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目的分析东莞市实施世界银行贷款结核病控制项目10年的成本-效益。方法对1992—2001年东莞市世界银行贷款额度,地方配套经费使用与病人发现、治疗情况进行分析。结果10年利用世界银行贷款79.22万元,地方配套资金316.37万元,共计395.59万元,治愈涂阳肺结核病人3776例。减少结核菌感染3.77—5.66万人。减少肺结核传染源发生0.19-0.28万人。节约治疗资金340.08万元。减少治疗误工费336.10万元。因减少活动性肺结核的发生而避免经济损失522.54—770.06万元。结论东莞市10年世界银行贷款结核病控制项目成效显著,使3.77—5.66万人免受结核菌感染,减少或避免了各种费用1198.72—1446.24万元。 相似文献
2.
目的 分析2016—2020年陕西省结核病快速检测技术的应用效果,为进一步优化结核病发现流程,制定防控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在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结核病信息管理系统》,按首管理单位导出2016—2020年陕西省登记的104 437例肺结核患者病案,收集痰涂片、痰培养和分子生物学检测的实验室检查结果,对肺结核患者的病原学阳性率、痰涂片、痰培养、分子生物学检测率以及检测阳性率的指标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陕西省2016—2020肺结核病原学阳性率分别为13.49%(2 664/19 754)、22.68%(5 081/22 401)、35.99%(8 232/22 876)、48.14%(10 438/21 682)、52.65%(9 332/17 724),呈逐年上升趋势(χ2趋势=9 473.12,P<0.001)。仅分子生物学阳性构成比分别为0(0/2 664)、0.16%(8/5 081)、15.44%(1 271/8 232)、27.58%(2 879/10 438)、31.52%(2 941/9 332),呈逐年上升趋势(χ2趋势=2 971.44,P<0.001)。登记肺结核患者的分子生物学检测率分别为0.01%(2/19 754)、0.38%(85/22 401)、21.11%(4 828/22 876)、52.42%(11 365/21 682)、55.18%(9 780/17 724),呈逐年上升趋势(χ2趋势=28 269.23,P<0.001)。涂阴患者分子生物学检测率为22.72%(17 976/79 130)。市级定点医院和县级定点医院仅分子生物学阳性患者构成比分别为33.43%(4 032/ 12 062)和11.99%(2 279/19 0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 096.46,P<0.001)。结论 陕西省2016—2020年分子生物学检测率呈逐年上升趋势。通过应用分子生物学检测技术,肺结核病原学阳性率显著提高,但目前陕西省分子生物学检测率与其他省相比较低,在县级定点医院以及涂阴患者中应用较少,应继续加强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 分析重庆市万州区肺结核流行特征,为制定防控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2011—2017年万州区肺结核患者信息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2011—2017年共登记肺结核患者8 420例,年均肺结核登记率为75.51/10万,登记率从2011年的81.95/10万下降到2017年的63.16/10万,肺结核疫情呈逐年下降的趋势(P=0.000)。男性患者年均登记率为106.33/10万,女性患者年均登记率为44.51/10万,男女性别比为2.4∶1,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发病年龄主要集中在35~64岁的中年人群,占53.40%;职业以农民为主,占59.30%,农村肺结核患者年均登记率高于城镇,分别为115.84/10万和48.23/10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结论 重庆市万州区肺结核疫情呈逐年下降趋势,防治重点人群为中年、男性、农民,重点防控地区为农村。 相似文献
4.
目的 分析广东省河源市世行贷款结核病控制项目10年的效果以及取得成效的原因。方法 收集、分析1992~2001河源市实施世界银行贷款结核病控制项目资料。结果 1992~2001年共接诊可疑肺结核症状33925例,发现活动性肺结核病人9655例。其中痰涂片阳性肺结核病人7697例,新发病人6274例,复治病人1423例;新发现病人登记率由1993年的5.25/10万上升至2001年29.9/10万;初治病人治愈率由1993年的87.4%上升至2001年的94.3%;复治病人治愈率由1993年的62.8%上升至2001年的88.1%。结论 10年来,河源市的结核病控制项目实行免费检查治疗、归口管理和执行DOTS策略,实现了“高发现率”和“高治愈率”的目标,结核病控制水平整体提高,为实施新项目提供了宝贵的经验,也促进河源市结核病控制工作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评价上林县结核病控制项目的实施效果,为制定2011年~2015年结核病防治规划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04年~2010年上林县结核病控制项目患者登记本、月、季、年报表、项目财务报表及有关调查研究资料进行分析评价。结果:通过项目的实施,全面推行了现代结核病控制策略(DOTS)。涂阳肺结核患者登记率从2004年30.25/10万增加到2010年32.28/10万,新发涂阳肺结核病治愈率达91.41%。项目期间累计免费治疗活动性肺结核患者3480例。结论:上林县结核病控制项目取得了显著成效。实施DOTS策略对预防和控制结核病流行是切实可行和有效的。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价全省实施结核病控制(DOTS)策略4年的效果。方法利用各项目单位的月报表、季报表及督导检查资料进行分析。结果2002年至2005年全省发现活动性肺结核病人分别为9158、30279、41157、54869例,其中新发涂阳肺结核病人分别为2743、5846、12751、28329例,新涂阳登记率分别为4.3、9.2、19.9、44.2/10万,2003年至2005年新发涂阳肺结核病人治愈率分别为82.8%、82.8%、89.3%。结论全面实施DOTS策略有力地推动了全省的结核病防治工作,新发涂阳肺结核病人的发现率、治愈率都有了较大的提高。 相似文献
7.
王春蒲 《山西职工医学院学报》2008,18(4):70-72
目的:分析评价山西省执行全国结核病防治十年规划(2001年至2010年)中期目标达标情况。方法:按照《全国结核病防治规划(2001年至2010年)》中期评估实施方案,在各市、县(区)完成自查评估的基础上,由省级进行抽查复核,汇总分析相关表格。结果:92.37%的市、县(区)制定和下发当地结核病防治十年规划和成立结核病防治领导小组;五年各级政府共投入1782.52万元结防专项经费;省、市、县(区)三级均设立独立结核病防治科,结防专业人员数量增加,人员结构优化;到2005年现代结核病控制策略(DOTS)覆盖率达100%;五年共发现39411例涂阳肺结核病人,发现率从2001年的7.20/10万上升到2005年的45.99/10万,治愈传染性肺结核病人34785例,总治愈率达88.26%。结论:山西省按期达到全国结核病防治十年规划的中期任务指标。规划的实施有力地促进了山西省结核病防治工作,实现了高发现率和高治愈率的目标,DOTS策略得到扩展,为如期实现规划目标和更好地制定可持续发展的政府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价沈阳市东陵区结核病控制项目14年复治涂阳患者控制效果。方法:收集并分析1995~2008年沈阳市东陵区结核病人登记本及各季度和年度报表等有关资料。结果:1995~2008年共发现复治涂阳患者286例,治愈266例,治愈率90.2%,复发6例,复发率2.3%。结论:世界银行贷款控制项目是控制复治涂阳病人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9.
有效预防和控制结核病是保障特殊人群生命健康基本人权,体现人性化管理和人道主义的重要举措,对稳定特殊人群秩序、维护安全起着重要作用。同时,这也是全社会结核病预防与控制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四川省特殊人群结核病发病率和病死率均远远高于全省平均水平,为了使结核病防治工作覆盖四川所有人群,控制结核病在特殊人群中的流行,四川省结核病控制项目办公室于2003年将全省18万人口的特殊人群纳入了中央经费支持结核病控制项目管理,对相关痰检、放射、临床、统计等专业人员分专业进行了培训,培训教材以《中国结核病防治规划实施指南》为主。在特殊人群中全面推行了现代结核病防治策略。对发现的传染性肺结核病人和重症涂阴肺结核病人全部提供免费药品和全程督导化疗管理。现通过对四川省2003年特殊人群结核病防治工作情况和全省情况进行比较分析,有针对性地寻求在特殊人群中开展结核病预防与控制的对策。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分析海南省2016—2018年肺结核流行病学特征,为今后制定结核病防治策略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描述性分析2016—2018年海南省肺结核流行病学特征,Excel 2010整理数据,用SPSS 17.0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 2016—2018年海南省共登记肺结核患者24 105例,年均登记发病率为85.18/10万,菌阴患者所占比例最高。 2月份登记人数显著减少,季节性明显。海口市登记病例数最多,年均登记发病率居前三位的地区分别为东方市(161.38/10 万)、陵水黎族自治县(154.33/10 万)、乐东黎族自治县(142.144 /10 万),三亚市年均发病率最低 (56.04/10 万),不同地区发病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602.31,P<0.05);登记病例数男女性别比为3.28∶1,女性登记发病率40.77/10 万低于男性登记发病率127.49/10 万,不同性别发病率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2 083.41,P<0.01);农民登记人数最多,为15 605例,占总登记人数的64.74%,学生所占比例也相对较高;发病年龄主要集中在20~65岁,占总登记人数的75.42%。结论 偏远山区和农民是结核病防控的重点地区和重点对象,特别是中青年;应加强对学生的结核病防控工作,避免聚集性疫情。 相似文献
11.
目的 了解唐山市肺结核患者的流行病学情况,分析患者痰液中临床菌株的耐药情况,为结核病尤其是耐药性结核病的防控提供基础依据。方法 问卷调查法收集研究对象的基本资料,调查内容包括年龄、性别、身高、体重、烟酒习惯、受教育程度、职业、初复治情况、服药情况等。经痰培养,分离患者的结核分枝杆菌后接种到改良罗氏培养基中进行培养,采用银科分枝杆菌药敏检测试剂盒对菌株进行药敏检测。对所得结果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结果 128例患者,平均年龄(52.59±18.12)岁,男、女性比为3∶1,以初中以下文化程度居多,农民和工人所占比例为73.44%,BMI比值属于偏瘦的占43.75%,初治患者占83.59%。临床分离菌株耐药株占82.81%。耐药率前三位的药物分别为阿莫西林(49.22%)、氯法齐明(32.03%)和对氨基水杨酸(29.69%),一线抗结核药物耐药株占36.72%,二线抗结核药物耐药株75.78%。结论 唐山市肺结核患者流行病学分布和全国平均水平相近,但耐药率偏高,尤其是二线抗结核药物耐药率远高于平均水平。 相似文献
12.
目的 了解昆山市近几年肺结核的流行特征,为卫生行政部门制定有效的肺结核防治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从传染病网络直报系统中获取2004-2015年昆山市肺结核疫情资料,应用描述性流行病学、季节指数法等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04-2015年昆山市累计报告肺结核8 032例,年均发病率为40.30/10万,发病率总体呈现下降趋势;5月和9月是发病高峰;城区平均年发病率为57.85/10万,高于郊区37.29/10万(P<0.001);男女性别比为2.41∶1;70岁~年龄组发病率最高,为145.78/10万,20岁~年龄组发病数最多,为3 240例,占总数的40.34%;2008年以来户籍人口的总体发病率高于流动人口(P<0.001),但户籍人口的发病率呈现逐年下降趋势,而流动人口发病率在逐年上升,且近两年的发病率超过户籍人口.结论 应加强肺结核的筛查、病例管理与监测工作,同时加大对城区流动人口的健康宣教,减少肺结核的发病.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分析深圳市非结核病防治机构(简称“非结防机构”)网络直报疑似肺结核患者的转诊、追踪、到位及诊断情况,探索提高肺结核患者发现水平的措施.方法 收集2011-2016年深圳市结核病信息管理系统中非结防机构报告的151 295例疑似肺结核患者的转诊、追踪、到位、诊断等信息资料,对不同年度疑似患者的转诊到位率、追踪到位率、总体到位率、到位后肺结核患者检出率及非结防机构对肺结核患者发现的贡献率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2011-2016年非结防机构网络报告疑似肺结核患者151 295例,转诊到位57 681例(38.12%),追踪到位44 080例(47.09%),其他到位37 443例(40.0%),总体到位率139 204例(92.01%).转诊到位率从34.90%提高到43.77%,总体到位率从87.31%提高到95.2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追踪未到位的主要原因为电话地址不详4 257例(35.21%)、查无此人3 902例(32.27%)、拒绝就诊1 167例(9.65%)等.到位者活动性肺结核检出率为14.13%(19 667/139 204),结核病排除率为85.87%(119 537/139 204).非结防机构对活动性肺结核患者和涂阳肺结核患者发现的贡献率分别为80.12%(19 667/24 547)和80.37%(9 788/12 179).结论 深圳市非结防机构网络报告疑似肺结核患者总体到位率维持在较高水平,这些患者是深圳市肺结核发现的重要来源,但要进一步提高疑似肺结核患者信息采集的真实性和准确性.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基于文献计量学方法对2016—2021年全球结核病研究现状及热点进行分析。方法 基于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数据库,检索索引日期为2016年1月1日至2021年11月18日的结核相关“article”及“review”。利用VOSviewer对发文特征、高被引论文、重点研究方向进行分析并进行主题词聚类,最终形成研究热点。结果 共检索到相关文献22 264篇,其中美国发文量最多(5 026篇,22.57%)、篇均被引频次12.55,中国大陆地区发文量排在第三位(3 116篇,14.00%)、篇均被引频次6.38。影响力最大的4个研究领域为:感染病学(infectious diseases)、微生物学(microbiology)、免疫学(immunology)、呼吸病学(respiratory system)。关键词主题聚类后得到的研究热点为:结核病疾病负担评估等流行病学研究、围绕潜伏结核感染治疗和结核疫苗研发的结核病预防、结核病快速分子诊断和免疫诊断技术、抗结核药物和耐药结核病治疗方案优化、结核感染免疫反应和致病机制等基础研究。结论 近六年结核病研究集中于疾病负担及各类新的诊断手段、治疗方法和预防措施,耐药结核病患者、儿童结核病患者、合并HIV感染者是研究重点关注人群。新冠期间需要保持对结核病的可持续性研究。 相似文献
15.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并发结核感染的诊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美云 《江苏大学学报(医学版)》2007,17(6):503-504
目的:分析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并发结核早期诊治特点,以减少误诊及治疗中的不良反应.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6例维持性血透患者并发结核感染的临床特点以及抗痨治疗效果和治疗中出现的不良反应.结果:152例维持性血透患者中合并结核感染6例,其中肺外结核4例,主要症状有消瘦、乏力、纳差、发热.多数病例抗结核治疗有效,2例患者出现周围神经病变,球后视神经炎,停药后症状好转.结论: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并发结核感染时肺外结核发生率高,临床表现不典型,易误诊.早期诊断,合理抗痨治疗可改善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自2006年10月—2014年6月,深圳市实施全球基金耐多药结核病防治项目的效果,以期为调整全市的耐多药结核病综合防控策略提供依据。方法从结核病信息管理系统及2006年10月—2014年6月深圳市全球基金耐多药结核病防治项目工作月报、季报和年度报表收集相关信息,分析全市耐多药结核病政策保障情况、体系建设情况、项目覆盖情况、病人发现情况、治疗情况等。结果在项目实施期间,成立了领导小组和技术指导小组,建立了工作机制、医疗保障和法律保障。建立MDR-TB三级防控网络、市区两级诊断平台、市区两级实验室网络。项目覆盖全市所有10个区和全市所有人群,包括户籍人口和流动人口。将MDR-TB的筛查对象扩大到所有涂阳肺结核患者,包括新涂阳和复治涂阳患者。项目实施期间,全市共发现MDR-TB患者607例,纳入项目治疗168例,成功治疗率高达70.2%。结论通过项目的实施,发现"传播"已成为全市耐多药结核病产生的主要原因,加上对流动人口耐多药结核病缺乏有效的控制手段,耐多药结核病疫情面临的形势十分严峻,迫切需要有效措施,以防止耐药结核病疫情进一步蔓延。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评价FIDELIS结核病腔制项目实施1年所取得的成效,并为促进规划的实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根据湖北省FIDELIS项目实施方案,对咸宁市5个项目县结防机构结核病人发现登记以及县级最大的一所综合医疗机构结核病人查痰和转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从2003年10月1日~2004年9月30日,5个项目县共发现新涂阳肺结核病人866例,完成项目周期任务的112.2%,新涂阳病人发现率83.6%,涂阳新登记率38.4/10万,综合医院痰检率95.3%,转诊率81.3%,较项目前(2002年)有明显的提高。结论 咸宁市结核病控制项目实施1年取得显著成效,规范了综合医院结核病人疫情登记、报告、痰检和转诊工作,促进了结核病归口管理的落实,实现了高发现率的目标,为新一轮FIDELIS项目的实施提供了宝贵经验,为咸宁市结核病控制工作可持续发展打卞了良好基础。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重庆市中等学校结核病防控工作现状,为有效实施结核病防控工作提供建议。方法应用流行病学现况调查法,对2013年重庆市39个区县304所中等学校的分管结核病防控工作人员进行问卷调查,使用SPSS16.0进行描述性分析、卡方检验或Fisher精确检验。结果公办和民办学校结核病防控工作领导责任制、工作计划、疫情报告人、健康教育等防控工作落实较好,但校医配备、学校结核病防治知识培训、新生入学体检比例均较低。公办学校和民办学校学生因结核病缺勤的学校比例分别为48.57%(136/280)、25.00%(6/24),公办学校高于民办学校(P0.05),主要集中在公办寄宿制高中和公办职业高中,比例分别为51.80%(115/222)、40.38%(21/52);公办学校和民办学校有学生因患结核病而休、复学的学校比例分别为39.29%(110/280)、8.33%(2/24),公办学校高于民办学校(P0.05),主要集中在公办寄宿制高中和公办职业高中,比例分别为42.34%(94/222)、30.77%(16/52);公办学校和民办学校协助开展密切接触者筛查学校比例分别为100.00%(124/124)、23.53%(4/17),公办学校高于民办学校(P0.01);民办技工学校执行教室、宿舍开窗通风等感染控制措施比例较低,分别为71.43%(5/7)、85.71%(6/7),民办学校尚未积极协助疾控机构开展结核病密切接触者筛查工作,感染控制意识薄弱,民办职业高中和技工学校未建立休复学制度。结论重庆市学校结核病防控措施落实不够,特别是民办学校结核病疫情处置较为薄弱,应建立多部门联防联控机制,严防学校聚集性疫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