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错失恐惧是互联网背景下的一种新型焦虑症,对大学生的身心健康产生重要影响。通过对移动社交媒体下大学生错失恐惧的内涵、外延和危害等方面进行综述,尝试对大学生错失恐惧的影响机理进行探究,旨在引起教育工作者对大学生错失恐惧的重视,为制定预防和缓解大学生错失恐惧的干预手段提供参考和指导。  相似文献   

2.
张淼 《中国学校卫生》2014,35(10):1559-1560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的第32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3年6月底,我国网民规模达5.91亿,互联网普及率为44.1%,其中高中以上学历的学生占52.6%[1],网络已经成为学生生活中的一部分.网络成瘾行为是一种病态的网络使用行为或偏差行为,对青少年学习、生活和人格等都产生极其严重的危害,会造成更多的行为、情绪和学习问题[2-4].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大学生手机短信的使用情况与心理健康状况的关系,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自编的大学生手机短信使用情况调查问卷和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广东省750名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在被调查的大学生中,使用手机发短信的占71.7%,短信内容是日常交流的占93.7%,使用目的是联络朋友的占25.4%,短信发送对象是亲密朋友的占77.3%;对手机短信不同依赖程度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7.01,P0.01),依赖程度越强,心理健康状况越差。结论大学生手机短信的使用与心理健康状况有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4.
认知灵活性与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相关关系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用实验方法考察认知灵活性与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关系,为研究认知控制与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关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选取杭州师范大学学生38名(女生22名,男生16名)采用注意瞬脱下的定势转换实验范式反映认知灵活性,用SCL-90测量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考察二者的关系.注意瞬脱实验中,第1个目标前出现的不同类型十扰项代表不同的定势转换需求,包括针对语义和形状的注意定势.结果 语义和形状定势转换所造成的瞬脱量变化与SCL-90测试得分有显著相关,尤其是目标间隔为lag2时.结论 注意瞬脱下的认知灵活性与大学生心理健康有显著的相关.  相似文献   

5.
学习成功感是个体意识到自己在学习上成功地接近、达到或超过自己的抱负水平时,所体验到的满意、喜悦、自豪等积极情感,包括认知和情感2个成分[1-4].学习成功感主要取决于个体在学习活动时的抱负水平与实际成绩之间的差距,但也会受到他人评价和情境的影响[1-4].学习成功感方面的研究是在"成功教育"的理论和实践研究过程中逐步确定的."成功教育"是通过教师帮助学生成功,学生尝试成功,逐步达到学生自主成功的素质教育[3-4].国家教委(教育部)把成功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一种成功模式,列入向全国普教系统重点推广的3个科研成果之一,并要求把成功教育的经验推向全国.由于教育的对象——学生,是有主观能动性的人,成功教育实施的过程中特别注意学生的心理体验,关注学生的学习成功感[5-6].  相似文献   

6.
了解大学生烟酒使用行为及其与无聊倾向、抵制效能感的关系,为改善大学生饮酒行为提供参考.方法 方便抽取黑龙江省4所高校的1 530名大学生作为被试,采用大学生无聊倾向问卷、抵制效能感量表和烟酒使用问卷进行调查.结果 大学生吸烟率为10.19%(156/1 530),饮酒率为48.04%(735/1 530),男生吸烟率、饮酒率均高于女生(x2值分别为111.97,270.08,P值均<0.01).无聊倾向(除创造缺乏外)与烟酒使用行为呈正相关(P值均<0.05),抵制效能感与无聊倾向、烟酒使用行为均呈负相关(P值均<0.05).抵制效能感在无聊倾向预测烟酒使用行为间起部分中介作用(x2/df=3.87,CFI=0.89,TLI=0.90,RMSEA=0.05,SRMR=0.06,AIC=27 431.63,BIC=27 812.48),中介效应占比为37.14%.结论 无聊倾向既能直接影响大学生烟酒使用行为,同时也可通过抵制效能感影响烟酒使用行为.  相似文献   

7.
福州市大学生A型行为与心理健康及社会支持的相关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大学生A型行为状况,探讨A型行为与心理健康及社会支持等相关因素的关系。方法采用A型行为量表、SCL-90自评量表、领悟社会支持量表,对采用分层随机整群抽样法抽取的福州市1 957名大学生进行测评。结果大学生A型行为检出率为24.8%,男生为27.3%,女生为21.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型行为学生SCL-90各因子得分均高于B型行为学生,社会支持各因子得分均低于B型行为学生,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大学生A型行为与心理健康状况及社会支持相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  了解潍坊市中学生心理健康现状,分析中学生健康危险行为对心理健康状况的影响,为改善潍坊市中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及有效预防心理健康问题的产生提供参考依据。  方法  采用课题组编制的基本情况调查表和Kessler 10(K10)量表,对分层随机整群抽取的潍坊市3 185名中学生展开调查,应用χ2检验、二元Logistic回归等方法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  潍坊市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良好的有1 634名(51.3%),一般854名(26.8%),较差394名(12.4%),差303名(9.5%);睡眠时间、吸烟情况等是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影响因素(P值均 < 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相较于睡眠时间<8 h的中学生,睡眠时间≥8 h的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更好(OR=0.36);相较于不吸烟的中学生,吸烟的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较差(OR=3.53)。  结论  健康危险行为与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密切相关。有关部门应加强健康生活方式的教育及宣传力度,密切关注健康危险行为与心理健康状况之间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大学生愤怒情绪及其与心理健康的相关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大学生愤怒情绪的性别差异及其对抑郁、焦虑以及总体心理健康的影响,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使用修订的状态-特质愤怒表达问卷(STAXI-2)、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和总体健康问卷(GHQ-28),对随机抽取的248名山东省在校大学生进行测试,运用Pearson相关分析和多元逐步回归分析进行统计。结果男生的内向怒和愤怒外控高于女生(P值均0.05);状态怒、特质怒及愤怒处理方式都与心理健康有一定的相关;特质怒、内向怒和愤怒控制对抑郁和总体健康回归达到显著水平(P值均0.05),特质怒对焦虑的回归达到显著水平。结论应对存在抑郁、焦虑等心理健康问题大学生的愤怒情绪进行有区别的干预,同时考虑性别因素。  相似文献   

10.
大学生网络成瘾者个性特征及其与心理健康相关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分析大学生网络使用状况与个性特征及心理健康水平的相关关系,探讨影响网络成瘾的相关因素,为网络成瘾的早期发现和早期干预提供参考.方法 抽取安徽师范大学二、四年级在校本科生1 067名,使用EPQ,SCL-90及网络成瘾诊断量表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男生网络成瘾检出率较高.在人格特征上,网络成瘾组及网络成瘾倾向组的精神病质得分显著高于正常使用组,性格偏内向.网络成瘾组及网络成稳倾向组的心理健康水平低于正常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 网络成瘾者心理健康水平下降,有特定的人格特征.音乐、体育、舞蹈和文学等爱好可能是预防网络成瘾的保护因素.  相似文献   

11.
考察大学生生命意义与心理健康的相关性,为青少年心理健康的理论研究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生命愿景量表和一般健康问卷,对随机抽取的徐州市2所高校762名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 大学生生命意义感处于中等偏上水平(114.49±12.29),性别、城乡、年级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专业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大学生心理健康自我肯定因子处于中等偏上水平,忧郁和焦虑体验较少,且在性别、专业、年级、城乡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在不同恋爱状况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心理健康消极方面在性别、专业、年级、城乡、恋爱状况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生命意义各因子与心理健康各因子存在显著相关(P值均<0.01);生命控制感对自我肯定因子具有正向预测作用(23.0%),生命控制感、意义的追寻和消极生命意义对心理健康消极方面具有负向预测作用(23.6%).结论 生命意义对心理健康具有预测作用,生命控制感、对生命意义的看法和态度以及对生命意义的追寻均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个体的心理健康状况.  相似文献   

12.
留守经历对大学生人格及心理健康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留守经历对大学生人格与心理健康影响。方法采用艾森克人格问卷(EPQ)和症状自评量表(SCL-90),随机抽取江西省3所一般本科院校有留守经历大学生432人,并以非留守大学生461人为对照进行调查。结果有留守经历的大学生的明显心理症状检出率为26.6%,非留守经历大学生检出率为23.2%;他们的人际敏感度、精神质得分高于非留守经历大学生(P<0.05),内外向得分则更低(P<0.01);有留守经历大学生中,女生的人际敏感度、抑郁和恐怖因子及内外向得分高于男生(P<0.01);有留守经历大学生的人格特征与心理健康得分有相关性,神经质和内外向维度对SCL-90总分的共同解释率为18.8%。结论关注有留守经历中内向和情绪不稳定的大学生,帮助他们完善自身人格,可有效提高其心理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13.
大学生健康相关行为现状调查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了解在校大学生健康相关行为的现状及其特点。方法对江苏两所高校在校学生采取分阶段整群抽样方法进行抽样,以问卷调查方式获得学生健康相关行为的资料。结果男生中,每天都吸烟的为13.3%,服药遵医嘱者为37.7%,上学期间有醉酒行为的为34.0%,上网目的是打游戏的为22.5%;女生中,服药遵医嘱者为33.3%,曾经减过肥的为41.7%;每天吃早餐的为69.5%;88.9%男生和68.0%女生知道安全套的作用。结论部分学生存在着不良生活习惯及行为方式,性别间差异有显著性。对大学生进行全面系统的健康教育非常必要。  相似文献   

14.
了解儿童期虐待与大学生危险行为的关系,为大学生危险行为早期干预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抽取山东省烟台市4所大学的1 000名大学生,进行儿童期虐待问卷(CTQ)、抑郁自评量表(SDS)、自杀意念量表(BSSI)及自拟一般状况问卷调查.结果 1 000名大学生儿童期虐待发生率为11.1%,大学生儿童期虐待以情感虐待(97.2%)与情感忽视(74.7%)为主.轮廓分析显示,抑郁症分级严重程度越高,5种不同虐待类型的得分也越高(F=790.5,P<0.05).大学生儿童期虐待与自杀意念、抑郁症、吸毒及自我伤害4种危险行为均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120,0.129,0.101,0.110,P值均<0.05).结论 儿童期虐待是大学生发生自杀、抑郁等危险行为的重要相关因素,学校应针对有童年期虐待经历的大学生进行早期干预.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调查大学生网约性行为现状及与感觉寻求、危险行为的关系,为高校开展学生性教育提供参考。  方法  采用方便抽样方法,于2021年9—10月在重庆市某高校抽取1 923名大学生完成网约性行为、感觉寻求和危险行为的问卷调查。  结果  大学生性行为发生率为26.7%,其中,网约性行为发生率为12.3%。不同性别大学生网约性行为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25,P>0.05);不同年级,不同赌博、饮酒、网络成瘾倾向大学生网约性行为发生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9.40,3.29,19.63,3.66,P值均 < 0.05),大一年级(9.1%)、不赌博(12.0%)、饮酒(8.4%)、无网络成瘾倾向学生(11.8%)低于大二和大三年级(14.4%,13.1%)、赌博(19.7%)、不饮酒(15.1%)、有网络成瘾倾向学生(16.6%)。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大学生饮酒(OR=0.45,95%CI=0.33~0.62)与网约性行为发生呈负性相关,感觉寻求(OR=1.08,95%CI=1.03~1.13)、赌博(OR=2.15,95%CI=1.19~3.88)与网约性行为发生呈正性相关(P值均 < 0.05)。  结论  大学生网约性行为发生率不容忽视。高校应引导学生科学认识网约性行为危害,不寻求其带来的新异刺激感,避免与赌博行为聚集出现。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大学生社交焦虑的基本状况及社会支持与其关系。方法采用无记名问卷调查,共获有效问卷357份。调查工具包括社交恐怖症量表(SPIN),社交回避及苦恼量表(SAD)、领悟社会支持量表(PSSS)和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结果8.1%的大学生存在社交焦虑,其中男生6.63%,女生9.42%;理工类学生社交焦虑检出率最高,为14.29%,医学类学生最低,为4.55%;χ2检验显示社交焦虑与性别等因素无相关性。t检验和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社会支持与社交焦虑有负相关性。结论社会支持对社交焦虑的发生有影响,应帮助学生建立社会支持系统并使其能够充分利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调查大学生的冲动性水平及心理健康水平,并分析二者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大学生一般调查表、Barratt冲动性量表第11版(BIS-11)、症状自评量表(SCL-90)为研究工具,对分层随机抽取的722名大一-大三的在校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大学生的冲动性总分为(67.43±8.67)分;SCL-90的恐怖因子高于全国常模(P〈0.05),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抑郁、偏执、精神病性5个因子的得分低于全国常模(P〈0.05);SCL-90的10个因子与冲动性存在正相关(P〈0.05)。精神病性(b=0.295,P=0.007)、敌对(b=0.334,P=0.004)、焦虑(b=0.574,P=0.001)、恐怖(b=0.496,P=0.000)对于冲动性具有预测作用。结论大学生冲动性水平总体处于中等水平,心理健康水平总体稍优于全国水平,心理健康状况对冲动性水平具有较强的影响作用。  相似文献   

18.
戴丽  张华玲 《中国校医》2007,21(5):505-507
目的探讨在校大学生社会期望与自尊的关系,有利于大学生正确的评价自己,减少大学生在心理和行为方面的疑虑,促进身心健康和谐发展。方法采用社会期望量表(MCSD)和自尊量表(SES)对236名大学本科生进行施测研究。结果大学生在社会期望量表上的得分呈现显著的专业差异和职务差异,在自尊量表上的得分普遍较高,职务差异和来源差异较显著,且男生的自尊水平极显著高于女生。结论大学生的自尊水平在某些方面影响其社会期望反应。  相似文献   

19.
目的 了解黑龙江省大学生应急物品准备状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多阶段随机整群抽样方法抽取黑龙江省1 806名大学生进行调查,并分析其应急物品准备的影响因素。结果 5.26%的大学生完全备有应急药品、保证72 h的食品和饮用水、手电筒、收音机和备用电池5种物品;自救信任程度最高(4.20±0.97)分,志愿者信任程度最低(3.00±1.08)分;不同年龄、居住地、收入、应急态度、应急准备行为倾向、特殊信任的大学生应急物品准备状态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逻辑回归分析表明,城市(OR=2.981,95%CI=1.585~5.608)、应急准备行为倾向度高(OR=1.102,95%CI=1.021~1.188)、特殊信任度高(OR=1.562,95%CI=1.134~2.152)均是大学生应急物品准备的保护因素。结论 黑龙江省大学生应急物品准备较差,需要加强农村地区学生应急教育,组织应急宣传和演练活动;政府应提高应急救援的效率、效果;同时,个人应该做好应急准备,积极自救。  相似文献   

20.
大学生心理素质与主观幸福感关系   总被引:7,自引:4,他引:3  
目的 了解大学生心理素质水平现状及其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为制订大学生心理素质培养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大学生理素质量表、国际大学调查问卷对938名大学生进行测试。结果 男生的总体心理素质水平明显高于女生(P<0.05)。大学三年级学生的职业能力素质明显高于二年级学生(P<0.05);四年级学生学习心理素质明显高于二年级学生(P<0.05);四年级学生的自我意识明显高于一、二年级学生(P<0.05)。城市学生的总体心理素质水平明显高于城镇学生(P<0.01)。自我意识、人际管理素质对主观幸福感有显著的预测作用。结论 应重视大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