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目的 调查贵港市不同地区暗娼人群艾滋病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梅毒感染现况,并分析其影响因素,为制定针对贵港市不同地区HIV/梅毒感染的防制措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参照《全国艾滋病哨点监测实施方案操作手册》,对贵港市2012—2015年3个地区哨点所监测的暗娼人群进行问卷调查和HIV、梅毒抗体的血清学检测。结果 共调查监测4 266名暗娼人员,平均年龄为(34.74±8.56)岁,主要以汉族为主(79.04%),在婚或同居者居多(76.37%),小学及以下文化程度所占比例较大(55.27%),以服务于低档场所为主(50.21%)。该调查人群流动性较低,本次在本地工作时间>1年者占60.09%。HIV总感染率为1.55%,其中贵港市辖区、桂平市、平南县3个地区的HIV感染率分别为1.31%、2.63%、1.0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梅毒总感染率为10.01%,且呈逐年下降的线性趋势(χ2趋势=43.42,P<0.001),三个地区梅毒感染率分别为7.38%、21.76%、4.8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吸毒、本次在本地工作时间>1年是HIV感染的危险因素,居住于桂平市、较低档场所服务、年龄大、在婚/同居均是梅毒感染的危险因素。结论 贵港市三个地区暗娼HIV/梅毒感染率较高,参考HIV和梅毒感染的影响因素,因地制宜地针对不同人群采取干预措施和长期有效宣传对防控HIV/梅毒感染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索湖北省艾滋病流行地理特征及空间聚集性特点,为识别艾滋病防控重点地区,开展“一地一策”精准防控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湖北省2011—2015年艾滋病病例报告中当年年底存活病例数据库,分析存活病例的地理分布特征,利用空间扫描统计量法和空间自相关分析方法,分别在市州、县区水平上进行全局和局部空间聚集性分析。结果 2011—2015年间,湖北省艾滋病存活病例报告数逐年上升,地理分布上差异很大,病例呈现向中东部及大中城市集中趋势。空间扫描统计量法显示,报告存活病例在市州空间分布的聚集区发生明显改变,一类聚集区从2011年的襄阳市、荆门市和随州市(RR=1.68,LLR=118.43,P<0.001)转至2015年的咸宁市、武汉市、鄂州市和黄石市(RR=1.84,LLR=492.96,P<0.001)。全局空间自相关分析发现,在县区水平,同性传播及静脉吸毒传播的报告存活病例呈现显著的空间自相关,2011年及2015年全局Moran's I系数均大于0.40(同性传播病例分别为0.542和0.548;静脉吸毒传播病例分别为0.401和0.640)。局部空间自相关分析显示,高值-高值聚集区同性传播病例在以武汉市为中心的县区,静脉吸毒传播病例在武汉市中心城区及周边县区。结论 湖北省艾滋病报告存活病例在地理空间分布上呈现一定聚集性,应根据报告存活病例不同传播途径的特点,在开展艾滋病综合防控及资源配置方面采取针对性措施。  相似文献   

3.
目的 分析江门市老年人(≥50岁)艾滋病疫情及流行特征,为制定针对性防控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从艾滋病综合防治信息系统收集2000—2017年江门市年龄≥50岁艾滋病病毒感染者/艾滋病病人(HIV/AIDS)疫情报告资料,进行流行病学特征分析。结果 2000—2017年江门市报告年龄≥50岁HIV/AIDS共1 085例,79.91%为男性,20.09%为女性;平均年龄 (62.58±8.95)岁;文化程度以小学及以下为主,占52.63%;职业以农民、家政、家务及待业为主,占65.99%;传播途径以异性传播为主,占84.15%,其中男性病例以非婚异性传播为主,占79.12%,女性病例以配偶阳性传播为主,占58.71%,通过医疗机构检测发现占74.10%,不同性别的样本来源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01)。老年病例占当年新报告病例的比例由2000年的0.87%上升到2017年的37.37%。病死率为51.71%,并且死亡病例中74.69%是在诊断后一年内死亡。结论 江门市老年HIV/AIDS病例呈持续增长趋势,病死率高,以异性传播为主,主要通过医疗机构检测发现,应针对老年人群探索新的艾滋病宣传干预模式,普及艾滋病防治知识及加大筛查力度,从而有效控制艾滋病在该人群中的蔓延。  相似文献   

4.
目的 了解阳江市吸毒人群的行为特征和艾滋病病毒(HIV)感染情况,为预防和控制艾滋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收集阳江市2010—2015年2个国家级吸毒人群艾滋病哨点监测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吸毒人群以男性、低文化水平为主,平均年龄(36.98±7.45)岁,超过一半已婚或有固定性伴。艾滋病相关知识知晓率为92.27%,呈逐年上升趋势(P<0.05)。88.02%吸毒者使用过海洛因,传统毒品所占比例为78.56%,呈下降趋势(P<0.05);新型毒品所占比例为11.67%,呈上升趋势(P<0.05)。吸毒人群共用注射器比例为35.01%,呈下降趋势(P<0.05);最近一个月共用注射器比例为10.61%,亦呈现下降趋势(P<0.05)。最近1年有商业性行为的比例为26.06%,最近1年商业性行为坚持使用安全套比例为67.04%,安全套使用比例呈现逐年上升趋势(P<0.05)。 HIV抗体阳性率为6.75%,呈现下降趋势(P<0.05);HCV阳性率为70.97%,呈现上升趋势(P<0.05);梅毒阳性率为2.72%,呈现下降趋势(P<0.05)。结论 2010—2015年阳江市吸毒人群HIV阳性率呈现下降趋势,丙肝阳性检出率高,需继续加强针对吸毒人群的防控工作。  相似文献   

5.
目的 应用空间流行病学方法分析江西省土源性线虫病流行特征,为控制土源性线虫病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收集江西省2016—2019年土源性线虫病监测资料,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并应用空间自相关和热点分析方法、回顾性时空扫描统计量方法对土源性线虫病传播风险热点和聚集区域进行空间聚集性分析。结果 全省人群4年间土源性线虫感染率分别为1.32%(947/71 766)、1.14%(803/70 547)、0.87%(604/69 507)和0.90%(628/69 620),不同年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钩虫感染率分别为0.65%(466/71 766)、0.64%(450/70 547)、0.48%(336/69 507)和0.52%(362/69 620),不同年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蛔虫感染率分别为0.55%(393/71 766)、0.41%(287/70 547)、0.32%(221/69 507)和0.32%(225/69 620),不同年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鞭虫感染率分别为0.17%(125/71 766)、0.10%(74/70 547)、0.08%(57/69 507)和0.07%(49/69 620),不同年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全局空间自相关分析结果显示钩虫感染率2016年,鞭虫感染率2016、2018与2019年Moran's I值有统计学意义(P<0.05)。局部热点区域探测、SaTScan和FleXScan两种时空扫描分析方法结果显示,各年度各虫种感染均存在高值聚集区域。结论 全省2016—2019年人群土源性线虫、钩虫、蛔虫与鞭虫感染率均呈下降趋势,且存在时空聚集性。因此,在制定防控策略时应有针对性地考虑时空分布特征。  相似文献   

6.
目的 了解2006—2016年玉溪市新报告艾滋病病毒感染者/艾滋病病人(HIV/AIDS)基线CD4+ T 淋巴细胞计数及其及时检测情况,了解不同人群基线CD4+T淋巴细胞计数差异。方法 使用艾滋病综合防治数据信息系统中的病例报告卡数据库,以及历年CD4+T淋巴细胞检测原始记录,截止日期为2016年12月底,收集其相关人口学信息,对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3 504例HIV/AIDS中,2 718例(77.57%)患者在报告半年内获得CD4+T淋巴细胞检测,由2006年的20.38%上升到2011年的94.36%后保持稳定(P<0.001),25.16% (611/2 428)的新报告感染者基线CD4+T淋巴细胞计数<200 cells/μL表现为晚发现,且历年表现为上升趋势(P<0.001)。历年通过异性性传播感染HIV者,>50岁者,样本来源于医疗机构者和男性基线CD4+T淋巴细胞中位数均较同性性传播感染HIV者和注射吸毒者;<50岁者,样本来源于VCT、哨点、婚检孕检者,女性为高。结论 玉溪市获得及时的CD4+T淋巴细胞检测的比例逐年上升且基线免疫状况较好,医院发现人群、异性性传播人群、老年人群和男性持续发现较晚,必须不断的提高HIV检测的敏感性,以便早发现感染者。  相似文献   

7.
目的 分析海南省艾滋病流行特征,为今后制定艾滋病防控措施提供依据。 方法 收集和整理截至2018年12月艾滋病防治基本信息系统中病例报告历史卡片和统计报表数据,并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 截至2018年12月,海南省报告现存活HIV感染者和AIDS患者2 937例,报告病例超过500例的市县有2个,占全省病例总数的59.18%;男、女性别比为5.85∶1,年龄3个月~91岁,20~<40岁年龄组占62.65%。现存活和2018年新报告病例性传播构成比分别为89.62%和96.95%。海口市和三亚市现存活病例男男同性性(MSM)传播构成比占60%左右;15~<20岁和20~<30岁年龄组MSM传播构成比分别占80.00%和71.62%,60岁及以上年龄组异性性传播构成比占89.73%;未婚病例MSM传播构成比占64.74 %,已婚病例异性性传播构成比占72.24%;大专及以上文化MSM传播构成比占72.72%,初中及以下文化异性性传播构成比占60.48%;不同年龄组、婚姻和文化程度病例性传播方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全省报告病例地区分布差异大,以性传播为主,不同地区和不同特征人群性传播方式有差异,应因地制宜制定针对不同人群的艾滋病防控策略和措施。  相似文献   

8.
目的 通过地理信息系统(GIS)分析武汉市现有螺点和历史螺点的各项螺情指标,探索螺情变化规律。方法 根据武汉市863个历史及现有螺点的螺情数据资料,建立螺情资料空间数据库。使用Arcmap10.2的空间统计分析模块,对2017年螺情监测的活螺密度数据进行空间自相关性分析和热点分析。结果 武汉市现有钉螺环境分布呈东北-西南方向分布,中心在武汉市西南面东荆河区域(蔡甸区、汉南区);现有螺点和历史螺点植被类别构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历史螺点现在环境类型和历史环境类型构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现有螺点的现在环境类型与历史环境类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钉螺分布具较强的空间自相关性(Moran's I>0,z= 14.386 223,P<0.001),钉螺分布呈聚集模式。钉螺分布热点在武汉市西南角东荆河区域(蔡甸区、汉南区)以及长江沿线散在分布。冷点集中在滠水近长江段东面区域(黄陂区)以及府河沿线。结论 植被类型和环境类型改变可能对现有螺点钉螺密度减少、消除,转化为历史螺点的过程有影响;武汉市钉螺分布具有地域聚集性且热点分布于东荆河流域以及长江沿线散在分布。  相似文献   

9.
目的 了解北海市HIV感染者/AIDS患者配偶间HIV的传播状况,分析北海市艾滋病抗体阳性夫妻的流行特征,为开展夫妻间HIV传播的预防控制工作提供依据。 方法 对广西北海市2004—2018年艾滋病综合防治信息系统中夫妻双方均为HIV抗体阳性的病例收集流行病学调查信息和随访信息建立数据库,采用χ2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分析双阳夫妻的信息差异。 结果 北海市2004—2018年共报告配偶双方均为HIV抗体阳性146对,男性平均年龄(50.64±14.24)岁,女性平均年龄为(45.73±14.95)岁。通过咨询检测发现占35.27%,检测发现方式男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夫妻只有一方有危险行为的占71.23%,双方均有危险行为占28.77%; 292例HIV病例中,晚发现率为55.48%,存活率为90.07%;首次CD4+T淋巴细胞计数均值(429.40±251.81)个/μL,接受抗病毒治疗占90.41%,男女治疗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北海市HIV抗体阳性夫妻家庭中男方存在多性伴及商业性性行为等高危行为,夫妻间二次传播率较高,艾滋病晚发现率较高,主动检测意识低,建议加强随访,提高检测咨询,提高安全套使用率,避免夫妻间家庭内传播。  相似文献   

10.
目的 了解北海市学生艾滋病流行特征,为有针对性地在学生中开展艾滋病防治工作提供防治策略。方法 对北海市2007—2018年艾滋病综合防治信息系统中报告职业为学生的艾滋病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感染者/艾滋病(Acquired immunodeficiency syndrome,AIDS)病人数据进行分析。结果 北海市2007—2018年共报告学生HIV感染者/AIDS病人51例,2013—2018年学生病例报告数占累计报告病例总数的64.71%,其中2015年全年报告10例,占累计学生报告病例总数的19.61%。病例分布在全市一县三区,感染HIV报告地在北海市的病例占80.40%,感染HIV报告地在外地的病例占19.61%。不同年份间感染地区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学生病例平均年龄为(18.59±4.02)岁,男性占90.20%(46例),女性占9.81%(5例)。文化程度为小学及以下占29.42%,初中占0%,高中或中专占29.42%,大专及以上占41.18%。从传播途径看,性传播占72.55%,其中同性传播占58.83%,异性传播占13.73%。病例通过自愿检测发现的占47.06%,其他就诊者占19.61%,无偿献血人员检测占11.77%。结论 北海市2007—2018年学生感染艾滋病数越来越多,疫情严峻,同性性行为是主要传播途径,年龄段主要集中在中学及大学阶段,应在学生阶段加强性和艾滋病知识教育,提高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分析2011—2017年湖北省黄石市艾滋病疫情及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防控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2011—2017年新报告的现住址为黄石市的艾滋病病毒(HIV)感染者/艾滋病(AIDS)病人(简称HIV/AIDS)资料,采用Graphpad Prism 5、SPSS19.0软件和描述流行病学方法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11—2017年共新报告HIV/AIDS 1 518例,死亡471例;病例主要集中在大冶市,868例,占57.18%;男性1 156例占76.15%,女性362例占23.85%,男女性别比为3.2:1.0;50岁以上938例占61.79%;农民为主体,726例占47.83%,其次为无业人员,352例占23.19%。哨点监测显示MSM人群HIV感染率为3.89%,孕妇HIV感染率为0.00%。异性传播1 158例,占76.28%,同性性传播350例,占23.06%,且男男同性传播方式病例呈逐年上升趋势。结论 黄石市艾滋病疫情呈全市低流行和特定人群集中流行并存,性传播成为主要传播途径,大冶市和MSM人群流行形势严峻,须进一步加大防控力度。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分析株洲市2008—2018年新增报告的≥50周岁HIV/AIDS病例流行趋势及相关特征,为针对性制定老年人群艾滋病防治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通过“艾滋病综合防治信息系统”下载历史数据,筛选2008—2018年≥50岁HIV/AIDS病例资料,分析感染率趋势、三间分布特点、传播途径构成、病例来源等相关信息。结果 2008—2018年株洲市累计新增报告≥50岁的HIV/AIDS病例521例,占总报告病例的31.54%;平均年龄(58.17±8.76)岁,小学以下文化占55.47%,农民和民工占69.10%,性传播途径占99.62%,样本来源医院途径占70.25%。2008—2018年报告≥50岁新增HIV/AIDS病例在当年新发现报告病例总数的百分比构成和该人群总体感染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4)。离异或丧偶者占比呈逐年上升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城区和县乡老年人HIV/AIDS感染者在职业构成、文化程度构成方面均存在区别,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仅有配偶/固定性伴阳性接触史病例在男、女老年人病例的占比存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 株洲市老年人艾滋病疫情发展迅猛,性接触传播是主要途径,应根据相应的流行病学分布特征,调整防治战略,制定针对性防控措施,遏制老年人艾滋病疫情。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分析西安市2011-2017年新报告艾滋病感染者/艾滋病病例(HIV/AIDS)晚发现率及其影响因素,为制定防控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从艾滋病综合防治信息系统中选取西安市2011-2017年新报告的HIV/AIDS,采用趋势χ2检验分析晚发现率及变化趋势,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晚发现影响因素分析。结果 西安市2011-2017年新报告HIV/AIDS的晚发现率依次为20.2%、23.1%、28.4%、26.1%、28.7%、32.2%和31.1%,各年度晚发现比例呈上升趋势(P=0.000)。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女性晚发现比例较男性低(OR=0.740,95%CI:0.607~0.903); 65岁~组(OR =2.253, 95%CI: 1.564~3.245)、已婚有配偶(OR =1.418, 95%CI: 1.220~1.649)、非本市现住址(OR =1.349, 95%CI: 1.196~1.523)、农民/农民工/工人(OR=1.217, 95%CI: 1.058~1.447)、异性传播(OR =2.513, 95%CI: 1.528~4.133)和医疗机构来源(OR =1.958, 95%CI: 1.678~2.283)的病例晚发现比例较高。结论 西安市2011-2017年新报告HIV/AIDS的晚发现率逐年升高,应加强对老年人口、流动人口和农民工等重点人群的宣传教育,提高防病意识和检测意识,积极推进各级医疗机构全面开展医务人员主动提供艾滋病检测咨询服务(provider initiated HIV testing and counseling,PITC),促进HIV感染者的早期发现。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分析2007—2017年河南省永城市疟疾疫情特征,总结疟疾防控经验,巩固消除疟疾成果。方法 收集2007—2017年永城市的疟疾疫情数据资料,建立数据库并利用ArcGIS软件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2007—2017年,永城市共发现疟疾病例3 749例,其中间日疟3 743例,恶性疟5例,卵形疟1例,平均年发病率为3.0/万。2007—2011年的发病数分别为1 592例、1 321例、550例、222例、58例,其中仅1例为输入性病例,2012年以后报告的6例疟疾病例均为输入性病例;病例主要分布在马桥镇(1210例)、李寨乡(722例)、裴桥镇(368例)、双桥乡(259例);发病高峰集中在7—10月;人群分布以男性为主(2 133例,占56.91%),主要集中在50~60岁年龄组(973例,占25.95%),农民为主要发病人群,占病例总数的78.23%。结论 永城市的疟疾疫情已经得到了有效控制,但是输入性病例时有发生,传疟媒介依然存在,应当进一步加强监测和管理,防止引起本地继发传播,以巩固疟疾消除成果。  相似文献   

15.
目的 了解深圳市福田区艾滋病(AIDS)重点监测人群的艾滋病病毒(HIV)疫情分布和流行特征,为制定防治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深圳市福田区2008—2017年重点监测人群相关资料及实验室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福田区2008—2017年共检测3 349 782人, HIV/AIDS 3 554例,阳性率0.11%,男性占88.60%,性途径传播为主2 874例,占80.87%,异性传播1 471例,占41.39%,其中最多的前3类重点监测人群是其他就诊、羁押人员、术前检测,分别占31.00%、26.38%、15.98%。男男同性传播1 403例,占39.48%,最多的前3类重点监测人群是检测咨询、羁押人员、其他就诊,分别占24.16%、21.95%、17.18%。静脉吸毒传播的680例,前3类重点监测人群为羁押人员、其他就诊和术前检测,分别占95.15%、2.50%和1.18%。各类人群感染途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深圳市福田区重点监测人群中HIV疫情平稳,性接触是艾滋病传播的主要方式,应针对不同人群采取相应预防策略和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16.
2000-2009年北流市艾滋病监测结果及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吕沛 《医学动物防制》2010,(10):889-891
目的分析2000-2009年北流市艾滋病监测结果及流行病学特点,为制定艾滋病防治策略提供依据。方法对北流市艾滋病监测及流行病学管理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00-2009年北流市累计报告艾滋病毒(HIV)感染者153例,其中艾滋病病人(AIDS)63例,以青壮年为主,男女性别比为2.6∶1;传播途径以静脉注射毒品和性接触感染为主,分别占0.7%和72.54%。49.67%的感染者文化程度为小学及以下,其中94.77%为常住人口,以性接触途径感染为主,占72.54%,部分是HIV抗体阳性配偶或性伴侣间感染,占11.76%。2000-2009年共完成重点人群监测166 780人,检出HIV抗体阳性148例,阳性率为0.09%。结论北流市艾滋病流行态势由传入期进入播散期,AIDS流行正由高危人群向一般人群扩散蔓延,并已造成家庭内传播。预计今后重点人群中HIV感染者将大幅度增长,需加大防治力度。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分析2012—2017年北京某综合医院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抗体检测阳性者的流行病学特点及梅毒感染情况,为区域性HIV筛查及防治提供依据。方法 对2012—2017年北京某综合医院门诊与住院患者中经HIV抗体初筛和确认的HIV感染者相关数据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2012—2017年共进行HIV筛查222 550人次,初筛阳性285例(0.13%),确证阳性246例(0.11%)。各年HIV阳性率较稳定,上升趋势不明显。HIV抗体确认阳性者以男性为主,占96.34%,男女比例26.331,年龄上以20~39岁年龄段为主(82.52%),外省市户籍者(84.96%)居多,婚姻状况以已婚为主(56.50%),且已婚比例随时间有升高趋势(P<0.05);传播途径上均为性传播,以男男同性性传播为主(96.34%)。就诊科室主要分布在皮肤科(43.50%)、内科(16.67%)、外科(13.41%)和体检中心(11.79%),在整个内科来源的HIV阳性者中,消化内科占的比例为65.85%。HIV阳性者合并感染梅毒的几率很大(26.02%),且梅毒发作期患者比例高(20.33%)。结论 需进一步加强对大型综合性医院就诊患者的HIV检测。性活跃期MSM(men who have sex with men)人群(尤其是双性性接触的MSM)需继续作为艾滋病防控宣传和咨询检测的重点人群,防止HIV 感染由高危人群向一般人群传播。及时治疗梅毒感染,有效控制梅毒的发病率,对于控制艾滋病的流行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目的 了解铜川市HIV/AIDS生存状况及影响生存的因素。方法 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收集2003—2017年铜川市266例HIV/AIDS一般人口学特征、艾滋病感染和生存相关信息,利用寿命表分析累计生存率,Cox回归模型分析生存影响因素。结果 266例HIV/AIDS最短观察期0个月,最长147个月,平均27.6个月,中位数21(QR:7~41)个月;随访218例,失访5例,艾滋病相关死亡40例,其他3例。1年、4年和7年以上艾滋病累计生存率分别为88.0%、79.0%和73.5%;经单因素和多因素Cox分析显示抗病毒治疗能够有效降低HIV/AIDS死亡的风险(OR=19.202,95%CI 9.394~39.314)。结论 铜川市应加强艾滋病防治宣传工作,针对青少年、服务业人群及农民开展健康教育,树立正确的性安全观,支持社会组织开展艾滋病防控工作,及时开展HIV/AIDS的CD4细胞检测,为抗病毒治疗效果评价提供依据,加强艾滋病抗病毒治疗,有效提高HIV/AIDS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