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31 毫秒
1.
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是临床常见的恶性肿瘤,在全球癌症发病率中居第5位,死亡率居第3位。近年来虽然随着手术技术及射频等其它治疗手段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患者获得了根治性治疗,但这部分患者占初治患者比例依然不够理想,只有30%左右, 相似文献
2.
3.
目前,原发性肝细胞癌(HCC)是居全球第5位的常见肿瘤,并且在肿瘤相关性死亡中排第3位。大部分肝细胞癌患者诊断时已无法手术切除并且中位生存期很短,由于传统的细胞毒药物对晚期肝细胞癌疗效有限,本文总结目前靶向治疗领域的一些进展,希望将来在肝细胞癌系统治疗方面能够获得实质性突破。 相似文献
4.
对于不适宜手术切除的晚期肝细胞肝癌,传统的化疗并不能改善患者的预后。分子靶向药物的出现为肝细胞肝癌的治疗提供了新的治疗手段。分子靶向药物治疗肝细胞肝癌的临床试验中,包括多靶点抑制剂、血管内皮生长抑制剂、小分子酪氨酸激酶抑制剂以及分子靶向药与化疗的联合等已经显示出了潜在的疗效和良好的发展前景。临床试验显示索拉非尼可延长肝细胞肝癌的中位无疾病进展时间至9.2个月,中位总生存至10.5个月,贝伐单抗与厄洛替尼联合治疗肝细胞肝癌延长中位总生存达68周。本文针对肝细胞肝癌使用多靶点抑制剂、血管内皮生长抑制剂等的临床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5.
原发性肝癌是国内发病率及死亡率都位居前列的恶性肿瘤,约70%的肝癌患者确诊时已经是中晚期,失去根治性手术机会。晚期肝癌的治疗一直是困扰临床医生的一大难题,2008年国内批准索拉非尼作为晚期肝癌一线治疗的靶向药物,开启靶向治疗时代,然而疗效不尽人意,患者的中位生存期仅延长了近3个月,客观缓解率仅为2%。近年来,随着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的快速发展,晚期肝癌治疗迎来免疫新纪元。2019年美国临床肿瘤协会上公布了IMbrave150研究,探索阿替利珠单抗联合贝伐珠单抗对比索拉非尼在晚期肝癌一线治疗的疗效,发现中位生存期延长近6个月,且亚组分析发现中国人群中位生存期达到24个月,延长近13个月。2020年阿替利珠单抗联合贝伐珠单抗被国内外各大指南列为一线推荐。IMbrave150研究拉开了靶向联合免疫治疗的序幕,同时也推动国内外多项临床研究,开启靶向联合免疫治疗在不可切除肝细胞癌探索的新征程。本文旨在探讨靶向联合免疫治疗在不可切除肝细胞癌中的应用范围、不良反应、发展趋势及挑战。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价多靶点分子靶向治疗药物甲磺酸索拉非尼治疗晚期/进展期肝细胞肝癌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2007年4月至2008年11月,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收治的37例晚期/进展期肝细胞肝癌患者,采用多靶点分子靶向治疗药物甲磺酸索拉非尼(多吉美)治疗,起始剂量400mg,口服,每日2次,治疗过程中根据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调整用量。每6周、12周全面复查1次,评价肝功能变化、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用SPSS13.0软件统计中位至疾病进展时间和中位总生存时间。结果至2009年2月,37名患者均达到临床评价要求,无中途停药。治疗相关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4.8%,其中主要不良反应为:手足皮肤反应、腹泻和高血压。2例Ⅲ级手足皮肤反应患者经调整用药剂量后症状缓解,Ⅰ级不良反应和Ⅱ级不良反应患者经过对症处理后症状缓解,未影响治疗。37名患者治疗前及治疗12周后的ALT、TBIL和ALB无明显变化。疾病进展11例,其中死亡8例。经统计学分析,该组患者中位至疾病进展时间66周,中位生存时间72周。结论无法接受局部治疗,或接受局部治疗后肿瘤进展的晚期/进展期肝细胞肝癌患者,使用甲磺酸索拉非尼治疗,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能显著延长无病生存时间和总生存时间。提前干预不良反应的发生是确保疗效的重要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7.
8.
肾细胞癌(RCC )是难治的恶性肿瘤之一,对放化疗不敏感,免疫治疗方式有效率一直徘徊于10% ~15% 。随着对肿瘤分子机制的深入以及多种分子靶向药物的深入研究,靶向治疗取得了重大进展。肾癌的发病机制与VHL 、Ras、PTEN等抑癌基因的突变有关,可诱导其下游的蛋白激酶受体表达异常。而蛋白激酶抑制剂可以通过干扰细胞内信号传导通路及改变肿瘤细胞微环境而影响肿瘤细胞的存活和增殖,是当前研发最集中的靶向治疗药物之一。近年来,多项靶向药物临床试验的可喜结果为转移性肾细胞癌(mRCC)治疗带来了新希望。本文就2009年NCCN 肿瘤治疗指南中介绍的舒尼替尼、索拉非尼、Temsirolimus、贝伐单抗等四种药物在肾细胞癌靶向治疗方面的临床研究最新进展展开综述。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索拉非尼治疗中晚期肝细胞癌(HCC)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吉林大学第一医院肿瘤中心2008年6月至2011年12月持续应用索拉非尼(400mg/次,2次/日)治疗3个月以上的43例中晚期HCC患者,其中22例患者口服索拉非尼单药治疗,另21例患者口服索拉非尼联合局部治疗。评价客观疗效、不良反应及总生存期。结果 全组43例患者获CR 2例,PR 15例,13例持续6个月以上SD,疾病控制率(DCR)为69.8%。其中索拉非尼单药组获PR 2例,SD(持续6个月以上)10例,DCR为54.5%(12/22);索拉非尼联合组获CR 2例,PR 13例,SD(持续6个月以上)3例,DCR为85.7%(18/21)。两组DCR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 43例患者的中位生存期(OS)为22个月(4~39个月)。亚组分析显示,巴塞罗那分期(BCLC)A期患者的中位OS为未达到,B期为12个月,C期为9个月,三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8);肝功能Child-Pugh A级患者的中位OS优于Child-Pugh B级患者(24.0个月vs.4.9个月,P=0.002);索拉非尼联合治疗组的中位OS优于索拉非尼单药组(25.0个月vs.8.7个月,P=0.043)。43例患者的主要不良反应为手足综合征、高血压、腹泻等。除3例出现3级不良反应外,其他均为2级及以下,经对症治疗好转。结论 索拉非尼治疗中晚期HCC安全有效,不良反应多数患者可以耐受。 相似文献
10.
11.
《国际肿瘤学杂志》2013,40(8):695-698
Surgical resection and liver transplantation are still the preferred treatments for patients with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HCC). For the patients with advanced HCC which are not suitable for surgical resection, traditional chemotherapy can not improve the prognosis. Molecular targeted therapy is a new method and tendency in the treatment of HCC. Multiple targets inhibitors, 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inhibitors and monoclonal antibodies for HCC are widely researched and applied. 相似文献
12.
早期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手术切除、消融等局部治疗效果较好,但多数患者就诊时已属晚期,局部治疗效果有限,系统性治疗如索拉非尼(Sorafenib)等成为主要的治疗选择,但效果并不理想。免疫治疗近年获得了突破性进展,其疗效和安全性已在多种恶性肿瘤的临床实践中得到证实,有望改变现有的HCC治疗模式。本文就HCC免疫治疗的临床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3.
14.
The treatment of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 is advancing rapidly in the 21st century. Although there are various treatment methods,the most promising breakthrough seems to be in immunotherapy. Recent guidelines from the American Society of Clinical Oncology and the European Association for the Study of the Liver have recommended immunotherapies with strong antitumor effects for HCC treatment.Emerging systemic therapeutic strategies, such as immune checkpoint inhibitors combined with targeted ... 相似文献
15.
肝细胞癌(HCC)死亡率高,晚期治疗手段有限,生存期短,对多种化疗药物易产生多药耐药。近年来HCC的分子靶向药物研究取得到了很大的进展,且与其它化疗药物联合作用有着很好的研究前景。本文对目前肝细胞癌的治疗药物进行了归纳与阐述,深入探讨各类药物在未来发展的潜力以及可能面对的挑战,为延长晚期肝癌生存期寻求有效的综合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6.
17.