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人类肠道菌群种类超过1000种,是人体内最庞大的微生物群,被称为"被遗忘的器官"。肠道菌群易受多种因素影响。已有多项研究证明肠道菌群及其代谢产物参与宿主免疫构建和影响肿瘤微环境,与肿瘤对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mmune checkpoint inhibitor,ICI)的应答和ICI治疗相关不良反应的发生有关。随着人类微生物组计划的开展和测序分析技术的进步,肠道菌群的相关研究逐步深入,基因功能注释和代谢组学分析的成熟和推广丰富了肠道菌群与宿主免疫及免疫治疗间的探索维度,干预和塑造肠道菌群为提高肿瘤免疫治疗效果提供了新的思路。然而,微生物制品的食源性添加、粪菌移植等研究尚未获得足够证据,肠道菌群的免疫调控机制尚不完全清楚。本文就近年来肠道菌群影响肿瘤对ICI应答机制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2.
锁娇娇  魏豪  汪燕 《中国肿瘤》2020,29(4):304-308
摘 要: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成为多种恶性肿瘤重要的治疗方法,可显著改善肿瘤患者的总生存,然而相当一部分接受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治疗的患者不能获益。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肠道菌群与肿瘤免疫治疗的疗效和不良反应相关,有目的地调整肠道菌群使免疫治疗有益菌富集,有望成为提高免疫治疗疗效的手段。各类研究中影响免疫治疗疗效的肠道菌群种属只有少量重叠,本文就近几年与肿瘤免疫治疗相关的几种肠道菌群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3.
虽然以免疫检查点抑制剂为代表的的免疫治疗为部分恶性肿瘤患者带来了生存获益,但仍存在不容忽视的问题,其中免疫治疗的低应答率限制了其临床应用。近年来,肠道菌群越来越被认为是免疫治疗疗效的重要预测性生物标志物之一,对肿瘤免疫微环境的调节是其重要的作用机制。中医药是我国补充医学的代表,口服中药对肠道菌群具有调节作用,其对于肿瘤免疫微环境的改善和免疫治疗疗效的提高也被肿瘤学界高度关注。本文将基于肠道菌群总结并探讨中医药调节肿瘤免疫微环境而提高免疫治疗疗效的研究现状,以期为中医药与免疫治疗协同增效提供理论依据,为进一步基础和临床研究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4.
肿瘤免疫治疗是继手术、化疗、放疗后的第四种疗法,在部分上皮性肿瘤和血液性肿瘤的治疗中取得较大突破,但不良反应常见甚至比较严重,在部分实体肿瘤中的应答率也不够理想。随着基因组学和代谢组学技术的成熟,人们逐渐认识到肠道菌群在肿瘤发展与治疗中的作用。菌群可能通过调节宿主免疫系统和肿瘤微环境等方式影响肿瘤免疫,部分细菌通过激活免疫起到协助对抗肿瘤的作用,而有些细菌则介导免疫抑制帮助癌细胞逃避免疫系统的杀伤。越来越多的研究揭示肿瘤免疫治疗的效果和并发症与患者肠道菌群组成有关,对治疗敏感或易发生不良反应的患者肠道菌群组成有一定特征。这些特征可能作为生物标志物来预测免疫治疗的预后,也可能被开发为“免疫增效剂”(如Akk菌和双歧杆菌)来辅助免疫治疗。部分临床和临床前研究已证明包括菌群移植在内的微生物干预能一定程度上提高免疫治疗的敏感性或减轻不良反应。随着基因编辑技术和纳米技术的发展,有助于免疫治疗的工程细菌的设计开发成为了新的研究热点。基于肠道菌群和免疫治疗的关系,正确挖掘微生物信息、开发合理可行的微生物干预手段,有希望在很大程度上优化肿瘤免疫疗法,为肿瘤治疗带来新的突破。  相似文献   

5.
肠道微生物是人体重要的器官  在人类健康和疾病中发挥重要作用。很多疾病被证实与肠道微生物的组成和功能改变相关。肿瘤免疫治疗作为一种新兴的肿瘤治疗手段  具有特异性强疗效显著等特点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是目前应用较为广泛的方法之一。免疫检测点抑制剂的疗效与肠道菌群有直接联系。本文对近年来肿瘤免疫治疗相关肠道微生物的研究进展进行总结  阐述了肠道菌群在肿瘤治疗中的功能和作用机制  如通过代谢产物或表面蛋白直接或间接抑制肿瘤生长或诱导肿瘤细胞凋亡  调节免疫系统特别是肿瘤微环境发挥抗肿瘤功能等。随着HUMAnN流程DADA流程metaWRAP等生物信息工具和统计方法在肠道菌群方面的应用  肠道菌群在肿瘤免疫方面的研究得到进一步发展。目前  各研究机构和生物制药公司均已在肠道微生物领域进行规划  并已注册多项临床试验。本文还就免疫治疗相关肠道微生物的发现方法以及用于肿瘤免疫治疗的活菌药物开发进展情况进行介绍  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目前的缺陷和未来的发展趋势。 《肿瘤代谢与营养电子杂志》2021,8(2):198-204
肠道微生物是人体重要的器官,在人类健康和疾病中发挥重要作用。很多疾病被证实与肠道微生物的组成和功能 改变相关。肿瘤免疫治疗作为一种新兴的肿瘤治疗手段,具有特异性强、疗效显著等特点,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是目前应用较为 广泛的方法之一。免疫检测点抑制剂的疗效与肠道菌群有直接联系。本文对近年来肿瘤免疫治疗相关肠道微生物的研究进 展进行总结,阐述了肠道菌群在肿瘤治疗中的功能和作用机制,如通过代谢产物或表面蛋白直接或间接抑制肿瘤生长或诱导 肿瘤细胞凋亡,调节免疫系统特别是肿瘤微环境发挥抗肿瘤功能等。随着HUMAnN2流程、DADA2流程、metaWRAP等生物信 息工具和统计方法在肠道菌群方面的应用,肠道菌群在肿瘤免疫方面的研究得到进一步发展。目前,各研究机构和生物制药 公司均已在肠道微生物领域进行规划,并已注册多项临床试验。本文还就免疫治疗相关肠道微生物的发现方法以及用于肿瘤 免疫治疗的活菌药物开发进展情况进行介绍,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目前的缺陷和未来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6.
肠道菌群是寄生于肠道内微生物的总称。肠道菌群受到宿主饮食和药物等多种因素影响,同时,肠道菌群也可以参与调控宿主免疫状态。目前,已有一些研究证实了肠道菌群与抗肿瘤免疫治疗疗效及不良反应具有相关性,且调节肠道菌群可以提升免疫治疗疗效,但是具体的机制尚不清楚。本文对肠道菌群与肿瘤免疫治疗现有的研究进展及不足进行了系统综述。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以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CI)为代表性药物的肿瘤免疫治疗成为晚期恶性肿瘤重要的治疗方法。临床前研究发现,肠道微生物群紊乱会降低应用ICI患者的临床获益。最新的数据表明,抗生素可能通过改变肠道微生物群的丰度及组成进一步影响肿瘤的发生发展及免疫治疗疗效。总结抗生素在晚期恶性肿瘤免疫治疗中的作用,可为优化晚期肿瘤患者治...  相似文献   

8.
随着免疫治疗领域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免疫检查点抑制剂被应用于临床。免疫治疗为结直肠癌晚期转移患者提供了一种新的治疗选择。研究证实,错配修复缺陷/高度微卫星不稳定(dMMR/MSI-H)状态的晚期转移性结直肠癌患者对免疫治疗更敏感,有较为客观及持续的临床反应。在肿瘤免疫治疗的应答中,肠道菌群被证实有一定的调节作用,部分细菌可通过免疫系统或机体代谢功能来影响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的疗效。随着研究的进展,肠道菌群不仅有望成为结直肠癌免疫治疗的疗效预测性生物标志物,也可能成为影响结直肠癌免疫治疗结果的关键调控因素,在今后的临床治疗中,为更多的晚期结直肠癌患者使用免疫检查点抑制剂获益带来可能性。  相似文献   

9.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在临床上的应用越来越多,有效地改善了肿瘤患者的预后。临床前研究显示肠道菌群与免疫检查点抑制剂之间存在明显的相互作用。但是,造成个体间免疫反应差异的机制尚不清楚。本文对新近研究肠道菌群与免疫系统和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包括CTLA-4抗体、PD-1/PD-L1抗体)之间关系的报告结果进行了探讨。许多研究显示了有趣的结果,但各研究中发现的与抗肿瘤疗效相关的微生物种群不尽相同。目前尚不清楚这些差异是否源于研究设计、试验方法或试验人群基线特征的不同。根据目前的研究进展,临床研究者对肠道菌群在调节免疫反应上的重要作用十分关注。通过前瞻性研究探索肠道菌群之间、肠道菌群与免疫系统之间相互作用的生物化学机制显得异常迫切,了解清楚该机制后,临床医师就可以通过准确调控肠道菌群来达到提高免疫治疗疗效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
肿瘤免疫治疗是利用免疫系统恢复机体正常的抗肿瘤免疫反应  从而控制与清除肿瘤的一种治疗方法。肠道菌群能够与宿主相互作用  共同维持机体的稳态与宿主健康  在人体生理活动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肠道菌群影响肿瘤的发生发展  各类肿瘤患者肠道菌群的紊乱情况及潜在机制也逐渐被解析。同时在肿瘤免疫治疗过程中  患者肠道菌群也发挥了重要作用  对免疫反应的调控也会直接影响肿瘤治疗效果。人为干预改变肠道菌群可作为提高肿瘤免疫治疗效果  实现肿瘤精确和个性化治疗的新策略  单独或与常规免疫治疗联用  干预手段有抗生素益生菌等。其中益生菌作为一类安全有效的微生态制剂  在干预肠道菌群进行肿瘤免疫治疗方面具有较大的发展潜力  但仍需要更多临床数据支持及机制探讨。本文介绍了肠道微生物组与肿瘤发生发展的关系及其相关机制  并对益生菌在肿瘤免疫治疗中的研究进展进行探讨  为益生菌的应用及益生菌干预肠道菌群影响宿主健康的机制研究提供理论支持。 《肿瘤代谢与营养电子杂志》2021,8(2):128-133
肿瘤免疫治疗是利用免疫系统、恢复机体正常的抗肿瘤免疫反应,从而控制与清除肿瘤的一种治疗方法。肠道菌 群能够与宿主相互作用,共同维持机体的稳态与宿主健康,在人体生理活动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肠道菌群影响肿瘤的发 生、发展,各类肿瘤患者肠道菌群的紊乱情况及潜在机制也逐渐被解析。同时在肿瘤免疫治疗过程中,患者肠道菌群也发挥了 重要作用,对免疫反应的调控也会直接影响肿瘤治疗效果。人为干预改变肠道菌群可作为提高肿瘤免疫治疗效果,实现肿瘤 精确和个性化治疗的新策略,单独或与常规免疫治疗联用,干预手段有抗生素、益生菌等。其中益生菌作为一类安全有效的微 生态制剂,在干预肠道菌群进行肿瘤免疫治疗方面具有较大的发展潜力,但仍需要更多临床数据支持及机制探讨。本文介绍 了肠道微生物组与肿瘤发生、发展的关系及其相关机制,并对益生菌在肿瘤免疫治疗中的研究进展进行探讨,为益生菌的应用 及益生菌干预肠道菌群影响宿主健康的机制研究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11.
随着免疫时代的到来,免疫治疗为乳腺癌提供了新的治疗方法。应用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CI)治疗乳腺癌已经在临床实践中取得了重大进展。但是,这种治疗药物只对少数患者有效,并且可能会导致免疫相关不良事件的发生,因此,必须通过使用相关的生物标志物来优化患者的治疗选择。最近,有研究证实肿瘤突变负荷(TMB)是一种可以预测乳腺癌免疫治疗疗效的新兴生物标记物。本文就TMB在乳腺癌患者免疫治疗疗效中的预测价值与应用现状等方面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肿瘤免疫治疗技术的发展为拓宽精准肿瘤医学领域做出了巨大贡献。免疫微环境是影响免疫治疗效果的重 要因素,其在肿瘤进展和动员抗肿瘤免疫方面都有不可忽视的作用。针对肿瘤免疫微环境的免疫性放疗、免疫检查点抑制剂、肿 瘤疫苗和免疫细胞治疗等手段已在临床研究中取得了很多成果,但其临床疗效仍有待提高。本文在介绍肿瘤免疫微环境的组成 和特征的基础上,从临床应用的角度阐述针对目前靶向肿瘤免疫微环境的治疗手段可行的优化策略。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近年来,以程序性死亡受体(programmed death-1,PD-1)和细胞毒T淋巴细胞相关抗原4(cytotoxic T lymphocyte-associated antigen-4,CTLA-4)抑制剂为代表的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在晚期黑色素瘤和肺癌等肿瘤中取得了显著疗效.开发可预测其疗效的生物标志物有助于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目标患者群的筛选,推动晚期恶性肿瘤个体化精准治疗的展开.本文就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疗效预测生物标志物进行综述,旨在为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的精准化临床应用提供循证医学依据.方法 应用PubMed和CNKI期刊全文数据库检索系统,以"immunity checkpoint inhibitor,biomark-er,prognosis"为英文关键词,以"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疗效,预测"为中文关键词,检索1995-10-2017-02相关文献.纳入标准:(1)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的定义;(2)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的作用机制;(3)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的疗效预测因素.排除标准:(1)研究存在设计缺陷或统计方法错误,质量差;(2)数据不完整,结果不确定.根据纳入及排除标准,共检索到英文文献42篇,中文文献2篇,纳入研究进行分析.结果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特异性作用于人体的免疫系统,提高多种免疫细胞的抗肿瘤活性,其整体起效时间慢,但一旦起效,疗效维持时间较长.选择相应的药物疗效预测因子,在用药前筛选出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治疗的目标人群,对于临床抉择至关重要.PD-L1表达率、微卫星不稳定状态和肿瘤突变负荷等指标已被证明与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疗效相关.其他新标志物的意义有待进一步研究证实.结论 PD-L1表达率、微卫星不稳定状态和肿瘤突变负荷是目前证据较为充足的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疗效预测标志物.  相似文献   

14.
随着免疫治疗2.0时代的到来,免疫检查点阻断剂(ICIs)已成为多种类型肿瘤治疗的新选择。多项研究表明,肿瘤患者肠道微生物与ICIs治疗反应密切相关,肠道微生物通过易位、免疫调节、代谢、酶促降解和多样性变异影响ICIs的疗效。此外,ICIs在改变肠道微生物组成和减少细菌多样性的同时,增加了胃肠道免疫相关不良反应。肠道微生物在预测ICIs疗效及免疫毒性方面有其独特的临床价值,故对应用ICIs的肿瘤患者进行肠道微生物分析已成为一种潜在需求。本综述主要介绍肠道微生物与ICIs相互作用机制的最新研究进展,以便更好地识别ICIs的应答者并提高其疗效和安全性。  相似文献   

15.
远端转移是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患者难以避免的并发症,脑转移(brain metastases,BM)是此类患者最常见的转移部位之一。脑转移患者可能出现头痛、视物模糊、偏瘫、肢体麻木等症状,生存质量受到严重影响。脑转移患者通常预后较差,自然中位生存期仅有3个月左右。传统上,针对驱动基因阴性NSCLC脑转移的治疗策略有局部干预的外科手术、放射治疗及系统性干预的化疗等,而有明确基因突变如EGFR、ALK、ROS1等的患者可采用新一代靶向药物治疗,但两类患者颅内治疗疗效均欠佳。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mmune checkpoint inhibitors,ICIs)的出现为晚期肺癌的治疗带来新希望,其在黑色素瘤及肺癌脑转移患者中观察到了一定疗效。脑转移瘤的血管与正常脑血管存在显著差异。不同于肺部原发病灶,脑转移瘤具有独特的肿瘤微环境、免疫细胞特征及血管结构,无论是免疫单药治疗还是免疫联合治疗对肺癌脑转移患者均有效。由于难以获得脑组织样本,免疫治疗的生物标志物的研究受到限制。除了肿瘤细胞程序性死亡-配体1(programmed cell death ligand-1,PD-L1)外,肿瘤突变负荷(tumor mutation burden,TMB)可能是预测免疫治疗疗效的潜在生物标志物。本文梳理脑部肿瘤的微环境特征,回顾ICIs治疗相关研究进展,拟为驱动基因阴性NSCLC脑转移患者的治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非小细胞肺癌约占所有肺癌类型的75%~80%,5年生存率仅为15%。近年来人们对肺癌精准治疗的认识明显提高,但非小细胞肺癌的治疗仍面临挑战,驱动基因阴性患者的治疗方式十分有限,晚期患者的预后仍较差。免疫治疗药物可以通过阻断免疫检查点使抗肿瘤T细胞免疫反应恢复或增强,或者T细胞受体转导的T细胞免疫疗法靶向大部分的肿瘤特异性抗原从而起到抗肿瘤作用。目前,仅免疫检查点治疗的临床试验表明,非小细胞肺癌中非选择性人群的客观缓解率为10%~20%,仍有大部分患者不能从免疫治疗中获益,故优势人群的筛选仍十分重要。PD-L1是目前最常用的免疫治疗的疗效预测标志物,但仍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不能作为常规标志物应用于临床。另有相关研究表明:肿瘤突变负荷、肿瘤浸润淋巴细胞、微卫星不稳定等都是预测免疫治疗疗效的重要生物标志物。本文将对目前临床研究中关于免疫治疗的相关生物标志物新进展作系统综述。  相似文献   

17.
The emergence and clinical application of immunotherapy is considered a promising breakthrough in cancer treatment. According to the literature, immune checkpoint blockade (ICB) has achieved positive clinical responses in different cancer types, although its clinical efficacy remains limited in some patients. The main obstacle to inducing effective antitumor immune responses with ICB is the development of an immunosuppressive tumor microenvironment. Myeloid-derived suppressor cells (MDSCs), as major immune cells that mediate tumor immunosuppression, are intimately involved in regulating the resistance of cancer patients to ICB therapy and to clinical cancer staging and prognosis. Therefore, a combined treatment strategy using MDSC inhibitors and ICB has been proposed and continually improved. This article discusses the immunosuppressive mechanism, clinical significance, and visualization methods of MDSCs. More importantly, it describes current research progress on compounds targeting MDSCs to enhance the antitumor efficacy of ICB.  相似文献   

18.
肠道微生物与肿瘤发生、发展关系密切。机体暴露于大量肠道菌群及其代谢产物中,构成机体的生态环境,肠道微生物通过多种途径参与肿瘤的发生与发展。肠道菌群在肿瘤的治疗中发挥重要作用。目前,肿瘤免疫检测点抑制剂在多种恶性肿瘤中的治疗取得重要突破,肠道微生物组对肿瘤免疫治疗,尤其是免疫检测点抑制剂的疗效产生重要影响。本文就近年来肠道菌群对肿瘤免疫治疗中的作用及影响展开综述,为免疫检测点抑制剂在肿瘤治疗中的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自然杀伤细胞2 族成员A(NKG2A)为免疫细胞表面重要的免疫检查点,NKG2A 与其配体HLA-E 的结合会抑制NK 细胞和T 细胞的免疫效应功能,甚至使之发生功能耗竭,导致肿瘤细胞免疫逃逸。抗NKG2A 抗体可以通过阻断NKG2A 与其配 体的结合而恢复NK 细胞和T 细胞的功能,从而唤醒强大的抗肿瘤免疫。与其他免疫检查点(如PD-1、CTLA-4 等)相比,NKG2A 阻断性抗体在临床肿瘤治疗中具有其独特的优势,其阻断NKG2A 的识别及其信号通路,能够同时逆转T 细胞和NK 细胞的功能 耗竭,全面唤醒机体的抗肿瘤效应。基于NKG2A 的抗肿瘤免疫疗法正在开展多项临床试验,显示出良好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本 文就NKG2A 及其配体的表达与信号转导、NKG2A 介导免疫细胞的功能耗竭,以及目前以NKG2A 为靶点的肿瘤免疫治疗策略和 临床研究进展现状、存在问题和对策进行阐述,为以NKG2A 为靶点的肿瘤免疫治疗策略的开发和临床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