈部鳞状细胞癌远处转移的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头颈肿瘤远处转移的相关影响因素。方法对532例头颈部原发鳞状细胞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选择性别、年龄、临床分期、T分级、N分级、原发癌部位、原发癌浸润深度、原发癌病理分级、有无颈淋巴结转移、颈阳性淋巴结数目、颈淋巴结转移累及区域、颈阳性淋巴结破膜情况等临床病理因素,用)(2检验和Logistic回归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并用.Kaplan-Meier法对发生远隔部位转移患者进行生存分析。结果在532例头颈部原发鳞状细胞癌患者中,60例(11.3%)发生远处转移。单因素分析显示,临床分期(P=0.0126)、T分级(P=0.0082)、原发癌部位(P=0.0011)、原发癌浸润深度(P=0,0005)、有无颈淋巴结转移(P=0.0057)、颈阳性淋巴结数目(P=0.0149)、颈淋巴结转移累及区域(P=0.0034)、颈阳性淋巴结破膜情况(P=0.0118)与发生远处转移有关。多因素分析结果表明,仅原发癌部位、原发癌浸润深度与发生远处转移明显相关。用Kaplan-Meier法进行生存分析,结果显示60例发生远隔部位转移患者的1年生存率、3年生存率、5年生存率分别为51.7%、13.3%、6.5%。结论原发肿瘤部位和浸润深度是发生远处转移的共同决定性因素。而原发癌临床分期、T分级和有无颈淋巴结转移是头颈鳞癌远处转移的影响因素,但不是导致远处转移的初始和根本因素。喉癌、下咽癌以及原发癌侵犯肌肉、骨或软骨患者易发生远处转移。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p21^WAF1/CIP1和抑制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的表达与下咽癌、喉癌的分级、转移及预后的关系,了解p21^WAF1/CIP1在下咽癌、喉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以及与PCNA的相关性。方法:对45例下咽癌、25例声门上型喉癌、23例声门型喉癌标本,用Envision HIS的方法检测p21^WAF1/CIP1、PCNA的表达情况,并分析p21^WAF1/CIP1表达与下咽癌、喉癌临床病理特征、转移、复发和预后的关系。结果:p21^WAF1/CIP1阳性表达率为51.6%(48/93),PCNA的阳性表达率为97.8%(91/93);p21^WAF1/CIP1表达与下咽癌、喉癌患者的年龄、性别、肿瘤分化、远处转移及复发无显著性相关,与肿瘤的原发部位的T分期有显著性相关;p2^WAF1/CIP1的表达还与肿瘤的预后有显著性相关;而PCNA与肿瘤的临床分期及淋巴转移有显著性相关,p21^WAF1/CIP1与PCNA的表达具有相关性。结论:p21^WAF1/CIP1、PCNA是预测肿瘤浸润范围及转移的良好指标,p21^WAF1/CIP1对预后的判定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分析与喉癌远处转移显著相关的因素。方法 回顾 1 990~ 1 995年于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住院治疗的 2 77例喉癌患者 ,对随访中 1 8例出现远处转移的患者进行总结 ,明确喉癌远处转移的发生率、发生部位、时间以及预后情况。同时应用单因素Kaplan Meier和多因素Cox模型分析 2 77例喉癌远处转移的相关因素。结果 喉癌远处转移的发生率为 6 5 % (1 8/ 2 77) ,肺转移占83 3 % (1 5/ 1 8) ,肝转移 1 6 7% (3/ 1 8) ,3例肺转移合并骨转移 (其中椎骨 1例 ,肋骨 1例 ,以及多发性骨转移者 1例 )。 2例初诊入院时即发现远处转移 ,其余患者从初诊入院治疗到发现远处转移的时间间隔为 1~ 1 0 3个月 ,间隔中位时间为 7个月。喉癌远处转移患者的 3年和 5年累计生存率分别为2 3 8%和 1 1 9%。出现远处转移距死亡的间隔时间介于 2~ 77个月 ,间隔中位时间为 4 6个月。喉癌出现肝转移的预后最差 ,最长仅为 4 6个月。对 2 77例喉癌进行单因素Kaplan Meier分析显示病理诊断、鳞状细胞癌病理分化程度、N分期以及临床分期是影响喉癌远处转移的显著因素。多因素Cox模型分析仅有N分期是喉癌远处转移的显著因素 (Wald=7 889,P =0 0 0 5)。结论 喉癌存在一定比率的远处转移 ,主要发生在肺 ,而且预后很差。非鳞状细胞癌  相似文献   

13.
远处转移是影响头颈肿瘤患者预后的重要原因.尽管近年来在肿瘤治疗上取得了显著的进步,头颈肿瘤远处转移的治疗仍然十分不理想.对头颈肿瘤医生来说,头颈部恶性肿瘤远处转移的临床诊断、治疗仍然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本文对目前头颈肿瘤远处转移的相关影响因素、发生部位以及临床筛查、治疗方面的近期研究结果进行回顾.  相似文献   

14.
下咽癌患者大部分有长期吸烟酗酒史,因此易伴发多原发癌.下咽癌伴发癌中最常见的是食管癌,文献报道下咽癌伴有同时性食管原发癌的比例为27%~35%[1].随着内镜检查技术的发展,下咽癌患者内镜检查发现食管癌尤其是早期食管癌(指局限在黏膜层或黏膜下层的肿瘤,无淋巴结转移和远处转移)的比例明显增多.下咽癌合并食管癌影响下咽癌治...  相似文献   

15.
喉切除后气管造瘘口复发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喉切除术后气管造瘘口复发癌的发生是影响喉癌、下咽癌及颈段食管癌患自下而上的重要因素。为提高临床医师对该病的认识和正确合理地制定喉癌、下咽癌及颈段食管癌的治疗方案,本综述喉切除后气管造瘘口复发的病因、发病机理、间隔时间、治疗、预后及预防。  相似文献   

16.
目的 研究分析淋巴结病理阴性(pN0)下咽鳞状细胞癌患者的生存和预后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1年1月~2014年12月在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行下咽切除术的53例下咽鳞状细胞癌患者资料,所有患者经术前评估均无颈部淋巴结转移,均行颈清扫术并且病理证实无颈部淋巴结转移。收集患者临床病理资料,随访其生存情况并分析预后影响因素。结果 梨状窝癌37例,环后区癌7例,咽后壁癌9例。T1级2例,T2级21例,T3级21例,T4级9例。5年无病生存率、疾病特异性生存率、总生存率分别为61.1%、63.6%、42.4%。多因素分析显示食管侵犯是影响复发率、疾病特异性生存率、总生存率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食管侵犯是颈部淋巴结阴性下咽鳞状细胞癌患者的重要预后影响因素,对于食管发生侵犯的患者术后应密切随访。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剂(uPA)及其受体(uPAR)在下咽癌中的表达情况及与下咽癌生物学特性及预后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SP法)检测48例下咽癌组织及10例正常下咽黏膜中uPA及uPAR的表达情况。采用秩和检验、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法分析uPA及uPAR的表达与各临床病理参数之间的关系。结合术后随访资料,应用Kaplan-Meier法计算生存率。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对影响下咽癌预后的风险因素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48例下咽癌标本中uPA表达的阳性率为77.1%,uPAR表达的阳性率为68.8%,均明显高于正常黏膜中的表达(均P<0.01)。uPA及uPAR的表达与病理分级、淋巴结转移及生长方式相关。病理分化程度越低、有淋巴结转移及浸润型生长者uPA及uPAR表达的阳性率高。结合术后随访资料分析,uPA及uPAR表达与患者预后存在相关性(P<0.05及P<0.01),经Log-rank检验,uPA表达阳性及uPAR表达阳性患者的生存率较表达阴性者低(χ2=6.41,P<0.05及χ2=12.51,P<0.01)。经Cox回归模型多因素分析发现,临床分期、浸润型生长方式和uPAR表达是影响预后的独立因素。结论:uPA及uPAR在下咽癌中的阳性表达明显上调且与患者预后存在相关性。uPAR可做为临床筛选转移的高危人群、估计下咽癌患者预后的独立而有效的生物学指标。  相似文献   

18.
目的应用surveillance, epidemiology and end results (SEER) 数据库中下咽癌患者的公共数据,比较不同转移类型和治疗方式的预后差异,并建立和验证下咽癌Nomogram预测模型。方法Windows系统计算机下载SEER官方统计软件,检索第一原发部位为下咽部的癌症患者资料,诊断年份为2007—2016年。采用Kaplan Meier 生存曲线法比较不同转移类型和治疗方式分组患者的预后情况,采用单因素Cox和多因素Cox回归模型筛选出与预后相关的影响因素。将下咽癌患者数据按7∶3随机分为训练集和验证集,将筛选出的影响因素应用训练集建立Nomogram模型并计算C指数、分析校准曲线;应用验证集评估模型预测效能。结果最终纳入下咽癌患者1 008例生存率分析结果显示,下咽癌患者1、3年和5年生存率分别为70.1%、47.6%和40.4%,中位生存时间为28个月。不同治疗方式比较发现,临床早期(I、II)患者中,非手术放(化)疗组与手术+术后放疗组患者的预后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临床中晚期(III、IV)患者中,手术+术后放疗组的预后优于非手术放(化)疗组(P<0.000 1)。Cox回归模型分析发现年龄、临床分期、T分期、M分期及治疗方案是下咽癌预后的影响因素,基于此5项影响因素成功构建了下咽癌的Nomogram模型,效能分析表明预测模型训练集C指数为0.749,验证集C指数为0.711。结论手术+术后放疗对中晚期下咽癌具有更好的远期生存疗效,依据下咽癌多项临床参数建立的Nomogram肿瘤模型有望成为一种下咽癌治疗效果的预测工具。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下咽癌的临床病理特征及影响下咽癌治疗预后的因素.方法 回顾分析2000年1月至2006年12月浙江省肿瘤医院收治的178例下咽癌患者的临床病历资料.生存率采用Kaplan-Meier方法(KM法)统计.结果 KM法统计178例患者下咽癌预期生存时间中位数为42.8个月(1~127个月),3年和5年生存率分别为47%和35%,各期5年生存率分别为Ⅰ+Ⅱ期76.2%,Ⅲ期46.7%,Ⅳ期29.6%.14.0% (25/178)患者合并第二原发肿瘤,其中同时多原发癌18例,异时多原发癌7例.影响下咽癌患者生存的因素分别为T分级(x2=27.994,P<0.01)、N分级(x2 =31.663,P<0.01)、临床分期(x2=22.267,P<0.01)、功能状态评分(x2=48.856,P<0.01)、吸烟指数(x2=8.085,P<0.01)和治疗方法(x2=105.528,P<0.01).Cox多因素分析证实吸烟指数、肿瘤分期和治疗方法是影响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保留喉功能的治疗手段所占的比例在逐年上升,由2000年的38.5%提高至2006年的60.0%.结论 手术联合放疗是治疗下咽癌的重要手段.肿瘤分期和治疗方法可作为评价下咽癌预后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头颈部肿瘤远处转移的分子生物学机制。方法 对近期相关研究成果进行综述。结果 远处转移是影响头颈部肿瘤患者预后的重要原因,了解远处转移的分子生物学机制,对其临床诊断、治疗具有重要意义。结论 肿瘤转移是一个多步骤、多因素参与的极其复杂的过程,是多因素突变积累的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